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及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7214727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分析化学第六版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及答案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条件电位的大小反映了氧化还原电对实际氧化还原能力。   (   ) 2、以滴定反应时自身颜色变化为指示剂的物质称为自身指示剂.  (   ) 3、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电势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电对的电位差,而与溶液的浓度几乎无关。 (   ) 4、重铬酸钾是比高锰酸钾更强的一种氧化剂,它可以在盐酸介质中滴定。 (   ) 5、KMnO4标准溶液和K2Cr2O7标准溶液都可直接配制.  (   ) 6、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 1.以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用0。02 mol·L—1K2Cr2O7滴定.设试样含铁以Fe2O3(M Fe2O3=159。7)表示约为50%,则试样称取量约为 A 0。lg B 0。2g C 1g D 0。5g 2.对称性氧化还原滴定反应,n1=1 n2=2 时,对反应平衡常数的要求是 ( ) A、K'≥106 B、K'≥6 C、K'≥ 8 D、K'≥109 3.KMnO4法测定H2O2,为加速反应,可 ( ) A、加热 B、增大浓度 C、加Mn2+ D、开始多加KMnO4 4.已知在1mol/LH2SO4溶液中,Eº′(MnO4— / Mn2+ )=1。45V,Eº′(Fe3+/Fe2+)=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滴定突跃的范围为 ( ) A、0.86~1。26V B、0.86~1。41V C、0。68~1。 41V D、0.68~1。41V 5、在pH=1.0的酸性溶液中,MnO4- / Mn2+ —电对的条件电位是 ( ) (已知E ΘMnO4— / Mn2+ -=1.51V) A、1.42V B、1。51V C、1.32V D、0.059V 6.下列基准物质中,既可标定NaOH,又可标定KMnO4溶液的是 ( )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Na2C2O4  C、H2C2O4·2H2O D、Na2B4O7·10H2O 7.Na2C2O4标定KMnO4,温度控制75~85 ℃温度,过高则 ( ) A、生成MnO2 B、H2C2O2分解 C、反应太快 D、终点不明显 8.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滴入第一滴KMnO4,颜色消褪后反应加快,原因是( ) A、溶液酸度增大 B、反应放热 C、产生的Mn2+起催化作用 D、诱导效应 9.K2Cr2O7法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其酸为 ( ) A、只能用HNO3 B、只能用HCl C、只能用H2SO4 D、HCl、H2SO4 均可 10.在H3PO4存在下的HCl 溶液中,用0.02mol·L—1 K2Cr2O7滴定0。1mol·L-1Fe2+,化学计量点电位为0.86V, 最合适的指示剂为 ( ) A、次甲基蓝(Eθ'=0.36V) B、二苯胺(Eθ'= 0。76V) C、二苯胺磺酸钠(Eθ'=0。85V) D、邻二氮菲亚铁( Eθ'=1。06V) 11.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接近终点时   C、标准溶液滴定至50%时 D、任何时候都可以 12.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被加快,这种现象称为 ( ) A、催化反应 B、自动催化反应 C、氧化反应 D、诱导反应 13.间接碘量法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 ) A、I—容易挥发 B、I-容易生成I3— C、I—容易氧化 D、I2容易挥发 14.重铬酸钾法中加入H2SO4 –H3PO4的作用有 (  )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15.碘量法中最主要的反应I2 + 2S2O32- = 2I— + S4O62—,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 A、碱性 B、强酸性 C、中性弱酸性 D、加热 16.标定Na2S2O3溶液时,为促进KI与K2Cr2O7反应可采用的措施有(    ) A、增大K2Cr2O7的浓度      B、增大KI的浓度 C、保持溶液适当酸度       D、采用棕色碘量瓶 17.用Na2C2O4基准物标定KMnO4溶液,应掌握的条件有(    ) A、盐酸酸性  B、温度在75~85℃ C、需加入Mn2+催化剂 D、滴定速度开始要快  E、终点时,粉红色应保持30秒内不褪色 18.氧化还原滴定前预处理的作用是 (   ) A、使被测物转化成氧化态 B、使被测物转化成还原态 C、使被测物转化成有利于测定状态 D、使干扰物沉淀除去 E、使有机物氧化除去 19.为下列物质含量的测定选择适当的标准溶液 ①CuSO4 (    ) ②Na2C2O4 (   ) ③FeSO4 (    ) ④Na2S2O3 (    ) A、K2Cr2O7标准溶液 B、KMnO4标准溶液 C、Na2S2O3标准溶液 D、I2标准溶液 20.用C(NaOH)和C(1/5KMnO4)相等的两溶液分别滴定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 A、V(NaOH)=V(KMnO4) B、4V(NaOH)= 3V(KMnO4) C、5V(NaOH)=V(KMnO4) D、3V(NaOH)= 4V(KMnO4) 21.已知在1mol·L—1H2SO4溶液中Eθ(MnO4-/Mn2+)= 1。45V,Eθ (Fe3+/Fe2+)= 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计量点的电势值为(    ) A、0。38V B、0.89V C、1。32V D、1.49V 22.在0.5mol·L-1H2SO4中,用KMnO4滴定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突跃范围最大的是 ( ) A、H2O2 (Eθ=0。68V) B、Fe2+ (Eθ=0.77V) C、H2C2O4 (Eθ= —0。49V) D、Sn2+ (Eθ=0。15V) 23.下面关于K2Cr2O7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基准物质 B、其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C、是自身指示剂 D、标准溶液很稳定,可长期保存 三、填空题 1、KMnO4法不能用HCl调节酸度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有______ ________和______ ________. 3、对称性氧化还原反应,当n1=n2=1时,两电对的电位之差为______ _____ 时,反应可进行完全. 4.间接碘量法测铜,标准溶液为______ ________,指示剂为______ ______,终点颜色为____ ________。 5.碘量法的两个主要误差来源为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KMnO4与HCl反应酸度非常缓慢,加入Fe2+后,反应速度加快,是由于产生 __ _____ 。 6.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原则是 .K2Cr2O7滴定Fe2+时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必须加入H3PO4,其主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反应BrO3— + 6I— + 6H+ = Br- + 3I2+ 3H2O,已知EθBrO3-/Br-=1。44V, EθI2/I—=0.55V。则此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为 。 .8.标定KMnO4溶液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反应必须在_____________温度下进行,并以________________控制酸度,利用反应生成的__________作催化剂,此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间接碘量法测Cu2+时,滴定至近计量点时,加入KSC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使终点易观察. 四、简答题 1、以KMnO4滴定C2O42—时,为何要将溶液加热至75~80度?滴入KMnO4后,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2、采用间接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时,用K2Cr2O7标准溶液与I—反应生成I2时,要控制好哪些反应条件?为什么? 3、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氟离子、磷酸根、邻二氮菲后,情况又如何? 4、在pH=8.0时,I2氧化AsO33-为AsO43—,当酸度为1mol/L时,I-却被AsO33—氧化? 五、计算题 1、E0I2/I—(0.534V)> E0Cu2+/Cu+(0.159V),但是Cu2+却能将I-氧化为I2,通过计算说明。 2、计算pH=2.0, 含EDTA的游离浓度为0.10mol/L时,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 3.分析草酸(H2C2O4·2H2O)的纯度时,称取0.5000g样品,溶于水后,在H2SO4介质存在下用KMnO4标准溶液(1。00ml KMnO4溶液含8。012mg KMnO4)滴定,用去27.28ml,计算草酸(H2C2O4·2H2O)样品纯度。KMnO4 87.20%; 4.用KMnO4法测某污染物中的铁时,称取试样0。5000g,滴定用去0。04000 mol·L—1 KMnO4溶液35。22mL.因为滴定时不慎超过终点,所以用了1。23mL的FeSO4回滴,已知每毫升FeSO4相当于0.88mL KMnO4,求该污染物中铁的含量。ω(Fe)= 0.07626 5.用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时: (1)配制0。1 mol?L-1 Na2S2O3溶液2L,需称取Na2S2O3·5H2O多少克? (2)称取0。5030gK2Cr2O7,用水溶解稀释至100mL,移取此溶液25.00mL,加入H2SO4和KI,用 24。95m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计算Na2S2O3溶液的浓度。 ⑶ 称取铜合金试样0.2000g,用上述Na2S2O3溶液23。13mL滴定至终点,计算铜含量。已知:M(K2Cr2O7)=294.2 M(Cu)=63。55 ① m(Na2S2O3·5H2O)≈50(g)c(Na2S2O3)= 0.1028 (mol·L-1) ③ω(Cu%)=0.7555 09下分析化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二、选择题 1、D 2、D 3、C 4、B 5、A 6、C 7、B 8、C 9、D 10、C 11、B 12、D 13、CD 14、AD 15、C 16、BC 17、BCE 18、C 19、C、B、A、D 20、B 21、C 22、C 23、C 二、填空题 1、(Cl− 与KMnO4反应,从而干扰测定) 2、(两电对的电位差值 ) (介质及酸度 ) 3、( 大于0。35V) 4、( Na2S2O3溶液 ) (淀粉) (无色) 5、( I2易挥发 ) ( I-在酸性溶液中易氧化 ) (诱导效应) 6、(指示剂的变色电位落在突跃范围内)(降低Fe3+/Fe2+电对的电势,突跃增大) 7、( 90.5 ) 8、(75 ~ 85℃) ( Mn2+ ) (自身催化反应) 9、(使CuI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以减小CuI沉淀表面吸附I2导致结果偏低) 三、问答题 1、 答:以KMnO4滴定C2O42-时,将溶液加热至75~85度,是为了加快反应速度; Mn2+对KMnO4与C2O42-反应有催化作用,所以随着反应中生成的Mn2+量的增加,反应速度加快,所以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2、答:用K2Cr2O7标准溶液与I—反应生成I2时,要控制好以下几个反应条件: 1) 加过量KI,以保证反应完成,同时重重成的I2与I-生成I3-,可减少I2的挥发。 2) 反应在较强酸性介质中进行,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较强的酸度有利加快反应; 3) 盖上表面皿,在暗处放置几分钟,以保证反应完全,同时防止I2的挥发。 3、答: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降低(电荷越高,活度系数越小)。加入氟离子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降低;加入磷酸根,磷酸根与Fe3+生成络离子,从而使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降低;加入邻二氮菲,邻二氮菲与Fe2+生成络离子,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升高. 4、答:AsO43— - 2e + 2H+ = AsO33— + H2O 电对的氧化能力与酸度有关。Eº′AsO43-/ AsO33— = Eº + 0.059lg[H+]2 在pH=8。0的介质中,Eº′AsO43-/ AsO33— 低于Eº′I2/ I-,I2氧化AsO33—为AsO43—。 当酸度为1mol/L时,Eº′AsO43—/ AsO33-高于Eº′I2/ I-,所以I—被AsO33-氧化。 四、计算题 1、解:E⊝ Cu2+/ Cu+ = 0。159V, Ksp(CuI) = 1.1×10-12 E Cu2+/ Cu+ =E⊝Cu2+/Cu+ + 0。059 lg[Cu2+]/ [Cu+] = E⊝ Cu2+/Cu+ + 0.059lg[Cu2+][I-]/ [Cu+][I—] = 0。159 - 0。059lg Ksp (CuI)+ 0.059 [Cu2+][I-] 当[Cu2+]=[I-]=1mol。L-1时,条件电位为 E⊝“ Cu2+/Cu+ =0。87V > E⊝ I2/ I— = 0.545V 所以Cu2+却能将I-氧化为I2, 2、解:因为pH=3。0时,lgaY(H)=10.60 lgK’FeY—=25.10— 10。60=14。50 lgK'FeY2-=14。30-10。60=3.70 EFe3+/Fe2+=EoFe3+/Fe2++0。059lg([Fe3+]/[Fe2+]) =EoFe3+/Fe2++0。059lg[CFe3+×aFe2+/(CFe2+×aFe3+)] 又因为aFe3+=1+K’FeY—[Y4-]≈1014.50×0。10=1013.50 aFe2+=1+K’FeY2-[Y4-]≈103.70×0.10=10270 所以Eo'Fe3+/Fe2+=EoFe3+/Fe2++0.059lg(aFe2+/ aFe3+)        =0。77+0.059×(2.70-13.50)=0。133(V) 3、解 滴定反应为 2 MnO4— +5C2O42-+16H+===2Mn2+ +10CO2 + 8H2O 2MnO4— ∽5C2O42- 故:H2C2O4·2H2O%=[(8.012×27.28×10-3)/MKMnO4×(5/2)×MH2C2O4·2H2O /mS]×100% ={[(8.012×27。28×10—3/158。03)×(5/2)×126。07] /0.5000×100% =87.21% 4、解 滴定反应为 MnO4— +5Fe2+ +8H+=== Mn2+ +5Fe3+ + 4H2O ω(Fe)= 0。07626 5、解 1)m(Na2S2O3·5H2O) ≈50(g) 2)c(Na2S2O3)= 0.1028 (mol·L—1) 3)ω(Cu%)=0。755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