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实施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7270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9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实施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实施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实施策略何 龙(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香江实验学校,四川 广元 628317)摘要: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探究是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技能的有效方式。小学科学教学要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灵活推进教学过程,凸显科学课程实践育人特点,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猜想验证实现综合学习。文章从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分析入手,提出小学科学课堂推进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奠定科学教学总体基调,再结合不同的课程案例阐述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策略。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价值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探究性学习

2、倡导以生为本,让学生身体力行地体验探究过程,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交流实践、观点提炼、迁移运用、总结评价等多个环节,循序渐近地提升科学认知,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将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探究性学习中推进“教学做合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应用、创新、迁移以及多元化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推进探究性学习的深度落实。一、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分析(一)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这一理念,推进小学科学探

3、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口授笔写地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而且要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事物观察、对话讨论、科学探究、问题反思中加深科学认知,提高学科素养。探究性学习可以融合学习过程,推动学生手脑并用地进行学习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反思意识。通过科学探究、有效对比,促进学生对一些相似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区分,增强学生的开放性探究意识,这比从教师口中被动接受更有意义,也推动了学生的知行统一、和谐发展。(二)显著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思维敏捷,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他们学习的常态。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迎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4、。通过不断的反思、对比,学生能提高学习专注力,依托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开放讨论,激发其学习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的推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保持愉悦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学习专注力不足、眼高手低、对科学知识机械记忆等问题,真正采用鲜活立体的手段,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以探究性学习来构建科学活力课堂,小学科学教学会事半功倍。(三)拓宽科学教学创新融合渠道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要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各类问题。在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推进过程中,不仅涉及科学方面的知识,还涉及语文、数学、社会、生活、天文地理等多学科知识。

5、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推进为学科互融拓宽了渠道,学生可以在科学课堂上发现问题,运用语文思维来尝试解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据推演、模型论证等。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的落实,为学生开放学习、全面体验、理性认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师既要立足课堂,引导学生多元学习,丰富体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生活化探究,又要完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发现问题、有效探究、分享经验,在满足求知欲的同时,培养耐心、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在科学求索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课程与教学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75教 研Teaching Research

6、+二、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推进,体现了科学学习的特点,全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把握科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学生的全面参与提供保障。(一)民主性原则小学科学要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探究性学习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加强民主互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可以为学生深度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础。探究式学习课堂中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可以减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抵触心理,让学生更好地追随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学习互动咱1暂。贯彻民主性原则,还可以让学生在有一些创新发现时,积极与同

7、学进行分享,当同伴之间有一些观点产生分歧时,他们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不会盲从教师或其他同学咱2暂。民主课堂的打造,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保护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二)情境性原则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随便应用探究主题,而是要在了解小学生的心智水平和认知的基础上,创建有效的探究情景,让探究的内容更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探究问题,推进科学学习与问题情景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落实“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提供机会,也能让学生体验“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乐趣。学生所探究的内容与直观情境越贴合,学习的专注力就越集中,学生

8、自身的创新创造潜能也能得到更好的释放咱3暂。总之,开展贴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探究性学习,可以高效达成育人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直观的情景,让学生针对性地探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可以让学生在问题讨论分析、学习成果展示、反思评价中获得进步,把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推向更高层次。(三)可行性原则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在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针对性讨论。某些探究主题可以当堂完成,非常适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还有一些探究主题耗费的时间较长,需要准备的材料也较多,在课堂环境下探究不具备可行性。此时

9、,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有价值的探究,确保每一项探究活动真实可行。这样,才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学生也可以完成挑战性任务咱4暂。如果很多主题探究活动教师明知不可为而让学生反复尝试,使其故意碰壁,就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主题的可行性是推动学生创新创造、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做好科学指引,帮助学生排除一些不可行的探究方案,理清学生的探究思路。三、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遵循民主性、情境性与可行性原则,奠定了科学课堂教学的基调,教师还需要结合不同的课程巧妙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引导学生探索。(一)学为主导,在师生互动中开展探究性

10、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价值,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要智慧引导学生,还要拨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应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积极展开合作与对话,在发掘学生自身潜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学习意识、学习思维、合作参与等多方面获得全面进步。教师应坚持学为主导,多元互动,推进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生活场景来引出探究主题,并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各种有价值的问题,有效拉开探究性学习的序幕。以 蜗牛 这节课为例,在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夏天雨后蜗牛在地上缓速前进的影片,通过清新的背景、可爱的蜗牛形象、旋律悠扬的配乐引

11、出探究主题,再让学生思考蜗牛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探究课堂,以清晰艳丽的画面吸引了学生关注的目光。蜗牛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生物,学生也对它充满了好奇,更易激发出探究兴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迸发各种奇思妙想。针对学生关注的蜗牛脚的样子,蜗牛的重量,蜗牛外壳有几圈,蜗牛吃什么,蜗牛的宝宝来自哪里等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小组讨论的问题收集起来,再对探究问题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例如蜗牛的脚、蜗牛怎样吃东西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出答案。而蜗牛怎样繁殖、蜗牛的宝宝来自哪里等问题,则不适宜当堂探究。教师可以预设悬念,让学生在课外制作生态瓶养一只蜗牛,最后与大家分享蜗牛的宝宝来自哪里。教师

12、要在师生互动中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到户外去寻找蜗牛,准备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思路,为下一步综合探究奠定基础。76(二)猜想与假设,探究性学习推进的两大法宝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推进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找到学习的方向。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猜想、假设与验证,这是学生科学认知的基本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必由之路。在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筋去思考,结果或许不正确,但是学生可以开动脑筋,并带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实现认知层面的突破。当学生完成猜想后,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而验证的过程就是由怀疑到实践,由不确定到确定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在验证的过程

13、中,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假设,从而完善自己的探究方案。例如在 马铃薯的沉与浮 探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想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与浮,思考其可能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假设,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验证,将大小不同的两个马铃薯放入同一烧杯,观察其沉浮情况。如果学生假设的结论不成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猜想;如果假设的结论成立,也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一因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当学生猜想遇到障碍、失去方向时,教师可以融入智慧指导,为学生调制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进一步让学生猜想这杯液体中有哪些物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在科学探究中猜想、假设、再验证,通过不断的尝试否定

14、、实践思考,学生的探究过程变得悬念迭起,最后的探究结果就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三)精彩展示,在分享中高质量开展探究性学习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不只要关注探究过程,还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探究精神。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让他们找到原因,认真突破,推动整个探究过程有始有终地进行。最终以精彩探究成果展示和多元交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对探究成果进行展示分析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为下一步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 声音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为例,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在科学态度层面,还要让学生体会探究性学习创新、创造的乐趣,并指向制作一种简单

15、的小乐器这一探究目标,让学生尝试运用手边的一些素材来制作乐器,尝试演奏一些简单的旋律,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音量、音高的调整产生更深刻的认知。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探究的过程,分享自己在探究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通过何种方式解决。这样的探究课堂有学生的智慧成果,也有问题的分享和反思,更接近真实的探究过程,可以推动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稳步提升。例如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学生想利用鼓面的震动来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在制作鼓身时,学生发现铁质材料较硬,用纸的卷筒做鼓身更轻盈,声音也更清脆,但是纸卷筒易变形。学生积极地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

16、生还对音量、音高的控制有了更深的理解,收获满满。四、结语总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基于课程主题提出的趣味化的问题,让学生乐于并勇于科学探究、大胆假设、积极思考、创新展示。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要营造自由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多元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性学习的科学组织、有序落实,彰显科学课程的特点,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多元价值,为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陈文秀.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环境在数字化下的构建与实践 J.智力,2021(6):21-22.2 高晓晶,李为民.基于数字化资源的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实践 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2):56-61.3 刘春妮.灵动、精致、温润式的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 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6):48.4 孙伟鹰.蕴理于趣,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70.课程与教学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