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 小虾
▶教学目标
1.会认“缸、隙”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
3.能摘抄文中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品味文中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
▶教学策略
1.抓词抓句,理解感悟
“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为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学中围绕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如在表现小虾“脾气不好”时,作者使用“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突出小虾的可爱,表达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借关键句,概括段意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先让学生默读,思考第3自然段中哪句话能概括本段的大意,作者围绕这句话写了些什么。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关键语句的认识。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查阅小虾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谜语导入新课: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猜一动物的名字)
2.学生猜谜底。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3.在作家菁莽的眼里,小虾是一种可爱有趣的小动物。课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长句子多读几遍。
4.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词语)
大缸 漏下 空隙 洒落 甚至 青苔 竹荫
钳子 立即 一副 搏斗 激烈 虾卵
5.辨析形近字:“末”和“未”,“副”和“幅”。比较字形,理解字义,借助多种识记方法记住这些字。
(1)末:从木(树的象形),上面的长横表示树梢长,与“本”(树根)形成反义,如“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引申义指物体的尖端。
(2)未:象形,上部分像树木枝叶重叠,上横短,下横长,本义指枝叶繁茂。
(3)副:剖分,破开。
(4)幅:布帛的宽度。
6.课件出示学习提示,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提示:
l 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l 圈画文中自己感兴趣的词句。
7.集体交流,教师板书。(要点:想养小虾、捉小虾、逗小虾、为小虾采水草、产小虾等)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宜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注意检查正音。形近字借助字理进行辨析,理解更深刻。
板块二 对比感悟,自主学习
1.交流课文第1、2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件出示: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2.交流喜欢的原因。(描写细致生动)
3.对比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要点:写小虾的外形,主要抓住颜色不同来写。
【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文,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板块三 聚焦关键语句,感悟小虾之趣
1.读略读提示,抓关键信息。
(1)自由读第3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2)第3自然段围绕哪句话写的?作者是怎么写的?
2.组内交流。
(1)关键语句为第1句话: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这是总起句,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读一读,说一说,这段话其他几句话写了什么。
第2句写小虾悠闲休息的样子。
第3句写小虾被惊扰后的表现。
第4、5句写小虾与同伴搏斗的情景。
4.缸里的小虾怎样有趣?画出相关语句,在小组内交流。
5.课件出示,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1)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出了小虾悠然自得的样子。
(2)圈出动词“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指导朗读,学生交流体会。
(3)想象小虾搏斗的激烈情景。
6.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1)师生合作读。教师读第1句,学生读2~5句。
(2)分角色朗读。分别读“休息”“生气”“搏斗”三个部分。
(3)有感情地朗读。
7.学法回顾: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抓住关键语句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补充,是学习方法的延续。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依然聚焦在段落的结构和语言的表达上。通过找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板块四 畅谈收获,拓展思维
1.交流学习完这篇课文的收获。
2.按课文内容填空,探讨作者是如何把小虾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课件出示句子)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 );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 ),大家叫它千年虾。
3.观察细致,只有认真观察,文章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准确、恰当地运用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还有一点,就是要融入感情。
4.拓展延伸。
(1)画一画:画几只小虾。
(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抄一抄: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4)写一写: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学习作者的方法,认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篇日记)
【设计意图】重视语言积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通过摘抄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感悟写法,为今后写类似文章打下扎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也能为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提供素材。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利用画面使学生观察小虾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内容进行表达,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过程读说结合,训练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学时,在解读课文内容的同时,注重语言的训练,使学生在词句的积累与运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2023年】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 读拼音,写词语。
shè huì bǎo cún xī shōu jīng yàn ōu zhōu
jié shěng chuàng jǔ sì hū zhì huì lì shǐ
二、 辨字组词。
墨(_________) 浪(_________) 拨(_________) 碎(_________)
默(_________) 粮(_________) 拔(_________) 醉(_________)
三、 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巨大的 天空 积雪 飞舞
美丽的 叶子 野花 升起
嫩绿的 宝库 浓雾 盛开
蓝蓝的 花园 落叶 融化
四、 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摇头(_______)(_______) 张(_______)舞(_______)
提(_______)吊(_______) (_______)红(_______)赤
(_______)疾(_______)快 (_______)干(_______)燥
(1)他们为了一件小事争辩得(_________)。
(2)弟弟正在(__________)地高声念书。
五、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偶然 偶尔
(1)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________)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2)一次(________)的机会,我认识了他。
轻巧 轻快
(3)燕子有一双(________)的翅膀。
(4)春姑娘迈着(________)的脚步来了。
六、 按要求写句子。
1.这幅画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择端画的画,是非常传神。(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文欢乐谷。
1.可爱的生灵,让古诗显得趣味盎然。你瞧,《绝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燕子衔泥筑巢、鸳鸯慵睡的情景;《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鸭子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三衢道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了舒畅愉悦的氛。
2.本单元,我们在郑振铎的介绍下爱上了那______的燕子,跟着叶圣陶欣赏了那一池______的荷花,和汪曾祺一起认识了一群_________的昆虫。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顺顺溜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丝合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上“√”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______)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______)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______)
3.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习作表达。
有一只胖乎乎的河马,它一直有个梦想——飞上蓝天!大家都不理解它。有一天,天刚蒙蒙亮,它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竟长出了一对翅膀,于是,它纵身一跃……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你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社会 保存 吸收 经验 欧洲 节省 创举 似乎 智慧 历史
2、墨水 浪花 拨动 碎片 沉默 粮食 拔草 喝醉
3、
4、晃 脑 牙 爪 心 胆 面 耳 眼 手 口 舌 面红耳赤 摇头晃脑
5、偶尔 偶然 轻巧 轻快
6、画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 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教室里真静啊,连根钢针掉地下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7、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活泼机灵 生机盎然(形态万千) 各具特点
8、
1.方向一致,有次序; 指缝隙严密闭合
2.ABC
3. 益虫; 害虫
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9、范文:
有一只胖乎乎的河马,它一直有个梦想——飞上蓝天!大家都不理解它。有一天,天刚蒙蒙亮,它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竟长出了一对翅膀,于是,它纵身一跃飞向了天空。它在高高的天空看到一个小男孩迷了路,独自一人在哭泣,它带上小男孩,和他一同欣赏了许多美景,经历了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小男孩的家。小男孩敲开家门,孩子的妈妈一看到河马长着翅膀,吓得赶紧拿起扫把要来打他。小男孩急忙对他妈妈说“它不是怪物,它是河马,只不过它会飞。我和姑姑在城里的大广场上放风筝时迷了路,是这个可爱的小河马把我送回了家。”
小男孩的妈妈一听说是这么回事就连忙拿出自己家种的水果答谢他,他不肯收下,她硬是塞给小河马,他只好收下了。
等小河马飞回家时,家人们都对他嘘寒问暖,问他都到哪里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家,他告诉了他们我今天帮助了一个迷路的小男孩的事。他们听后非常高兴,连连夸他是个好孩子。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