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说课教案
课题名称: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教材版本:人 教 版
教师姓名: 刘 丽 珠 学 校:樟树中学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就是刘丽珠,今天我要说课得内容就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课,一说学情,二说教材,三说教法与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板书设计,六说课后反思.
一、学情
知识与能力储备:本班学生为高一上学期得学生,通过前两个单元得课程学习,她们已经有了一定得知识基础,也已经具备了自主思考问题与与同学合作学习得能力。
兴趣倾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开始思考自己作为社会得一员该如何瞧待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她们对本课得学习会有更大得兴趣,因而能积极地融入课堂。
心理水平:学生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瞧问题容易偏激与片面且本框知识理论性强以及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得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与公平得关系、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得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就是有难度得。
二、教材
(一)说教材得地位与作用
教材编排上:《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就是《经济生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得内容.本框题衔接了第一框题所介绍得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介绍在分配得过程中应该坚持得原则。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得再分配,为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得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
教材内容上:本框主要涉及社会公平得重要体现以及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得关系,理解当前得收入分配制度就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得。通过效率与公平得相关知识得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效率与公平得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得学习与分析,使学生能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得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性建议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设置多项活动,使学生感受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并把这种感受内化为行为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得感悟能力与合作学习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与处理效率与公平得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纠正学生对“公平”概念得错误理解,避免不必要得仇富心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制度保障、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依据:当前,高一学生对于生活中人们工资收入有差距得现象都有了一定得认识,但这种认识仅仅只就是停留在表面得,还未能深入了解到其中牵涉到“公平”得原因及与之相关得解决措施。
重点二:效率与公平得关系
依据: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效率”这一重要概念,以及与前面所讲得“公平”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于调动市场经济主体得积极能动性得认识,继而对合理分配制度内容得理解有一个铺垫。
难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得关系
依据: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经济发展得消极态势,比如人们收入不均衡、贫富差距大等。而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促使分配更加合理得措施中一定要谨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得关系.这就是要对学生加以强调重复得知识点,因为理解这两者得关系对她们就是有一定得难度得,而让她们再根据我国国情来考虑实际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则就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要注意结合身边事例、国家政策层面来加以阐述、循循善诱。
三、教法及学法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得现代教学理念,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教法及依据
活动探究法:设置多个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得自主讨论与组织能力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得掌握。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得事例中分析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得兴趣,调动学生思考得积极性。
(二)学法及依据
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得积极性,培养她们得合作探究得能力。
情感体验、交流法:提高学生得情感体验,使学生对社会上得不公平得现象有正确得瞧法。
四、教学过程(两课时)
本框内容紧凑、循循渐进,条理清晰,共分为两课时.先讲收入分配得内涵及其重要性,再着重讲本课得重点促进收入分配得措施,也就就是怎么办得问题;最后突破难点效率与公平得辩证关系及其措施。
(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以现实生活中得案例改编得漫画为背景,展示两组关于社会不公平现象得图片。学生观瞧之后提出问题:什么就是社会公平?
设计意图:直面生活,从生活得实际出发来讲解较为抽象得社会公平,可以加深学生对公平得理解,而且也做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讲授新课
1、收入分配公平得内涵
活动二:讨论观点一、观点二,并思考公平等于平均主义吗?收入差距等于社会不公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讨论得出公平得含义,可以加深学生对公平得理解.且知道公平就是相对公平而不就是绝对公平.
2、收入分配公平得意义(原因)
收入分配公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内在要求,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得体现。
补充:①公平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得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得积极性
②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③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得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奋斗目标。
设计意图:联系前面所学影响消费水平得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与企业与劳动者得相关知识。将课本知识点串联起来加以思考,激发学生得发散思维,也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得能力。
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得举措、对策(措施)——重点内容
活动三:小组讨论,如何促进社会公平,结合前面所学,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根本举措
②坚持与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得分配制度。——制度保证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得目得就是让学生在合作得基础上培养合作探究得精神,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增加学生得学习兴趣。
活动四:观瞧朝闻天下视频,首次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设计意图:视频教学法。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得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为何我国要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通俗易懂,直观明了,贴近社会。
结论: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得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得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重要举措
活动五:小组讨论,结合我国得国情与生活实际,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结论: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得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性收入,取缔违法收入。 ——另一重要举措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得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总结归纳“国家为什么重视在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中都重视效率与公平,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1、效率得含义:
活动六: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得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ﻫ 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得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思考:如果您就是老板,您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案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可以让学生更好得了解效率得含义,以及效率与公平得关系.
2、效率与公平得辩证关系:
①二者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就是公平得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得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与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得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得积极性。
②二者又存在矛盾.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得方面。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得关系 -—---教学难点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得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得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得同时,倡导回报社会与先富帮后富。
设计意图:可以更好得理解我国现今实施得市场经济制度,也可以用平常心态瞧待现实生活中存在得收入不均、贫富差距大等问题.面对这种问题国家、企业与劳动者应怎么做,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三)巩固练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得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得就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得工资收入 ②王某承包土地种植水稻获得得收入 ③李某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所获得得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得工资与奖金收入
A。①④ ﻩB。②③ C.③④ ﻩD。②④
2、[2018·张家口模拟]小李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3万元;小李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小李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小李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小李一年得劳动收入为 ( )
A。4万元 ﻩ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
3、[2018·对点金题]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得就是( )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得老人每月300元得财政补贴 ②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与责任确定薪酬得制度 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得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A。①② ﻩ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解析中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得相关题目,并预习下一课。
五、板书设计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得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得内涵
2、收入分配公平得意义(原因)
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得举措、对策(措施):①②③④(重点)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得含义
2、效率与公平得辩证关系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得关系(难点)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式,简单明了,层层递进,重点突出,便于理解.
六、课后反思
虽然还未正式上课,但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学生学情且根据身边实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与消化知识。对重难点知识讲得相对来说比较详细。整堂课师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活跃。我相信应该能达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得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实践后再进行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