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内科学技能部分(一)心电图描记评分标准(二)给氧评分标准(三)胸腔穿刺评分标准(四)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五)腰椎穿刺评分标准(六)骨髓穿刺评分标准(七)静脉注射评分标准(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标准(一)心电图使用操作规程1、操作前准备:(1)对检查者,作好解释工作,以减少和消除心理上的紧张。(2)被检查者平卧位,应注意绝缘,使身体不与其他任何金属导电体接触,亦不能与墙壁和地面接触,以免受到干扰。(3)四肢及胸前安放电极的部位,要将皮肤擦洗干净,并涂上导电液体(酒精),保持皮肤与电极良好接触及导电性能。2、操作过程:(1)接好导联线,左手黄线,右手红线,
2、左足绿线,右足黑线,胸前接V1-V6 。(2)接通交流电源,打开电源开关。(3)打开肌电干扰开关。选择标准电压,依次记录 I、II、avR、avL、aVF、VlV6 等导联。(4)每个导联记录3个心动周期轻柔卸除各电极。记录完毕后,关上电源开关,在记录纸上注明姓名,测定时间,导联等。3、操作后处理:操作后物品整理清楚;帮助整理病人衣服。4、要求动作流畅、到位。整个操作过程5分钟完成。5、提问2-3个有关问题。备注:上述操作规程是心电图使用的共性规程,不同品牌、型号的心电图在操作细节上略有差异(尤其导联选择很多自动化),具体参考相应操作手册。(二)给氧操作规程一、操作流程准备核对医嘱,着装整齐,
3、洗手,戴口罩用物备齐并检查松固定,拔管,擦净鼻部,卸下氧气装置,观察病情,询问感受核对、评估患者,并解释,取卧位检查并清洁鼻腔,清洁气源接口,接上氧气装置,接鼻导管,调节流量,查通畅并润滑 插管,固定,协助卧位,询问患者感觉,交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记录供氧停氧 整理床单位,用物,洗手,记录整理提问2-3个有关给氧术的问题(三)胸腔穿刺操作规程1、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签协议书;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3、了解病变部位(阅胸片、视触叩听);4、准备胸穿包、无菌手套、3%碘酒、75%酒精、棉签、胶布、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标本收集试管及容
4、器、污物桶;5、体位:取反椅坐位或取半卧位;6、术者洗手,戴口罩、帽子;7、穿刺点选择:抽气选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胸腔积液取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可用龙胆紫在穿刺点皮肤上作标记),若遇到有包裹性积液或特殊情况时可通过床边B超定位穿刺点。8、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9、术者穿刺前先将血管钳夹闭穿刺针的胶管,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之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针头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达胸膜腔,接上50ml针筒,松开血管钳抽取胸腔内积液液,(如多次抽取,应于脱下针筒前将血管钳夹住以防空气进入胸腔);10、助手协助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摆动;抽液毕
5、拔针,针眼涂上3%碘酒并盖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定。11、整理用品,填写检验单并送检。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整理用物,填写检验单并送检。12、要求无菌操作,动作流畅、到位。整个操作过程10分钟完成。13、提问2-3个有关穿刺术的问题。(四)腹腔穿刺术操作流程1、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签协议书;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3、术前生命征监测、检查腹部体征、测量腹围;4、体位:可取靠背椅坐位、半卧位、平卧位或稍左侧卧位;5、准备腹穿包、穿刺针、无菌手套、3%碘酒、75%酒精、棉签、胶布、容器、弯盘、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及50ml注射器;6、穿刺点选择:(实际操作选
6、其一)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少量积液,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可用龙胆紫在穿刺点皮肤上作标记)。7、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按序准备用品;8、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至阻力感突然消失时,示已进入腹腔,连接50ml注射器抽取腹水,留标本送检;9、抽液毕拔针,盖纱布,以手指按压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10、术后严密观察并测量腹围,整理用物,填写检验单并送检,做好穿刺记录。 11、要求无菌操
7、作,动作流畅、到位。整个操作过程10分钟完成。12、提问2-3个有关穿刺术的问题。(五)腰椎穿刺操作规程1、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签协议书;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3、体位:侧卧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沿垂直,头向前胸弯曲,两手抱膝贴腹部;4、准备腰穿包、无菌手套、棉签、胶布、3%碘酒、75%酒精、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5、穿刺点选择:髂后上棘连线与脊柱相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6、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按序准备用物;7、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8、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垂直背部方向,
8、针尖稍向头部缓慢刺入(成人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9、当阻力消失有落空感时,将针芯抽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需测压者接上测压器(正常4050滴/分,压力710H2O),10、移去测压器,用试管接取脑脊液,按需要留取标本送检,术毕将针芯插入,快速拔出穿刺针,盖纱布,胶布固定。11、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整理用物,填写检验单并送检。12、要求无菌操作,动作流畅、到位。整个操作过程10分钟完成。13、提问2-3个有关穿刺术的问题。(六)骨髓穿刺操作流程1、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签协议书;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离针尖1.5cm处;3、体位:仰卧位
9、或侧卧位;4、术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按序准备用物。5、准备用品:骨穿包、无菌手套、载玻片、3%碘酒、75%酒精、棉签、胶布、必要时备酒精灯及火柴、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等;6、穿刺点选择:(实际操作选其一)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口部位;胸骨,位于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第12肋间隙);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用龙胆紫在穿刺点皮肤上作标记)7、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8、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离针尖1.5cm处,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左右旋转缓慢钻进骨质;9、当感到阻力消失,当穿刺针能固定
10、在骨内,表示已进入骨髓腔,拔除针芯,接上干燥的10ml注射器,抽吸约0.2ml红色骨髓液后,将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制成10片送检。10、抽液毕,将针蕊重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针拔出,纱布盖在针孔上,并按压数分钟,胶布固定。11、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整理用物,填写检验单并送检。12、要求无菌操作,动作流畅、到位。整个操作过程10分钟完成。13、提问2-3个有关骨髓穿刺术的问题。(七)静脉注射操作规程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3、穿刺部位:以前臂或下肢远端的体表静脉为穿刺点,常用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等处得浅静脉。4、用品:注射
11、盘、20ml注射器、针头78号、止血带、3%碘酊、75%酒精、棉签、小枕头、弯盘、纱布块、药物按医嘱5、查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用法、用量、按正规抽吸药物。6、选择适合静脉,在穿刺的肢体下垫小枕,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嘱患者握拳。7、3%碘酊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5%酒精脱碘,消毒直径5cm。8、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空气。术者左手拇指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向上,呈1530度角,由静脉向上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9、见回血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固定针头,缓慢注入药液。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快速拔出针头,嘱患者屈肘至不出血为止。10、再次核
12、对床号姓名,观察用药反应。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谢患者配合。分类清理用物,洗手,记录。11、要求无菌操作,动作流畅、到位。整个操作过程8分钟完成。12、提问23个有关静脉穿刺术的问题。(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规程1、评估病人,快速判断有无意识(呼叫、拍肩膀、疼痛刺激,禁忌剧烈摇晃病人);2、激活应急救援系统(请人立即呼叫120),并呼救请人帮忙。3、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或剑突上方23横指处。手法:一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之间胸骨上,另一只手平行重叠压在其手背上,肘部伸直,重心向下,掌根为着力点,手指抬离胸壁,借助上半身力量实施连续规则按压;按压过程中掌根不离开胸壁。频
13、率:至少100次/分深度:至少5cm。4、开放气道:按额抬颏法(一手掌根部压低前额,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托起下颌骨),怀疑颈椎损伤用下颏前冲(抬举下颌)法。清除口鼻异物,不要盲挖,取出移动假牙;判断有无有效呼吸。操作者贴近患者口鼻部,听呼吸音,看胸部起伏,感觉有无气流。510秒内完成。5、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2次(10秒内完成),正常吸气张口包住病人口部并密合,捏住鼻翼,向内吹气1秒以上,给予可看到胸廓抬起潮气量(约500600ml)然后放开鼻翼被动呼气(时间相同),立即第二次人工呼吸6、按压、呼吸比例及效果评估:每按压30次给人工呼吸2次,即按压与通气比为30:2;五个循环后评估脉搏、呼吸。7、要求无菌操作,动作流畅、到位。整个操作过程5分钟完成。8、提问23个有关问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