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们,我们要学会分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分享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在分享过程中,幼儿的情感、品德、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今响应国家的政策,几乎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各种好吃的,好穿的,好看的,好玩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独享的,所以很容易给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眼里容不下别人,更不要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了。“我是最大的”、“我的东西就是不给别人”、“我是家里的唯一宝贝,我想怎
2、么样就怎么样”,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思想,日积月累,就想病毒一样渐渐的吞噬着孩子原本阳光而白净的心灵。心理学认为,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是其发展的必经阶段,只要我们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才能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作为培养祖国花朵的启蒙老师,要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发展立足就必须从小开始。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呢?1、不要溺爱孩子。由于每个家庭中孩子少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更严重了。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好吃的、好玩的全让给孩子,孩子偶尔想与父母分享,父母却在感动之余说:“我们不吃,你自己
3、吃吧!”长此以往就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他们理所当然地把好吃的、好玩的全据为己有,导致孩子只会独享,不愿与他人分享。2、不能让孩子有特权。家长还要教育孩子既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知道自己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关系。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自己有需要,别人也一样有需要。不要让孩子凡事把自己放到第一位,这样的孩子容易表现自私自利的行为。3、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要让孩子明白,分享表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别人可能也会回报给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分享
4、其实不是失去,它是一种交流,一种互利。4、给孩子分享的实践机会,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一般来说,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法各有不同。父母千万不可对子女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更不要把孩子当成贵宾一样,要穿最好的,要吃最好的,有好的东西只想到自己。众多家人意见中,老是以孩子意见为优先,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小皇帝”,主宰家的一切。这些孩子在家里有这样的表现,到外面自然也习惯如此。孩子的成长来自孩子各方面的生活,因此作为父母,不要刻意去掩盖他们的某些弱点,应该让孩子从小学着和我们一起去分担,哪怕只是让他了解生活的不容易,这样他才会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才会关心别人。所以从我们月亮班在这学期对
5、分享进行的一些正面教育,希望幼儿可以通过将食物、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有几位幼儿已经成功的与其他幼儿进行了分享食物的游戏,在此表扬这几位小朋友,同时鼓励其他幼儿希望你们能做得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都要记住,只有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个分享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探索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有效途径,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吧!论文托班幼儿分享能力的培养上传: 吴丹 更新时间:2012-12-11 22:50:29 吴丹撰写的论文托班幼儿分享能力的培养,在江西省教育学幼
6、儿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上,被评为二等奖。 摘要: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响应风从的宠爱,让为数众多的幼儿产生了畅所欲为的思维定势。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分享行为的培养需要老师与家长认真对待。”刚入托班的幼儿常常会有争抢玩具的状况,薄弱的分享意识并不利于幼儿社会情感的培养,因此培养幼儿的分享能力是托班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托班幼儿;分享能力;意识培养 现今,备受宠爱的独生子女鉴于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了响应风从、一呼百应的习惯。习惯了索取、独占、享受。托班我们经常会目睹两个孩子会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冲突,有时孩子会为了别人拿了
7、自己的东西而去伤害别人,甚至还会牵动双方的家长,让老师更是搞得焦头烂耳、左右为难。其实迁怒大家这些的正是幼儿“自我中心”的行为外在表现,由于托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力不强,所以他们更“善于”用直接的行动。作为一名托班幼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幼儿懂得分享、乐于分享,从分享中感受与人和谐亲近的美感,不断提高托班幼儿的分享品质。 一、 何为分享 分享是指与别人共同使用、行使、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有句谚语说:分享是一件神奇的东西,它使快乐增大,使悲伤减小。“分享”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在幼儿教育中,分享已成为乐享沟通、注重情感的代名词。2-3岁的幼儿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本阶段通过集体生活
8、,搭建幼儿对合作、分享品质的认知与互动,抵减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充分激发幼儿的正面情感,以帮助幼儿获得分享的快乐体验。 二、 托班幼儿分享的必要性 分享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行为意识。在文明、进步的社会中,更多的领域需要建立分享意识和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集体,诚如幼儿融入到托班集体生活中一样,分享则是一条简易的相处之道。托班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与小伙伴们共享图书、玩具等情况,若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独自占有、不合群,那么很难得到其他小伙伴的友谊,渐渐地会丧失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性格内向、孤僻、生疏,甚至有的幼儿会因此不乐意入托,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纲要指出:“要在生活、学
9、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可见,托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分享”。要幼儿学会分享并懂得分享,和其他小伙伴一同体验分享欢乐所带来的美好。而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学会并懂得分享的人将会是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和品行的人,必将被社会所需要,被需要的人认可的。 三、 托班幼儿分享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赞扬策略助分享 许多中外教育家都一致认为:表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手段。的确,我认为及时恰当的表扬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有助于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又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教师可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把善于分享的幼儿挑选出1-2个,通过赞扬策略,让其他小朋友明确“分享”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会有老师表
10、扬,从而产生分享的意识。 当然,挑选善于分享的幼儿,需要教师通过日常的活动或游戏细致的观察。例如,有一天,丹丹带了一只皮皮熊来幼儿园,绵绵试图想摸她的皮皮熊,丹丹立即把皮皮熊藏到身后说“不给”。这时老师可以试图引导幼儿,“丹丹,皮皮熊很可爱,老师喜欢它,让老师摸一下吧!”丹丹知道成人不会把玩具弄坏,立即把玩具给我摸。我一边摸着玩具一边说“爱我你就摸摸我”,并且让皮皮熊仍然抱在丹丹的怀中让我摸,接至,又对丹丹说:“其他小朋友也喜欢皮皮熊,让他们也摸一下吧!”这时丹丹没有拒绝,绵绵迫不及待的摸了一下,高兴极了。其他幼儿也相继摸皮皮熊,这时丹丹也笑了。趁势,我再说:“爱我你就抱抱我,丹丹让我抱抱皮皮
11、熊吧?”丹丹不加思索就把皮皮熊给我抱。就这样,每位幼儿都抱了一下丹丹的皮皮熊。最后,我再请出丹丹,对她今天的“大方”表示赞扬。这样让丹丹感受到,分享玩具的快乐和表扬,又有助于其他幼儿效仿。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对这种萌芽状态的分享意识加以强化,通过鼓励分享行为,强化那些愿意主动和同伴“分享”的小朋友的“分享意识”,鼓励其他小朋友也参与到“分享”的行动中来,并且通过激励和表扬等手段让那些参与“分享”的小朋友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建立对“分享”的初步认识,然后再通过日复一日的参与常态化的以“分享”为主题的活动,将分享意识转化为幼儿的人际交往经验,帮助幼儿逐渐具备分享能力。 (二) 准许幼儿有
12、选择的分享 分享不是一味的要求幼儿与他人共同使用,而应准许幼儿有选择的分享。当幼儿拒绝分享时,教师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思想,认定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独自占有欲强。而应该蹲下身子,了解幼儿部乐于分享的真正原因。我曾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次不愿分享的事件,却让我反思良久。旭旭活泼、好动,平日里与小伙伴相交甚好。有一次,旭旭带到幼儿园一辆玩具火车,有小伙伴想玩他的火车,但旭旭说火车是他的,不能玩。托班老师见此情况,自然批评了旭旭。旭旭看上去委屈极了,抱着玩具火车直哭。等到旭旭的心情平复,老师究其原因才发现,原来玩具火车车轮松动,旭旭担心其他小朋友再玩火车,火车的车轮会掉下。旭旭才不让其他小朋友再玩火车。旭
13、旭的解释,让老师们极为后悔,不应在未了解情况之下,就认定幼儿因自私不乐于分享便进行批评。自此之后,托班教师给幼儿们讲了一堂知识,玩具的种类和易坏的程度,让小朋友们明确在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之前,要尊重他人的选择权,有选择的分享是被准许的。 (三) 在“惩罚”中懂得分享 托班幼儿由于智力发育并不完善,当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时,幼儿通常会采取毁坏等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而适当的“惩罚”,可以控制和促进幼儿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惩罚”中懂得分享的重要性。如:班上的图书角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场地之一,也是事件的多发地带。一日,两个小朋友因为争抢喜爱的图书大吵大闹,其中一个小朋友动手撕毁书的同时,还哭闹不
14、止。教师非常气愤,而撕书的小朋友也应该受到小小的“惩罚”,以示惩戒。我们挑选了一本同样的书,给了其他小朋友。并对撕书的小朋友教育道:“你不仅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看书,而且把书撕破了,这本书就给其他小朋友。等你什么时间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看书,并且保证不再撕书,老师就会把书给你。”受到惩罚的撕书人,只能接受“惩罚”,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不懂得分享和破坏公物带来的负面影响。 托班阶段的幼儿已逐渐建立起定向思维,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培养幼儿对分享的认知,要让幼儿明确不分享且毁坏公物的行为,只会被孤立,会被其他的小朋友所排斥。而采用“惩罚”的方式,能让小朋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存在,并加以改正,从而达到在惩罚
15、中懂得分享的目的。 (四) 运用榜样的力量 1. 情景模仿的榜样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和幼儿讲一些以“分享”为主题的故事,然后指导幼儿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的方式切身感受故事中的“分享”经验,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分享意识,找到分享的乐趣。例如:我给幼儿讲孔融让梨等典故故事,让小朋友们在了解故事内涵的基础上,学会谦让,懂得分享。对托班幼儿来说,给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书籍、食物时,会有不舍,此时的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是薄弱的,因此还需要让幼儿通过多样性的情景表演有所启发。如让中班或大班的小朋友表演“小熊请客”,在表演中,让小朋友们扮演狐狸、小猫、小狗、小熊等小伙伴形象,互助友爱,共同分享食物。通常,这类情
16、景表演通常很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关注并模仿,而年龄偏大的小朋友在表演完成后,与托班幼儿结成对子,互相分享玩具,在玩乐中学习分享,乐于分享。 2. 教师的以身作则 教师是托班幼儿的启蒙教师,在幼儿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影响力。对于托班的幼儿,获知教师的情感并分享情感,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受重视感,对幼儿能产生积极的刺激,帮助他们认识“高兴”、“悲伤”、“喜悦”等各种情绪,以及正确处理这些情绪的方式方法。 例如当教师身体不适的时候,会可以对小朋友说:“老师今天喉咙不舒服,我说话的声音会变小,你们不能太吵闹,要不就听不到老师说话了。”然后教师只要注意控制讲话的速度和音量,再加上一点难受的表情,幼儿就会明白“
17、老师不舒服”,就会主动控制说话的声音,然后教师要在课堂教育结束后对幼儿的积极配合表示鼓励,要说类似“大家很懂事,谢谢大家体谅我,以后大家有什么不舒服也要告诉老师、家长和身边的朋友,这样你们也会得到家长、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这样的话引导幼儿分享感受。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教师或者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大家一起分享蛋糕的方式鼓励幼儿分享快乐,从分享中获得乐趣。 3、家长的示范作用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老师需要承担教育的责任,家长也必须和老师互动起来,家长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如在使用一些物品时,家长要做有心人,始终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看到孩子正在玩玩具,家长可以幼儿意识的走过
18、去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还可以说:“愿意把你的玩具分我一半吗?”家长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商量的口吻与孩子交流。还可以让孩子带上玩具到邻居家、朋友家里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告诉孩子当看到喜欢的玩具时,应该这样对小朋友说:“你的玩具能让我玩玩吗?”“我们一起玩好吗?”同时也要把自己的玩具愿意给别人玩,进行互换。让孩子通过体验明白哪些交往方式是合适的。也可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自己的家里玩,提醒幼儿拿出自己的好东西和自己喜欢的玩具与小伙伴分享。 只有教师和家长通力配合,才能在学校和家庭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链,让幼儿园对幼儿的思想教育能够在幼儿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也可以延续下来,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分享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成,也不可能在一瞬之间起效,在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当保持足够的耐心,要保持良性的沟通和互动,形成教育的合力。 综上所述,托班幼儿分享能力需要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培养。良好的分享能力能促使幼儿达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基础,让幼儿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分享的魅力,得到情感的升华和温暖的体验。以此达成托班幼儿教育中分享能力培养这一目标。而我深信,一个善于分享、懂得分享的人必将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会得到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