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RO浓水及综合废水中水回用工程
技术方案
编制单位:XZXXXXX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28号
XZXXXXX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目 录
1 工艺叙述 1
1.1 概要 1
1.1.1 工程概况 1
1.1.2 设计水质 1
1.2 工艺描述 3
1.2.1 工艺流程的确定和工艺流程简介: 3
1.2.2 本项目的技术侧重点 3
1.2.3 流程图 7
1.2.5 工艺叙述 8
1.2.6 混凝沉淀系统工艺技术参数 12
1.2.7 超滤系统工艺技术参数 13
1.2.8 反渗透系统工艺技术参数 16
1.2.9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20
1.2.10 主要设备一览表 20
1.2.11 投资估算表 22
1.3 电气自控设计 23
1.3.1 概述 23
1.3.2 功能描述 24
1.3.3 联锁及报警系统 24
1.3.4 本公司提供的软硬件 24
1.3.5 电气及仪表接地系统 24
1.3.6 控制系统的配置 25
1.3.7 自控设备、仪表清单 26
2 装置设计基础 28
2.1 界区定义 28
2.2 生产能力 29
2.3 公用工程规格及用量 29
2.3.1 公用工程规格 30
2.3.2 公用工程用量 30
2.4 所需化学药剂种类及用量 30
2.5 单位水处理成本 30
3 设计原则及标准规范 35
3.1 设计原则 35
3.1.1 综述 35
3.1.2 总平面布置,设备布置及管道布局 35
3.1.3 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 35
3.1.4 配管、保温及油漆设计 36
3.1.5 钢结构 36
3.1.6 公用工程系统设计 36
3.2 规范、标准、准则和手册 36
3.2.1 配管 36
3.2.2 设备和转动机械 37
3.2.3 仪表 37
3.2.4 电力 37
3.2.5 安全措施 38
3.2.6 总图布置 38
4 本公司供货范围 39
4.1 综述 39
4.2 设备及仪表清单 39
4.3 备品备件清单 39
4.4 技术服务 40
4.4.1 现场服务及培训 40
4.4.2 售后服务 41
5 业主供货范围 42
5.1 概述 42
5.2 公用工程 42
5.2.1 电源 42
5.2.2 自来水 42
5.2.3 仪表风 42
6 项目进度、设计分工及技术文件 43
6.1 项目进度计划 43
6.1.1项目进度计划实施 43
6.2 设计分工 44
6.3 技术文件的提交 47
6.4 开工会议 47
7 性能保证和考核 48
7.1 概述 48
7.2 性能保证依据 48
7.3 水质保证 48
7.4 性能标定 48
7.5 产品质保期 49
7.6 技术服务 49
XZXXXXX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 工艺叙述
1.1 概要
1.1.1 工程概况
内蒙古XX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依托XX当地煤炭、石灰石等优势资源,坚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建成了目前国内最为完整的“煤-电-化工”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国内众多能源化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塞北大地冉冉升起的一颗明珠,谱写了一曲高速腾飞的传奇篇章。
公司业务涉足采矿、电力、冶炼、化工、建材等多个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烧碱、煤炭、铁合金和水泥等,完整的产业链为公司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XX矿业生产的优质石灰石,用于公司的电石冶炼,石灰石尾矿全部用于生产水泥;露天煤矿每年开采的200万吨原煤,经洗选加工后,精煤用于炼焦,中煤和矸石用于发电。公司自备电厂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劣质煤和煤矸石为燃料,被国家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公司水泥厂采用新型干法技术,以电石废渣、石灰石尾矿和电厂粉煤灰为原料,被自治区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随着40万吨PVC项目和神华XX120万吨煤矿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的规模效益将成倍增长。今后几年,公司将在XX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撑,通过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在蒙西工业园区高起点投资建设一组资源转化项目,使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快速增长。
XX集团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时刻没忘狠抓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已建成环保设施多座。根据生产及环保需要,XX能源化工拟将60万吨/年聚氯乙烯48万吨/年烧碱项目综合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本方案主要针对该综合废水进行方案设计。
XX市XX能源化工60万吨/年聚氯乙烯48万吨/年烧碱项目综合废水中水回用工程原水组成:
(1) RO浓水。该废水是化学车间RO工艺产生的浓水,高盐高硬度,可生化性较差,属于较难处理废水;
(2) 循环水排放废水。该废水属于水质较好,易于处理废水,盐分和COD均不太高,与RO浓水混合后起到稀释作用。
根据业主提供的数据,上述两股废水的水量为262m3/h,两股废水分别用泵提升后,一同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出水进入超滤、反渗透系统,出水进入回用水罐,通过泵提升送出界区,用作循环补充水或作为化水车间的原水进行再利用。
1.1.2 设计水质
1.1.2.1 进水水质
序号
项目
单位
混合废水
1
BOD5
mg/L
-
2
CODcr
mg/L
80
3
总悬浮物TSS
mg/L
-
4
浊度
mg/L
20
5
石油类
mg/L
-
6
PH
mg/L
7-9
7
电导率
μs/cm
3000
8
总溶解性固体TDS
mg/L
-
9
总硬度(以CaCO3计)
mg/L
800
10
总碱度(以CaCO3计)
mg/L
550
11
重碳酸盐
mg/L
-
12
氟化物
mg/L
-
13
氯化物
mg/L
500
14
硫酸盐(以SO4计)
mg/L
-
15
NH3-N
mg/L
-
16
总磷(以PO43-计)
mg/L
5-7
17
硅(以SiO2计)
mg/L
-
18
钠
mg/L
-
19
铁
mg/L
1
20
锰
mg/L
-
21
钙
mg/L
-
22
镁
mg/L
-
23
铬
mg/L
-
24
锶
mg/L
-
25
挥发酚类
mg/L
-
设计中需考虑两股水混合运行及某股污水单独运行的工况。
*最大冲击负荷为1.0mg/L。
1.1.2.2 出水水质
经膜处理后出水水质,即“化工企业污水回用管理规定”中表3.3“优质工业再生水水质指标”。
序号
项 目
单位
出水水质
1
PH
>6
2
电导率
μs/cm
≤ 100
3
总溶解性固体TDS
mg/L
≤ 50
4
浊度
mg/L
≤ 0.3
5
总悬浮物TSS
mg/L
≤ 0.1
6
石油类
mg/L
-
7
总硬度(以CaCO3计)
mg/L
≤ 3
8
总碱度(以CaCO3计)
mg/L
≤ 20
9
色度
≤5
10
BOD5
mg/L
≤ 0.5
11
CODCR
mg/L
CODMn≤ 2
12
氟化物
mg/L
≤ 0.09
13
氯化物
mg/L
≤ 10
14
硫酸盐(以SO4计)
mg/L
≤ 2
15
NH3-N
mg/L
≤ 0.5
16
硝酸盐
mg/L
≤ 0.02
17
磷酸盐(以P计)
mg/L
≤ 0.02
18
硅(以SiO2计)
mg/L
≤ 0.4
19
氰化物
mg/L
未检出
20
钠
mg/L
≤ 18
21
铁
mg/L
≤ 0.02
22
铝
mg/L
≤ 0.01
23
铜
mg/L
≤ 0.01
24
锰
mg/L
≤ 0.01
25
锌
mg/L
≤ 0.01
26
砷
mg/L
未检出
27
铅
mg/L
未检出
28
硒
mg/L
未检出
29
汞
mg/L
未检出
30
总有机碳TOC
mg/L
未检出
1.2 工艺描述
1.2.1 工艺流程的确定和工艺流程简介:
对比原水水质情况,工艺选择工艺成熟、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的脱盐水精处理系统,即预处理(混凝+斜管沉淀)+超滤+反渗透工艺。
系统主要由混凝沉淀、超滤、超滤清洗装置、反渗透、反渗透清洗装置、泵及相关管道、阀门组成。
本系统采用控制室集中控制、人机对话方式,具有PLC控制、控制室键盘操作及就地手操三种方式。设置一台电源柜、三台程控柜、一套计算机操作台、电磁阀箱(兼就地手操箱)、一只旁路操作箱、一台分析仪表取样架及一套完整的现场检测仪表。
1.2.2 本项目的技术侧重点
为了解决前述的结垢和生物污染问题,在本工艺方案中通过加酸调节PH值、加阻垢剂等方式控制结垢的生成,同时通过投加一定剂量的杀菌剂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原理及控制过程如下:
1.2.2.1 结垢与污堵控制
(1) 结垢与污堵基理
在水中存在Ca2+、Mg2+、Mn2+、Co2+、Ba2+、Sr2+、CO32-、SO42-、PO43-、SiO2等离子,特别是本项目中存在在Mn2+、Co2+冲击的可能,在反渗透系统中,浓水侧有产生结垢的可能,主要原因如下:
a.通常情况下,盐类在水中存在一定的溶度积,越难溶的盐类溶度积越小,当进水通过反渗透系统后,由于产水侧系统的收率为75%,脱盐率一般大于96%,高的可达到99.99%也就是说原水中的盐类基本全部进入浓水侧,即在浓水侧盐类浓度被浓缩约4倍,这样在本系统进水中含量已经接近溶度积的部分盐类就会因被浓缩而析出,以固体形式沉积下来在膜表面形成硬垢。
b.反渗透膜对CO2的透过率几乎是100%,那么进水中的CO2几乎全部进入产水中,使产水的PH值下降而同时浓水的PH值也会升高,由于大多数的无机盐的溶度积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在浓水中的这种PH值的升高会更加重结垢倾向。
水中的锰离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还会氧化生成氢氧化锰胶体,造成膜的污堵。
(2) 药剂选择与过程控制
本系统中选择加酸调节PH值及加阻垢剂的方法进行结垢及污堵控制。
大多数的无机盐类的溶度积随着PH值的降低而升高,因此本系统设计中设置PH值调节计量泵,使原水中的PH值降低,从而增大盐类的溶解度使浓水中排出的盐类浓度升高,从而对结垢及污堵进行控制。为了节约成本,将系统PH值调节范围设定至6-6.5之间,这样既有效的控制了结垢及污堵,也不会因PH值调节而对设备和管路进行防腐处理而增加费用。
通过PH值的调节将系统的结垢倾向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时再增加经过特殊选择的针对化工污水中特有的金属离子的阻垢剂,将是控制结垢与污堵的最有效途径,阻垢剂是一种分散型隐蔽药剂,它可以被吸附在结晶的成长格子中,阻碍结晶的生长,通常加入系统阻垢剂浓度控制在5ppm以下,它有如下作用:
防止钙、镁、锰、钴、锶等硬度在膜内结垢;
能阻止硫酸盐的结垢,即相对增加水中结垢物质的溶解性,以防止硫酸钙等物质对膜的危害,特别是BaSO4和SrSO4结晶晶体对膜的危害;
对堵塞膜微孔的铁、锰等胶体以及细小的颗粒起到分散作用;
同时由于阻垢剂是复合有机物,不易分解产生具有细菌营养的正磷酸根营养物,排放后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1.2.2.2 细菌滋生的控制
(1) 杀菌基理
长久以来,氯作为杀菌剂处理市政、工业给水、工业污水,这是因为他可以使许多致病微生物快速灭活,加之氯的造价相对其他杀菌药剂来说相对比较便宜,因此在各种水处理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为氯气、次氯酸或次氯酸钙。在水中都迅速水解成次氯酸。
Cl2+H2O=HOCl+HCl
NaOCl+H2O=HOCl+NaOH
Ca(OCl)2+2H2O=2HOCl+Ca(OH)2
次氯酸在水中会分解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
HOCl=H++OCl-
Cl2、NaOCl、Ca(OCl)2、HOCl、和OCl-的总和称为自由氯(FAC)或残留氯(FRC),氯与水中的氨氮物质反应形成氯胺,这类氯胺化合物被称为结合氯(CAC)或结合余氯(CRC),余氯和结合氯的总和称为总残留氯(TRC)。
TRC=FAC+CAC=FRC+CRC
起杀菌作用的通常是余氯,余氯的杀菌效率与未分解的HOCl浓度成正比,而未解离的次氯酸的比例随PH值的降低而增加。当PH=7.5(测试条件:25度),仅有50%的余氯以HOCl存在,但在PH=6.5时,90%为HOCl。
(2) 药剂选择与过程控制
在考虑安全与方便的因素,本系统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杀菌剂。
超滤系统前采用在线加次氯酸钠预杀菌,加药量3-5ppm,使进水在进入系统前先进行杀菌,从而降低超滤系统的生物污染,当加过杀菌剂的原水进入超虑系统后,超滤系统对原水中的细菌进行进一步的去除,这样原水中的细菌含量可以降至很低的水平,超滤运行一段时间后,为防止生物膜在超滤膜表面的的生成,对超滤系统采用离线高浓度次氯酸钠杀菌,加药浓度将根据污染情况确定。经过前加次氯酸钠杀菌及超滤系统后,为防止中间水池中的水受到二次污染及控制细菌的繁殖,保证反渗透膜不受细菌的污染,在中间水池内增加后杀菌,控制水中余氯浓度为0.5-1ppm,避免细菌进入RO系统。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系统内的细菌数量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同时结合结垢的控制,在超滤的出水池内先调节PH值至6.5-6之间再加入次氯酸钠,接触时间30分钟,依前所述在低的PH值范围内也增加了次氯酸钠中的次氯酸的含量,从而增强了杀菌效果。
在使用氯做为杀菌的同时,会引起RO膜的被氧化,因此本系统对RO的进水进行了在线脱氯处理,以保护RO膜。
同时为防止微生物对氯产生抗药性,设置非氧化性杀菌剂进行冲击性杀菌。
第 49 页 共 49 页
XZXXXXX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3 流程图
浓水回流
空气
PAM
PAC
清洗过滤器
清洗泵
清洗罐
排水
出 水
RO主机
RO高压泵
精密过滤器
RO供水泵
中间水罐
反洗泵
还原剂
阻垢剂
杀菌剂
浓水排放
加酸
加药
加药
清洗过滤器
清洗泵
清洗罐
保安过滤器
UF供水泵
加药
循环水池
来水
混凝沉淀池
UF主机
污泥脱水外运
进水
UF系统
262m3/h
362m3/h
浓水回流 100m3/h
RO系统
247m3/h
排水15m3/h
浓水排放57m3/h
出水
190m3/h
1.2.4 水量平衡
注:以上水量为平均水量,在设计中已充分考虑反洗、清洗时停机对水量的影响。整套系统水回收率为72.5%。
1.2.5 工艺叙述
1.2.5.1 混凝、斜管沉淀
由于废水浊度较高,处理浊度主要采用混凝斜管沉淀法,用铝盐或铁盐做混凝剂,并用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混合方式采用管道混合器混合。混凝沉淀装置采用倒喇叭口作为反应区,水流在反应区中流速逐渐降低,使废水和混凝剂药液的反应在反应器中逐渐全部完成。完全反应的废水流出反应区后开始形成混凝状物质,经过布水区进入斜管填料,由于斜管填料采用PVC管状填料,利用多层多格浅层沉淀,提高了沉淀效率。将絮状物沉淀到底部而被去除,清水从上部溢流排出。
1.2.5.2 超滤系统
本项目超滤系统采用新加坡美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PVDF超滤膜元件或天津膜天膜生产的PVDF超滤膜。采用该系列的超滤膜已成功运用到多个中水回用项目中,一般情况下5-8年膜更换一次。
A、设计膜组件规格说明
膜组件型号
UF-0615ED
膜形式
外压式中空纤维膜
公称膜孔径
0.08μm
膜内/外径
0.6/1.2 mm
膜材质
PVDF
壳体材料
ABS
膜组件直径
Φ160
膜组件长度
1730mm
膜面积, m2
38
(2)膜组件外形及接口尺寸
型 号
L1
L2
L3
UF-0615ED
R
1386
172
1730
160
A
B
C
D
E
进水口
净水口
浓水口
进气口
DN32
DN32
DN32
净水口
DN32
Φ10
L4
130
B、本公司独有的超滤系统技术特点如下:
(1)连续过滤和旁路回流系统
采用专有技术的恒流连续过滤旁路回流工艺,可以在膜表面形成有效紊流和错流过滤,避免形成浓差极化。公司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经验,可以实现根据水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旁路回流比,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能量,实现连续过滤。
针对本项目,设计中采用四台机组并列运行,每台机组设置单独供水泵。其特点在于任意一台机组能够独立运行,避免了所有机组采用一路供水系统时,一台机组自动反洗或清洗时,供水系统无法快速调整对其它机组所造成的冲击,能够保证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同时,在处理水量需要调整时,能够方便、灵活的调整单台主机处理量及系统的总处理量。
超滤系统运行控制采用出水恒流量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产水流量计反馈变频控制供水泵。其特点在于保证产水量恒定的条件下,针对膜的污染程度,供水泵自动调整供水量,从而自动调整了错流回流量,即在膜受到一定污染的情况下,能够自动提高错流流速,加大对膜的错流冲刷,避免了需要根据运行情况人为的频繁调整回流量的弊端。
示意图:
(2)连续过滤清洗、漂洗技术
采用专有技术的新型清洗工艺。在清洗过程中,反洗液由膜元件的滤过液出口进入到外压中空纤维膜内侧,由内向外进行反向渗透清洗;与此同时,在膜元件的原液入口端鼓入压缩空气,对中空纤维膜的外壁进行空气振荡擦洗,与反洗液共同作用,将膜表面的污染物冲下,随后进行短暂的漂洗将洗下的污物从膜元件的排污口排出。这种清洗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在线清洗,最大限度地减少膜污染的可能从而实现连续过滤。
常规运行方式如下:
累计时间
30min
过滤
28min
水反洗
60s
气洗
60s
反洗加氯
60s
冲洗
60s
排放
120s
为强化反洗效果,一般反洗时投加少量次氯酸钠,反洗加氯量一般控制在1~5ppm,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
(3)在线化学快速清洗技术 EFM
这是我公司针对化工污水开发出来的专有技术,是一种新型在线化学快速清洗工艺。在清洗过程中,低浓度的清洗液由膜元件的原液入口端进入对膜丝表面进行快速化学清洗,同时适当出水,以实现化学药剂对膜孔道的透过,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膜表面的和膜孔内的有机污染,避免细菌的繁殖,减少无机盐的积累,从而维持膜通量。
EFM运行由PLC控制,全自动运行。
常规运行,每3天进行一次EFM,常规运行方式如下:
水洗
水反洗及气洗
1min
冲洗
1min
排放
2min
药洗(循环)
次氯酸钠(200mg/L)
30min
草酸或柠檬酸(200mg/L)
30min
冲洗
至pH与原水同
至pH与原水同
一般只需采用次氯酸钠进行EFM清洗,是否需要采用其它药剂以及浓度、循环时间等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优化调整。
(4)在线化学循环清洗技术 CIP
采用专有技术的新型在线化学循环清洗工艺,在膜组件工作较长时间,通量下降的情况下,采用较高浓度的不同化学药剂,对膜组件进行循环化学清洗。在清洗过程中,顺序采用不同的清洗液由膜元件的原液入口端进入对膜丝表面进行化学清洗,同时适当出水,以实现化学药剂对膜孔道的透过,在设定的时间段内,清洗液循环往复。可以有效去除膜表面的和膜孔内的有机污染,避免细菌的繁殖,减少无机盐的积累,从而有效地恢复膜通量。
CIP运行可由PLC实现全自动操作。
常规运行,每1个月需进行CIP,常规运行方式如下:
水洗
气洗
1min
冲洗
1min
排放
2min
药洗(循环)
次氯酸钠(2000mg/L)
2h
氢氧化钠(2000mg/L)
2h
草酸或柠檬酸(2000mg/L)
2h
冲洗
至pH与原水同
至pH与原水同
清洗频率以及药剂浓度、循环时间等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优化调整。
(5)细菌滋生的控制
为防止细菌在膜丝内外表面以及产水池等处的生长繁殖,本项目超滤系统采用了超滤前后(即超滤供水管及超滤产水池)加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
1.2.5.3 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系统采用蓝星东丽TM720D-400膜元件或陶式BW30-400/34i-FR膜元件,包括还原剂及阻垢剂加药系统、高压泵、反渗透膜组及膜清洗系统等部分。反渗透系统技术特点如下:
(1)无机盐结垢的控制
针对本项目污水的特点,无机盐结垢的倾向较大,为保证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系统设计运行需要充分考虑无机盐结垢的控制。
本项目设计中采用原水加酸调节PH值及投加阻垢剂的方式控制无机盐的结垢倾向,同时需要定期或根据运行工况变化对膜元件进行清洗。
由于原水PH值较高,导致原水及浓水LSI值为正,增加了无机盐结垢的倾向,因此,需要对进水PH值进行调节,降低LSI值,同时投加一定量的阻垢剂进一步降低结垢的可能。
(2)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本项目所处理污水极易导致微生物对反渗透系统的污染,对于微生物的污染,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多方面的控制措施预防微生物污染。
首先,对反渗透系统进水需要充分预防微生物的污染,预防措施包括:在超滤产水池进行加氯抑菌,防止超滤产水在产水池及管道中的二次污染导致微生物繁殖;超滤产水池设置需注意减少死角,并要避光,而且容积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尽可能小。
其次,为防止反渗透膜元件内的微生物繁殖,设置对膜元件的冲击性杀菌措施,采用非氧化性杀菌剂对膜元件进行周期性的冲击杀菌,设计运行方式为每24h在RO进水管路投加杀菌剂1h。
1.2.6 混凝沉淀系统工艺技术参数
1.2.6.1 集水井(原有)
1.2.6.2 提升泵
流量:Q=143m3/h
扬程:H=16m
功率:P=11Kw
数量:3台(2用1备)
1.2.6.3 管道混合器
直径:600mm
数量:2台
1.2.6.4 斜管沉淀池
容积:150m3
数量:1座
结构形式:半地上式钢筋混凝土
1.2.6.5 污泥脱水系统
处理量:3m3/h(污泥浓度为10000mg/l污泥)
脱水形式:叠螺
数量:1套(含污泥浓缩、脱水、加药系统)
功率:5.2Kw
1.2.6.6 PAC加药装置
加药量:1000l/h
压力:3bar
功率:1.5Kw
1.2.6.7 PAM加药装置
加药量:500l/h
压力:3bar
功率:1.5Kw
1.2.7 超滤系统工艺技术参数
1.2.7.1 循环水池
容积:150m3
数量:1座
结构形式:半地上式钢筋混凝土
1.2.7.2 UF供水泵
流量:Q=90m3/h
扬程:H=22m
功率:P=11 Kw
数量:5台(4用1备)
1.2.7.3 自清洗过滤器
流量:Q=90m3/h
精度:0.2mm
数量:4台
1.2.7.4 NaClO前加药泵
流量:Q=25L/h
扬程:H=3bar
功率:P=250W
数量:2台(1用1备)
1.2.7.5 UF主机
平均产水量:Q=62m3/(h·组)
设计最大通量:<40L/m2.h
单机膜元件数量:40支
单支膜元件面积:42m2
组数:4组
回收率:95%
1.2.7.6 反洗系统
UF反洗泵
流量:Q=100m3/h
扬程:H=15m
功率:P=7.5 Kw
数量:2台(1用1备)
反洗加药泵
流量:Q=10L/h
扬程:H=3bar
功率:P=250W
数量:2台(1用1备)
1.2.7.7 清洗系统
清洗罐
容积:5m3
数量:1座
材质:碳钢衬胶
清洗泵
流量:Q=50m3/h
扬程:H=18m
功率:P=5.5 Kw
材质:SS316
数量:1台
配药泵
流量:Q=500L/h
扬程:H=12m
功率:P=1.5 Kw
数量:4台
储NaOH罐
容积:1m3
数量:1座
材质:PE
储草酸或柠檬酸罐
容积:1m3
数量:1座
材质:PE
储NaClO罐
容积:10m3
数量:1座
材质:碳钢防腐
草酸或柠檬酸计量槽
容积:200L
数量:1座
备注:附带搅拌机
1.2.7.8 气路系统
储气罐
容积:3m3
压力:1.0MPa
数量:1套
压缩空气
气量:250Nm3/h
压力:0.5~ 0.6MPa
由业主引入气源至车间外1米。
1.2.7.9 NaClO后加药泵
流量:Q=15L/h
扬程:H=3bar
功率:P=250W
数量:2台(1用1备)
1.2.8 反渗透系统工艺技术参数
1.2.8.1 中间水罐
容积:50m3(有效容积)
数量:2台
材质:碳钢衬胶
1.2.8.2 RO供水泵
流量:Q=125m3/h
扬程:H=32m
功率:P=18.5 Kw
数量:3台(2用1备)
1.2.8.3 精密过滤器
流量:Q=125m3/h
精度:5µm
数量:2台
1.2.8.4 RO高压泵
流量:Q=125m3/h
扬程:H=150m
功率:P=90 Kw
数量:2台
1.2.8.5 RO主机
平均产水量:Q=95m3/(h·组)
设计通量:<18L/m2.h
膜元件数量:单机144支
排列比例:16:8
组数:2组
回收率:75%
1.2.8.6 清洗系统
清洗罐
容积:5m3
数量:1座
材质:碳钢衬胶
清洗泵
流量:Q=100m3/h
扬程:H=32m
功率:P=11 Kw
数量:1台
清洗过滤器
流量:Q=90m3/h
精度:5µm
数量:1台
加热器
功率:P=22 Kw
数量:1台
1.2.8.7 加药系统
药罐
容积:500L
数量:2座
计量槽
容积:200L
数量:2座
备注:附带搅拌机
阻垢剂、还原剂计量泵
流量:Q=2.2L/h
扬程:H=3bar
功率:P=22W
数量:6台(4用2备)
PH调节泵
流量:Q=30L/h
扬程:H=3bar
功率:P=250W
数量:2台(1用1备)
储HCL罐
容积:1m3
数量:1座
材质:PE
杀菌剂泵
流量:Q=2.2L/h
扬程:H=3bar
功率:P=22W
数量:1台
1.2.8.8 冲洗泵
流量:Q=120m3/h
扬程:H=32m
功率:P=18.5kW
数量:1台
1.2.8.9 RO产水池
有效容积:200m3
数量:2座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
1.2.8.10 多介质过滤器加氯泵
流量:Q=35L/h
扬程:H=5bar
功率:P=250W
数量:2台
1.2.9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或型号
结构
数量
备注
1
集水井
钢砼
1座
原有
2
斜管沉淀池
6m×6m×5m
半地上钢砼
1座
3
循环水池
6m×6m×5m
半地上钢砼
1座
4
水处理设备间
L×B=36m×24m
框架
1座
5
RO产水池
7.5m×7.5m×4m
钢砼
2座
6
污泥脱水机房
L×B =12m×9m
砖混
1座
7
厂区道路及围墙
1项
8
设备基础
钢砼
1批
1.2.10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基本参数
材质
单位
数量
备选品牌
1
UF主机
平均产水量
Q=62m3/(h•组)
膜为PVDF
组
4
膜元件采用新加坡美能或同等品质产品
2
RO主机
平均产水量
Q=95m3/(h•组)
膜为聚酰胺类复合膜
组
2
膜元件采用陶式BW30-400/34i-FR或蓝星东丽TM720D-400
3
混凝提升泵
Q=143m3/h;H=16m;N=11 Kw
潜污泵
台
3
凯泉水泵或南方水泵
4
管道混合器
600mm
台
2
南京宏晟
5
污泥脱水系统
Q=3m3/h(污泥浓度10000mg/l)
套
1
江苏牧羊或同等
6
PAC加药装置
Q=1000L/h;P=3bar;N=1.5W
套
1
加药泵米顿罗或LMI
7
PAM加药装置
Q=500L/h;P=3bar;N=1.5W
套
1
加药泵米顿罗或LMI
8
UF供水泵
Q=90m3/h;H=22m;N=11 Kw
过流材质
SS316
台
5
凯泉水泵或南方水泵
9
自清洗过滤器
Q=90m3/h; ì=200ìm
滤芯SS316
台
4
AMIAD或ELI
10
NaClO前加药装置
Q=25L/h;P=3bar;N=250W
泵头PVC
套
1
加药泵米顿罗或LMI
11
NaClO后加药装置
Q=15L/h;P=3bar;N=250W
泵头PVC
套
1
加药泵米顿罗或LMI
12
UF反洗泵
Q=90m3/h;H=15m;N=11 Kw
过流材质SS316
台
2
凯泉水泵或南方水泵
13
UF反洗加药装置
Q=10L/h;P=4bar;N=250W
泵头PVC
套
1
加药泵米顿罗或LMI
14
储气罐
3m3,1.0Mpa含安全阀等配件
Q235
套
1
15
清洗罐
V=5.0m3
碳钢衬胶
座
1
16
UF化学清洗系统
Q=50m3/h;H=18m;N=11 Kw
套
1
水泵为凯泉水泵或南方水泵
17
RO供水泵
Q=125m3/h;H=32m;N=18.5 Kw
过流材质SS316
台
3
凯泉水泵或南方水泵
18
RO精密过滤器
Q=125m3/h;5ìm
PP滤芯
台
2
滤芯PARKER或CUNO、PALL
19
RO高压泵
Q=125m3/h;H=150m;N=90 Kw
过流材质SS316
台
2
苏尔寿或格兰富
20
加热器
N=22 Kw
SS316
台
1
21
RO清洗过滤器
Q=95m3/h;10ìm
PP滤芯
台
1
滤芯PARKER或CUNO、PALL
22
RO化学清洗系统
Q=95m3/h;H=32m;N=15 Kw
套
1
水泵采用凯泉水泵或南方水泵
23
阻垢剂加药装置
Q=2.2L/h;P=3bar;N=22W
泵头PVC
台
3
加药泵采用米顿罗或LMI
24
还原剂加药装置
Q=2.2L/h;P=3bar;N=22W
泵头PVC
台
3
加药泵采用米顿罗或LMI
25
PH调节装置
Q=30L/h;P=4bar;N=250W
泵头PVC
台
2
加药泵采用米顿罗或LMI
26
RO冲洗装置
Q=150m3/h;H=32m;N=22 Kw
套
1
水泵采用凯泉水泵或南方水泵
27
杀菌剂加药装置
Q=2.2L/h;P=3bar;N=22W
泵头PVC
套
1
米顿罗或LMI
28
气动球阀
批
1
29
手动阀门
球墨铸铁阀体,衬乙丙橡胶,阀板SS316衬HALAR涂层
批
1
好利、泰科或上阀五厂
30
UPVC管道、管件
批
1
南亚或环琪
31
不锈钢管道、管件
批
1
32
中间水罐
V=60m3(有效容积),碳钢衬胶
台
2
配套观察视镜
33
插桶泵
SP-ODP-PVDF-27 standard
台
2
34
过滤器加氯泵
Q=35L/h;P=5bar;N=250W
台
2
1.2.11 投资估算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或型号
结构
数量
单 价
(万元)
总 价
(万元)
第一部分费用(土建)
1
集水井
原有
钢砼
1座
0
0
2
斜管沉淀池
6m×6m×5m
半地上钢砼
1座
10.8
10.8
3
循环水池
6m×6m×5m
半地上钢砼
1座
10.8
10.8
4
水处理设备间
L×B=36m×24m
框架
1座
95
95
5
RO产水池
7.5m×7.5m×4m
钢砼
2座
12.5
25
6
污泥脱水机房
L×B =12m×9m
砖混
1座
12
12
7
设备基础
钢砼
1批
12
12
土建费总计T1
165.6
第二部分费用(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材质
数量
单价
(万元)
总价
(万元)
1
UF主机
平均产水量
Q=62m3/(h•组)
膜为PVDF
4套
48
192
2
RO主机
平均产水量
Q=95m3/(h•组)
膜为聚酰胺类复合膜
2套
92
184
3
混凝提升泵
Q=143m3/h;H=16m;N=11 Kw
潜污泵
3台
2.7
8.1
4
管道混合器
600mm
2台
0.8
1.6
5
污泥脱水系统
Q=3m3/h(污泥浓度10000mg/l)
1套
56
56
6
PAC加药装置
Q=1000L/h;P=3bar;N=1.5W
1套
11
11
7
PAM加药装置
Q=500L/h;P=3bar;N=1.5W
1套
17
17
8
UF供水泵
Q=90m3/h;H=22m;N=11 Kw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