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3/1,#,新“国标”与日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天津外国语大学 修刚,201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日语教师暑期研修班,2016,年,7,月,21,日,湖北民族学院,目录,一 “国标”的背景,二“国标”的基本思路,三“国标”与课程设置,四,“国标,”,与教学改革,一“国标”“的背景,回顾 (,1,)中国关于日本的最早记载,最早的日语的记载,卑呼 彦?,弥 御?,中国对日本的关心,中国对日本的关心,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三世纪末,“,魏志倭人伝,”,(,陈寿),三国志 魏书,第,30,巻烏丸鮮卑東夷伝倭人条
2、,投馬国津間,卑呼卑一呼子,彦,卑弥呼,宮,御,回顾,2,中国日语教育的开始,文献上可以追溯到,華,夷,訳,語,(),日本語訳館,天,唆喇,雨 阿密,星,法世,云 枯木。,回顾,3,中国日语教育的回顾,新中国(,1949,年,)成立前的日语教育热,1,清末的,日本留学日語教育,2日军侵华时期的日语热,东北地区和台湾,回顾,4,新中国,成立后的,日語教育,第一,发展,期,北大 吉大 经贸大,黑大,上外 等,第二发展期,1973,1999,年,1972,中日国交正常化,南開大天津外大西安外大,等,第三,发展期,1999,年,2012,年,扩招到,2012,黄金时代,第四发展期 后黄金时代,黄金時代
3、,的,日本語教育,1999,年,2011,年,专业和学生的激增,在世界日语教育的地位,教学大纲与四、八级考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和相关活动,日语教材的开发,师资队伍与科研的发展,2011,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12,年统计,日语专业,学生数,245730,日语二外学生,数,:,366421,日语专业开展的系列活动,全国与地区的日语、日本学相关学会、学术研讨会,日语教师讲习班,日语演讲大赛 全国与地区,日,语知识大赛,日语作文,作,大赛,研究生日语辩论与演讲大赛,全国本科生论文大赛,全国硕士论文大赛,.,黄金时代的日语教育,一 “国标”的背景,背景,“,后黄金,”,时代的日语教育,1,经济社
4、会发展的新需求,2,国际关系的新变化,3,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日语专业的新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结构改革与创新驱动,互联网,+,一带一路,产业模式的变化,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种创新,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变化中的世界,“脱欧”,“南海问题”,美国的亚洲回归,“南海问题”“东海问题”南海,“半岛问题”,中日关系的,新变化,日本的脱亚亲、媚美,中日的经济竞争 高铁,“威胁”,表面化,东海与南海,国民间的不信感,对华情感,教育改革的,新动向,素质教育 本科教育,双一流,应用型转型,双一流,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到,2020
5、,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双一流,一流大学,北京八所,一流学科 你在其中吗?,应用型转型,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转型方向,应用型人才上升到硕士、博士教育,中国,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日本,専門職大学院教育実施改革,日本的专业硕士,高度職業人育成,専門職大学院,法律教育体育,
6、中国語教育,,,通訳、翻訳芸術,園芸,,,,,建築農業技術,獣医,、,臨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衛生会計商工管理公共管理軍事国際,。,日本,高度専門職業人、高度専門的知識能力生、特定職業等従事専門職主目的養成,実用型即戦力,経験,日本,医療経営管理学,-,映画,-,英語教育会計、会計,学校教育。技術経営修士,組込技術,日本,経営学経営管理,原子力修士(専門職),-,公共経営修士,-MPA,公共経済修士(専門職),-,公共政策修士(専門職),-MPP,相当。,公共政策学修士(専門職),公共法政策修士(専門職)公衆衛生学修士(専門職),日本,国際会計修士(専門職),-,中央大学。,国際行政修
7、士(専門職),-,一安全修士(専門職),-,社会健康医学修士(専門職),-,情報技術修士(専門職),-,情報技術修士(専門職),-,情報修士(専門職),-,情報学修士(専門職),-,助産修士(専門職),-,日本,創造技術修士(専門職),-,知的財産修士(専門職),経営修士(専門職),-,修士(専門職),-,日本語教育修士(専門職),-,。,発信力実践修士(専門職),-,修士(専門職),-,修士(専門職),-,修士(専門職),-,修士(専門職),-,福祉修士(専門職),-,緑環境景観修士(専門職),-,臨床心理修士(専門職),-,日本,修士(専門職),修士(専門職),-,福祉修士(専門職),-,
8、緑環境景観修士(専門職),臨床心理修士(専門職),-,新竞争,就业市场的新挑战,500,所大学的日语专业之间,与海归、双学位、翻译硕士、,与日本中文专业的竞争,24,万学生,岗位减少,整体就业压力,日语专业的去留,新挑战,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求,日语专业必须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从供给侧开始改革,日语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日语教师的生存与发展,供给侧改革,主动适应,大胆改革,培养多样性人才,二“国标”的基本思路标,国标 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千呼万唤不出来,外语“国标”与日语国标,“国标”与“课标”,标准化,“国标”的要求,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
9、案。,天,培养规格的变化,1,素质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合作精神,。,知识要求,2,知识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日本及相关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能力要求,3,能力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力的解读,日语运用能力:能理解日语口语和书面语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能使用日语口语和书面语有效
10、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再现生活经验,并能注意语言表达的得体性、灵活性和丰富性;能借助语言工具书和相关资源进行笔译工作,并能完成一般的口译任务;能有效使用策略提高交际效果;能运用语言知识和基本方法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术语,文学赏析能力:能理解外语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能欣赏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技巧和语言艺术;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评价。,跨文化交流能力:能通过语言学习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并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现象;能敏锐觉察并能合理解释和分析文化差异;能灵活运用策略完成跨文化交流任务;能帮助中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术语,思辨能力:勤学好问,相信理
11、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自主学习能力: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监管、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能组织和配合他人开展学习活动;能及时总结并善于借鉴有效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术语,实践能力:能拓展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沟通与合作。,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实践环节旨在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各专
12、业应根据培养方案:,1,)制订见习与实习,计划,确保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详细的内容和步骤、专业的指导和监督,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制订课外实践计划,开展学科竞赛、学习兴趣小组、学术社团、创新项目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制订社会实践计划,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4,),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对象国的社会文化,扩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毕业论文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并解决问
13、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写作应符合学术规范,,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可采用中文或日语撰写。,课程结构的变化,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未来日语国标的特征,1,人文学科的回归,强调人文教育,大学的外语专业不再是语言学校,特徴,2,素養、能力、知識,的,三位一体,能力与 技能,素质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特徴,3,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能通过语言学习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并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现象;能敏锐觉察并能合理解释和分析文化差异;能灵活运用策略完成跨文化交流任务;能帮助中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14、。,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通论,特徴,4,強調,适应能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具有全球意识,能进行基本的国情研判等,时代的适应性,适应中日变化 适应人才需求,特徴,5,原则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核心课程,原則,方向性课程,灵活,三 “国标”的课程设置,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课程的构成,1,核心,2,方向性,(),日本語、日本文学,日本研究,学术型,()翻译、商务、科技、信息 应用型,核心,基础日语(,1234,),高级日语,(,12,),、,交际口语,、分析阅读、基础写作、视听说、,演讲与辩论,、,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本文学概论
15、日本语言概论,核心课程的定位,底线 共性,千人一面 千校一面,课时可以有差距,课程不能没有,核心课程的定位,核心 基础 基干,“,日本語専攻,”,使方向性课程成为可能,专业,方向,(),旨在拓展学习领域,凸显日语专业特色。课程课分为语言学课程、文学课程、社会文化课程等。,语法与语篇、语史、词汇学概论、文体学概论、修辞、话语分析、经典译文欣赏等课程。中国文化通论(日文)、历史、电影评析、西经典选读、中国思想经典选读,文学史、小说选读、散文选读、诗歌选读、戏剧选读与表演、文学理论入门、比较文学等。,专业方向(,1,),学术型,日本语言,日本文学,日本文化,地区与区域,日本研究,专业,方向性,(),
16、凸显学校、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形成系列课程,尽量通过日语学习,商务 经贸日语 商务日语簿记 流通,科技科技日语信息日语工、农,科技文献翻译等,旅游旅游日语饭店管理导游概论,文献文献日语检索,国情国情研究 文化研究 中日语言对比,反哺核心课程,目标,适应未来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前途光明,达到的目的 多样性与适应性,目标,1,人才目标的多样化,单纯的日语人才、日语就业,具有活跃在国际舞台的适应能力的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日语能力 获得信息和传达信息能力,跨文化交际 相关能力 思辨能力,学术能力 日本语言文学 地域与国家际问题研究,应用能力 实务,运用日语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应用型 商
17、务 外贸 信息。,课程体系,目标,2,综合能力的提升版,知识素养 能力,知识结构 中国 国际 地区,基本素养 文科要求,英語能力,基本能力 实践能力 思辨能力,沟通能力,目标,目标,3,日语教育的精细化,教学任务的划分,课程的横向、纵向衔接,知识与技能,能力培养,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课堂与课下的衔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目标,目标四 学生定位的主体化,教师的定位转换,教师 引导者 发动者 传授者 组织者,学生 主体,目标,目标,5,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转型,学术型 日本学,基本素养、能力,+,学术训练,领域的扩展 语言 文学 社会 文化,国际问题,区域研究,方向,实用型 基本能力、素
18、养,+,实务训练,翻译,商务,软件,人力开发,信息。,关键是 核心课程,+,方向,核心课程,+,多样化人才,1,学术型人才培养,语言、文学,区域研究等,2,应用型人才培养,贸易、经济、旅游、文献、医学,四,“国标,”,与日语教学改革,基本模式,“,核心课程,+,”,学术型,应用型,基础支撑 核心课程,落脚点 课程教学,可能?,课时在哪,?,可能!,课时在改革!,可能,日语教育的积累,日语教育的特色,现代化日语教育手段,教育理念,专业课程的日语教授,核心课程,+,方向性课程的 系列化 个性,语言研究 文学研究 地域研究等,商务、翻译、双学位等,核心课程,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自学能力 自主能力,语
19、言运用能力,沟通意识与能力,表达与表现能力,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能,课程的多样化,讲演与辩论,跨文化交际,自学、自主意识的提高,课程的适度下移,课上与课下的训练,课时的合理分配,理想的课堂,设计,1,内容的要求,知识、能力、素养的结合,理想的课堂教学,2,量的要求,信息量,作业量,练习量,理想的课堂教学,3,学生的主体要求,参与度看主体,快乐程度看主体,翻译,十年,犬,俺言,翻訳,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翻译的难度,那天看到一位大妈在烧纸,边烧边嘟囔着:收到了存定期的啊,千万别买基金啊,试译,夏薄着最大限,冬厚着最大限,理想的课堂教学,4,形式的要求,微课 慕课,课堂讨论,小组协
20、作,理想的课堂教学,5,衔接的要求,横向 与其他课的衔接 会话 阅读 综合,纵向 与前后内容的衔接 第一册与第二册,时空 课内外的衔接 时间 网上,空间 网上,日语专业建设的方向,内涵式发展,国家标准 学校标准 专业标准,核心课程,+,专业特色,人文理念,+,专业技能,形成渐进性改革,教学方法、教材、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实行渐进性改革,核心,+1,区域研究,日本研究,教师与学生,日本、国际研究的人才,核心,+2,应用型人才,双一流 少,转型 多,期待,“核心课程,+”,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向清楚,渐进改革,生存与发展,后黄金时代,发展 核心,+,生存 核心,+,多样化 特色发展 供给侧 专业的复合,国际化(软件日语 护理日语),由日语为目的走向日语为工具,期待,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已经结束,以“多样”应“变化”,期待,变化的世界,不变的人才培养,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时代需求,多样化的日语人才,不变的核心,多样的方向,关键 教师的理念 课堂教学,谢谢,!,清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