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全部重要知识点
1
单选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墨子》:”以卵投石,尽天下之卵,不可毁也。“说明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
C.力只能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投石时,鸡蛋和石头都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
D.“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也改变了草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
A.4N 0B.0 4NC.4N 4ND.8N 8N
答案:C
解析:
甲图中弹簧即受手的拉力,又受到墙的拉力,各为4N,弹簧伸长了5cm,弹簧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4N、4N,与甲图相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图是运动员跳水的情景,下列关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使跳板发生形变B.其施力物体是地球
C.一定等于运动员的重力D.可以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
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故A正确;
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故B错误;
C.运动员对跳板产生压力时,开始形变小压力小于重力,故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故C错误;
D.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改变的是跳板的运动状态不是改变运动员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应是正比关系图像。
故选A。
5、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40N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答案:D
解析:
A.一只测温枪的重力为40N的话,其质量为4kg,而测温枪的质量约为300g,故A不符合实际;
B.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50kg,质量太大,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没有20mm那么厚,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约为18cm,宽约为10cm,面积约为180cm2,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6、下列几个事例中,主要能体现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运动员拉开弓B.熊猫拉弯竹子
C.用力拉长拉力器D.运动员把球踢出
答案:D
解析:
A.运动员拉开弓,弓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熊猫把竹子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拉长拉力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把球踢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
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
A.①②B.①③C.③①D.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用力揉面团,手给面团的力使面团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篮板给篮球的力使篮球的运动方向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手对球的力使球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②④,故D正确。
故选D。
8、下列运动情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成弧线落下B.跳水运动员向下压弯跳板
C.在地面上的课桌保持静止D.篮球碰到篮板后改变运动方向
答案:B
解析:
A.足球在空中成弧线落下,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跳水运动员向下压弯跳板,跳板弯曲程度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符合题意;
C.在地面上的课桌保持静止,物体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篮球碰到篮板后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力使物体状态发生变化,不能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
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答案:D
解析:
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实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属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与其他不同,符合题意。
故选D。
10、当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B.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没关系
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也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就没有力了
答案:D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故选D。
11、关于重心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 B.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球的重心在球心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均匀薄方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答案:C
解析: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A. 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故A正确;
B.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B正确.
C. 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一根直尺弯曲后,重心可以不在直尺上,故C错误;
D.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故D正确.
故选C.
12、用绳将灯吊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B.灯C.绳子D.天花板
答案:C
解析:
用绳将灯吊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对绳子有拉力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对天花板也有拉力作用,故天花板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为绳子。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B.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只有人才能产生力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B
解析:
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来形状会产生弹力,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都能产生力,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B.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只有人才能产生力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B
解析:
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来形状会产生弹力,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都能产生力,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开瓶器手柄上不同位置,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作用点有关
B.大小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知,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A。
多选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里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等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CD
解析:
A.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减小误差,故A错误;
B.若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上升的观光电梯应该是运动的,故B错误;
C.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和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由于地板坚硬,蛋壳易碎,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正确;
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所以说物体运动状态一旦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CD。
1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
B.用力压气球, 气球变瘪了
C. 撑竿被跳高运动员压弯
D.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答案:BCD
解析:
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压气球, 气球变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B符合题意;
C.撑杆变弯,是形状的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C符合题意;
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18、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会发生的是( )
A.苹果不会落向地面B.物体没有质量
C.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D.天平无法使用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重力的在生活中产生的现象。
AC.物体由于受到重力,而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会向下落,但如果没有重力,物体便不会再下落,故AC符合题意;
B.质量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物体受不受重力不会影响其质量,故B不正确;
D.天平使用时,物体必须受到重力,对托盘有向下的压力,才能正常使用,故D正确。
故选ACD。
19、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
B.用力压气球, 气球变瘪了
C. 撑竿被跳高运动员压弯
D.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答案:BCD
解析:
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压气球, 气球变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B符合题意;
C.撑杆变弯,是形状的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C符合题意;
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20、如图所示,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B. 水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
D.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BD
解析:
A.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质量无关,当质量增大时,密度不变,故B正确;
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不是和弹簧长度成正比,故C错误;
D.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故D正确。
故选BD。
计算题
21、张华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他驾驶的汽车和他的总重为1.2t,当他驾驶汽车经过一个指示牌时,看到路旁的指示牌上标有距障碍物0.9km字样,便鸣笛一声,5s后听到回声(声速为340m/s,g取10N/kg)问∶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前进多少米?
(2)该车(包含司机)的重力大小
答案:(1)100m;(2)1.2×104N
解析:
解:(1)由v=st可得,声音在5s内传播的距离
s1=v声t1=340m/s×5s=1700m
汽车在接收到回声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前进状态,所以汽车前进的距离加上声音传播的距离正好等于二倍的汽车最开始距离障碍物的距离,所以汽车前进的距离
s2=2s-s1=2×0.9km-1700m=1800m-1700m=100m
(2)汽车和他的总质量
m=1.2t=1.2×103kg
根据G=mg可得该车(包含司机)的重力大小为
G=mg=1.2×103kg×10N/kg=1.2×104N
答:(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前进100m;
(2)该车(包含司机)的重力大小为1.2×104N。
22、2020年12月17号凌晨1点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图所示在太空经过数日漂泊后,终于安全返回。科研人员将带回月球样本进行检验称重后,总共获得月球土壤样本1731g,和2kg的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此次中国带回的月球土壤重量没有到达2kg,最主要的原因是月球土壤密度比美国和苏联测定的月球密度要小很多。
(1)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16,则这次带回的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为多少?(g=10N/kg)
(2)如果月壤密度为0.75g/cm3,则要带回2kg月壤,应收集多少m3的月壤?
答案:(1)2.885N;(2)2.67×10-3m3
解析:
(1)月壤在地球所受重力为
G=m1g=1.731kg×10N/kg=17.31N
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16,则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为
F月=16G=16×17.31N=2.885N
(2)由ρ=mV可求需要带回的月壤体积为
V=mρ=2000g0.75g/cm3=2.67×103cm3=2.67×10-3m3
答:(1)这次带回的月壤样品受到月球的吸引力为2.885N。
(2)应收集2.67×10-3m3的月壤。
23、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如图的限重标志,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汽车,装有5m3的砖,已知ρ砖=2×103kg/m3,求:
(1)试通过计算说明它能否安全通过这座桥?
(2)汽车和砖的总重。
答案:(1)不能;(2)1.5×105N
解析:
解:(1)砖的质量为
m砖=ρ砖V=2×103kg/m3×5m3=104kg=10t
则总质量为
m总=m车+m砖=5t+10t=15t>13t
所以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2)汽车和砖的总重为
G=m总g=15×103kg×10N/kg=1.5×105N
答:(1)由于总质量大于桥的最大承载量,所以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2)汽车和砖的总重为1.5×105N。
24、第三届中国遵义【娄山勇士】国际越野跑挑战赛于2020年10月25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海龙屯星空营地起跑,比赛为55km越野赛,累计爬升高度约4950m,沿途青山绿水、文化古迹、高山草原、映山红、天然溶洞,景观丰富多变,让人心旷神怡,本次挑战赛中,质量为62kg的运动员王海松以6h25min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并打破比赛记录,(g=10N/kg)。
求:(1)王海松的重力;
(2)王海松全程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620N;(2)8.57km/h。
解析:
解:(1)王海松的重力
G=mg=62kg×10N/kg=620N
(2)王海松全程的时间
t=6h25min=7712h
王海松全程的平均速度
v=st=55km7712h≈8.57km/h
答:(1)王海松的重力是620N;
(2)王海松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57km/h。
25、已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 F=k∆x,其中F表示弹力,∆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没有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好对准刻度10cm,当挂上100N的重物时,指针正好对准刻度30cm,求:
(1)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2)如果在该弹簧自由端B挂上50N的重物时,指针正好对准什么刻度;
(3)如果指针所对准的刻度是25cm,这时弹簧下端悬挂的物体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1)5N/cm;(2)20cm;(3)7.7kg
解析:
解:(1)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没有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好对准刻度10cm,当挂上100N的重物时,指针正好对准刻度30cm,挂上100N的重物时,弹簧的伸长量∆x=30cm-10cm=20cm,根据F=k∆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k=F∆x=100N20cm=5N/cm
(2)当挂上50N的重物静止时,根据F=k∆x可知,弹簧的伸长量
∆x'=F'k=50N5N/cm=10cm
自由端B在没有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好对准刻度10cm,则此时指针对准的刻度x=10cm+10cm=20cm。
(3)如果自由端B所对刻度尺的刻度线25cm处,弹簧的伸长量∆x''=25cm-10cm=15cm,在弹簧的B端的拉力
F''=k∆x''=5N/cm×15cm=75N
弹簧下端悬挂的物体质量
m=Gg=75N9.8N/kg≈7.7kg
答:(1)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N/cm;
(2)当弹簧挂50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读数应是20cm;
(3)若弹簧下端挂了一重物时,它自由端所对刻度是25cm,则此重物的重力为75N,质量为7.7kg。
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