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昆体由西昆酬唱集得名。全部为近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为代表作家。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公,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诗及泛咏男女情爱。追求用典丰缛,对仗工整,辞藻华美,音节铿锵。标榜学习李商隐。宋诗宋初三体北宋前期的诗歌,大体依然是晚唐五代最盛行的三大流派以浅俗平易为特点的白居易体;以境界狭仄而语言工巧为特点的姚、贾体;以绵密富丽为特点的李商隐体。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宋代社会在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一系列的主张和实践。宋代文学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变革,形成不同于前代文学的风格特征。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变
2、革的领袖。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学集团在北宋中叶,领导北宋这场文学变革获得成功,并由此主要在诗、文两方面确立宋代文学的基本风格。从大的方面来说,以文而言,是虽以散体为主,实融合骈体,结束了骈体与散体的截然对立,文字以浅易流畅为多,节奏徐缓宛转,较少激烈跳荡的表现。以诗而言,情感的力度减弱,所反映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相应地色彩和意象都比较疏淡,而对事物和体验比前人更细腻,总体上带有重理智的特点,特别在古体诗中,散文化的叙述和说理成分往往占很大比率。评价:是士大夫集团倡导的思想文化变革的一部分,是自上而下具有政治意义的行动,它对文学自由发展是有约束作用的有效地地址了更为极端的道学家的主张,在时代的限定条
3、件下,孕育了中国文学的一些新的特色,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总体面貌。作家的实际创作并不是完全被他们的理论有的阴影所笼罩的。江西诗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江西实拍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邵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建有浏亮芊绵。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与
4、陈与义。兴于北宋延续至南宋的诗歌流派,因其领袖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他们崇尚杜甫,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们主张独创,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是个典型风格为好用拗格、拗体,喜押险韵、窄韵,避俗避熟。好奇尚硬,补缀奇字,多用瘦硬之语和奇僻之典。除黄庭坚外,代表诗人还有陈师道、陈与义等。江湖诗人南宋后期最大的诗人群体。一个叫做陈起的出版商出版了江湖集,推动了这批诗人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成为一代风气。他们在南宋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他们多落第文人,江湖诗风不一,或粗犷豪放,或幽静清苦,或新奇或旷达。代表诗人:刘克庄、戴复古、方岳。江湖诗派的出现说民一个即将出现的趋向,即市民阶层对文学包括向来被认为士大
5、夫传统文学样式的诗歌产生全面影响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严羽和沧浪诗话严羽的诗歌理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针对江西诗派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设计了宋诗的具有普遍性的弊病,认为“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对苏轼、黄庭坚表示相当的不满。他用禅宗的思想和语言,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认为作诗之道,在于“妙悟”即超乎理性认识、逻辑分析的直觉体验,并以盛唐诗为最高标准,要求达到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即不能从具体文字去追寻而必须从整体上去体味、富有言外之韵的浑然高妙的境界。严羽的诗歌理论(高明)与“江湖诗人”与“四灵”的比较严羽的诗论算然带有札记
6、、语录式的特点,论说并不周详,但他还是能从一定理论高度上对诗歌的某些关键问题作总体把握。对于诗歌取法的对象,“四灵”是专注姚、贾,刘克庄以后的诗人虽然范围有所扩大,但仍然局限在中晚唐,或之多加上个别的盛唐诗人;严羽虽然最推崇盛唐,同时却主张“从上做下”,要求对汉魏六朝,初、盛、中、晚唐诗,乃至被他批评的苏轼、黄庭坚,都要加以关注,不可偏废。从学习古人的方法来说,江湖诗人大多数停留在学习个别、具体诗人的诗风以及写作手法上,模仿的痕迹仍然很深,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严羽则要求在熟读细参、多方吸取的基础上从“悟”而入,虽然他对个人独创的强调不够,扔没有跳出古人窠臼,但毕竟以“全在气象,不可寻
7、枝摘叶”这样的见解提出了融会贯通、以我为主的学习方法。他的“妙悟”,实际上涉及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欣赏心理中最核心的直觉体验与感悟等问题。沧浪诗话是严羽一部极其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骑术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不涉及诗与入到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雨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沧浪诗话是一部对后世创作时间和诗歌理论都有很大影响的著作。元明诗人推崇盛唐诗的立场及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之提出,都与此书有一定关系。试述宋代崇文抑武的国策与宋代文学的关系从积极
8、的方面来看实现了政治权力对平民阶层的广泛开放。理论上说,由科举逐步攀升,成为高官,这使宋代社会具有前代所没有的平等程度。同时,宋代士大夫的生活环境也相当宽松。“寒士”们的人生向往,在宋代有了更大的得到实现的可能。强化了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政权的依赖性。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叔父。宋代君主对文人既倚重又控制。倚重是为了借助文官制度防止五人佣兵割据,控制室为了使意识形态形成统一格局以稳定人心,最终为了达到强化军权的目的。宋代君主笼络和挟制知识阶层的方法,深化了官方思想对读书人精神生活的控制。宋词:欧阳修(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寻求文学的新的立足点和艺术风格,起中枢作用)欧阳修在
9、诗文运动中的作用欧阳修在北宋文学变革中的领袖地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客观方面来说,这一场文学变革作为宋王朝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既与当时政治方面的改革相互关联,又是自上而下,依靠政权的力量推进的。领导这种性质的变革,欧阳修具备相当高的政治地位。主观方面来说,欧阳修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他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出的人格修养既为中式道德节操的士大夫尊重,同时又喜扬人之美,并利用其知贡举的权力地位举荐人才,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文学家都曾得到欧阳修的帮助,因此在他周围形成里集团性的力量,从而便于扩大影响,推行他们的主张。他有着比较合理、富有调和性、包容性的文学主张。另一方面,反对过分偏激的主张。在具体问题上,欧阳修的态度更为合理。譬如对于西昆体,他有不少好评,甚至称赞杨亿“真一代之文豪也”,而批评石介对西昆诗人的极端态度是“好异以取高。”他维护了文学的存在权利,同时也维护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的价值。欧阳修抵制了尊崇和仿效韩愈、走向僻怪险涩的文学风气。欧阳修提倡一种朴素流畅的文风,对社会上文章风格有很大的影响。欧阳修的散文成就(特点)文体多样,有各种类型的议论文、叙事以及抒情散文兼采“古文”与骈文之长,根据内容需要熔铸剪裁,形成新的散文风格变化多端,开阖自如,气脉流动,富于内在节奏感与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