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7237409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知识点梳理1单选题1、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难溶于水B无色气体C能燃烧D熔点低答案:C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A、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无色气体是物质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能燃烧是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熔点低是物质的熔点,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C。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的体积D取用固体答案:A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正确的做

2、法,A对,符合题意;B、倾倒液体,瓶塞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B错,不符合题意;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液面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C错,不符合题意;D、取用块状固体时用镊子夹取,先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缓慢的竖起来,D错,不符合题意。故选A。3、目前我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下列防疫相关措施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B合成抗病毒药物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答案:B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B、合成抗病毒药物,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没有

3、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B。4、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O2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属于氧化物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BA.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是纯净物,不含其他物质,不含氧气。错误。B.物质由元素组成,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正确。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荷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错误。D.荷叶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1):(141):(162),碳元素占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故选:B。5、下列图

4、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室温(25)下往石灰水中不断加入氧化钙B往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碳酸钙高温分解D往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答案:A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最高,随后温度有逐渐下降到室温,起始温度是25,故错误;B、向一定质量的CuSO4和稀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质量增大,所以硫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减少到0,故正确;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

5、碳,固体质量减小,然后不变,而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钙的质量分数开始不变,然后增大,最后不变,故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所以一开始时就有沉淀生成,反应结束后,沉淀质量最大,不再改变,故正确。故选A。6、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答案:CA、用细沙“过滤”即相当于过滤操作中使用的滤纸,可以阻止细小的难溶性颗粒状物质通过细沙,起到过滤作用,选项正确;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

6、构,故能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C、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是取水静置、过滤、吸附、杀菌消毒,故不包含蒸馏,选项错误;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答案为:C。7、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B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正确;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错误;C、一

7、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正确;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的间隔变大,使乒乓球内气体体积变大造成的,选项正确。故选B。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B工业用盐可以代替食盐用于烹调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答案:DA、合金和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错误;B、工业用盐有剧毒,不可以代替食盐用于烹调,错误;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乳化油污形成乳浊液,错误;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

8、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正确。故选D。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取用粉末药品D点燃酒精灯答案:C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

9、意。故选C。10、人体缺铁容易引发的病症是:()A贫血B龋齿C甲亢D骨质疏松答案:A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A正确。B、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故B错误。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人体过量摄入碘易引起甲亢,故C错误。D、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D错误。故选A。11、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答案:C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

10、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故选C12、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一种免洗洗手消毒液里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三氯生,化学式为C12H7O2Cl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B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C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g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2答案:AA、由化学式可知三氯生是由碳、氢、

11、氯、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选项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选项错误;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7):(216)7:2,选项错误。故选A。13、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只含碳、氢元素B消耗氧气32g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答案:A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R中碳、氢元素质量等于二氧化碳、水中碳、氢元素质量,分别为44g1244100%=12g、36g218100%=4g,12+4

12、=16g,故R只含碳、氢元素。由分析得:A.R只含碳、氢元素,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为44+36-16=64g,错误;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错误;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g12g+4g100%=75%,错误。故选A。14、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答案:DA、剧烈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会引起爆炸,A错误。B、面粉着火点没有升高,B错误。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面粉和空气接触面积,C错误。D、面粉容易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D正确。故选:D。15、氮化镓是生产5G

13、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镓是金属元素B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答案:CA、镓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正确;B、由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所以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单位是“1”,不是“g”,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

14、负电荷的阴离子,在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多选题16、鉴别下列各组中的三种物质,所选试剂或用品能达到目的是()选项待鉴别物质所选试剂或用品ANaOH溶液、稀HCl、稀H2SO4紫色石蕊试液BNaOH溶液、NaCl溶液、食醋酚酞试液CNaOH固体、NaCl固体、NH4NO3固体水D蒸馏水、NaCl溶液、Na2CO3溶液pH试纸AABBCCDD答案:BC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NaOH溶液、稀HCl、稀H2SO4分别显碱性、酸性、酸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蓝色、红色、红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错误;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

15、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NaOH溶液、NaCl溶液、食醋分别显碱性、中性、酸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再将显无色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色溶液中,能使红色消失的是食醋,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正确;C、NaOH固体、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正确;D、用pH试纸分别测定pH,等于7的是蒸馏水、NaCl溶液,大于7的是碳酸钠溶液,不能鉴别,错误。故选BC。17、我省已是重度缺水,节水是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不属于节水措施的是()A刷牙时用口杯接水B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水

16、源C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D洗碗后不拧紧水龙头答案:BDA、刷牙时用口杯接水,可以节约用水,属于节水措施;B、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水源,属于防治水体污染,不属于节水措施;C、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直接节约用水,属于节水措施;D、洗完后不拧紧水龙头,会浪费水资源,不属于节水措施;故选BD。18、“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富含糖类的是A柴B米C油D盐答案:ABA、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属于糖类,故A正确;B、米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多糖,属于糖类,故B正确;C、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不属于糖类,故C错误;D、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

17、于无机盐,不属于糖类,故D错误。故选AB。19、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B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C纳米铁粉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D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物质的种类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答案:CD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该选项说法正确;B.铁粉燃烧放热,装置中压强变大,气球会膨胀,待实验结束时,由于铁粉消耗氧气,装置中压强变小,气球会变瘪,该选项说法正确;C.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Fe+O2点

18、燃Fe3O4,选项中为文字表达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物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D。20、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答案:ABD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此选项正确;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此选项正确;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叫做干冰,干冰升华时能从周围吸收大

19、量的热,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CO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错误;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此选项正确。故选ABD。2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使液态空气蒸发出氮气得到液态氧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C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答案:ADA、蒸发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液氧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也就不是分解反应,符合题意,正确;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不属于反应物,此化学变化的反应物只有过氧化氢一种,而生成为氧气和水

20、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及叶绿素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变化,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变化,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A、D。点睛:判断分解反应,首先确定是化学变化,然后使用“一变多”的反应特点进行判断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CaCO3和MgCO3固体混合物9.2g与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4.4gB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含S量为a%,则混合物中Fe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7:8C密闭容

21、器中CO和CO2混合气体5g与足量CuO反应,得到6.6gCO2,则混合气中C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2:3DMg和Fe的混合物4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H2质量为0.2g,则该混合物中Mg元素的含量为30%答案:ADA、CaCO3+2HCl73=CaCl2+H2O+CO244MgCO3+2HCl73=MgCl2+H2O+CO244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氯化氢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均为73:44,则将CaCO3和MgCO3固体混合物9.2g与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100g7.3%4473=4.4g;由极值法可知产生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10g

22、、碳酸镁8.4g,则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混合物9.2g,也能产生4.4g二氧化碳,正确;B、FeSO4和Fe2(SO4)3中硫与氧的质量比均为32:(164)=1:2,混合物含S量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含量为a%2=2a%,混合物中共3种元素,故Fe元素含量为1-a%-2a%=1-3a%,故Fe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不是7:8,错误;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密闭容器中CO和CO2混合气体5g与足量CuO反应,得到6.6gCO2,气体增加质量就是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质量6.6g-5g=1.6g,1个一氧化碳分子得到1个氧原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则混合气中一氧化碳质量为1.6g12+16

23、16=2.8g,故二氧化碳质量为5g-2.8g=2.2g,C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2.8g1212+16100%+2.2g1212+162100%):(2.8g1612+16100%+2.2g16212+162100%)=9:16,错误;D、如果Mg和Fe的混合物4g中Mg元素的含量为30%,则镁质量为4g30%=1.2g,铁质量为4g-1.2g=2.8gMg241.2g+H2SO4=MgSO4+H220.1gFe562.8g+H2SO4=FeSO4+H220.1g由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生成H2质量为0.1g+0.1g=0.2g,正确。故选AD。2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不正确

24、的是()A闻气体气味B液体的倾倒C加热液体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BCA、闻药品气味的方法是,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如图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如图所示,瓶塞正放会污染原试剂,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内液体超过了试管的三分之一,加热时会造成液体飞溅伤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如图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C。小提示

25、: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根据图示进行辨析操作要点。24、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解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C该化学反应程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3:1答案:BD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4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O2+3H2纳米纤维催化剂CH4O+H2O。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有机物X的化学式是CH

26、4O,故B正确,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3:1,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D。25、如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适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B过滤操作需要四件玻璃仪器C制作过滤器时应用水润湿滤纸D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可加快过滤答案:BDA、过滤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故A正确;B、过滤操作需要的三种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过滤操作需要三件玻璃仪器,故B不正确;C、过滤时,为了保证过滤速度快,而且避免液体顺着漏斗与滤纸间

27、的夹缝流下,滤纸要用水湿润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且中间不要留有气泡,故C正确;D、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故D不正确。故选BD。填空题26、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如下图所示(源于人教版教材),个体会存在微小差异。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甲含量最高,其元素符号为_;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11种常量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共有_种;因缺微量元素_可引起甲状腺肿大。(2)下列有关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是因为对健康的作用微小而命名的B人体摄入有机营养物质和水来获取含量前四位的元素C铜元素为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毫无益处D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总质量约占

28、人体总质量的99.95%答案:(1)O7碘(2)BD(1)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O;11种常量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共有氧、碳、氢、氮、磷、硫、氯共7种;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2)A、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错误;B、有机营养物质四种:糖类、油脂、维生素、蛋白质,和无机物水中含有的元素有O、C、H、N,是人体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所以人体摄入这些物质获得这些元素,正确;C、铜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主要功能为辅助造血,但是不能g过量摄入,错误;D、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总质量约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正确。故选BD。27、元素周期表是学

29、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1)位于第3周期第A族的元素是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同一横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是_,同一纵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是_。答案:非金属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位于第3周期第A族是硫元素,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同一横行原子核外电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同一纵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8、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化石燃料包括煤、_、天然气等,是_(填“可再生”或“

30、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答一点即可)。答案:石油不可再生调大CH4+2O2点燃CO2+2H2O缓解温室效应加剧(或减缓能源危机)(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所

31、以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2)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流程图,二氧化碳与氢气最终的产物是汽油,能减缓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等;故填:减缓温室效应(或缓解能源危机等)。29、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不锈钢铁锅、塑料水杯等物品,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_。衣服以纯棉质地为佳,鉴别纯棉与涤纶可用_方法。(2)均衡膳食,保证健康。下列物质中含糖类比较丰富的是_。A鸡蛋B黄瓜C花生油D大米(3)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

32、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填“大”或“小”)。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4)常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你能闻到窗外的花香是因为_。答案:塑料水杯灼烧后闻气味D大4A1+3O2=2A12O3分子在不断运动(1)一次性筷子一般是木制品或竹制品,不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铁锅主要成分是铁,属于金属材料,塑料水杯主要成分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纯棉灼烧时燃烧较快,火焰高,能自动蔓延,留下少量柔软的白色或灰色灰烬,不结焦,而涤纶灼烧时燃烧时纤维卷缩,一面燃烧,一面冒烟,火焰呈黄色,有微弱甜味,燃烧后留下黑褐色硬块,根据这些差异可以通过灼烧区分纯棉和涤纶;(2

33、)A、鸡蛋中含有蛋白质较多,不符合题意;B、黄瓜中含有的维生素较多,不符合题意;C、花生油中含有的油脂较多,不符合题意;D、大米、面粉、淀粉主要成分是糖类,符合题意。故选D。(3)钢的硬度大于铁;铝更加耐腐蚀是因为铝的表面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碍了氧气、水等进一步接触内层的铝单质,其化学方程式为:4A1+3O2=2A12O3;(4)、在窗户边闻到室外的花香是因为花朵中的芳香分子不断扩散、运动的结果。30、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_。(2)两个氢氧根离子_。(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答案:(1)H2(2)2OH-(3)P+52O5(1)通常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最小,氢气的化学式是H2;(2)根据离子的书写规律,微粒所带电荷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1省略)在前符号在后,故填2OH;(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P+52O5。2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