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34583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蛛网膜下腔引流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蛛蛛网网膜下腔引流的膜下腔引流的护护理理目的目的 +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疾病。+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脑脊液压力:侧卧位70180mmHg,坐位200300mmHg)+作其它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改善临床症状。+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适适应应症症1.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感染、或者脱髓鞘疾病等需椎管内给药治疗3.交通性脑积水4.腰椎麻醉5.脑脊液漏、硬膜下积液引流6.颅内压监测,控制颅内压禁忌症禁忌症明显颅压

2、增高和视盘水肿,不宜作腰椎穿刺,以避免脑脊液动力学的突然改变,使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不平衡,导致脑疝形成。穿刺部位有化脓感染,禁止穿刺,以免引起蛛网膜下腔感染。全身严重感染、休克或者濒于休克梗阻性脑积水脊髓结核、脊髓压迫症等脊髓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应用肝素导致出血倾向血小板50 x109 9 有躁动不安和不能合作者,特别是小孩有躁动不安和不能合作者,特别是小孩术术前准前准备备+1.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2.同意书+3.血液以及影像学检查+4.术前30分钟快速输入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避免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形成+

3、5.躁动者应该约束带保护,必要时使用镇静剂+6.物品准备 治疗车、砂轮、止血钳、胶布、无菌腰椎穿刺包、无菌手套、利多卡因、弯盘、导管、按需要准备培养管12个。手手术术+穿刺部位一般取34腰椎间隙、两侧髂脊连线的脊棘线为第34腰椎间隙或第4腰椎棘突。+穿刺部位严格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以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术者持硬膜外穿刺针,沿腰椎间隙垂直进针,推进46cm(儿童23cm)深度时,或感到阻力突然消失(第一次落空感为黄韧带,第二次落空感为硬脊膜和蛛网膜),表明针头已进入脊膜腔。拔出针芯,脑脊液自动流出,此时让病人全身放松,平静呼吸,双下肢和头部略伸展,接上压力管,可见液面缓缓上升,到

4、一定平面后可见液平面随呼吸而波动,此读数为脑脊液压力;如压力明显增高,针芯则不能完全拔出,使脑脊液缓慢滴出,以防脑疝形成。+取得脑脊液标本后,植入引流导管23cm,妥善固定后外接引流器+引流管约平外耳道平面上1015cm,或者穿刺部位平面上1520cm(引流系统)术术中的配合中的配合+1.体位 去枕左侧卧位,背部接近床沿,低头双手抱膝,腰部尽量后突时椎间隙增大,协助病人固定姿势,避免移动以防针头折断,儿童尤为重要。2.2.病情病情观观察察+穿刺过程,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并协助抢救。+需要判断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作动力试验(亦称压颈试验

5、)测定初压后压迫病人一侧颈静脉10秒,进行观察判断 压颈试验压颈试验+A、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立即上升至原来水平1倍,解除压迫后,在20秒内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表明蛛网膜下腔无阻塞。+B、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表明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C、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塞。3.标本留取 接取脑脊液35ml于无菌试管中送检。需作细菌培养,应将无菌试管口经过酒精火焰灭菌,接取脑脊液,然后管口及棉塞再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盖上棉塞。4.连接导管、桥管桥管以及引流瓶5.导管固定 准备胶布,导管安置后,使用长胶布固定常常见护见护理理问题问题+1.

6、引流不畅 +2.过度引流+3.感染+4.穿刺部位的出血、脑脊液漏+5.生活自理缺陷+6.知识缺乏+7.潜在并发症 脑疝、脑积水、脑梗死、神经损伤+引流不畅引流不畅+一)相关因素+引流管扭曲、受压、反折、脱落、堵塞+二)主要表现+引流液无增加+三)护理目标+脑脊液引流通畅,血性分泌物减少+四)护理措施+A.导管沿脊柱方向延长固定,从肩侧伸出固定于床旁,防止引流管打折受压,方便翻身,也方便护士观察引流速度+B.引流管长胶布固定,在翻身、搬动病人时,防止牵拉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要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反折、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C.若引流不畅,排除以上问题后要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是否可用尿激酶

7、)+五)护理评价+引流管是否发生扭曲、受压、反折、脱落+引流液有无增加+过度引流+一)相关因素+引流管过低,引流速度过快,引流量过多+二)主要表现+颅内低压,头疼,甚至气颅、脑积水、脑梗死、脑血管痉挛+三)护理目标+引流量适当,无低颅压综合症+四)护理措施+A.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不超过300-500ml,引流速度不超过每分钟6滴+B.注意病人体位的改变以及引流袋的高度,体位改变时也要适当调整引流袋高度+C.绝对卧床+D.发生低颅压头痛时及时处理:多饮用盐水,或静脉点滴生理盐水5001000ml,或加垂体后叶素,以促进脑脊液的分泌;调高引流袋位置,必要时夹闭+E.经过确定发生气

8、颅的患者进行注射生理盐水置换气体+五)护理评价+有无低颅压头痛发生,有无气颅发生+感染感染+一)相关因素+置管引流时间过长,无菌操作不当+二)主要表现+发热,血液以及脑脊液WBC异常,脑膜刺激征阳性;穿刺部位感染+三)护理目标+体温正常,脑脊液培养正常;穿刺部位无发红,肿胀+四)护理措施+1.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减少人员流动探视+2.严格无菌操作,每日创口消毒,对于敷料要注意及时更换,一旦完全湿润,就必须换药,减少直接细菌进入感染的机会,每日更换引流瓶.+3.搬动时注意无牵拉+4.定时留取标本做脑脊液检查,必要时培养+药敏+5.及时拔管 严格控制置管引流时间59天为宜,尽量不超过十天,观察脑脊

9、液的颜色和形状,掌握拔管指征,及时拔管+6.术后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必要时椎管内注射抗生素+7.发生高热时应该及时处理,给与物理降温+五)护理评价+有无发热,有无脑膜刺激征阳性,穿刺部位有无炎症+穿刺部位的出血、脑脊液漏穿刺部位的出血、脑脊液漏+一)相关因素+穿刺针过粗,引流管牵拉+二)主要表现+脑脊液自穿刺孔处外漏所引起,穿刺处渗血,敷料浸湿+三)护理目标+穿刺部位无渗血,无脑脊液漏形成+四)护理措施+降颅内压+保持头低足高位卧床休息+及时更换敷料+局部可用沙袋加压+五)护理评价+穿刺处有无出血,有无脑脊液漏形成+生活自理缺陷+一)相关因素+原发病,绝对卧床休息+二)主要表现+病人卧床,不能

10、自我照料生活,需要他人照顾。+三)护理目标+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病人能够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帮助+四)护理措施+意识障碍者给予病人鼻饲,保证充足的营养素和水分摄入,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掌握病人排便排尿规律,及时给予便器或者留置导尿管。+着宽松肥大的棉布衣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出汗或尿湿后有及时更换衣服、被褥,及时擦洗身体,按时翻身、按摩。+给病人进行生活护理时,注意提供隐蔽和舒适的环境,并注意保暖,避免过久或过分暴露,防止感冒。+五)护理评价+病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病人进食、起居、卫生、入厕等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知识缺乏+一)相关因素+缺乏信

11、息。+误解信息。+二)主要表现+对疾病知识及其治疗缺乏正确认识,不能有效地配合和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活动。+对于原发病恐惧,焦虑。+病人出现自卑、忧郁等心理障碍,疏于与人交往,不能服从或盲目服从治疗。+三)护理目标+病人能够了解疾病过程、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病人了解并接受腰大池引流对疾病的影响作用+病人能主动配合治疗。+四)护理措施+与病人以及家属一起讨论病情发展过程,对相应的原发病。+五)护理评价+病人对疾病及治疗的了解程度是否加深。+潜在并发症+脑疝+脑积水 低颅压引起脑脊液分泌过多,脑脊液吸收障碍+脑梗死、脑血管痉挛 大量脑脊液引流后蛛网膜下腔塌陷,血管痉挛活性物质不能被冲洗掉+神经损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在引流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分辨颅内高压与低压性头痛+颅内高压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疼比较剧烈,有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颅内低压颅内低压性头痛在抬高床头和坐立位时加重,给与放低床头、减慢引流速度后头痛缓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