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系统观下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优化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1615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4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观下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优化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系统观下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优化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系统观下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优化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3,2023Genera.No.192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92 期)Journal?of?Qiqihar?Teachers?College一、引言随着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颁布以及 2021“科创江苏”专项工作会议的召开,科技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纲要对科技强省建设作了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通过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双轮驱动”,实施“三大改革”,推进“四大重点任务”,以期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江苏发展的战略支撑。除了高新企业与创新型研发机构外,高校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力量,以及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给侧。

2、为了响应政府科技创新的号召,高校势必要不断推进自身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地推进科技管理,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院校两级管理部门如何持续优化科研管理模式,也是高校,尤其是服务于地方科技发展的应用型高校不可回避的挑战。因此,对应用型高校而言,迎合地方发展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积累成为寻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力量。科研成果的取得除了科研人员的努力外,还需学校、学院各级各类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学校对科研成果的

3、积累的追求随之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科研工作量的逐年递增。在管理人员数量、职责等配置不变的现状下,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便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结果。这种结果不仅体现在科研人员对办事顺利与否收稿日期:2023-03-25基金项目:2020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系统理论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质量评估及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529)。作者简介:赵园(1989?),女,江苏省溧阳人,金陵科技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研管理,学生工作。摘要:科研管理质量提升是我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抓手,对于提升高校科研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系统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把高校

4、内外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和有机整体,分析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内组织体制、人力资源、科研资源三个子系统的互动关系及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互动。从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全方位地对高校科研管理过程进行考量与再造,以期为科研管理质量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范本。关键词:系统观;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2023)03-0001-03系统观下应用型高校科研管理优化路径研究赵园(金陵科技学院,南京210000)Research?on?the?Optimization?Path?of?Scientific?Research?Manage

5、ment?Mode?in?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ies?from?the?System?PerspectiveZHAO?Yuan(Jinl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0000,?China)Abstract:?The?improvement?of?scientific?research?management?quality?is?the?inevitable?starting?point?of?the?high-quality?and?high-level?development?of?universiti

6、es.?It?has?great?significance?to?improve?the?scientific?research?development?level?of?universities?and?enhance?their?competitiveness.?With?the?help?of?the?analytical?framework?of?system?theory,?this?paper?takes?the?universities?as?an?interconnected?dynam-ic?process?.?This?paper?analyzes?the?interact

7、ion?among?the?three?subsystems?of?organizational?system,?human?resources?and?scientific?re-search?resources?in?the?universities,?and?the?interaction?between?the?internal?and?external?elements?of?the?system.?Consider?and?re-engi-neer?the?scientific?research?management?process?of?colleges?and?universi

8、ties?from?the?perspective?of?management?concept,?organizational?structure,?management?methods,?provide?new?ideas?and?models?for?improving?the?quality?of?scientific?research?management,?and?also?pro-vide?decision?support?for?scientific?research?management?departments.Key?Words:?systemic?concept;?appl

9、ication-oriented?universities;?management?of?scientific?research1-的直观感受,更影响着是否会为学校直接或间接地带来源源不断的科研资源。因此,在现有管理体制下,校级层面对科研管理的理念重新考量、组织结构再梳理、流程再造、科研各环节科学管理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二、系统观下科研管理的内涵及要素关系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联系的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整体1。生态系统理论擅长对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以及系统各要素相互间的互动关系的分析来探究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

10、以此理论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早已延伸到社会研究领域。高校科研管理,是服务于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薛天祥把高校科研管理定义为:按照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管理学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对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总结,使科研项目达到最佳完成度的组织活动2。简而言之就是为达成科研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可以将高校科研管理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全面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运作。目前的科研管理涵盖了校级管理部门、院部二级管理部门以及科研人员自我管理三个层次,同时科研管理的过程又与学校科技、财务、人事等部门紧密关联。这三个层次、部门之间能否达成

11、高效和谐的信息传导、紧密配合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其共同的目标,科研目标是否能够顺利达成。管理过程不仅需要高校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和协同服务,也需要获得良性科研环境的支撑。科研管理并非独立于学校或者是社会系统而单独存在,科研管理系统是一个整体、全面的过程,涵盖高校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且需要多个校内外部门共同运作。创新科研管理方式需要放在特定的社会生态系统中考虑,因此其与生态系统理论有一定的契合性。引入生态系统理论对我们认知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科研管理系统是涉及到科研管理过程各环节的体制、资源间的一个互动,由内外部要素组成。科研管理系统内部要素可细分为组织体制、人力资源、科研

12、资源三个子系统。组织体制即管理组织,包含了学校内直接或间接参与科研管理的机构。从纵向管理层级上看,多数高校采用了学校-科研人员的二级管理或是学校-院系-科研人员三级管理机制。从横向管理组织上看,除了校、院级科研管理部门外,还涉及到学校的人事、财务等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子系统包含了科研管理队伍和科研人员两个要素。人力资源系统内各要素均为科研各环节的直接参与者,其专业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科研管理结果。科研资源子系统包含科研信息、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三个要素。对科研信息的收集、分配能力,对科研项目的过程跟进、科研成果的管理、运用能力均是该要素下需要考虑的问题。科研管理系统外部要素包含政策、成果评价机制、

13、文化传统三个方面。社会政策的指向性、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的指标、科研文化传统都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外部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科研管理过程。根据内外要素之间合作及联动的方式,具体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彼此依赖,合作共赢“生态系统的各个物种在不断地通过竞争与合作方式生存,伴随着竞争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合作且共同进化的生态系统”。系统内所有要素之间的互动,决定了系统内主客体要素之间的竞争合作依存关系。科研管理过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组织体制、人力资源、科研资源的相互配合。合理的组织架构、专业化程度高的科研管理队伍、管理者与科研人员之间的良性沟通、科研团队之间的通力协作、持续

14、且有前瞻性的科研资源,这些要素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整体目标的达成。(二)内外联动,协同发展科研管理系统的内外要素间亦存在相互作用。一所高校从事科研活动一定是带有目的性的,是为了社会发展而服务的。因此,系统外的相关要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是外部政策的影响。管理者在布局科研方向、制订科研计划、修订内部管理政策时要着重领会政策文件的精神,考虑到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以 2020 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发布 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为例,引导高校解决专利“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专利转化率低”的突出问题。在此政策的导向下,很多高校开始从专利资助奖励政策

15、和考核评价机制上入手,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以适应政策的新要求。正是在这种内外联动的作用下,对科研管理的过程和细节产生了影响。对于学校内部的科研管理过程来说,科研管理部门既要注重内部管理环节间的协调,又要注重与其他部门间的联系,把高校内各部门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和有机整体。既关注参与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关注管理的过程,既强调管理目标,又强调人的因素。这种整合性的思维能对科研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范本。因此,为了探析科研管理的内涵,总结提升科研管理实效的方法,本文借助生态系统理念,将科研管理过程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构成科研管理系统的内部要素着手,以期可以总结优化科研管理的路径。三、应用型高校

16、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理念有待更新管理的本质为服务,单纯行政化、层级化的管理模式或者单纯以管理目标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已与现实需求脱节,科研管理模式优化势必要求理念先行,因此,必须不断更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科研管理应对科研人员的实际需要做更多考量,以服务为宗旨,在科研过程中予以全面协调。(二)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有待完善郑爱萍认为:高校科研学科交叉互动增强与科研管理模式固化之间存在矛盾是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4。张蕾指出,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还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职能部门更多地是从各自的部门利益出发,制定管理目标、设计管理制度、规划管理流程5。这一问题至今仍是各高校主要面对的问题

17、。因此,为了更好地回应科研管理体系完善的问题,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有待梳理调整,同时,需要建立学校各部门间协同合作管理平台。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有很多壁垒需要攻克,例如不同部门的职责还未完全理清,协同工作的路径、各类工作方案、配套激励措施还需要跟进。(三)高校科研管理流程面临革新2-以科研项目管理为例,一个完整的管理流程包含对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三个环节的干预,具体涉及经费审查、档案管理等事宜。在实际管理环节中,作为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中期检查尤其重要,重立项轻过程管理已经被明确意识到会影响项目的整体执行进程和执行效果,因此,强调对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意味着必须兼顾到每个流

18、程,充分了解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下一步的研究安排、经费使用情况等细节,通过创新项目检查形式,如开展项目自查、检查报告会,进一步督促细化检查内容。从立项到结题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跟踪管理服务。(四)科研管理服务水平需要提升目前状况下,由于以往管理方式的沿袭及科研管理人员队伍配置的原因,很多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依旧是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在科研管理人员仍然需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处理常规事务,无法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自身业务学习、研究更是无从谈起。久而久之管理人员势必会产生工作惰性。进一步而言,科研管理部门人员配置上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考量不够,凡是有管理工作经验的

19、人便被默认为可从事管理工作,然而随着近年来高校科研学科交叉互动的日益增强,管理人员是否有专业背景,甚至是否有科研经历,会影响到科研的服务水平,从这一角度来说,考量提供管理服务的人员水平显得尤其重要。四、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生态系统的策略(一)健全管理部门职责,完善协同科研管理机制高校应着力于建立一个由学校、二级学院、项目负责人构成的高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作为校级管理部门,应逐渐从事务性管理转向对各二级学院的引领与服务。更多体现为在拓宽项目渠道、深挖与外部科研平台和企业间的合作机会、提供科研信息、组织科研活动、调动整合内外部学校科研资源等方面深耕。作为二级学院,应该与校级管理部门明确各自主体

20、责任,在及时传达科研信息、做好学院教师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出方面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具体来说,在项目申请、项目实施、项目中期检查、经费使用情况、项目验收等环节都应履行管理职责。同时加强与学校人力资源、审计、财务等部门的横向协同管理功能,加强分工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取长补短,形成校内高效合理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二)培育专家型管理人员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学院层面的管理,其本质是为科研活动提供服务,让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而服务的提供主力在人,因此,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需要提升。高校应该着力培养“三先三高”的专家型管理者。三先体现为要求从事科研管理服务的人员

21、学习洞察在先,实践创新在先,服务在先。具体来讲,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进程中,作为科研管理者,不能做“井底之蛙”。主动学习新文件、知晓新政策、了解行业产业发展动向、拥有洞察先机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结项,更是全校各部门配合共同完成的,故作为管理服务人员,需要真正站在科研人员的角度,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服务到位。三高则体现为战略高,眼界高,本领高。必须要站在学校的角度,综合考虑到系统性地推进科技工作,要勇于走出去,利用高水平平台做交流,开拓视野,这种走出去会对科研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启发。最重要的是要以研究学问的态度去研究科研管理工作,科研管理绝不是简单的收集材料、统计数据、材料

22、归档等杂务,科研管理更依赖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举例而言,在科研平台中,登记了全校范围内所有的科研信息、学术资源。科研管理人员能否在这些信息中提取关联信息,针对市场的需求,为学校优化整合科研团队提供建议,尤其涉及到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需求,对学校学术成果是否有全面了解与否关系到能否源源不断地为学校链接各方资源,在有限的科研资源竞争中占据主动。科研管理水平也才会有更高层次的提升。(三)加强对科研资源的管理能力站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立场上,对于科研的过程管理,尤其是对科研资源的管理,不仅需要对科研过程具体环节心中有数,更要协助科研人员盘活科研资源,立在高位谋划顶层设计,在制定整体科研计划时,针对政府和

23、市场需求,尤其涉及交叉学科方向的研究,提前摸底校内现有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协助整合科研团队,使优势科研资源聚起来,提高整体科研能力和竞争力。此外,要创新共享服务模式,统筹校外内科研设备、科研平台、科研人员等资源,建立开放共享使用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科技资源活起来。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挖掘利用。要强化考核评价导向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制定相关考核评价细则,明确对科研成果创新水平、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几个方面的重点考核内容,把科技资源用起来,提升科技资源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四)不断完善科研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学校层面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化

24、体系已成为多数高校的共识,并且很多高校早已完成了科研系统信息化布局。其本意为登记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信息,以方便各类数据的查询、提取,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而一个实用、完善的科研系统还必须实现两个基本功能:首先,科研系统必须与学校财务系统、人事信息系统相关联,以便于在经费管理、项目审计、科研奖励、实施绩效改革、职称评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其次,科研管理系统必须开放二级学院权限,同步科研成果、经费使用相关信息,有利于科研信息互联互通,减少重复劳动,也便于二级学院全面、动态地掌握信息,对科研人员项目经费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各级管理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绩效评价关联、办事流程电子化、日常督促等手段,确保科研人员

25、实时上传科研信息,充分利用好系统。五、结语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科研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优化是必要且必须的,不仅要以系统观的角度全局看待科研管理的过程,也要细化到关注科研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坚持科研成果应用为导向,不断提升科研管理质量,持续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参考文献: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薛天祥.高等学校科研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MOORE?J?F.?Predators?and?Prey:A?New?Ecology?of?Competition 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3,71(3):75-87.4郑爱平,?张栋梁.基于流程再造的高校科研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8):141.5张蕾.对高校科研管理问题的现实思考 J.黑龙江高教 研究,2015(?1)?:?53?57.编辑/刘春梅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