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 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答: 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包括:1.”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2、 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应注意哪些内容? 答: 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 出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 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 批判性语言组织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 客气, 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 以免引来求助者
2、的误解。3、 咨询时怎样制定咨询目标? 答: 1、 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 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 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 积极的、 具体(量化)的、 可行的、 可评估的、 双方能够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 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 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 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 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 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 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 咨询目标制定后, 经双方认可, 能够进行修改。4、 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具体; 2.可行; 3.积极; 4双方能够接
3、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能够评估; 7.多层次统一。 5、 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答: 主要包括一下内容: 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 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 过程和原则;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它问题及有关说明。6、 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 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 并说出其主要内容。 答: 咨询阶段分为: 1. 诊断阶段。内容包括建立咨询关系, 收集相关信息, 进行心理诊断, 调整求助动机, 建立咨询目标, 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2. 咨询阶段。这是心理咨询最核心、 最重要的实
4、质性阶段, 咨询室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 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 情绪或行为。3. 巩固阶段。这一阶段是咨询的总结、 提高阶。这里的结束有两种, 一种是一次咨询的结束, 另一种是整个咨询的结束。对前者, 要做好此次咨询的小结和下次咨询的准备, 包括布置家庭作业, 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间和主题。对后者, 要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 巩固咨询成果, 使求助者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 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7、 心理咨询的效果经过何种机制起作用? 答: 心理咨询的效果常经过一下机制起作用: 1. 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感情而缓解压力; 2. 鼓励求着这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5、 探寻求着这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4. 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 学会合理思维; 5. 经过学习与训练来建立积极、 有效的行为模式; 6. 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 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等。8、 本案例中, 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其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答: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 信任关系; 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 积极态度;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准确的共情、 不求报偿的热情以及诚恳, 对于能否取得积极的咨询效果是很重要的。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 情绪调节、 行为改进。9、 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哪几个维度? 答:1.求助
6、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 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改进状况的评定; 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评定。10、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 答: 1.急于下结论; 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3.干扰、 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4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11、 什么情况下咨询师可采用具体化技术? 答: 1.问题模糊。那些求助者自我感觉的判断、 结论往往起初来源于具体的事件, 由于不合理的、 歪曲的提炼或称之为简化, 变成了一种抽象的观念或模糊的情绪, 而它们对于人的影响往往是很大的。
7、2.过分概括。引起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分概括化, 即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比如把对个别时间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 把对事的看法发展到对人, 把有时演变为经常, 把过去扩大到现在和未来。这就需要予以澄清。3.概念不清。12、 使用面质技术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 1.要有事实根据;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13、 在咨询时, 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答: 咨询师要做到以下五点: 1、 尊重。2、 热情。3、 真诚。4、 共情、 5积极关注。 尊重: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
8、; 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热情: 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 表示关切; 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咨询时耐心, 认真, 不厌其烦; 咨询结束时, 是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真诚: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真诚应实事求是; 真诚应适度。 共情: 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表示共情要因人而异; 表示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表示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表示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积极关注: 避免盲目乐观; 反对过分消极; 立足实事求是。14、 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9、及应对要点。答: 阻抗的表现形式有: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表现为沉默、 寡语和赘言;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常见形式有: 理论交谈、 情绪发泄、 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等;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常见的形式有: 心理外归因、 健忘、 顺从、 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如: 不认真旅行心理咨询的安排、 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 送礼等。阻抗产生的原因有: 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应对阻抗的要点有: 1.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的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15、 对该求助者
10、的遭遇, 心理咨询师在表示共情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答: 心理咨询师在表示共情时应当注意: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示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示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示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示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16、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阳性强化法帮助求助者改变行为, 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原理及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答: 原理是: 行为注意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 而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 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以阳性强化为主, 及时奖励正常行为, 漠视或淡化一场行
11、为, 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工作程序是: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 2.监控靶行为;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4.实施强化。注意事项: 1.靶目标越具体越好, 如果目标过大, 将难以操作。设定的目标应当能够客观测量与分析; 2.评定靶行为的基础水平。详细观察和记录该行为发生的频度、 程度和后果。特别要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 17、 请简要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和过程答: 原理是: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造的一种心理资料理论和方法, 该理论认为, 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 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 只有经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 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 并建立起合理的, 正确的理性观念, 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过程: ( 一) 心理诊断阶段( 二) 领悟阶段( 三) 修通阶段( 四) 再教育阶段18、 针对本案例, 心理咨询师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 请简述修通阶段的常见技术。答: 修通阶段的常见技术有: 1.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产婆术”的辩论技术) , 黄金规则与反黄金规则; 2.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 RET自助表,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4. 其它: 自我接纳忍受; 自我管理程序 ”停留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