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分类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28513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分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分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分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分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分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四章 学前儿童游戏分类与发展1第一节第一节 学前游戏的分类学前游戏的分类2一、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一)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分类(皮亚杰)1.感觉运动游戏(Sensorimotor Play)(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2岁前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组成。游戏动因: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32.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SymbolicPlay)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带有“好像”、“假装”的特点。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应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43.结构性游戏(ConstructivePlay)就是儿童利用各种

2、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构物体的游戏。564、规则性游戏(GameswithRules)两个以上孩子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两个以上孩子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如:下棋、打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如:下棋、打牌、拔河等。牌、拔河等。这是一种在相互交往中以规则为目标的社会这是一种在相互交往中以规则为目标的社会性的游戏。性的游戏。培养幼儿最基本的规则意识。培养幼儿最基本的规则意识。78(二)从游戏社会性的角度分类美国帕顿(Parten,193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

3、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划分为以下几种:91、无 所 用 心 的 行 为 或 偶 然 的 行 为(AccidentalBehavior)2、袖手旁观的行为(sitoutBehavior)3、单独的游戏(solitaryplay)4、平行的游戏(parallelplay)5、联合游戏(associativeplay)6、合作游戏(cooperativeplay)1011(三)情绪体验的分类美国比勒:机能游戏想象游戏制作游戏接受游戏12二、根据儿童游戏与教育教学结合度的分类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13三、幼儿园游戏分类(一)在我国幼儿园,通常采用下面的游戏分类方法角色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结

4、构游戏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按儿童游戏的关键特征不同)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有规则游戏体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智力游戏14(二)幼儿园游戏分类存在的问题1.对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2.把教学游戏等同于有规则游戏3.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游戏的功能15创造性游戏:较多体现儿童主动地、创造性的主体特征,突出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创造的活动。有规则游戏:具有明确的规则要求儿童去遵循,以确保游戏目的的达成。16(三)游戏分类在幼儿园游戏中的运用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类型是不同的游戏的材料是全面的幼儿园教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17四、按照儿童游戏中交往关系的不同分类根据儿

5、童游戏中交往对象的不同,游戏主要分为亲子游戏、师幼游戏、同伴游戏。18第二节第二节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19一、以认识为主线的学前游戏的发展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水平感觉游戏:2、3个月开始,1岁前最多20 婴儿的感觉运动游戏在感知觉器官和运动系统的发展、成熟过程中不断发展,同时也不断地促进着感知觉和运动机能的成熟和完善,促进着以感知觉和实际动作为基础的感知行动性思维即婴儿认识的发展,继而促进身心的整体的发展。21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两岁以后游戏开始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象征性游戏以及结构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进入学前儿童游戏的象征性阶段,

6、象征性游戏是婴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2-4岁左右是象征性游戏的多发期即发展高峰期。22(1)象征性游戏的发展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要素。象征性游戏在4岁后呈衰减趋势,这表明孩子越使自己适应自然和社会世界,就越少迷恋于象征的歪曲和转换,因为儿童逐渐使自我服从于现实,而不是使外部世界服从于自我。23关于情景转变。情景转换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关于以物代物。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24关于以人代人(即角色扮演)。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他人

7、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即角色扮演。25(2)结构游戏的发展我国幼儿园、托儿所最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这种游戏占35岁儿童全部活动的40%,4-6岁儿童的51%。26象征性游戏与结构游戏在学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既交叉又融合,游戏发展由感觉运动水平向象征性水平的转化和升华,使象征性成为在幼儿阶段游戏的典型特征。273、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规则游戏的大量出现发生在学前末期,当然,带有感知运动特点的简单的规则游戏在幼儿初期就出现了。儿童在规则游戏的发展中,对规则理解的认知水平和规则遵守的行为水平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表现出由低到高的增长趋势。28二、以社会性为主线的

8、学前游戏的发展1、独自游戏阶段学步期及其前后的婴儿通常是以这种方式进行游戏。该阶段儿童的游戏并没有表现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容易察觉别人的存在。29 2、平行游戏阶段三岁左右的幼儿会在一起玩,一般各玩各的,彼此之间交流很少,他们会察觉到其他幼儿的存在,幼儿之间会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303、联合游戏阶段四岁以后,幼儿会留心别人的游戏,会四岁以后,幼儿会留心别人的游戏,会互借玩具,有时会加入对方的游戏中,并互借玩具,有时会加入对方的游戏中,并且相互交谈,但没有建立大家一致的共同且相互交谈,但没有建立大家一致的共同目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或领导者。目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

9、或领导者。儿童在联合游戏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儿童在联合游戏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仍以自己的交行为,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兴趣为中心。314、合作游戏阶段五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合作游戏,五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合作游戏,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五岁以后的幼儿已有较丰富的社会交五岁以后的幼儿已有较丰富的社会交往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可往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可以一起商讨,确定游戏的主题,角色的以一起商讨,确定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材料的选择等,有了集体活动的分配,材料的选择等,有了集体活动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32三、学前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游戏内容的发展(二)游戏形式的发展1.动作渐次连贯2.游戏语言的发展3.持续时间的推延4.规则的明朗化5.游戏活动的社会化33实践练习 到幼儿园见习,任选一年龄班观察幼儿的游戏,试分析幼儿的游戏发展状况。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