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干加巧干 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学习《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心得体会
曾经也读过一些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但对于《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还是第一次拜读。这次,根据上级组织安排,学习这篇文章,再一次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材,也着实感受到了方式方法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作中,需要我们实干加巧干,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要努力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接下来,我想从形式和内容方面谈一谈自己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
一方面是形式上,这篇主要论述领导方法的著作共分为九个部分,主要包含九个方面,每一个方面自成一段。从逻辑思路上展开,我认为它的排布是由点及面,由面上到内里,是一个不断纵宽和纵深的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总分总,也不是并列,更不是杂糅,而是始终围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这两大主要领导方法,通过旁征博引和经验分析,详细阐述其在革命、改革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此外,就是联系这篇文章的成文背景。《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原来的标题叫《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是194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共中央所写的决定,刊载在了1943年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它的产生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也代表了一定的整治立场。但是科学的理论是不具有阶级色彩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的,它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将远远高于其作者和文字本身。因此,对这篇文章中的表述,我们现代人应以辩证的思维和探究实质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务求学以致用、用在实处、用出实效。
另一个方面就是内容上。文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两个方法,即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既要一般号召,更要深入实施,树立典型,广泛推广;1942年的整风经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将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互相结合;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进而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实行分工而又统一的一元化领导方法;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斗争愈是艰苦,就愈是需要共产党人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密切地相结合等这九个方面展开的。我们现在学习它,就是要汲取其中的精华和与自己工作有密切联系的科学方法进行剖析、消化,进而在工作中娴熟的运用。对于文章介绍的领导方法,我想着重谈谈以下三方面重点印象。
一、务必将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文章以1942年的整风运动的经验告诉我们,务必将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文中提到,“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这也让我不禁联想到现实的工作,我们的领导就非常善于运用此方法。在重要工作的安排上,通常会召开全体干部大会,进行一般号召。在工作推进到一定阶段后,会选树一个或者一批典型,同时针对个别后进的单位进行个别指导,最终保证整体进程。如此一来,既有了广泛动员,也保证了这种动员不会落空。
二、务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所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根本指导,也是充分发扬民主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乡镇工作,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为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工作人员,无论身处领导职位或是基层办事员,都务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还指出,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这也是对认识论过程的一个再现。这一点在我个人的工作中也体现得比较明显。我参加现在的工作才半年时间,之前一直身处象牙塔,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技巧和方法也是不熟悉。但是,我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践行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交给我的真谛,让我不断学习和掌握来自群众生产时间中的智慧,最终在实践中再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本领。
三、务必明确中心,把握重点
对于这一点的感触尤其深刻。文章中提到,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读到这里,我就联想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了。作为基层的办事人员,这一工作方法的掌握至关重要。有时候工作日内,上级多个领导会同时交办多个不同的任务,甚至是同一个领导也可能交办多个任务,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明确中心,把握重点,突出关键,这样才能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更快更准的完成任务。同样道理,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在带领一个单位或者部门工作时,更需要这种能力,这样才能统筹全局,掌控节奏,凝聚最大的合力,事半功倍的完成中心工作,更好的服务大局,谋求整体利益。
- 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