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学情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节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比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首先解决下面这道实际问题:学校图书室打算购进一批图书,已知购买一本丁丁历险记需要25元,那么购买35本需要多少元?如果购买一套丁丁历险记需要132元,那么购买18套需要多
3、少元? (1)让学生理清题意,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2)第一问让学生单独做,然后找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第二问,由学生列出式子,老师板书:13218,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现在是几位数乘几位数了,究竟13218的积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分小组让学生估算出13218的积的大致范围,找学生代表分享估算过程。 2.笔算 让学生类比2535的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尝试着计算13218的积,找两三名同学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1)列竖式计算13
4、218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么算? (2)那1与2相乘的积要写在哪个数位上呢?是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呢?(此处“在这里的1表示的是10”,老师要予以引导,之后老师可以再结合13218=1328+13210,让学生明白13218竖式的算理)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满十进一。 (4)让学生在练习本独立完成课本上例题,通过和课本上答案对比,找出自己出错的地方。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有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齐做,老师巡视,辅导学困生,集体订正) 2、小试牛刀: 27939 17525 52172 23382 75510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让学生总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要注意的地方?(老师强调竖式计算中要注意的两点:一是从个位乘起,满十进一;二是对位问题,即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个位的乘积写在十位上。) 五、作业布置 练习八: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