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翻译技巧之因袭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414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翻译技巧之因袭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翻译技巧之因袭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翻译技巧之因袭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822022.12学术思辨虽然翻译学界对翻译技巧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目前知网上没有一篇具体论述因袭法这一技巧的,笔者从玄奘的“五不翻”理论出发,通过佛经翻译、谚语、成语、惯用语、训译和政治文献翻译等方面尝试对因袭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一、定义综述“因袭”一词在 新华词典 中的释义为:“承袭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模仿旧的。”我国佛经翻译大师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理论”,分别是“秘密故不翻”、“多含故不翻”、“此无故不翻”、“顺古故不翻”和“生善故不翻”。其中的第项“顺古故不翻”即对以前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约定俗成的音译词不用翻译,而应遵守习惯沿袭原有的音译。玄奘带领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进入了新译时期,

2、这一时期,佛经翻译家们开始用因袭法翻译佛经术语。罗莹和李汶莲认为政治文献是成体系、分类别、有传承的。即政治文献的翻译是具有规范性,所谓规范性即是保持译法的统一性。如: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有译法,不适应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形象,应该进行改造。作为中央文献翻译的译者则认为不能简单地断裂式停止使用一个公众熟知的译法,因为政动会造成一系列的后果,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我们还是坚持在各语种继续沿用原来的译法,以体现话语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因此,笔者可以给因袭法作如下定义:因袭法是指翻译人们所熟知的、约定俗成的词语或表达时、不能轻易做出改动,应遵守习惯沿袭原有的译法的一种翻译方法,主要适用于佛

3、经翻译、政治文献翻译、专有名词、谚语、成语和惯用语等,其中专有名词居多。二、案例分析(一)既有案例杨明丽认为佛经中的“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在梵音。即自汉至唐,一致用音译,所以应当继续保持其音译,这并不是因为这两个词不能意译,因为“菩提”一词,意为“正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约定俗成的译法是不能被轻易改变的,在佛经翻译中更是如此。如果不是有颠覆性的理论出现,或是非改不可的理由,一般都会沿袭约定俗成的译法。(二)自寻案例1.专有名词例 1: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大约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鲁迅朝花夕拾增田涉译

4、本:商国妲己亡、周国褒姒破滅、秦董卓確貂蝉謀殺。竹内好译本:商妲己亡、周褒姒毒。秦董卓、貂蝉殺。“妲己“、“褒姒”、“董卓”和“貂蝉”都是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在日本很受欢迎,日本国民对其中登场的人物也都所有了解,所以两中译文中都将其译成了约定俗成的“妲己“、“褒姒”、“董卓”和“貂蝉”。例 2:“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宴席,安排功劳簿伺候。”立間祥介译文:孔明玄徳言。殿今日中兵率博望山麓陣構下。明日暮方、敵軍必参、時陣棄退下、火手上見、返敵散下。糜竺糜芳殿五百軍勢当城守、孫乾簡雍殿祝

5、宴支度整、功労簿備貰、帰陣待。在 17 世纪经由长崎传入日本的三国志演義受到广泛传播,成为日本国民的爱读之书。日本人对其中的主要人物也浅析翻译技巧之因袭法仲进 许璐(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摘要】近年,国内出现了更多开设翻译研究生课程的高校,翻译学理论与实践逐渐受到重视,有关翻译方法和理论的专著和论文也越来越多,翻译理论体系也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目前几乎没有对于翻译技巧中的因袭法的先行研究,笔者结合“因袭”这个词的释义与玄奘“五不翻”理论给“因袭法”作了个简单定义,并通过既有案例和自寻案例,对日汉翻译中的因袭法进行了研究和阐释,以期对后续研究者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6、关键词】翻译技巧;因袭法;日汉翻译【作者简介】仲进(2000.4-),女,汉族,江苏泰州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应用语言学,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许璐(1999.12-),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国别区域学。【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633(2022)23-0082-032022.12083学术思辨都不甚了解,諸葛孔明、劉玄徳的叫法和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因此这段译文将诸葛亮和刘备译为孔明、玄徳,而不是諸葛亮、劉備。例 3“青岛“、“大连”、“长春”、“哈尔滨”、“厦门”和“大闸蟹”都有

7、约定俗成的固定译法,“青岛”的日译名是直接按照汉语发音音译成,而不是按日语发音音译成;但是“长春”的日译名却是按照日语发音音译成長春();“厦门”的日译名是按照当地方言译成;“哈尔滨”的日译名音译成;“大连”的日译名为大連(/);“大闸蟹”的日译名则是上海。我们在翻译这些地名、特产的专有名词时,必须遵循已有的固定译法,不可任意翻译,比如不能将“长春”理所当然地按照汉语发音译成changchun或者将“青岛”按日语发音音译成。2.谚语例:鬼金棒。/如虎添翼。雪豊年兆。/瑞雪兆丰年。良書筆選。/善书不择笔。勇将下弱卒。/强将手下无弱兵。遠親類近他人。/远亲不如近邻。好事門出悪事千里走。/好事不出门

8、、坏事传千里。虎穴入虎児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日语谚语有不少从汉语中吸收的。对于这些谚语一般通过外形稍加思索就能明白,翻译时只要把它“复原”就行。这些谚语的说法在中文中也是约定俗成的,我们在翻译这些谚语时就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因袭固有的译法。3.成语例:死生、命、富貴、天。論語詞()、富貴、天思、以外何。素晴、自分追求、手入。手入、手入入方。思時、天方、無造作差出。译文1:“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出自 论语,意思是,富贵之事,自己不要太追求,追求是无用的;但有时不在意时,富贵便会自天而降,出现在你的面前。译文 2:“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出自论语。的确如此,此外别无他策。换言之,

9、富贵之事,不是自己追求就能得到的。富贵自有降临人间的办法。你没有想到之时,它却偏偏从天而降,随随便便地出现在你的面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传入日本后采用了训译的方式,翻译成中文自然也要将其恢复成中文里论语中的固定说法。4.惯用语例 1:今物理学校毎日先生先生呼、先生呼、呼雲泥差。足裏。译文:过去在物理学校,每天“老师,老师”地叫个不停。喊别人老师,同别人喊自己老师简直是天壤之别,总觉得脚底板发痒。译文采用了归化译法,雲泥差在汉语里有约定俗成的惯用说法。所以译者在遇到这类惯用语翻译时,应该遵循通用译法,但是有些惯用语也需要根据语境选择译法。例 2:宅、主人建築仕事、修理手。、紺屋白袴、棚

10、一吊。译文 1:“您丈夫正在盖你家的房子,修理一下我家的房子应该轻而易举吧。”“但也是自顾不暇啊,连个架子都没挂上呢。“译文 2:“您丈夫正在盖你家的房子,修理下我家的屋子应该是举手之劳吧。”“哎,还不是染坊师傅穿白裤,连个架子都没给挂上哩。”译文 1 和译文 2 中分别将手和紺屋白袴译成了“轻而易举”、“自顾不暇”和“举手之劳”、“染坊师傅穿白裤”,译文 1 的处理方式囿于俗语、谚语圈子、不敢突破,其实这里译文2的译法既准确无误,形象生动,符合语境。可见,虽然惯用语、谚语等虽然有常用的译法,但是我们翻译时切不可盲目因袭,需要结合语境,仔细推敲。5.训译所谓“训译”即在原文上施加返点、送假名,

11、在汉字的右侧标振假名,并在汉字的左侧也添加字或词语意思的形式。训译(以唐诗为例)例 1: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译文: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夢如鳥空啼。(韦庄、台城)例 2: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译文:緑樹陰濃夏日長、楼台影倒池塘入。(高适、山亭夏日)例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译文:竹喧浣女帰、蓮動漁舟下。(王维、山居秋暝)例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译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训译主要用于翻译中国的一些典籍、如论语、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等,训译也属于因袭法的一个表现形式。5.政治文献例 1: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

12、治的方针,推动全面准确落实基本法,推动内地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习诉平在庆祝人民政协会议成立 65 周年大会一的0842022.12学术思辨讲话译文:摇一国二制度、香港人香港統治、澳門人澳門統治高度自治方針徹底、基本法全面的正確実施推進、内陸香港、澳門交流協力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的繋栄安定維持。中国人民政治協商会議成立 65 周年祝大会重要演説発表例 2: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李克强:201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译文:我一国二制度、香港住民香港管理澳門住民澳門管理、高度自治方針引続全面的正確貫徹。2017

13、 年政府活動報告中: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日:香港人香港統治、澳門人澳門統治 香港住民香港管理、澳門住民澳門管理以澳人治澳为例中国政府在中葡联合声明中指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均由当地人组成。”。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三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依照本法有关规定组成”。但澳人治澳并不排斥作为永久性居民的外国人参加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和行政机关。由此可见,“港人”、“澳人”指的是当地的居民,根据广辞苑 的解释,人 是 多人。、各人。的意思;而住民是土地住人。的意思。相比起来,住民更贴近原文的意思,而且更正式,也更符合日语的表达习惯。

14、此外,关于“治”的翻译,一个是 統治 一个是 管理。統治是指主権者国土人民支配。如果这样翻译会有香港和澳门是独立主权的倾向,这不符合我国“一国两制”的政策,而且容易被外媒利用产生恶劣影响,因此翻译为管理更能传达出香港和澳门高度自治的理念。所以政治文献的翻译并不是一直因袭的,可能会出现因为受到外交、外宣等因素的影响,译法发生改变的情况,此外小康社会的日译最初是社会、余裕経済水準和割合豊社会等,但之后随着中国国际社会的不断增强,就采用异化翻译将其翻译成了小康社会。现在的日本人已经能够理解中国的小康社会是指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意思了,很少再会出现大平正芳首相访华时认为小康社会中的小康是日语中大病初愈的

15、尴尬和误解了。例 3: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译文:貧困脱却堅塁攻略戦決定的進展、6000 万人余貧困人口着実貧困脱却、貧困率10.2%4%以下下。十九大报告脱贫攻坚战为我国的特色表达。译文采取了直译来完成原文的交际意图。在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时采用直译,译文表意清晰、表达流畅、句子形式得到一定保留。或许日本方面一开始并不理解“脱贫攻坚战“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词汇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和中方的不断传播,这种译法也就慢慢固定了下来且被日方所接受。三、归纳总结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因袭法这一翻译方法的先行研究,笔者通过对

16、“因袭”这个在新华词典中的释义以及玄奘不翻理论中的第四条”顺古故不翻“的理解,给因袭法下了一个定义。因袭法大多适用于专有名词的翻译,因为专有名词都是有固定译法,不可轻易改变,否则容易造成误解。有些谚语、成语、惯用语的译法是可以因袭的,但是有些需要结合语境具体推敲。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训译需要因袭。最后,为了保持政治文献译法的规范性,避免译法的随意改变导致政动和国际误解,政治文献的翻译需要传承和统一,但并不是说这些重要的政治概念和术语的译法就是一成不变的,往往还会受到时间和国际形势的影响。总之,目前因袭法是一个很小众冷门的翻译方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有价值的可以研究的方面,希望有更多研究者能参与

17、其中,今后笔者也会继续多搜寻一些相关的案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新华汉语词典编纂会.新华汉语词典.双色缩印版.商务印书馆.20042刘淙淙 刘静娜 刘德润.简明日汉翻译M.中国宇航出版社,2020.07:53石春让,赵巍.术语汉译方法的变迁J.中国科技术语,2009,11(06):40-44.4罗莹,李汶莲.做好政治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五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综述J.国外理论动态,2020(01):170-174.5杨明丽.玄奘“五不翻”刍议J.海外英语,2015(08):137-138.6孙道凤.革命与象征日文文献中毛泽东诗词的译介J.名作欣赏,2019(18):39-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