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 674千米,2010年该工程输送天然气已达120亿立方米。读川气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3题。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运输线路较短A B C D解析: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
2、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势平坦,工程量小;与轮南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答案:C2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有助于把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自身能源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答案:C3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
3、会出现的变化是()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煤炭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度下降天然气的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A B C D解析:读图表数据可知,2010年煤炭仍然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能源,虽然其消费比重降幅最大,但并不代表其消费量会大幅下降。答案:D2009年7月28日,南水北调工程郑州段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河南段黄河以南干线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45题。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污染严重,水质差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 B C D解析:注意读图,南水北调中线
4、工程的劣势可从调水量的季节不均、开挖调水河道和穿越黄河等角度分析。答案:B5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答案:D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67题。6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天然气
5、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7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解析:川、渝地区地势起伏大,处于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调水变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增加下泄水量。答案:6.D7.A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苏北乃至江苏省的地位都呈稳定上升之势。读东陇海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要
6、线中的位置图,回答89题。8东陇海线产业带已经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服装业 B电子信息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 D金属冶炼业解析:东陇海线产业带交通条件优越,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成本低廉,对苏南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业、玩具业等)的吸引力非常大。答案:A9下列有关协调沿东陇海线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举措,可行的是()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经济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B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C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D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解析
7、: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要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注重以环境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答案:C中新网南京2008年9月22日电:“2008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在宁开幕。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认为,两岸企业面临新的调整布局,企业家应发挥两岸经济互补的特性,积极建立关系渠道,增进互访,产销互补,“转型”成为两岸企业家面临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共识。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1011题。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10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A低廉的工资 B广阔的市场C先进的技术 D通达的信息1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
8、升,反映其工业转向()A技术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C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D原料导向型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6年台湾出口产品比重呈下降趋势的有鞋帽伞类和玩具运动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逐渐提高。台湾出口产品比重呈上升趋势的有金属制品和精密仪器,其中精密仪器上升的幅度最大,增长了一倍多,而精密仪器属于技术导向型企业,所以,反映其工业转向为技术导向型。答案:10.A11.A读“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完成1213题。12影响该类型企业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政策和市场 B原料和交通C劳动力与燃
9、料 D燃料和原料解析:从图中可知原料和燃料对该企业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影响该类型企业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为燃料和原料。答案:D13该企业类型可能是()A粗铜冶炼工业 B啤酒工业C电子装配工业 D家具制造业解析:用排除法。啤酒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家具制造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答案:A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回答1415题。14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解析:内蒙古东部、山西省盛产煤炭,可以建设坑口火力发电站。答案:A15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10、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A B C D解析:新疆不是“西电东送”三大基地之一;可改善东部大气环境,却不能改善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答案:C二、综合题16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产业向交通优势明显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甲地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如何开发利用。(2)相对于乙地而言,甲地突出的优势是什么?简述甲、乙两地加强这方面合作的积极作用。(3)简述转入长三角与转出长三角的产业差异及这种产业转移的积极意义。解析:第(1)题,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一般从资源、交通和市场
11、三个角度考虑,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资源的当地利用及外运两个角度考虑。第(2)题,优势可从图中读出,积极作用主要从双方优势互补,东西部协调发展方面考虑。第(3)题,长三角地区需要产业结构的升级,迁出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的是附加值高、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种产业迁移一方面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对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来说,也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答案:(1)条件: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水陆交通便利;国内市场广阔。利用:加大资源的外运;提高资源的加工转换和综合利用。(2)能源资源(天然气、水电)丰富。甲地加强资源的开发,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乙地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紧缺,促进
12、经济发展;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3)差异:转出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或资源密集、污染严重工业),转入产业多为高新技术产业。意义:为苏中、苏北增加了发展动力,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了长三角地区与苏中、苏北地区的双赢。17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和“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回答下列问题。上市公司流通股本(万)2001年每股受益(元)行业属性宝钢股份187 7000.20钢铁中国石化280 0000.162石化禾嘉股份7 6500.084农业华菱管线450 0000.268 2钢铁新兴铸管21 9700.616钢铁石油龙昌7 58
13、10.041石化太原重工14 4000.055机械申能股份41 0990.64电力(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段经过的地形区中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_问题()A水资源紧张B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C交通紧张D木材短缺(3)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主要目的是什么?(4)目前,我国用于“西气东输”沿线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投资重点是四段中的_(填序号)段。(5)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多的上市公司有两家,请你分析其原因。解析:本题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考查“西气东输”工程沿线城市分布特点、意义和影响。段沿线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上,主要受水资源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主要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问题。经过大、中城市主要的环境目的是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收益较多的两家公司是新兴铸管和申能股份,主要原因分别是“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钢管和使发电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答案:(1)主要分布在绿洲上。绿洲上有比较充足的水源,利于人类生存和农业、工业、城市等经济活动的发展。(2)B(3)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减轻城市大气污染。(4)(5)“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钢管,从而使新兴铸管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加。“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使申能公司发电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了效益。7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