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代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391366 上传时间:2025-0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代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代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诗词三首教案观刈麦【理论支持】 以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力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同时,叶澜教授的“课堂生命说”认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课堂才有真正的生命。因此,在设计本课时,还力图在师生互动中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教学目标】1. 品味诗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2. 通过比较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了解造成诗中社会现象的社会根源。3. 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

2、点】1. 理解诗句,体会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2. 了解造成诗中社会现象的社会根源。【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 1. 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知识。 2. 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3. 阅读课文,初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课内探究一、学1. 导入新课。导入:面对五月麦收,我作了一首小诗: 五月的心情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它笑意盈盈,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你们能从我的诗中看出我的心情吗?在诗后续一句“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曾经的五月,麦收的季节 ,诗人白居易于田埂边看割麦,于是有了我们今天要共赏的观刈麦中不一样的“五月心情”。2检查预习。(1

3、)检查学生对诗歌的一般常识收集了解情况。(预习题一 教师在学生收集的基础上适当补充。)(2)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二,共同纠偏解疑。(解决不了的, 师生共同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释疑,纠正。)3. 自主阅读(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小黑板】 疏通文意,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通过比较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在重点句的记忆基础上全文背诵。【确定第个任务的原因是:这是一首叙事诗,但内容不长,需要在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了解故事情节。确定第个任务的原因是:这是本诗歌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本文时学生应能从诗歌中体会的重要情

4、感。确定第个任务的原因是:古诗文的教学,重在对古诗词中的名句进行积累,从而让学生体会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自主阅读,圈点批注:【出示小黑板】 要求以“诗中人”“诗中景”“人在景中的活动”为线进行概括。 批注要点: 重点词语用框框线标出;在圈出的重要词语旁写上批注。(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中人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肯定不可能把诗中的字词一个不漏地翻译下来,所以教师可以在他们的回答中即兴提问,如:“妇女孩子往哪送饭”、“贫妇左臂悬着怎样的筐子”、“丁壮们在什么天气情况下劳作”等,为的是有效调控学生字词翻译的落实情况。)【参考答案】 整体感知

5、情节:诗中人(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我”) 诗中景(农家人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到了五月,夜晚刮起了一场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了)活动(略)4小组合作。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各组在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用书面的形式对这一题的研读形成共识并列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在班内交流】二、导1全班交流。(1)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语文新课标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强

6、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尤其是显示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效果。】 2精讲点拨。 a对学生自主思考题进行点拨: 引言:我们通过文字,看到了他们的行为,我们能再通过行为,看到他们的内心吗? 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诗中的丁壮和贫妇。请以诗中字词句为依据,揣摩丁壮和贫妇的心理,向站在田埂边观刈麦的诗人说说自己的心理话。 古代表现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本文着实高人一筹,那是因为诗人在那个时代就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作此诗时他正任县尉,是主管一县的治安、催租等事物的官员。看到此情此景,他“自愧”,于是他自言自语道: 【点拨方法】 思考题要求

7、我们理解诗中情,通过文字,看到了他们的行为,我们能再通过行为,看到他们的内心。理解一首诗歌的感情,不能脱离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能离开诗歌所写的内容,想当然。【参考答案】 大人,说句心里话我们好热好累,真想睡个觉,可皇粮国税难违呀! 真是作孽呀,我们的俸禄竟是建立在老百姓的血泪之上的啊!【这一环节是对本文教学重点的讲解,要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点拨。】b 对学生自主思考题进行点拨:引言:此诗中的农民如此,此诗外的农民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其他古诗中的农民众生相,请同学们读读诗句,说说诗中人的命运。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

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你能结合观刈麦一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点拨方法】 根据文章内容,看出社会现象,再透过现象,找出社会本质或社会根源。根据这样的思路就不难找出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参考答案】 古诗中此类农民矛盾心理和矛盾现象众多。一个“税”字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瓦不遮屋的真正原因。强烈的讽刺意味在这些矛盾中不言自明。小结: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悲凉之意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不言自明。3深度探究。 比较现代农民与封建社会农民的不同遭遇。【点拨方法】探究此

9、题要从文章的创作背景、文章主旨入手,再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建立“新农村”农民的生活等方面,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比较。【参考答案】可以从农民生活、农民收入、国家政策、国家税收等方面进行分析【叶澜教授的“课堂生命说”认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课堂才有真正的生命。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诵读本词中得到彰显。】三、练1. 涵咏积累。 当堂熟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 达标测评。(小黑板出示)(1)观刈麦的主旨句是:_。(2)写麦收季节丰收景象的句子是:_,_。(3)描写割麦勤劳辛苦的句子是:_,_。(4)反映官府对贫困农民残酷剥削的句子是:

10、_,_。3. 反馈矫正。 (1)同桌互改,教者反馈评讲。(2)对黑板上的默写情况,进行反馈矫正。课后提升1同步阅读。阅读悯农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感情。2完成作业。完成学案“课后提升”部分的作业。3反馈评价。教师批阅学生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课案(学生用)观刈麦【学习目标】1.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诗人百居易的知识。2. 所有同学都能借助书下注释及课堂质疑、释疑,读懂文本字面意思。3. 所有同学都能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了解造成诗中社会现象的社会根源。4. 所有同学都能背诵默写诗中的经典名句5. 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全文背诵默写。自学辅助资料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

11、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盩厔县尉、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

12、“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13、。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二、创作背景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

14、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预习练习题一、走近白居易:查看有关资料,摘其要点写下来。 二、阅读课文,疏通文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刈:_ 2. 陇:_3. 覆陇黄:_ 4. 荷箪食:_ 5. 童稚携壶浆:_ 6. 秉遗穗:_7. 相顾言: _ 8. 曾不事农桑:_9. 岁晏: _(二)翻译句子。1.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_2.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3.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_ 课堂思考题一、自学思考题 1我们

15、通过文字,看到了他们的行为,我们能再通过行为,看到他们的内心吗? 2此诗中的农民如此,此诗外的农民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其他古诗中的农民众生相,请同学们读读诗句,说说诗中人的命运。“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你能结合观刈麦一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 二、深度探究题比较现代农民与封建社会农民的不同遭遇。 课堂达标测评题背诵检测重点句子(1)观刈麦的主旨句是:_。(2)写麦收季节丰收景象的句子是:_,_。(3)描写割麦勤劳辛苦的句子是:_,_。 (4)反映官府对贫困农民残

16、酷剥削的句子是:_,_。课后提升1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惜”字写得好,请赏析。 3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_,_。4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_,_。5 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 _ 。6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7观刈麦中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_,_。【参考答案】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2(略)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6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7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