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地区资源配置有何影响——基于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4523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地区资源配置有何影响——基于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地区资源配置有何影响——基于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地区资源配置有何影响——基于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8月第4期 总第341期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管理科学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August 2023No.4 Total No.341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地区资源配置有何影响?基于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叶阿忠范凯钧摘要资源错配一直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资源配置效率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且资源错配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长三角地区20082021年的面板数据,对资源错配和劳动力错配进行测度,通过构建空间模型和半参数空间模型,探索资源错配自身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错配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长三

2、角地区资源错配系数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扩散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偏导数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对资本错配系数的偏导数呈波浪形的非线性关系;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维持在2.5%5%水平能够有效改善地区内资源错配情况;直到2021年,长三角地区省会及周边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水平较高,而其他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水平较低。据此提出,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应积极改善本地区资源错配情况,周边城市应适当减少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边缘城市可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激发本地市场活力。关键词直接投资;资源错配;空间计量;半参数;长三角地区一、引言经济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党的十

3、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特别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方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随着我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迈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仍然是亟须关注的重点1。如何改善资源错配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呢?如果是在封闭条件之下,资源错配的改善往往通过优化一个国家内部的劳动、资本、能源等生产要素的

4、流动和配置来完成2。但当今中国并未处于封闭条件下,而是处在开放的大环境中,生产要素以及资源不仅可以在国内流动,也可以跨国流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在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能优化国内的资源配置效率3。在开放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外商企业愈发倾向于对我国经济市场进行资本投入,使得外商直接投资额逐渐增加,这一方面显著刺激了我国市场的竞争活力,优化了行业内部及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压缩了我国企业创新及中小微企业 资料来源于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5、,新华社,https:/ 规划纲要草案: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华社,https:/ 2020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划分为一、二、三、四线城市1;金融深化程度(fd),采用各城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来表示。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经济方面受到较大冲击,也使得多项控制变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亳州市的数据存在较多缺失值,为防止出现异端值使得模型回归效率降低,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40个地级市2008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城市层面的数据来源于20082021年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以及各省区市统计局的统计年鉴。表1为变量描述性统计。表1

6、变量描述性统计变量k_cpl_cpabs_k_cpabs_l_cpfdiisgovclfd名称资本错配指数劳动力错配指数资本错配系数劳动力错配系数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程度城市等级金融深化程度Obs560560560560560560560560560Mean-0.183-0.050.2840.5260.0340.4360.1553.4751.406Std.Dev.0.3110.6480.2220.380.0220.1040.0890.7750.651Min-0.833-0.8640.0010.0010.0020.1660.04710.39Max1.2612.0811.2612

7、.0810.120.7781.55344.345-6五、实证分析1.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的前提是变量存在空间自相关性,通常的方法是采用Moran s I指数来判别21。本文计算了资本错配系数和劳动力错配系数的Moran s I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资本错配系数在反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的Moran s I指数所有年份均在1%和5%水平下显著为正,劳动力错配系数的Moran sI指数也均在1%以及5%水平下显著为正。这一结果表明,在空间上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的资本错配系数呈现空间正相关,说明资本错配系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的劳动力错配系数呈现空间正相关

8、,Moran s I指数值较为稳定,说明劳动力错配系数具有稳定的空间相关性。表2被解释变量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2010年0.157*(3.422)0.079*(2.071)2011年0.125*(2.839)0.092*(2.341)2012年0.130*(2.943)0.085*(2.215)2013年0.119*(2.755)0.084*(2.193)2014年0.085*(2.151)0.080*(2.084)2015年0.074*(1.953)0.063*(1.734)2016年0.063*(1.791)0.083*(2.104)2017年0.139*(3.078)0.078*(2.01

9、4)2018年0.104*(2.431)0.083*(2.103)2019年0.119*(2.709)0.062*(1.675)2020年0.146*(3.200)0.065*(1.734)2021年0.083*(2.043)0.071*(1.843)注:括号内的数值为z统计量,*、*和*分别表示估计系数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下同2.基准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分析本文先分别对资本错配系数和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基准回归模型进行了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资本错配系数与劳动力错配系数基准回归模型Hausman检验得到的P值均为负数,无法拒绝随机效应的原假设。随后分别对资本错配系数和劳动力错配系数

10、进行LM检验、LR检验以及Wald检验,最终根据显著性考虑,劳动力错配系数和资本错配系数将选择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估计结果见表3。表3资源错配系数空间模型回归结果变量fdiisfdgovclrhoR2NLOLS2.1350*(3.12)1.3868*(7.98)-0.0851*(-2.65)0.5680*(2.94)-0.0398*(-2.77)0.259560SLM-0.1312*(-8.00)0.0368*(1.98)-0.0344*(-3.86)0.0558*(2.56)0.0998*(5.04)0.3045*(3.46)0.669560kOLS2.3039*(6.32)

11、0.1747*(1.89)-0.0197*(-1.85)0.7635*(7.42)-0.0411*(-4.91)0.234560SLM0.7246*(2.26)0.2100*(3.44)-0.0219*(-1.76)0.1842*(2.83)-0.0920*(-4.90)0.5207*(8.33)0.696560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于劳动力错配系数以及资本错配系数而言,其空间滞后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rho显著且变量的显著性水平普遍较高,拟合优度R2比之普通面板回归模型有显著提高,故综合考虑选择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是合理的。分析被解释变量为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

12、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rho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证明周边城市的劳动力错配系数对本城市的劳动力资源错配系数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劳动力配置效率具有扩散效应,劳动力错 由于表格大小有限,此处省略了2008及2009年Moran s I指数值。-7配程度高的城市其周围城市的劳动力错配程度普遍较高,一个城市劳动力错配的改善能有效改善周边城市劳动力错配情况。第二,外商直接投资的估计系数为负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外商投资的增加可以缓解本地区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接下来分析被解释变量为资本错配系数的回归结果,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长三角

13、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能够加剧此地区的资本错配程度。可能的原因是外商为追求稳定且客观的资本收益率,会倾向于投资规模较大且资金充裕的大型企业,使本就资本配置过度的大型企业部门的资本错配程度进一步加深,而需要资金注入的中小型新兴科技企业会由于资本配置不足而无法达到其最优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加剧地区资本错配。第二,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rho显著为正,说明地区间的资本错配程度存在正向的空间关系,即地区间资本要素配置存在扩散效应,资本错配程度高的地区其周边城市资本错配程度也相对较高,一个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能够带动周边城市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一个地区资本错配的加剧也会加剧周边城市资本错配22。3.

14、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实验结论的稳健性,本文扩大所检验的样本量,因为东南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相较于中西部较高,与长三角地区相较于中国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相类似,故在长三角地区城市 20082021 年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山东、广东以及福建共 46 个地级市20082021年数据,并对上述样本资本错配系数和劳动力错配系数重新进行估计。同时本文将空间权重矩阵由反地理距离矩阵转化为经济地理距离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在扩充了样本容量以及替换空间权重矩阵后,长三角地区资本错配系数以及劳动力错配系数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和系数方向、空间效应以及拟合优度较基准回归

15、结果并无较大差别,证明了基准分析结果具有稳定性。表4稳健性检验变量fdi控制变量rhoR2N扩充样本后的SLMk0.5257*(6.87)Y0.5581*(39.34)0.5531204L-0.1897*(-3.30)Y0.3829*(8.39)0.6871204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矩阵的SLMk0.6380*(6.11)Y0.4504*(3.78)0.257560L-0.1661*(-2.57)Y0.2700*(2.22)0.6835604.半参数空间模型的估计分析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得到的随机效应空间滞后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资源错配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崔金宝等15研究,长三角地区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

16、配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呈倒“U”型关系。由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比重有很大区别,占比最高的城市达到0.12,而占比最低的城市只有0.002。上述空间回归模型结果中虽以证明在平均水平下,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影响资源错配系数,但根据对以往文献的总结以及机理分析的研究,本文认为简单地在线性层面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且一般的线性回归并不能有效地反映不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下,其可能对资源错配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故为了进一步准确刻画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了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政府能够根据自身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情况因地施策,本文对基准模型中的外商

17、直接投资进行非参数处理,这也是考虑到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的空间数据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间依赖或者空间自相关的特征,使用传统的线性或者非线性计量模型在应用中会存在模型设定误差,而非参数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具有非线性未知关系的变量的影响23。对于被解释变量劳动力错配系数以及资本错配系数,本文采用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的半参数模型(SLSM)对其非参数项进行讨论。具体模型形式为:-8L=WL+X+m()fdi+(8)k=Wk+X+m()fdi+(9)其中,L、k是被解释变量资源错配系数,X为控制变量,m(fdi)为外商直接投资额所代表的非参数部分,为随机误差项,假设各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WL、Wk为资源

18、错配系数的空间溢出效应。图1是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中,非参数项外商直接投资对被解释变量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偏导数散点图。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偏导数并不是不变的常数,而是随着时空变化而变化的。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力错配系数呈类似于“U”型的关系。图1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偏导数散点图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比重较低时,会对劳动力错配程度起到正向的影响,即加剧劳动力错配程度,可能的原因是在外商投资较少的时候,外商的大量资产会进入收益率较稳定的大型企业,使得大型企业招聘更多的劳动力,造成劳动力配置过度,而生产效率较高的中小型新兴企业由于竞争不过

19、大型企业而产生劳动力配置不足,从而造成了劳动力错配程度的加剧。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比重在0.05附近为止,此时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错配系数呈负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外商资金开始向中小型新兴企业转移,从而使得企业的劳动力配置得到优化,进而降低了劳动力错配程度。随着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其对劳动力错配程度的改善效果也越来越小,最终会反过来加剧地区的劳动力错配程度,可能的原因是过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涌入,使得地区的资本逐渐达到饱和,并最终产生过量资本。而随着资本的增加,薪酬水平也会得到提升,使得劳动力过度集中在该地区,造成劳动

20、力配置过度,进而加剧劳动力错配。图2是资本错配系数的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中,非参数项外商直接投资对被解释变量资本错配系数的偏导数散点图。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额对资本错配系数的偏导数并不是不变的常数,而是随着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当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较低时,会对资本错配系数产生正向影响,但会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比重的增加迅速减小到负值,即外商直接投资额比重的增加会缓解地区资本错配,可能的原因是当外商直接投资较少时,根据资本的逐利性,外商会将资本投入在生产效率较高的大型企业以追求稳定且较高的收益率,这使得资本配置不足的大型企业生产部门资本配置效率得到改善,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该城市资本错配的程

21、度。当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在0.0250.050时,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改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当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在0.050.08时,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错配系数具有正向影响,即此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加剧资本错配。原因可能是此时市场所需要的资本量已经达到饱和,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会补充在资本配置不足的部门,使得资本配置效率提高,也可能补充在资本配置过度的部门,使得资本配置效率降低,因为外商更加倾向于投资大型企业,故总的来说会使得资本错配加剧。当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例高于0.08时,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错配的影响会从改善逐渐转变为加剧,可能的原因是此时大多数资本配置不足的部门资本配置已经达到了最优

22、化,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会使本来资-9本配置达到最优的部门资本配置过度,使那些本就资本配置过度的生产部门错配加剧,综合来看就会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图2外商直接投资额对资本错配系数的偏导数散点图图3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比重的时空演变分布图,可见随着年份的增加,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均有显著的降低,说明大部分城市对于外资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少,开始更多地依靠本地产业进行发展。2008年,上海、江苏以及浙江的东部沿海城市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均较高,而安徽各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均较低,可能的原因是当时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东部沿海地

23、区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地理位置优势,吸引诸多外商企业在此投资,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使得东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受到影响。到了2015年,东部沿海城市的外资占比有所减少,外资有向长三角地区内部转移的趋势,可能的原因是沿海城市由于大量资金的涌入得到了迅速发展,本土产业迅速发展并加剧市场竞争,迫使外资向内地竞争压力较小且资金需求旺盛的城市转移。直到2021年,仅有宿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占比处于过度依赖阶段,其余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均较为合理。其中省会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外资占比水平较高,而其他城市的外资占比均回到了低水平。可能的原因是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本身便聚集

24、了我国大量资本投资,同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外资的竞争力不断下降,也迫使外资向其他地区转移,最终导致外资占比不同程度地下降。图3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时空演变情况综合考虑外商直接投资额对资本错配系数以及劳动力错配系数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处于2.5%5%时,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最好地改善地区内部资源配置效率,过低或者过高水平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均不利于长三角地区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优化。对照2021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情况,可将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水平分为过低、最佳、过高3个级别,具体分布如表5所示。由表5可见,长三角地区省会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

25、比均处于最佳水平,省会城市的周边城市也多处于-10最佳以及过高水平,而距离省会城市较远的城市其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大部分处于过低水平。故离省会城市较远的城市应该适当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以更好优化本地区市场结构、提高资金活力、促进市场合理竞争,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而离省会城市较近的城市应当根据自身经济体量,适当引进外商企业进行投资,不宜吸引过多的外商直接投资,避免使本地企业面临过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将重心放在本地优势企业的建设上去,以更好地优化地区内资源配置效率。表52021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分类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过低(fdi 5%)宿州市、湖州市、宣城市、蚌埠市

26、、芜湖市、嘉兴市、马鞍山市六、结论与建议1.结论本文利用20082021年我国长三角地区4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模型和半参数空间模型考察了资源错配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错配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资源错配系数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扩散效应,长三角地区资源错配程度高的城市周围一般也是资源错配程度高的城市,同样某个城市资源错配程度的改善也会使得周边城市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优化。(2)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错配系数的偏导数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对资本错配系数的偏导数呈波浪形的非线性关系,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维持在2.5%5%水平时能够有效改善地区内资源

27、错配情况。(3)直到2021年,长三角地区省会及周边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水平较高,而其他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水平较低。2.建议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在此阶段,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成了一大重要议题。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1)省会城市应发挥带头作用,充分利用资源配置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表明长三角地区资源错配系数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扩散效应,故省会城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大体量优势,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资源向中小微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倾斜,提高市场活力,鼓励劳动密集型行业及部门减少冗余,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发展,将过剩的资源向资源配置不足

28、的企业及周边城市转移,进而在改善本市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能够为周边城市提供一定的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以及政策经验,进而改善周边城市资源错配情况。(2)省会城市周边城市应适当减少对外商投资的依赖,增强本地产业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省会城市部分周边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过高,使得地区内部竞争压力过大,本土企业生存空间被过度挤占,过度的外商投资同样抑制了本地区创新活力,不利于中小微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故政府应积极鼓励并帮助本地区企业发展,引导资本和技术向本地区企业转移,从而提高本地区企业竞争力,减小对外资的依赖,改善资源错配,提高地区发展质量。(3)未临近省会的城市应积极吸引外资进入,增强本地市场

29、活力。实证显示长三角地区未临近省会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占比均较低,使得地区内部市场活跃度较低,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高生产力的欲望不强,容易产生资本外流以及劳动力外流的情况。这些城市的政府可以适当放开外资进入要求,积极引进外资,提高本地区市场活力,从而激发本地区企业竞争力。在防止资源外流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吸引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的资源进入,从而改善本地资源错配情况。-11参考文献:1 郎昆,刘庆.资源错配的来源、趋势与分解J.经济学报,2021,8(2):1-25.2 韩剑,郑秋玲.政府干预如何导致地区资源错配基于行业内和行业间错配的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69-81.3 白俊

30、红,刘宇英.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改善中国的资源错配J.中国工业经济,2018(1):60-78.4 Hsieh C T,Klenow P J.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4):1403-1448.5 靳来群,林金忠,丁诗诗.行政垄断对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5(4):31-43.6 柏培文.中国劳动要素配置扭曲程度的测量J.中国工业经济,2012(10):19-31.7 宋马林,金培振.地方保护、资

31、源错配与环境福利绩效J.经济研究,2016,51(12):47-61.8 Brandt L,Tombe T,Zhu X.Factor Market Distortions across Time,Space and Sectors inChina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13,16(1):39-58.9 陈永伟,胡伟民.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J.经济学(季刊),2011,10(4):1401-1422.10 张治栋,赵必武.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21,35(11):65-70.11

32、崔书会,李光勤,豆建民.产业协同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9,36(2):76-87.12 江艇,孙鲲鹏,聂辉华.城市级别、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错配J.管理世界,2018,34(3):38-50.13 刘雅婕,熊艳艳,姚先国.要素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错配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1,37(11):139-142.14 杨校美,肖红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0(7):86-101.15 崔金宝,王建民.FDI对长三角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效应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1,35(4):46-51.16 沈春苗,郑江淮.资源错配研究述评J.改革

33、,2015(4):116-124.17 白井文.要素流动规律与西部地区的要素积聚J.南方经济,2001(1):53-55.18 韩长根,张力.互联网是否改善了中国的资源错配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与门槛模型的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19(12):43-55.19 张桅,胡艳.长三角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20,30(9):106-120.20 简泽.市场扭曲、跨企业的资源配置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1(1):58-68.21 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间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45(1):80

34、-89.22 王星媛,白俊红.要素流动、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问题探索,2021(10):50-61.23 郭炬,叶阿忠,陈泓.基于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聚集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1):62-7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半参数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理论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715710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理论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72073030)。作者简介:叶阿忠(1963-),男,博士,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范凯钧(1999-),通讯作者,男,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收稿日期:2023-03-20责任编辑:殷俊)-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