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增城市2012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调研测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393031 上传时间:2025-0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增城市2012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调研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增城市2012届高三语文毕业班调研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增城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症结(zhèng) 忖度(cǔn) 巷道(hàng) 瞠目结舌(chēng) B.跛脚(pǒ) 愧怍(zhà) 攻讦(jié) 未雨绸缪(móu) C.打夯(hāng) 稽首(jī) 河埠(bù) 按捺不住(nài) D.靓妆(jìng) 碑帖(tiè) 鱼鳔(biào) 焚膏继晷(gu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何辉学历高,能力强,最后却找了一份公司小职员的工作,同学们都唏嘘不已,觉得那份工作对他来说简直就像穿小鞋,极不相称。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他志存高远,并不像有些失败者那样灰心丧气,甚至再无作为,潦倒终身,而是立下宏愿,邯郸学步自成大业,最终成为一个“人过留名”的强者。 D.台独分子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州新电视塔高610米,取代加拿大的西恩塔成为世界第一高塔,是一处具有观光旅游、广播电视发射、城市窗口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B.“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房价。”尹伯成表示,全国房价总体上应该下降15%~20%左右才是一个合理的区间,才能调动消费需求的回升。 C.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D.如果美国政府不信守自己的承诺,切实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那么,任何人也不能保证中国不会减持美国国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 , 。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琬承命上疏曰:“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节选自《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除广都长 除:授职。 B.或欲构戏于琬曰 构:陷害。 C.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 毁:诋毁。 D.道险运艰,竟不能克 克:克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B.公与戏语而不见应 君乃反迎而贺 C.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事不当理,则愦愦矣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蒋琬“好恶存道(合乎道义)”的一组是 (3分) ①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②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④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⑤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 ⑥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蒋琬做广都县令时,经常喝得大醉,什么公务都不管。刘备有一次特意到广都考察蒋琬, 看到蒋琬诸事不理,大怒, 要将他治罪杀死。 B.蒋琬与杨戏说话,杨戏有时不应答他。但蒋琬并不认为他的行为是辱慢自己,而是显示出了他为人实诚痛快。 C.督农杨敏曾经批评蒋琬 “做事昏昏然, 确实不如前人”,蒋琬承认自己“确实比不上前人”,不同意去追究杨敏的毁谤之责。 D.大家议论认为从水路进攻魏国,如果不能迅速取胜, 退路十分艰难, 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了大家意见,改变了主意。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2)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②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离开曾任军职的南郑(今陕西汉中),第二年春天在成都任职参议官,之后又在西川停留了六年,投闲置散,抱负难展。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 。 (1)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苏轼《前赤壁赋》)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 (杜牧《阿房宫赋》) (4)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孔子的守成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 喻 中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70岁的孔子从政治转向文化,潜心于《春秋》的编纂等多项文化事业;通过传统文化的整理与提炼,孔子完成了为人间制定规则、确立准据、寻找意义之使命,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与之不同的是,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处死刑。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守成或传承的态度。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思想史来说,长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比如朱熹,也要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政治史而论,数千年来,真正触及内核的政治革新极为罕见,政治运作方式代代相袭,鲜有根本性的变化。譬如,从秦始皇开始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一直到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一以贯之的政治结构似乎已经达到了“超稳定”的程度。 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譬如,在中世纪,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地心说”的挑战;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于“君权神授论”的驳斥;到了20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是以“批判理论”而著称的。 苏格拉底坚守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是他陷入不自由困境的重要根源。因为,这样的坚守常常把他置于流行观念与大众趣味的对立面,因而会受到多数人的反对与厌烦。然而,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 孔子的自由,源于他在年届七旬之后,终于为自己确立了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整理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所承担的核心职责,就是承前启后,既总结、提炼人世间的秩序,同时也为这套秩序赋予“意义”。孔子对“旧”文化的“守护”与整理,既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更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孔子晚年的文化劳作,确实为中华民族规定了一种秩序与一套意义,从而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提供了一颗最坚硬的内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在现当代中国都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一方面,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么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么彻底倒向另一边,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在这种非此即彼、看似坚定的立场背后,实际上是生硬、武断、简单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更缺乏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性格。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无论是一个小邦还是一个大国,都可能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一直酣睡下去,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状态,促使了他们不同思想的形成。 B.中国历代的政治变革,可以说都是基本上没有触及制度核心的变化。 C.苏格拉底之后西方的许多思想观点与潮流,都受到其批判精神的影响。 D.苏格拉底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能促使人们自省、自救,自我更新。 E.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守成”态度,而夸大儒学的作用则有违批判精神。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孔子“守成”的思想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 B.朱熹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C.秦始皇实行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 D.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 14.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孔子和苏格拉底代表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请分点列出。(4分) 15.根据文意,在现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与苏格拉底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倾向?(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北方的河(节选) 张承志 他从柳先生的四合院里走了出来,倚着一颗树擦着头上的汗。他心里充满了喜悦,甚至是神圣的感觉。   当他看见沙发里半埋着一个老人时,他就明白:决定他人生的契机到了。他屏住呼吸,姿势僵直地坐在老人对面。黄土,他绝望地想。不知道他的黄土给这位地理学泰斗留下了多恶劣的印象。他想说,那篇文章是我以前写的,我现在已经开始读黄土的书啦。可是他没有敢开口。他一直那么规矩地坐着不动,听着挂钟沉缓的响声。  “会几门外语?”老人威严地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一门半。他想。但他说:“两门。”他的心跳了起来。可别当面考,老先生,我可以查着字典干,这一门半可以当两门使。我可以夜里干,耽误不了事的。   “再学两门吧,怎么样?”老人的第二个问题是商量式的,他连忙点了点头。“英法德俄日,这几门外语都很重要,”老人说,“研究展开以后,没人替你当翻译。懂吗?”    他轻轻地把椅子往前挪了挪,一字不漏地听着。他觉得,自己离那个全力奔赴的目标正在靠近着。   “听说,你已经跑了不少河流?”    听到老人这第三个问题以后,他兴奋起来了。“我在额尔齐斯河边上生活过,我在那儿插过队。我还去过黄河和湟水,在湟水边上搞过方言调查。”他结结巴巴地说着,好不容易才咽下了关于游过黄河的事。“我还准备去看看其它河,至少把以前我见过的一些河流重新调查一次,而且,我还要去调查黑龙江。”他停住了,等着老人的指示。黑龙江,他想,黑龙江我去不成啦,钱已经买了油毛毡盖小厨房。   柳先生闭上眼睛,躺在沙发里久久没有说话。   他觉得房间里静极了,只有挂钟的大摆在嚓嚓地响。有一会儿他不安地望望老人,他担心老人已经睡熟了。   “人文地理,这一行很苦,”老先生突然开口了,“年轻人,你愿意在这个领域里干完一生么?”   他微微地震动了一下。他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   柳先生的声音很小,但很清晰:“没有一种知识是无用的,但是也很难有一个学科能综合一切有用的知识。我觉得,我们要培养那样的人,我希望有人能以地理科学为基础,深刻而且不浮夸地综合其它学科,成为一种真正有眼光的科学家。因为,在学科分支发达以后,科学在取得了伟大成果的同时,科学也正在陷入片面。年轻人,这不是一件随便说说的事。你要下决心吃苦,除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历史地理,你还要学习人类学和考古学,你要把你学过的那些方言知识搞得更深入。你得逐渐掌握统计还有计算。这些都不是轻松容易的……”     他入了神地听着,觉得这位老人的思索也像一条伟大的河。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统帅,他想,这样的统帅不用黄土吓唬小孩。中国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四合院里也潜居着宏观世界的哲人。真棒啊,他用崇拜的眼光望着老人,我真想现在就拜他为师。以前我从一条河跑到另一条河,我以为这样干就一定会成功,其实不,年轻人在一生的关口原来需要一个导师,这种导师将深思熟虑地指导他的人生。   柳先生最后挥了挥手:“你的文章我读过了。唔,回去好好准备吧,把基础课考好。记住:每门功课都必须名列前茅。”    他在林荫道下慢慢走着,回味着柳先生的话。我已经是个幸运儿啦,能找到这样好的导师。首先要考上他的研究生。要考好,而且要名列前茅。他计算着,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已经译完了李希藿芬《中国》的导言。我已经把地理系的功课又复习了一遍。总而言之,我正在扎扎实实地准备着哪,我一定要考好,要力争名列前茅。   注解:“北方的河”包括“黄河、湟水、额尔齐斯河、永定河和黑龙江”。在小说中“他”曾说“我感激你,北方的河,你用你粗放的水土把我哺育成人,你在不觉之间把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我的血液,你用你刚强的浪头剥着我昔日的躯壳,在你的世界里我一定将会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和战士。你让额尔齐斯河为我开道,你让黄河托浮着我,你让黑龙江把我送向那辽阔的入海口,送向我人生新的旅程。我感激你,北方的河。” 16.从柳先生家里出来,为什么“他心里充满了喜悦,甚至是神圣的感觉”?(4分) 17.根据选段,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他”这个人物形象。(5分) 18.通观全文,结合注解,探究“觉得这位老人的思索也像一条伟大的河”这句话的深层含义。(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 2000年3月4日,在上海华东医院,已与癌症搏斗了30多年的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女士与世长辞了。同五年前逝去的丈夫——著名生物学家曹天钦一样,她遗嘱中将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 谢希德的父亲谢玉铭是中国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谢曹两家是世交,谢希德与曹天钦青梅竹马,抗战爆发前,谢家从燕京迁往福建,两人鱼雁传书,联系不断。 谢希德从小体弱多病。1938年,17岁的谢希德患了股关节结核,她在病床上躺了整整四年,每天都坚持学英文、读书。病愈后,谢希德落下了终身残疾——她右侧的股关节已损坏,右腿从此不能弯曲。 不久,这个纤弱的、行走艰难的东方女子凭着惊人的毅力和扎实的英语基础,考入了厦门大学物理系。 1946年春,曹天钦赴英深造。走之前,他前往福建看望恋人,并正式向谢希德求婚。尽管她因病留下了残疾,可在曹天钦的眼里依然美丽如初。1951年,这对有情人双双学有所成:谢希德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曹天钦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博士学位。 当时,美国已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下半年,杜鲁门政府宣布:凡在美国攻读理工科的中国学生一律不准许返回新中国!曹天钦和谢希德认为,学成归国,报效中华,是义不容辞的使命。谢希德以结婚为由,从美国去英国,并在英国举行婚礼。 婚后,这对年轻夫妇决定返回祖国。当时已在南洋的谢父极力反对他们回国,希望女儿女婿留在国外从事科研。一边是谢父的反对,另一边是祖国的召唤,面对两难抉择,曹天钦和谢希德最终选择了祖国。1952年秋天,他们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没料到,此次与老父亲一别,要再相见已绵绵无期。几十年后,她曾对一位朋友说:“我此生最大的憾事,就是父亲一直不满意我的婚姻。但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是拥有相濡以沫的丈夫和美满温馨的家庭。” 谢希德的大部分岁月是在复旦校园里度过的。1966年,她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当时“文革”已经开始,手术后不到一个月,“造反派”就强令她出院,回学校接受批斗。“造反派”给她规定了每天到校的时间。一天,在拥挤中上汽车时,她伤口破裂,疼得她大汗淋漓。为了准时到校,谢希德不再乘车了,每天拖着残腿步行到校。 即使如此,她依然牵挂着科研,也就是在那时,她的科研方向开始由“固体物理”转向了“表面物理”。 1977年8月,谢希德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随后又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尽管她身居高位,但在复旦人的心目中、她依然是一位平等待人的良师益友,是可敬可爱的老太太。她不厌其烦地为许多学生和同事纠正论文及信件中的英语拼写错误;她每次去北京开会,总要给爱集邮的同事寄首日封;她喜欢看足球,世界杯赛刚开始转播,她就把儿子班上的球迷请到家里来看电视…… 如今,谢先生走了,她用她的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熟悉她的人,她是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 19.此文开头写谢希德先生的辞世及遗嘱,这是什么记叙手法?这样写的作用及效果是什么?(4分) 20.作者称谢希德先生为“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作者依据的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5分) 21.在人生的道路上,谢希德先生给了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一谈。(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某省2010年高考某学校学生作文卷中5份随机抽样试卷的分值统计表。请将该表所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情况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6分) 内容 试卷 基础等级(50分) (符合题意) 发展等级(10分) (深刻创新) 甲生卷 47分 8分 乙生卷 45分 7分 丙生卷 42分 6分 丁生卷 40分 6分 戊生卷 38分 2分 (1)情况: (2)结论: 23.下面一则征文启事在格式、标点和语言表达方面有七处错误,请找出六处,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并加以改正(6分) 征文启事 ①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②学校特举办国庆征文,面向全校师生征稿。③征文内容要求反映中国的悠久历史和讴歌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变化,④同时反映师生的生活全面增强的情况。⑤文体不限,约1500字左右。⑥国庆办将从征文中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作者颁发获奖证书,⑦佳作将在校刊“秋实”上发表。来稿请投入征文稿箱,⑧从即日起截止到9月30日。 ⑨此致 敬礼 ⑩2011年8月15日 秋实中学国庆办 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伸出你的手,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伸出你的手,温暖你、我、他;伸出你的手,为社会奉献一份爱。伸出你的手,可以让冰封的心融化,让未来充满希望。 请以“伸出你的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2012届增城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D(A症zhēng;B跛bǒ,怍zuò;C稽qǐ,捺nà) 2.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A“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与句意不符。C“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D“危言危行”指不顾忌讳,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 3.D(A成分残缺,“具有”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城市窗口”后加上“功能”。B“15%~20%”与“左右”重复,可删去“左右”。C“降低”与“流通环节”动宾不搭配。) 4.D(先总括,然后按起源、功用、内涵及应用顺序介绍。)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D(克:攻破,战胜。) 6.C(助词,无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项,介词,凭借……的身份。/介词,把。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D项,连词,那么、就/连词,但是。) 7.B(②写杨戏素性简略,⑥写未能依时出兵。) 8.A(并非特意到广都考察蒋琬,而是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往的。) 9.(1)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每错、漏、多3处扣1分) (2)①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 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 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 (得分点:雅、但、大意) ②有人把这话告诉蒋琬, 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 (得分点:或、白、大意) 参考译文: 蒋琬, 字公琰, 零陵郡湘乡县人。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 升为广都县县长。刘备曾在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至广都县, 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管, 当时又喝得大醉, 故此大怒, 要将他治罪杀死。军师将军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 乃社稷栋梁之才, 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 不以表面文章夸饰, 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 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 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 刘备为汉中王, 蒋琬入朝为尚书郎。诸葛亮去世, 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性格向来简略, 蒋琬同他谈话, 他有时不应不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 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讲话而他不答理, 其傲慢上级, 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 各人心性不一样, 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 当面应承背后非议, 这是古人告诫人们注意之事。杨戏想要赞成我, 但不是他的本心, 想要不赞成我, 又怕暴露我的不是, 所以默然不应, 这正是他的诚实之处啊!”又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做事昏昏然, 确实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话告诉蒋琬, 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 蒋琬说:“ 我确实不如前人, 有什么可推究杨敏的呢?”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昏糊糊的情状。蒋琬说:“ 如果不如前人, 则处事不合理, 处事不合理, 则昏昏糊糊。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犯罪坐监, 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 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 故杨敏得以免除重罪。蒋琬的好恶爱憎合乎道义, 都像这样。 蒋琬考虑到过去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 因道途险恶运输艰难,最后都不能攻克, 不如改从水路顺势而下。于是多造战船, 打算从汉、沔地区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一带。恰逢他旧病连续发作, 没有及时去这么做。而大家议论都认为如果不能迅速取胜, 退路十分艰难, 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大家意见上疏后主说:“过去偏军入羌, 郭淮失败逃走, 考虑事情长短得失, 认为凉州是最重要的事情, 应当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征, 与敌人对峙河右之地,为臣则统领大军为姜维后援。如今涪地水陆四通, 可以应急, 如果东北一线有战事, 奔赴救援不难。”于是蒋琬退还驻守涪县。病情加剧, 至延熙九年( 246) 去世, 谥号为“恭”。 10.(1)衬托(1分),暮春之时,夜阑人静,巢里燕子都不飞鸣,只有杜鹃常在月夜悲鸣,以无声衬有声,从而更突出了杜鹃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愁绪。(2分)。 (2)半生漂泊,羁旅异地的悲愁;岁月蹉跎、英雄老却、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慨。 (每点2分,没有结合全词进行分析扣1分。) 11.(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3)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4)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A、E(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为C。A项原文说是“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二者并非是因果关系。E项无论是历史虚无主义,还是夸大儒学的作用,其实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都否定了孔子的“守成”态度。) [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C(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原文第二段表述的意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一直到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政治运作方式鲜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体现了孔子“守成”思想的影响。并非“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体现了“守成”思想。) [3分。符合答案得3分,答案超出一项,本题不得分。] 14.①对历史的态度:孔子强调传承,苏格拉底则经常质疑。②对现实的态度:孔子侧重于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苏格拉底则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③对后世的影响:孔子使后世思想趋于保守,政治稳定;苏格拉底鼓励了后世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4分。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2分,答对3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15.①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孔子的守成态度;②在面对现实时,我们需要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③这两种思想倾向虽然对立,但对于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发展来说,都能起到有益的积极的影响。 [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4分。答对①、②点各得1分,答对③得2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考生任选一组作答。(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因为他与柳先生交谈中①发现“自己离那个全力奔赴的目标正在靠近着”,柳先生没有因为他那篇浅薄的黄土论文而否定他,只要把基础课考好就能考上柳先生的研究生。②柳先生的谈话中明白了成为真正有眼光的科学家需要具备的各种品质,获得了好多人生的教益,明白了他将为之奋斗的目标的伟大意义。 (4分,每点2分) 17.他是一个有理想并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充满激情的青年形象。(2分)他能吃苦、脚踏实地、有点小聪明。(1分)如:他想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为此他不仅扎扎实实学习有关的课程,还对好几条河流做实地的考察。柳先生问他会几门外语,没有完全照实说。(2分) 18.①柳先生是宏观世界的哲人,对科学发展的思考与担忧,蕴含着对科学发展大河般的深情、渊博的学识与透彻的眼光。②柳先生与“他”的谈话给了“他”很多的启示,像“北方的河”一样,给“他”注入勇敢和深沉,指明努力的方向,让“他”踏上人生新的旅程。③柳先生不用黄土吓唬小孩,用大河般的胸怀包容“他”的浅薄。 (6分,每点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倒叙手法(1分)。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2分);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1分)。 20.①一生都在与病魔作不屈不挠的抗争。②患病残疾仍刻苦攻读并最终学有所成。③冲破政治和家庭的重重阻力,回归并报效祖国。④事业上敬业爱岗。⑤生活中待人和善,关爱周围的人。⑥死后捐献遗体,一生无所保留。 (5分,每答对1点得1分;答对4点即可得5分) 21.从她与病魔抗争的角度,从在学业和事业上的不懈追求的角度,从她的人格魅力角度,待人处事角度,只要能联系谢希德女士的经历并结合自身来阐述即可。(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1)基础等级分高的,发展等级分也高。(3分) (2)说明深刻创新能力是在基本功过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分) 23. ①在“国庆征文”加“活动”。②把“全面增强”改为“全面提升”。③删“约”或“左右”。 ④把“秋实”改为“《秋实》”。⑤把“从即日起截止到9月30日”改为“从即日起至9月30日截止”。⑥删“此致”“敬礼”。⑦“2011年8月15日”与“秋实中学国庆办”对调。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作文(略)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0) 发展等级10分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要有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写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直至4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11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