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 39082-2020 电阻点焊、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moonsi****63.com 文档编号:7242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9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39082-2020 电阻点焊、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B∕T 39082-2020 电阻点焊、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B∕T 39082-2020 电阻点焊、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B∕T 39082-2020 电阻点焊、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B∕T 39082-2020 电阻点焊、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 S2 5.1 6 0.4 0J3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3 9 0 8 22 0 2 0电阻点焊、 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T e s tm e t h o do fv i c k e r sh a r d n e s s t e s t i n gf o rr e s i s t a n c e s p o t,p r o j e c t i o na n ds e a mw e l d sI S O1 4 2 7 1:2 0 1 7,R e s i s t a n c ew e l d i n gV i c k e r sh a r d n

2、e s s t e s t i n g(l o w - f o r c ea n dm i c r o h a r d n e s s)o f r e s i s t a n c es p o t,p r o j e c t i o n,a n ds e a m w e l d s,MOD2 0 2 0 - 0 7 - 2 1发布2 0 2 1 - 0 2 - 0 1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1 4 2 7 1:2 0 1 7 电阻焊

3、 电阻点焊、 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 小力值及显微硬度) 。本标准与I S O1 4 2 7 1:2 0 1 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 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 S O1 4 2 7 1:2 0 1 7的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I S O1 4 2 7 1:2 0 1 7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 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 进行了标示, 附录B给出了相应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参考文献。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5 5) 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

4、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中科都菱商用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吉利汽车研究院( 宁波) 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材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姚宗湘、 安洪亮、 王帅、 杨昊泉、 杨贵永、 苏金花、 邸赫、 李瑞、 王滨、 翟莲娜、尹立孟。 G B/T3 9 0 8 22 0 2 0电阻点焊、 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阻点焊、 凸焊及缝焊接头的维氏硬度试验的仪器设备、 试样、 试验步骤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0.5mm6.0mm的金属板电阻焊接头的小力值或显微维氏硬度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5、。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 B/T3 3 7 5 焊接术语G B/T4 3 4 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G B/T4 3 4 0.12 0 0 9,I S O6 5 0 7 - 1:2 0 0 5,MO D)G B/T4 3 4 0.2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 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 B/T4 3 4 0.22 0 1 2,I S O6 5 0 7 - 2:2 0 0 5,MO D)G B/T4 3 4 0.3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 标准硬度

6、块的标定(G B/T4 3 4 0.32 0 1 2,I S O6 5 0 7 - 3:2 0 0 5,MO D)G B/T4 3 4 0.4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第4部分: 硬度值表(G B/T4 3 4 0.42 0 0 9,I S O6 5 0 7 - 4:2 0 0 5,I D T)3 术语和定义G B/T3 3 7 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小力值硬度试验 l o w - f o r c eh a r d n e s s t e s t施加试验力1.9 6 1NF9.8 0 7N进行的维氏硬度试验。3.2显微硬度试验 m i c r o h a r d n e

7、s s t e s t施加试验力F1.9 6 1N进行的维氏硬度试验。注:小力值维氏硬度试验和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测得的结果无明确关联性。3.3维氏硬度值 v i c k e r sh a r d n e s sv a l u eH V通过试验力除以永久硬度压痕表面积的商进行表述。4 仪器设备硬度计应根据G B/T4 3 4 0.2进行检验与校准, 标准硬度块应按G B/T4 3 4 0.3进行标定。1G B/T3 9 0 8 22 0 2 05 试样5.1 通则试样应符合G B/T4 3 4 0.1中要求。5.2 取样位置5.2.1 硬度试验应在包含焊缝截面的试样上进行。试样厚度不小于硬度压痕对

8、角线长度的1.5倍。原则上, 焊缝截面应为穿过熔核的平面。5.2.2 当电极压痕在平面视图中为近似圆形, 即电极压痕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比小于1.3时, 可以在任意方向上取截面, 见图1。 说明:1 截面位置;2 电极压痕;3 熔核。图1 圆形焊缝的推荐取样位置5.2.3 当电极压痕( 缝焊) 或压印( 凸焊) 在平面视图中为条形时( 如凸焊和缝焊焊缝) , 应沿焊缝纵轴线并垂直于板表面制取截面, 见图2和图3。对于缝焊, 可沿横向或焊接方向制取截面。5.2.4 如其他应用标准中有规定, 可在垂直角度上补充制取截面。对于非圆形或非条形的凸焊, 可按规定在不同方向制取截面。小力值硬度试验和焊缝

9、组织观察应采用浸蚀试样, 在测定显微硬度时, 应显示焊缝组织。2G B/T3 9 0 8 22 0 2 0 说明:1 截面位置;2 电极压痕;3 熔核。图2 条形凸焊焊缝的推荐取样位置 说明:1 横截面位置;2 电极压痕;3 熔核;4 纵截面位置。图3 缝焊焊缝的推荐取样位置3G B/T3 9 0 8 22 0 2 06 试验步骤6.1 通则试验程序应按照G B/T4 3 4 0.1进行。6.2 试验力的选择6.2.1 小力值硬度试验推荐使用1.9 6 1N或9.8 0 7N的试验力; 显微硬度试验应使用0.9 8 07N的试验力。如有其他规定, 也可使用G B/T4 3 4 0.1中规定的试

10、验力。6.2.2 硬度分布推荐采用小力值硬度试验; 当指定测试位置时, 也可采用显微硬度试验。6.2.3 母材、 热影响区和熔核的硬度测试推荐采用小力值硬度试验; 母材、 热影响区和熔核区域内的硬度变化测试推荐采用显微硬度试验。6.3 硬度压痕的位置6.3.1 母材、 热影响区和熔核中的硬度压痕位置见图4。推荐采用两种硬度压痕分布形式进行硬度测试。为了进行硬度数据对比, 推荐采用第一种硬度压痕分布形式, 第二种硬度压痕分布形式可作为替代方法使用。6.3.2 第一种硬度压痕分布形式包括垂直分布线和水平分布线, 见图4a) 。为避免在缩孔和( 或) 贴合面处熔核中的缺欠部分进行测试, 垂直分布线应

11、位于熔核中心或附近。水平分布线与贴合面的距离应介于t/4t/2之间, 其中t为板厚。当母材或板厚不同时, 要求分别进行水平硬度分布形式测试。6.3.3 第二种硬度压痕分布形式为斜向分布线, 见图4b) 。母材部分的水平分布线与母材外表面的距离应介于t/4t/3之间, 其中t为板厚。6.3.4 如有其他规定, 可对指定位置进行补充硬度测试。注:当熔核中的硬度压痕分布线无法连续时, 硬度压痕分布线可以从原定位置移开。a) 垂直和水平分布的硬度测试图4 母材、 热影响区和熔核中的硬度压痕位置参考4G B/T3 9 0 8 22 0 2 0b) 斜向分布的硬度测试 说明:1 熔核;2 热影响区(HA

12、Z) ;3 母材;4 电极压痕;5 硬度分布线;t1 上板厚度;t2 下板厚度。at1t2。图4( 续)6.4 维氏硬度值的测定维氏硬度值应按照G B/T4 3 4 0 .1中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一个平面上的维氏硬度值应按照G B/T4 3 4 0 .4进行计算。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a) 本标准编号;b) 焊接方法;c) 焊接条件和设备;d) 材料信息;e) 硬度试验类型和试验力值;f) 硬度压痕位置说明( 示意图或照片) ;g) 硬度单个值;h) 硬度平均值;i) 报告日期。5G B/T3 9 0 8 22 0 2 0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 S O1 4

13、2 7 1:2 0 1 7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本标准与I S O1 4 2 7 1:2 0 1 7相比, 章条编号发生了变化, 具体对照情况见表A.1。表A.1 本标准与I S O1 4 2 7 1:2 0 1 7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I S O1 4 2 7 1:2 0 1 7章条编号46676.16,7.36.24,7.3,7.16.37.26.47.478附录A附录B参考文献6G B/T3 9 0 8 22 0 2 0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 S O1 4 2 7 1:2 0 1 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 表B.1给出了本标准与I S O1 4 2 7 1:

14、2 0 1 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表B.1 本标准与I S O1 4 2 7 1:2 0 1 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标准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2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 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 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 B/T4 3 4 0.1代替I S O6 5 0 7 - 1( 见5.1,6.1,6.2.1,6.4)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 B/T4 3 4 0.2代替I S O6 5 0 7 - 2( 见第4章)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 B/T4 3 4 0.3代替I S O6 5 0 7 - 3( 见第4章)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 B/T4 3 4 0.4代替I S O6 5 0 7 - 4( 见6.4) ; 增加引用了G B/T3 3 7 5( 见第3章) ; 删除了I S O1 7 6 7 7 - 1适用我国生产技术要求7 增加了试验报告中“ 报告日期” 的要求适用我国生产技术要求G B/T3 9 0 8 22 0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