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兰村学区 张蕊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过六一玩的开心吗?老师也挺开心的。昨天老师去超市买了些东西,买食物花了58元,买水果花了39元,你们知道买食物比买水果多花多少钱吗
2、?(举手回答),那你们知道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吗?(举手回答)。刚才我们计算的是整数加减法,谁能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举手回答)。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文具店逛一逛,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具货架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每种学习用品的单价)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教学例3 、1、求一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0.8和0.6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法”(教师板书“加法”) 提问:怎样列式?(教师板书0.8+0.6=) 提问:怎样计算呢? 2、学生试算: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教师请一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
3、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 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0.8+0.6)把元改写成角(8角+6角) 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 4、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对齐什么就行了?(小数点) 5、练习: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学习用品计算出一共多少钱? 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教学减法 师:你还能提出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问题吗?(教师先选择一个十分位不够减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师: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这是一个什么数相减的算式呢?(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4、简单的小数减法”(在课题“加”和“法”中间板书“减”,完成课题) 学生尝试计算: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把元改写成角 教师讲评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强调小数点对齐) 三、反馈训练:(智慧屋) 师:我们看第一题1、帮小金鱼过河(计算题)2、出示图片玫瑰每支2.2元 康乃馨每支0.6元 月季每支0.8元 满天星每支0.3元(1)小刚买了两支玫瑰要付多少钱?(2)一枝玫瑰比一枝月季贵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3、(1)牛奶比面包贵多少元?(2)妈妈买了一块面包和一盒牛奶,她带了10元够吗?4、船桨长1.3米,露出水面部分是1.1米,伸入水中的部分长多少米?5出示欣欣文具店图片你可以买其中的两样商品,你想买什么?要花多少钱?6、出示图片:我能摘下这顶帽子吗?7、星期天,笑笑要去书店买书,再去看望外婆,然后回家。(1)笑笑一共要走多少千米的路?(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8、这些小动物共有多重?他们三个能一起过河吗?(以上8个问题学生举手回答)。五、小结: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逛商店、划船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小数加减法与以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