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案年级
一年级
教案科目
数学
主备教师
赵美艳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六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课型
教材简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之前学生学习的都是不进位的加法,这节课学生要学会“当个位满十就要向十位进一”,计算的难度上有所增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交流讨论,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情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之前学生学习的都是不进位的加法,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会进位的含义。并且要对进位加法有针对性的练习,确保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小棒
课时安排
共 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备课
一、
复习导入
1.口算:
(1)6+5= 9+7= 7+8= 6+6=
(2)30+25= 17+80=
14+60= 26+50=
2.口答:
24+5=( )
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24+5=29,并分解计算的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板书课题)
学生口算汇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备课
二、
互动新授
1. 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 出示主题图。
我们班准备下周召开一个联欢会,有两位小朋友为我们买了矿泉水。请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是什么?
(2) 图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3) 谁会解答?
教师板书:24+9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24+9的结果是多少呢?该怎样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先摆24根小棒(2捆零4根),再在24根的旁边摆出9根。
教师演示:
(1)9根小棒加4根小棒是13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一个十,和2捆放在一起(表示进位)。
(2)将9根中先拿6根和4根小棒凑成十,捆成1捆,和2捆放在一起就是3捆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小棒。
3.指名学生到前面展示并表述操作过程。
4.教师展示计算过程,内化表象。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把这个过程说出来?
为了突出“进位”,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追问学生结果为什么多了一个十?
5.抽象概括,弄清算理。
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演示了24加9的计算过程,现在请同学们看着算式说出计算24+9应怎样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说。
指名学生表述,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追问:我们班每个学生一瓶水够吗?为什么?
小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再用十几和整十相加,这样十位上的数就比原来的数 多1。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学生说图上的内容。
学生齐读问题。
个别学生回答。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演示。
学生叙述。
同桌互相说说。
学生表述。
学生回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备课
三、
巩固梳理
四、
课堂小结
完成课本第65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回答,说说每道题目的计算过程。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个别汇报。
板书设计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24 + 9 = 33 24 + 9 =33
4 + 9 = 13 4 + 6= 10
20 + 13 = 33 20 +10 =30
30 + 3 = 33
教学反思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