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赵州桥教学目标1.会认“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省、匠、史、慧”4个字。正确读写“赵州桥、石匠”等14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第3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5.了解课文典型的构段方式,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认识过渡句。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典型的构段方式,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认识过渡句。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前后鼻音的字和翘舌音的字比较多,教学时要注意
2、正音。“爪”的甲骨文形似一只手,其造字本义是用手抓住,它是一个多音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联系已经学过的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本课可重点指导“省、匠、史、慧”4个字的书写。2.理解运用“赵州桥非常雄伟。”这是一个总起句,课文接着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它们都是围绕“雄伟”这个词展开的具体描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清楚的方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并交流这样写的好处。3.积累表达本课词语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很熟悉的,可以自行识字练写的,如“中间、河面、流水、而且、水花
3、”等;还有一类是需要教师稍加引导的,如“石匠、桥洞、双龙戏珠”等,这类词语需要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运用文中重点词语,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赵州桥。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会认“县、拱”等10个生字,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3.指导书写“赵、省”等10个字。教学过程板块一 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课件导入,激发兴趣。师:请同学们欣赏图片。(课件出示各种桥的图片)2.引入课题:1400多年前,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这座桥叫什么?(课件出示赵
4、州桥图片)3.说一说: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指导书写“赵”: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要写得舒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板块二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3.课件出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课件出示:县 拱 济 匠 计 横 史 爪 智 慧 历4.检查生词的认读。(课件出示生词)课件出示:赵州桥 石匠 设计 创举 冲击 节省而且 各自 似乎 体现 人民 智慧 才干 历史5.指名学生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1)正音:“横”是后鼻音。(2)结合语境学习多音字“爪”。(3)相机指
5、导部分词语。【设计意图】字词的落实,是学好课文的关键。此环节重点要求学生读准生字新词,从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块三 初读课文,理清内容1.自由读文,梳理结构。(1)课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上节课,我们跟着流程图感知了纸的发明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继续利用流程图感知赵州桥一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件出示:(2)交流反馈。小组合作交流,汇报。预设1:第1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历史,也就是基本情况。预设2:第2自然段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来写的。预设3:第3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预设4:第4自然段写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意义和价
6、值)(3)小结学习方法:我们根据流程图,学会抓关键词提炼主要内容,很快就知道文章写了什么。2.首尾结合,读出文章的意思。(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2)理解“世界闻名”。它可以换成什么词?(远近闻名、中外闻名)资料补充。(课件出示资料)用“世界闻名”造句。指导朗读。(3)赵州桥之所以世界闻名,是因为它凝结着无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课件出示。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引读,齐读。指导书写“智慧、历史”。慧:上下结构,下面的心字底要写得扁些、宽些。史:独体字,“口”要写得扁些,撇、捺要写舒展。学生练写。作业展评。3.收集资料。收集关于我国宝贵
7、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料。【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从“学习”到“学会”?课堂上延续纸的发明的学习方法,根据流程图,抓关键词,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板块四 指导书写,掌握结构1.田字格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省、县、匠、设、计”。2.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布局,说说怎样写才美观。3.学生交流:“匠”是半包围结构,可以对比学过的“匹、巨”进行学习;“省”下面是“目”,不要写成“日”;“县”上面框内是两横,不要多写一横。4.教师提示:书写时要坐直,保持正确的姿势。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6.作业展评。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特别是中心句,了解一段话是
8、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3.指导书写“创、举”2个字。教学过程板块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赵县、河北省、石匠、设计、历史、智慧)2.校对、改正,再齐读词语。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结合思维导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思维导图)4.交流反馈。(世界闻名、雄伟、坚固、美观)5.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介绍赵州桥两大特点的句子。(1)通过交流找出句子。课件出示:l 赵州桥非常雄伟。l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2)教师板书:雄伟、坚固、美观。(3)学生齐读这两句话。(4)理解过渡句: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过渡句。【设计意图】通过
9、听写词语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结合思维导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结构,通过过渡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板块二 品味语言,学习方法1.了解赵州桥的“雄伟”。(1)指名读。想想赵州桥的雄伟体现在哪里。(2)学生交流。(3)学习第2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课件出示: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引导体会。抓住重点短语“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这里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现赵州桥的雄伟。对比理解。结合生活中的数据引导学生体会。示例1:我们的教室长10米,赵州桥相当于5个教室的长度。示例2:我们的教室宽6米,赵州桥差不多有一间半教室宽。虽然赵州桥和今天的大桥相比不算什么,但是
10、在1400多年前,这可是独一无二的。朗读指导。(4)学习第2自然段中的第三句话。课件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你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及短语,如“全部用石头砌成、横跨、三十七米多宽”。2.了解赵州桥的“坚固”。(1)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坚固的?(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
11、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3)指名读。讨论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坚固)(4)赵州桥这么坚固,是为什么?请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看看赵州桥跟其他桥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5)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四个小桥洞。3.理解“创举”。(1)指导书写“创举”。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创”的左边是“仓”,不能写成“仑”。“举”的下面是两横。教师范写,学生书写。交流评议。(2)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3)“创举”是什么意思?(4)语言积累:用“创举”说一句话。(5)齐读句子:这么长的桥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6)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7)语言积累:用“既又”说
12、一句话。【设计意图】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雄伟、坚固”,围绕中心句品词析句,在比较中感受赵州桥的特点。本环节既关注了段落的结构,又品悟了语言的精妙。板块三 积累语段,活学活用1.请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赵州桥的美观的语句。2.学生交流。3.作者写了龙的几种姿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4.课件出示赵州桥石栏上精美的图案,体会赵州桥的美观。5.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图案,你们能读出来吗?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学生评价。同桌做动作朗读。6.从句子“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中的“真像活了一样”,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7.语言
13、训练: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吗?学生练写,交流讲评。板块四 学会构段,练习复述1.了解构段特点。(1)课文第2、3自然段分别讲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2)这两个自然段的开头第一句话和后面的内容是什么关系?(3)小组交流。(4)小结学法:先总说,再具体描述,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结构。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运用这种写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2.练习复述。(1)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课件出示:世界闻名 雄伟 创举 坚固 美观(2)师生交流导游词的开头和结尾怎么说。(课件出示示例)课件出示: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闻名的赵州桥。_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
14、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3)小组内练说。(教师只提供一个范本,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导游词的开头和结尾)3.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围绕所给的总起句“六一会演的节目可真精彩”写一段话。【设计意图】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先了解作者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的方法,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最后通过导游词的形式,运用中心词语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以读为抓手。抓住中心,认真品读。读,是学生感悟文章情感、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根据这一阅读目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找出段落关键句、中心词。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2.关
15、注表达,从说做起。说,是学生阅读感受、阅读思考的有效输出途径之一。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初步交流自己的感受,再通过表演的方式感受作者语言描写的准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作者是如何既有条理又生动地把图案的精美写清楚的,最后让学生代入导游的角色,借助关键词语将赵州桥的特点说清楚。在引导学生练习说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一学习任务。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可打印】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wn shu yu mi nng gu sh
16、u n yn zu yu pio hu zh qing b 二、 辩一辩,组词。坪 (_) 扬 (_) 风 (_) 服 (_) 评 (_) 场 (_) 凤 (_) 朋 (_) 三、 我能把古诗、题目和作者连起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望天门山 叶绍翁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望洞庭 苏轼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夜书所见 李白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赠刘景文 刘禹锡四、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_)华(_)实 层(_)尽(_) 金(_)飘(_) 一(_)正(_) (_)高(_)淡 (_)(_)习习 五、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夸奖夸耀1穿上我做的美观
17、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会围着您直(_),甚至美慕您。2他只要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到处(_)自己。手艺技艺3南郭先生自称(_)高超,请求参加吹竽队。4这位裁缝的(_)很好,很多人都愿意来这里让他裁制衣服。六、 读一读,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把许多小鸟招引来了。(改为“被”字句)_(2)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_(3)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B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两句话都把事物当作_来写。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微风吹拂,教学楼旁的翠竹_。夜空中的小星星_。七、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1搭
18、船的鸟中搭“我们”船的是一只美丽的_,它有一张_的长嘴,_的羽毛,带着一些_的翅膀。2金色的草地一文中写到早上草地是_,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_的;中午草地是_,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_的;傍晚草地是_,因为蒲公英的花朵是_的。八、 课内阅读。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
19、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1选文第三段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请从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动作的词语,写在下面。_2选文中,作者一开始称刺猬是“那个家伙”,后来变成“小东西”,从中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_3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_九、 习作训练营。从前,猫不抓老鼠,老鼠也不怕猫,它们是好朋友。一次,它们一起得到了一桶油,准备放到漫长的冬天才享用这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导致猫一见到老鼠就抓,老鼠见了猫也就逃了呢?请发挥想象,以猫和老鼠为题接着把故事讲完。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在250字以上。_参考答案1、玩耍优
20、美能够水泥 演奏邮票或者墙壁2、坪坝 飞扬 刮风 服气 评价 场地 凤凰 朋友3、4、春 秋 林 染 桂 香 本 经 天 云 秋 风 5、夸奖 夸耀 技艺 手艺 6、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许多小鸟被招引来了。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什么用。 人 摇头晃脑,快乐地唱起歌来 快乐地眨着眼睛 7、翠鸟 红色 翠绿 蓝色 绿色的 合拢 金色的 张开 绿色的 合拢8、1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着、跑去了2作者对刺猬的情感是由讨厌到喜欢。3选文具体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9、范文:猫和老鼠从前,猫不抓老鼠,老鼠也不怕猫,它们是好朋友。一回,它们一起得到了一桶油,准备放到漫长的冬天才享用。一天,老鼠突
21、然想出了一个能吃到油,还不被猫发现的自私办法。晚上,小老鼠跟猫说:“猫兄,我今天晚上有几个朋友,要找一家饭店去吃饭,就不在家吃了。”猫对老鼠说:“行呀!可别回来太晚了,外面危险哟!”就这样,老鼠出去了,果然,过了不多一会儿,老鼠就会来了,猫问老鼠:“你去哪儿吃的呀?叫什么名字呀?”老鼠说:“我去的饭店叫一层,饭菜可香了。”过了几天,老鼠又说:“今天晚上,还有几个兄弟请我吃饭,我还得去?”猫回答说:“你人缘可真好,每过几天就有人请你吃饭!”到了晚上,老鼠准时出门了,到了后半夜,老鼠才回家,猫问:“这次去的是哪家饭店呀?”老鼠回答说:“这次去的是见底!”说完就去睡觉了。到冬天了,家里的饭不够吃了,猫准备把油取回一块儿和老鼠吃。可是,一拿到才发现,桶里面是空的。猫儿恍然大悟,这只死老鼠居然偷偷地把油给吃光了,还一层、还底朝天,来取笑我,气急的猫儿一口就把老鼠给吃了。从此猫和老鼠结下深仇,猫见老鼠就抓,老鼠见猫就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