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第一部分:口语交际一、 口语交际的分布口语交际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的分布比较广泛,它这的分布涉及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全部五册书。但主要是集中在五册书中的表达交流板块。五册书中的表达交流板块集中对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这五种口语交际形式作了详细的介绍。 除了集中分布在表达交流板块,口语交际这部分知识还广泛而分散的分布在五册书中的研讨与练习的课后习题中。二、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交际的目的、场合和对象来进行恰当有效的交际,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内容。三、 口语交际的教法 1.明确目的,激发兴趣;2.交际素养,真诚为上;3.专项训练,循序渐进;
2、4.立足课堂,注重对话;5.延伸课外,拓展途径。下面就具体汇报下人教版五册教中表达交流板块这五种口语交际方式朗诵一、 教材中的分布 朗诵的专题在第一册书中表达交流部分 第69页 另外,每册书每篇课文课后题中几乎都有关于朗诵的练习,大概分为现当代诗歌朗诵、古诗文朗诵、现当代散文朗诵、新闻播报这四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二、教法 有必要结合阅读单元的课文学习,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开展朗诵活动。 在比较与感悟中,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演讲一、 教材中的分布 演讲的专题分布在第二册书中的表达交流板块,另外还分布在第二册和第四册书中研讨与练习的课后习题中。二、教法演讲前(1)应明确演讲的目的 ;(2
3、)要准备好演讲稿 ;(3)要调整好心态 ,把握好演讲情感基调。演讲时(1)对观众的心理反应要敏感 ;(2)演讲内容要充实、新颖;(3)表达流畅而抑扬顿挫 ;(4)选择恰当的演讲技巧 ;(5)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调动听众的情绪。讨论一、教材中的分布讨论整体知识、内容、要求以及训练的介绍是出现在人教版教材的第三册表达交流板块的口语交际中的表达交流部分。另外,讨论这部分的集中训练全部都是在研讨与练习中以课后习题的形式出现 二、教法展开讨论首先要弄清楚“讨论什么”,提出的问题应切合实际而且富有价值,具体明确,针对性强;其次要搞明白“为什么讨论”,即讨论要收到怎样的效果,达到怎样的目的;最后还有几点是提给组
4、织者或主持人的。辩论一、 教材中的分布辩论专题分布在第四册教材中的表达交流板块。二、教法首先要认真研究辩题; 其次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材料,找好证据 ;最后深入分析对方观点 访谈一、教材中的分布第三册:梳理探究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采访你身边的语文高分获得者,了解他们是如何学习语文的”;第五册 表达交流 访谈 “采访自己敬佩的人,了解他(她)人生历程的方方面面,走进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二、教法三要1. 主导场面,善于引导2. 语速控制好3. 谁来执笔说清楚六不要1. 不要过于主动; 2. 不要啰嗦; 3. 自己不要帮忙下结论; 4. 不要一开始过高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5. 介绍自己的意见
5、的时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 6. “随时可以问我”多余。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一、 教材中的分布综合性学习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比较集中,分布在教材中的梳理探究”的课外延伸部分。每一册中都分别设计了三个专题进行学习。 另外,在研讨与练习部分分布了读书报告会和科普讲座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二、教学重点1.培养和保持学生独立探究的兴趣,获得亲历参与探究的积极体验。2.强调实践,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3.强调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文化品位,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6.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教法1.切实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动机和问题意识,扩展和迁移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扩展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范例,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2.思路引导、方法指导和心里疏导。3.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交流探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