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摘 要城市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载体,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人类重要的居住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城市在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城市质量的提高,包括城市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景观保护、特色保护以及历史保护等方面,最终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而不应把今天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明天的环境质量降低和子孙后代生活水平降低的基础上。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人类自下而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因此,保护城市环境,需要重视城市的可持
2、续发展。关键字: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城市 经济引 言21世纪的中国城市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规使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急速推进等,尤其是我国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是诸多挑战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继续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城市的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喝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讨论有关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1环境保护“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3、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是指为了避免环境污染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使之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它包括管理和治理两大部分,即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在产生环境污染后做好综合治理。 1.2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质量好,市容环境景观美生态环境状况佳,人民生活水平高,社会治安秩序优,抵御灾害能力强。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
4、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城市发展直接关系着全国的发展水平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3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支撑着生命系统的延续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坏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因为城市的发展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做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为发展保驾护航,向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把
5、坏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与现实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人们在没有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之前,随着传统发展,环境与资源正在急剧的衰退,能为发展提供的支撑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越显得重要。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的实现,因为现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仅仅满足于物质和精神消费,同时把为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重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二)我国环境现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局性问题。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当
6、前我国城市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1.1大气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呈发展趋势。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然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总的分布是,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高于南方城市,内地城市高于沿海城市,大中城市高于小城市;13的城市空气被严重污染。1.2城市水体污染城市水体有机污染加重饮用水源水质大降。据监测,36个城市中29个城市的供水水源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质劣于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规定的最低标准。目前,我国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1.3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率低,“垃圾围城”现象严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垃圾逐年增加。有资料显示,全国6
7、68个城市中,有200多个城市陷于垃圾的重重包围之中,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垃圾围城”中。1.4城市噪音污染城市噪音影响范围扩大影响程度加深。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噪音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音影响范围大,并呈现扩大趋势。交通噪音对环境的冲击最强道路交通噪音等效声级多年来居高不下。1.5生态失衡,边缘化城市生态失衡问题加重,出现“城市热岛”, “城市荒漠”等问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曰益显现。城市周边地区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8、。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将迅速增加,治理难度加大。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环境的演变规律,认识坏境的结构与功能,维铲环境的生产,恢复和补偿能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以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三) 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加强环境保护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加强城市坏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潜能为前提,以城市节能减排为重点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1.1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要制定好生态环境保
9、护和建设规划。规划是“龙头”,城市坏境保护必须有科学的规划,以保证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既要立足现实,又要前瞻未来;既要强调环境保护,又要注重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既要明确战略思想又要设计具体工程,尤其要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1.2建立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要建立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依法加强环境管理是做好坏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途径,只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依法加强环境管理关键在于建立环境执法的保障体系,使环境保护法能够切实的执行。1.3大力发展经济循环要大力发展循
10、坏经济。发展循坏经济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治理污染产业化。1.4增强民众参与性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城市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调动全社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创造出优美、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四)城市保护城市保护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生态保护、城市景观保护、城市特色保护和城市历史保护等。1.1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环境保护包括有:自然环境(水、大气、植物、动物),人工环境(建筑、街巷、城镇、村落),人文环境(风俗习惯、民间艺
11、术)。1.2城市生态保护城市生态保护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爱护动物植物)。1.3城市景观保护城市景观保护包括:自然景观(河流、森林),历史景观,人文活动。1.4城市特色保护城市特色保护包括:场所精神(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地方特征,街区风貌1.5城市历史保护城市历史保护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街区,历史城市、古村落等。(五)杭州市保护与发展(例)杭州是城市发展与保护共举的典范,不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而且老字号、老建筑、京杭大运河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可以说,杭州的文脉与气脉把住了,而通往未来的发展之路,也越铺越开,在发展中兼顾了保护
12、,在保护中促进了发展。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对此惊醒了高度评价,他说:“原始的是最正规的,自然的是最美的,历史的是最有价值的。”千年古城,古城千年。1982年,昆明由于建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传统街区与老建筑风貌突出 ,山水景色秀丽和人文内涵丰富,被国务院批准为24个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城市的老建筑,是一部物化而生动的历史。它们深陷历史古老的梦境,而又在当前的时光中熠熠生辉。聆听老建筑,有过去模糊的声响。触摸老建筑,有抚今追昔的情怀。穿越历史的老建筑封存了历史,讲述着城市的过去,保存着城市曾经的辉煌。在文明的高地回望过去,建筑已经不只是“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
13、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这样简单的生存之所的意义,建筑更是艺术创造。吴王夫差“高其台榭以鸣得意”,晋平公“铜辊之宫数里”,萧何营未央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不少建筑得以保存下来,是历史的索引,是城市的根,是现代人的另一个家,不保护好,就会在城市建设中角色混淆,失去方向。老建筑不只是建筑,附着在建筑载体之上的有历史人物,有故事典故,有印记,有风华,有文化体系。文化何以传承?历史何以保存?首先得保护老建筑。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城市规划不缺贝聿铭,缺梁思成,这让人想起梁老泪别北京牌楼的情景。欣慰的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开始注重保护老建筑了。“学习、借鉴杭州市城市建
14、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保留、保存、保护包括历史建筑、传统文化街区及古树名木、自然生态在内的历史文化遗址,使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名副其实”,这不仅是市民之愿,也是今后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好的典范。小 结城市规划不应以陌生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而应当用人类历史、自然及生态等综合科学知识来分析、判断,作出科学决策并实施成长管理。一个城市没有了人,没有了普通人的生活,也就没有了真正的地域文化或社区文化的存在。保护历史环境和文化景观,是旧城改建中保持规划结构的历史延续性所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个别历史建筑,而且涉及到整个历史街区,涉及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利用。城市保护具有过去我们不曾认识到的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城市保护,把根留住-郑少轩-网络原创(2)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上海市申报-课件(3)浅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吴亚鸾中华建设论坛(4)环境保护-网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