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戏剧圣殿的斑斓流脉——从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看“南大影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4732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圣殿的斑斓流脉——从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看“南大影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戏剧圣殿的斑斓流脉——从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看“南大影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戏剧圣殿的斑斓流脉——从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看“南大影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戏剧圣殿的斑斓流脉 从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看“南大影视”周安华 摘 要:戏剧影视作为同频共振的艺术文体,两者“互为深度”,“互为美学”;“戏剧与影视学”作为艺术门类下五个一级学科之一,在制度层面上“合二为一”,在形态上多要素粘连、多晶体复合。南京大学戏剧影视学科的百年史,正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前贤、不断超越规制和偏见的百年史,也是戏剧主动接纳、自主化合,影视在意舞台、强化双赢的百年史。从金陵大学影音系的创办到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的成立,再到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的获得,南大“戏剧”、“影视”双轮驱动,珠联璧合,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共赴卓越,勇攀学术巅

2、峰,以战略眼光开拓出了戏剧和影视整合发展的全新空间。关键词:戏剧流脉 学科建设 南大影视在大艺术的范畴中,戏剧与影视是亲缘关系最明显、互动互融最多的两种艺术,近现代许多思想家、理论家在论及视觉文化、表演美学等问题时,都将戏剧影视视为一体的、同频共振的艺术文体。比如美国戏剧家约翰霍华德劳逊不仅把他的著作直接称为“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而且宣称:“电影的结构和技巧,反映了戏剧形式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意大利戏剧家弗兰柯拉弗尼直言:戏剧中存在着横向和纵向蒙太奇,“无论横向还是纵向蒙太奇,既可运用同向传递法,也可以运用异向传递法;既可能产生真蒙太奇,也可能产生假蒙太奇”更多的艺术家则

3、强调两者高度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如我们所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仔细研究过电影的发展史并多次提出一个使戏剧与电影密切结合、相得益彰的想法。用他的话说,电影的美学也应该能够丰富舞台艺术”。阿瑟米勒也认为:“电影已经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观看生活的方式,它那快速的转换、互无联系的画面的突然结合、照相术固21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邵牧君、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7 8年版,第1页。弗兰柯拉弗尼:戏剧中的横向和纵向蒙太奇,蒋须衡译,戏剧艺术1 9 8 6年第4期。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9 2年版,第4 3 7页。戏剧圣殿的斑斓流脉有的记录效果、简洁的叙

4、事法和对无声动作的集中表现,都已不声不响地、有时则全未觉察地渗入了小说和戏剧(尤其是后者)。”他坦言:“某些技巧,诸如地点上的跳跃,虽然早在莎士比亚笔下已开先河,但我们都是从电影那里学来的”尤金奥尼尔说:“我看到了电影能在那么多方面把我从束缚中解脱出来 使我能自由地写出一出真正伊丽莎白式的戏,把一个主题的全部内容表达出来 话剧是最理想的形式,但我认为总有一天,用这个手段能比用老的手段更好地表达出话剧的作者们要在戏里表达的东西。”批评家爱德华茂莱干脆断言:“唯有设法给观众提供和电影同等令人满意的视觉享受,戏剧才能适应这个机器时代”戏剧和影视的百年遇合,在东西方都创造了令人称奇的舞台(银幕)景观,

5、也使两者“互为深度”,“互为美学”,在向“他者”奔跑中经历了空前的“他者”洗礼,与自身原点发生巨大位移,这使戏剧的电影化、电影的戏剧化及更丰沛的影剧文体在极为广阔的空间成为“习惯”和日常,并与以观念、逻辑、方法杂糅、杂烩为特征的2 0世纪“和谐”匹配。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来自第一线的多重实践,得到了国家体制的认可。2 0 1 1年,艺术在当代中国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戏剧与影视学”成为艺术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戏剧和影视首次在制度层面上“合二为一”,有了作为统一学科的合法身份,由此戏剧与影视融合并进、依托市场资源配置,形成一个整饬的大学理构架,日趋为人们所重视。那么,如何依据戏剧与影视学科

6、特色,打通经脉,互补联动,以全新的板块结构管网形态,多元嫁接,围绕高概念目标,生成强力型戏剧影视学术和教学体系,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限度挖掘戏剧影视专业各自本体优势、最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以人才锻造为本,指向未来戏剧影视完型发展的多要素粘连、多晶体复合的创新型专业育才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戏剧影视的联袂是2 0世纪最炫目的艺术景观,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堪称艺术跨界转型的典范。而南京大学戏剧影视学科的百年史,正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前贤、不断超越规制和偏见的百年史,也是戏剧主动接纳、自主化合,影视在意舞台、强化双赢的百年史。今天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在2 0 2 0软

7、科“戏剧与影视学”排名第一、2 0 2 1软科专业排名双A+之一,毫无疑问这是戏剧与影视共赴卓越的结果,是戏剧影视珠联璧合,勇攀学术巅峰的结果!作为百年名校,戏剧是南大艺术之魂、发展之本。早在1 9 2 2年秋,曲学大师吴梅应聘南京东南大学,南归金陵授曲,就开启了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的恢弘历史,此31参阅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 作家与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8 9年版,第7 1页。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 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8 9年版,第3 7页。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 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8 9年版,第1 6页。爱德华茂莱

8、:电影化的想象 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8 9年版,第1页。周安华:互补与联动:主体完型性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纵论,戏剧2 0 2 1年第6期。南大戏剧论丛后1 0 0年,薪火传递,丝竹之声不绝。1 9 3 9年吴梅去世后,其弟子卢前、唐圭璋、钱南扬、吴白匋等先后在此执教。而几乎与此同时,1 9 2 21 9 2 3年间,南京大学前身之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借助电影提升教学效果,先是郭凤仁教授指导学生试拍种植棉花的教学影片。继而,农学院设立推广部,从美国农业部购买幻灯片、电影片,配上留声机或口头讲解,到各地宣传介绍科学种棉知识。金大农学院自行摄制的“动片”(电影),在各地放映,作

9、为中国最早的国产科教片,开风气之先。1 9 3 2年7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电影教育化”理念成知识社会共识,金陵大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电影大本营。一方面是蔡元培的积极倡导,一方面是魏学仁、孙明经、范厚勤等人的大力推动,金陵大学影音系先后拍摄了上百部电影,如 西湖风景、云冈石佛、青海省会西宁、首都名胜、淮北盐田、开采煤矿、故都北平,等等,它们有涉及淮北海盐、开采煤矿、乡村建设、交通工具进展等现代化建设的,有记录当时中国手工艺状况、特产,普及科学生活常识的,还有记录康定科考的,更有描述地理风光、民俗和文化生活的,金大拍摄的故事片 农人之春 更是获得了布拉格电影节的金奖,创造了其时的“中

10、国电影之最”特别是现代中国高教史上第一个电影专业 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修科、第一本电影与播音教育专业杂志 电影与播音 月刊的诞生,显示中国本土电影教育已进入初步规模化、体系化阶段。早期金陵大学电影专业的创办,抓住电影这种最先进的文化手段,开启了中国电影教育的先河,造就了日后新中国国家电影教育的基础平台,其突出的影像生产,与国家主流发展进程相融合,致力于民族复兴和精神启蒙,对中国电影史乃至于文化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如“电视”一词的发明者孙明经所说:“电影是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媒介,电影是教育和建设的利器,电影是促进国际和平的桥梁,电影是促进世界大同的媒介。”孙明经等金大人正是用电影镜头留下民国科技和

11、教育文明的鲜活侧影,用谙熟世界电影的理论和批评,诠释现代电影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让刚刚萌动的教育电影在走向现代的民族成长道路上,留下不能消弭的履痕。此后,由于各种原因,独树一帜的南京大学电影教育中断四十年。1 9 9 0年,适应艺术发展和学科融合需要,戏剧研究成果斐然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研究室更名为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陈白尘、董健先生远见卓识,在继承戏剧传统的同时,首次将“影视”纳入学术范畴,戏剧和影视并列,代表着一种胸襟和抱负,也代表着面向未来的胆识和勇气。自此,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以“戏剧”、“影视”双轮驱动的学科姿态,积极主动迎接挑战,以战略眼光开拓出戏剧影视整合发展的全新空间。9 0年

12、代初期,顾文勋、周安华陆续开设了影视艺术的研究生课程,胡星亮、张瑞庆41周安华:金陵大学影像与1 9 3 0年代中国教育电影运动,南大戏剧论丛2 0 1 8年第1 4卷第2期。孙明经:电影是什么,电影与播音1 9 4 7年第5卷第1 0期。戏剧圣殿的斑斓流脉主编的 中国电影史 作为本学科第一部影视教材,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孙欣、朱瑛、彭燕飞等第一批影视方向研究生在9 0年代后半期圆满毕业,南大影视人才培养在师资、教材、课程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好拓展。1 9 9 8年,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三校牵头,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

13、董健教授担任了学会副会长,副所长周安华担任了学会常务理事。自此,南大影视参与全国影视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步伐加快,延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教育的绚烂景观,并逐步进入主流阵营。其后,作为发起单位的代表,周安华担任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委会副主任,南大影视也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新世纪前后,南京大学的戏剧研究取得了极大成就,南大成为中国戏剧研究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和第一方阵,与此同时,南大的影视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主要有:周安华的 现代影视批评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 9 9 9)、当代中国戏剧的电影化倾向(文艺研究2 0 0 2年第5期),胡星亮

14、的 西方电影理论史纲(中华书局,2 0 0 5),周安华的 电影艺术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 0 0 5),等等。著名电影理论家邵牧君在 文艺报 上发表 当代影视批评理论的新突破:一文,称赞 现代影视批评艺术“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著作”,“论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是相当坚实的”。评论家张卫东在 大舞台 上刊文指出:“西方电影理论史纲以其鲜明的学术立场、扎实的理论辨析、新颖的理论创见以及比较完善的知识系统,而将西方电影理论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其细致解读电影理论经典文本的严谨治学方式,和在强烈的问题意识驱使下与世界电影理论史家广泛对话的科学治学态度,也对当下学风总体上失之轻飘、浮泛

15、的中国电影学术界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伴随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扩容”,新世纪之后,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加盟南大,为南大影视研究增添了活力。自2 0 0 0年起,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学科先后获得了多项涉及影视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有2 0 1 1年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周安华)、2 0 1 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世纪中国电视剧与民族国家想象”(李兴阳)、2 0 1 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电影机制研究”(杨弋枢)、2 0 1 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消费时代的国产小成本商业电影研究”(杨柳)、2 0 1 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

16、当代电影叙事复杂化现象研究(1 9 9 02 0 1 7)”(杨鹏鑫)等等。与此同时,文艺研究、文学评论 等顶尖刊物陆续发表了一批南大学者的影视研究成果,如 新女性与影像中的性别无意识(杨弋枢,51邵牧君:当代影视批评理论的新突破:,文艺报2 0 0 0年第2 4期。张卫东:电影本体论:重建西方电影理论史 评胡星亮教授主编的 ,大舞台2 0 0 6年第6期。南大戏剧论丛 文艺研究2 0 1 0年第4期)、安东尼奥尼的:看与被看(杨弋枢,文艺研究2 0 1 2年第1 0期)、两种电影美学原则的分野 与 之个案比较(罗慧林,文艺研究2 0 1 2年第1 1期)、中国电视剧叙事批评综论(李兴阳,文艺

17、研究2 0 1 4年第1 2期)、“农村新人”形象的叙事演变与土地制度的变迁(李兴阳,文学评论2 0 1 5年第4期)、电影中的闪回:历史际遇与叙事嬗变(杨鹏鑫,文艺研究2 0 1 7年第2期)、如何寻找“我们的东西”?韩国大片建构民族认同的四个维度(洪宏,文艺研究2 0 1 7年第9期)等,如此密集地发表,实属罕见,极大彰显了“南大影视研究”的学术实力。2 0 0 5年1 1月,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鼎力支持下,南京大学影视学科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数十所高校、十多家电视台及多个影视传媒公司创立了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产学研平台 “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

18、会”,周安华当选首任会长,其后李兴阳、杨柳、张建勤、罗慧林、杨鹏鑫等多位学者进入理事和常务理事会。作为一家“全国先进社团”,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在十余年发展历程中,以南京大学影视学术团队为主导,立足华东,面向全国,学界业界联袂,理论创作一体,举办了大量电影和传媒方面的大型学术活动,在中国影视界产生了巨大反响,赢得普遍好评。特别是聚焦重点话题,高频多元对话,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每年举办的“中国东部传媒艺术高峰论坛”吸引了海内外人士广泛关注,迅速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品牌力的影视传媒高端论坛之一。与此同时,周安华等南大学者、传媒研究会学者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不仅担任教育部社科项目、国家社科项目、国家社

19、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等评委,而且担任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江苏省重点影视剧扶持基金、江苏省社科项目、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电视大奖、江苏省电影大奖等评委,并主持制定 江苏省电影发展规划2 0 1 92 0 2 3,在区域以及国家影视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较快实现了影视教学和研究的前沿化、专业化,因此在中国9 8 5高校中,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达成了戏剧、影视博士、硕士、学士的三级均衡培养,戏剧影视教学研究的两路均衡进行,避免了我国戏剧影视专业较普遍的“单腿跳远”、“缺失发展”的困境,以双轮驱动模式建立了适应当代

20、“戏剧影视学”教学研究需要的整合性、规范性知识谱系和较为科学的现代学科范式。这是弥足珍贵、值得骄傲的成绩,也是其他高校如北大、复旦、厦大、武大等相关院系所未能超越的。前后二十年持续奋斗,南京大学在影视学界、业界都具有了一定感召力。2 0 1 2年周安华被推荐担任了 电影艺术 杂志编委,并陆续成为 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新作、世界电影、当代电视 等刊编委。2 0 1 4年,教育部戏剧影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经南京大学推荐、教育部高教司审核,周安华代表南京大学出任新一届教育部戏61戏剧圣殿的斑斓流脉剧影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更多地参与了中国高校戏剧影视专业设置、教学规范、教学大纲审定和一流

21、专业建设等工作。胡星亮在电影研究上不时也有新成果问世,例如 文学视阈与戏剧电影(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1 4)。2 0 1 5年3月,为适应中国高校影视研究日趋活跃的新形势,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和戏剧影视专业鼎力支持下,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学校党政班子批准,一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 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C A F TM S)宣告成立。这标志着南京大学戏剧学结出了新的标志性硕果,代表着南京大学戏剧阵营的影视研究开始集束化,进一步迈上快车道。由周安华担任主任,李兴阳、杨柳分别担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的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团队阵容宏大。教育部戏剧影视学专业教指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

22、,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教授分别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毕飞宇担任创作委员会主任。作为国内高校首个在移动互联网数字化环境下,集中对方兴未艾的“亚洲影视和传媒”予以战略和艺术研究的机构,中心汇集了海内外一批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和业界领导,着力于区域影视和传媒研究、智库咨询和文化研发,是面向未来的高校、媒体、影视机构三位一体平台,其以国家战略为根本着眼点,在大媒介视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影视和新传媒之文化传统、发展语境、核心资源、成长空间、突破路径、艺术美学和竞争策略等予以立体研究,通过一系列活动,打造学术品牌,力图引领影视传媒变革,并在求存、求

23、创新中更快发展。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中心首先立足于空间研究,与多家电视台联合组建了“媒介拓展战略研究所”,接受委托完成“扬州广播电视台T V+互联网模式”方案、江苏中天龙传媒集团谍战剧发展研究、苏州福纳文化科技公司“南方派作家电影研究”等课题,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 绝地重生:中国城市电视的困境与突围(中国电影出版社,2 0 1 7)等著作,引起一些电视媒体高层的强烈关注。其次是围绕当代影视学术趋势,主办了一系列大型高端论坛,产学研多领域碰撞,具有显在的引领性,如“传媒转型与当代影视发展高层论坛(2 0 1 5)”、“当代性:影像的建构与多元传播(2 0 1 6)”、“媒介融合:媒体

24、生机与人民影视剧生产(2 0 1 7)”、“历史、缘由与景观 亚洲新电影的探索(2 0 1 7)”、“亚洲视阈的中国电影与新传媒建构(2 0 1 8)”、“陈瘦竹与当代中国戏剧学术(2 0 1 9)”、“多媒体视阈下影视内容生产与传播(2 0 1 9)”、“媒介化的电影电视作品:内容与传播革命(2 0 2 0)”、“一带一路国际优秀影片展播及专家研讨会(2 0 2 1)”等等。再次,努力拓展影视学术交流空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阔师生视野,提升专业竞争力影响力。一方面设立了“当代影视学术前沿”讲坛,先后邀请了美国芝加哥学派传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包卫红教授,知名女性主义学者、美国布朗大学王

25、玲珍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J a n eG a i n e s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应雄教授,日本71南大戏剧论丛著名文化学者须藤谣子,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周学麟教授以及英国、泰国等多国专家学者,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王海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等二十多位重量级学者,前来南京大学戏剧影视专业讲学,带来海量的前沿学术信息,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影视学术交流和各种电影国际论坛,周安华、杨柳、洪宏、杨鹏鑫先后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北海道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泰国博仁大学、韩国延世大

26、学等,出席“电影与速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亚洲传媒艺术峰会”、“作为关系的华语电影跨越地区国家历史美学”等国际研讨会,并开展“媒体与早期电影”(加大伯克利分校)、“T h eN e wD i r e c t i o n s i nC h i n e s eF i l m”(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电影学项目的国际合作,成效颇为显著。2 0 1 3年前后,南京大学戏剧学科所属的影视专业,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第一,学术研究更聚焦、成果更具冲击力,围绕“亚洲新电影”(包括“当代中国电影”)产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专题学术著作,主要有 当代电影新势力(周安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4)、影像中国与

27、中国影像(胡星亮,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4)、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周安华,中国电影出版社,2 0 1 7)、电影大师研究(周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1 7)、W o r l dF i l mL o c a t i o n s B e i j i n g,I n t e l l e c tL t da n dT h e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c a g oP r e s s(杨柳与J o h nB e r r a合作,2 0 1 2)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杨弋枢,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2),等等。第二,一批影视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和省市重

28、要学术奖项。这其中,周安华的 当代电影新势力 获得第1 4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当代西方动漫发展的若干趋势(新华文摘 全文转载)获得江苏省社科二等奖,周安华的 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 获得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当代西方动漫发展的若干趋势 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罗慧林的 两种电影美学原则的分野 与 之个案比较 获得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奖等。第三,南大学者在 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等专业性C S S C I刊物的论文发表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2 0 1 3年以后,周安华、杨鹏鑫、杨柳、杨弋枢、丁珊珊等南大学者在上述刊物发表论文近

29、3 0篇,“南大影视研究团队”显示出强劲的学术实力。第四,由吕效平主编的 戏剧与影视评论 正式创刊,该刊问世伊始,就密切关注当下,将影视作为一个重要板块,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电影评论,与 南大戏剧论丛 一起,成为南京大学影视学术的重要阵地,可以说极大助推了南京大学影视教学和研究向着学术纵深迈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南京大学影视学科,在影视剧创作上也堪称“大本营”。在南大,影视创作虽不如戏剧创作那么火爆,也没有 蒋公的面子 这样蜚声中外的舞台剧,但是,由于戏剧专硕中每年近一半研究生选择以电影剧本创作、纪录片拍摄作为毕业方向,因此影视学科的教师们都非常重视艺术创作,一些研究生的影视作品也被搬上81戏

30、剧圣殿的斑斓流脉荧屏,如熊晖的 寻找潘德明(纪录片,央视9频道播出)、王琳的 小小游戏对(电视剧,山西电视台播出)。南大教师创作的出色代表是杨弋枢博士,她矢志不渝投身电影创作,其导演的纪录片 浩然是谁 路上、实验片 齐齐来午餐,其编剧和导演的剧情片 一个夏天 等,先后参加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首尔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沃苏勒国际电影节等等,获得评委会奖。周安华担任总策划、浙江东盛辰光拍摄的网络电影A R绑架者、聂隐娘之绝命刺杀 在线播出,也获得相当好的反响,创造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张建勤担任编剧的数字电影 守望大山的女人、2 4集电视连续剧 山里山外 也获得了较好反响。2 0 1 8年,

31、在连续三年冲击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之后,南京大学一举获得有史以来第一个影视方向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1 8 Z D A 2 6 2),从而实现了国家重大项目零的突破。首席专家周安华和课题组成员李兴阳、杨柳、罗慧林、杨鹏鑫及优秀的南大子弟丁珊珊、秦翼、章旭清、贾斌武、张黎纳、李冀、王冬梅等,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机构支持下,勠力同心,对现代中国电影文学语境、观念,电影文学家、电影文学作品以及批评和传播史料进行全方位发掘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至2 0 2 1年底,已搜集、整理和校勘民国电影文献1 7 0 0余万字,发

32、表S C I、一流期刊以及C S S C I学术论文5 0多篇,完成 中国现代电影史料文丛(6卷本)、现代中国电影文学经典(1 0卷本)等重要成果,获得国家社科规划办充分肯定,中期考核通过后,经专家评审该重大项目被予以滚动资助。另一方面,这一重大电影研究项目也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人才工厂”,三年中课题组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输送了1 2名博士生,课题组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先后发表“中国电影史”方向的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其中C S S C I论文1 5篇),形成了十分醒目的南京大学“民国电影文学研究”特色。与此同时,南京大学影视学者周安华应邀担任了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 中国电影文化竞争

33、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2 0 1 9,中山大学)、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2 0 2 0,北京电影学院)、以文艺创作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历史经验与未来发展研究(2 0 2 1,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社科或艺术学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负责人,为电影领域的一系列国家关键课题,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同时,作为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 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2 0 2 1,厦门大学)等数个重大项目的开题专家,南大学者积极把脉,给予中肯实施对策和研究建议,凸显了与学校地位相一致的较厚学术积淀和严谨科学态度。今天,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到中国高校影视传媒研

34、究会,从教育部戏剧影视学教指委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多位南京大学影视学者活跃其中,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到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从教育部社科课题到江苏省社科课题,南大影视学者都列位其中,91南大戏剧论丛中青年学者尤其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尽管还有相当大的努力空间,但一个源于悠久传统,兴于励精图治的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影视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其上接2 0世纪前半叶金陵大学的电影艺术传统,下联未来本土影视教育的高度竞争,气势如虹指日可待。南大影视学术崛起,其实是耐人寻味的。这首先是因为植根于戏剧丰厚的土壤,得益于百年戏剧学术的滋润和培育,戏剧和文学赋予当代影视探索以思想、哲学和价值性,赋予后者较为丰沛的人文精神和

35、启蒙自觉。同时,南大影视的崛起,也是几代人矢志不渝努力、同心协力奋斗的结果,从留洋归来倡导现代教育的陈裕光、战火纷飞年代的电影人孙明经,到四五十年代活跃的电影编剧陈白尘,七八十年代频频参加影视活动的董健,再到热爱电影艺术的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辈人,理想凝聚了我们,戏剧是我们永远的根,而影视是戏剧大树茂盛如花的枝叶。其次,南大影视学术蓬勃,源于志向远大。在推动影视专业成长过程中,南大人从不满足于教学精彩,从不停步于科研合格,而是努力争取做到最好,在最具挑战性的空间寻求建树、寻求突破,通过正面竞争跨越自我。由此,南大影视在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国家社科立项上斩获较多,在 文艺研究 等顶尖刊物发表上斩获较

36、多,在高级别成果获奖上斩获较多,坚持一流追求、标志性成果集聚,学科和人才成长就有强劲动力。再次,南大影视学术生机,成于发展。南大人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激烈的学术学科竞争中,错失发展就会错失未来。和兄弟大学相比,南京大学影视学科恢复较迟,上世纪九十年代已落后一拍,只有在发展中壮大,以发展带动建构,才有希望。因此,南大人新世纪初就整合资源成立了华东地区最大的专业社团“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建立了9 8 5高校最早的影视学术平台之一“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并且坚持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为龙头,以点带面,齐头并进,以此推进学术研究的效能化。此外,南大影视学术活力,得益于跨地跨界

37、、多元链接,电影与传媒结合、理论和实践一体、地方和国家贯通。南大影视一直保持开放的鲜活态势,对国内对国际学术界敞开,对影视业界、传媒业界敞开,围绕大活动、大项目、大课题组织“精兵强将”,进行深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实验,这种打破旧有电影与电视剧、影视与传媒的封闭隔绝状态,以自由流动的视界特别是自由流动的观念,涵养影视传媒学术的立场,使我们受益甚多,也使我们保持对当代电影思潮、当代媒介变革趋势更多的敏感,从而主动审视、把握和诠释新语境、新趋势、新方法和新特点,站在时代前沿、学术前沿,着力于影视艺术探索、影视学术的全面深耕。期待南京大学影视学术不断“登峰”,再创新的辉煌。作者单位:南京传媒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