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议松毛虫的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6324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松毛虫的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议松毛虫的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园艺园林332023.8小议松毛虫的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于然(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分场,河北围场068450)在林木管理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属于重点管理内容,通过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能够避免林木受到病原菌的危害,保证林木的生产效益。近年来,虫害问题给林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特别是部分害虫通过气流的方式进行传播,影响面积也随之扩大。松毛虫是林业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包括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以及思茅松毛虫等,给林业生产活动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效益损伤。不同类型的松毛虫每年发生世代存在一定差异,以落叶松毛虫为例,在东北地区该类松毛虫每1年或者2年会完成1代,在新疆地区则需要3年完

2、成1代,幼虫期较长。因此,各个地区需要结合松毛虫的具体发育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落实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为林业生产活动开展提供重要保障。1松毛虫病害特征成虫身体长度在2035毫米之间,雌蛾翅展在4880毫米之间,雄蛾身体长度在3862毫米之间。幼虫身体长度在4080毫米之间,身体颜色多数为棕红色或者棕黑色。纯林地带更加容易出现松毛虫虫害问题,具有周期性危害的特点,具体危害时间和世代、天敌、地形以及气候联系较为紧密。松毛虫幼虫会以针叶作为食物,啃食叶片,导致松林和火烧状较为相似,严重时会导致森林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松毛虫也会给人体带来一定危害,当害虫的毒毛和人体进行触碰后会引起触碰位置出现红肿

3、现象或者糜烂现象,同时毒毛也会给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松毛虫会在幼林松针丛内越冬,部分选择在树干皮层内进行越冬,会在后期给树木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在松毛虫扩散过程中成虫飞迁是主要的扩散途径,飞迁距离和自然环境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例如地形因素、地势因素以及光源因素等。2松毛虫防治技术松毛虫已经给我国林木的种植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松林、云杉林以及冷杉林均受到了松毛虫的影响和威胁,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以下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各种防治技术的应用要点。2.1营林造林防治技术营林造林是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扩大绿化面积,提升林业资源产量,应当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挑选合适的营林造林方式。纯林区域出现

4、松毛虫虫害的概率较高,为了避免松毛虫虫害的出现,应当对营林造林技术进行调整,积极构建混交林,通过混交林的建设方式提高虫害抵抗能力。如果经常出现虫害问题,并且树木密度较为稀疏,应当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补植,在林区内增加阔叶树种。如果在南方地区进行防治也可以选择种植豆科植物,例如杨梅、木楠等。在建设混交林时可以选择块状混交、带状混交的模式,均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刺槐或者沙棘作为混交林树种。在林间应当进行合理密植,保证郁闭度的合理性,改变现有的生态环境,使其不再适合松毛虫的生长发育,提高森林系统的自主控制能力。如果林地存在较多的下木可以选择封山育林的手段,重视针对阔叶树种

5、进行培育,调整林分结构,对树冠下方的植被采取保护措施,丰富森林内部的生物种类,打造适合松毛虫天敌生存的环境。如果郁闭度大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抚园艺园林342023.8育管理,逐步对其进行改造,利用抚育间伐的方式对树木进行管理,但是在进行处理时应当重视对其他植被进行保护,避免给林间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特别是针对残林以及疏林应当进行适当的补植,通过逐步诱导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可以成为混交林。2.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当前在防治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技术之一,符合无公害和绿色发展理念,能够避免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还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生物防治中重视利用天敌的作用对害虫数量进行控制,例如赤眼蜂是

6、松毛虫的主要天敌,可以选择在林间释放赤眼蜂,在释放时应当保证天气晴朗并且无风,每亩释放3万10万头赤眼蜂。或者也可以在林间设置人工巢,用此来吸引益鸟,适用于虫口密度低、树木年龄大的林分结构中。生物制剂是常用的防治药物,可以选择白僵菌进行防治。南方地区选择在11月中下旬或者第2年24月之间在林间放入白僵菌,每亩施菌量在1.5万5万亿孢子之间。北方在使用白僵菌时应当选择气温在24以上的环境,且选择连续下雨的时期进行使用,每亩施菌量应当在南方地区的34倍之间。在使用白僵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无人机实施喷雾处理,或者使用放带菌活虫的方式进行防治。2.3化学防治技术从原则上来讲,在防治松毛虫时不能使用化学农

7、药,如果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应该选择在初期阶段进行防治,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虫口数量,避免松毛虫虫害问题的大面积扩散。为了对北方越冬害虫进行处理,在春秋下树之前在树干上涂抹药物,可以将幼虫杀死,避免后期松毛虫泛滥,威胁林间的健康发展,做好防控工作。为了能够提升防治质量,应当挑选合适的防治时间,并观察防治时天气的变化,避免在防治时由于天气因素而影响药物效果的发挥。在喷洒药物时应当保证喷洒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漏喷或者漏防的现象。在完成给药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化学防治效果超过95%,如果防治效果较差,应当进行再次给药或者调整药物防治计划。2.4自然防治技术部分时候虽然虫口密度处于较大的状态,

8、被害率超过70%,但是松毛虫具有寄生率高的特点,害虫的威胁正处于下降的状态,此时可以不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当安全区出现松毛虫这一类害虫时,对其发生的面积进行分析,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并且面积较小,不需要使用药物。物理防治也是常见的防治手段,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将卵块摘除,或者利用黑光灯实施诱杀,能够控制虫口密度。3结束语松毛虫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所分布,给针叶树种的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针叶树种的健康发育,对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利影响。相关人员应当对松毛虫的发生时间、发生规律、危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常见的防治技术包括优化营林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等,如果危害较为严重可以选择多种技术联合使用。工作人员应当重视针对防治技术进行推广,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防治技术实施改进和创新,保证能够提升松毛虫的控制效果。作者简介:于然(1993-),女,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