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认真对待对灌输式教育的批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110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真对待对灌输式教育的批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认真对待对灌输式教育的批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认真对待对灌输式教育的批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dvances in Education 教育进展教育进展,2023,13(8),5621-5627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ae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8877 文章引用文章引用:邹华莹.认真对待对灌输式教育的批判J.教育进展,2023,13(8):5621-5627.DOI:10.12677/ae.2023.138877 认真对待对灌输式教育的批判认真对待对灌输式教育的批判 邹华莹邹华莹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收稿

2、日期:2023年7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9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16日 摘摘 要要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灌输式教学的代名词,通过对灌输、灌输式教学的定义的辨析,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灌输式教学的代名词,通过对灌输、灌输式教学的定义的辨析,得出了我国学校教育并不应该完全等同于灌输式教育,得出了我国学校教育并不应该完全等同于灌输式教育,但一直存在着将我国学校教育等同于灌输式教育但一直存在着将我国学校教育等同于灌输式教育的倾向的倾向,对教师、学生、社会公民等存在着诸多伤害。虽然我国学校教育不等同于灌输式教育但是确实,对教师、学生、社会公民等存在着诸多伤害。

3、虽然我国学校教育不等同于灌输式教育但是确实存在着灌输式教育的因素,应采取保罗弗莱雷提倡的以对话为手段开展的提问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存在着灌输式教育的因素,应采取保罗弗莱雷提倡的以对话为手段开展的提问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进行改革时应当强调提问式教学法的特征、主体以及手段。进行改革时应当强调提问式教学法的特征、主体以及手段。关键词关键词 灌输,灌输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灌输,灌输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对话对话 Taking Criticism of Indoctrination Education Seriously Huaying Zou Jing Hengyi School of Educatio

4、n,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Jul.10th,2023;accepted:Aug.9th,2023;published:Aug.16th,2023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Chinas 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regarded as synonymous with indoctrination,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indoctrination and indoctrination teaching,it is conclude

5、d that Chinas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completely equivalent to indoctrination,but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to equate Chinas school education with indoctrination,which is detrimental to the teacher,the student,and the citizens of the society.Although our school education is not equivalent to

6、 in-doctrination education but it does exist indoctrination education.The reform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adopting the questioning teaching method advocated by Paulo Freire,which uses dialogue as a means of teaching,and should emphasize the characteristics,subjects and means of ques-tioning teaching

7、 method.邹华莹 DOI:10.12677/ae.2023.138877 5622 教育进展 Keywords Indoctrination,Indoctrination Teaching,Questioning Teaching,Dialogue Copyright 2023 by author(s)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CC BY 4.0).http:/creativecommons.org/l

8、icenses/by/4.0/1.引言引言 灌输、灌输式教学应该是最近几十年来,在教育界听到最多的词语了,但同时也是被滥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词语了。从各种各样的文章和文献中,我们总是看见将各种教育中的问题都归于灌输式教育,总是不留余力地批评“灌输式教育”,同时将我国实施的学校教育几乎完全等同于灌输式教育,各式各样的改革都是再说要改变我国灌输式教育。但如果对灌输式进行仔细辨析,同时认真思考我国教育的问题,就会发现我国教育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灌输式教学,只是有一些教育中的因素涉及到了灌输式教学。我们需要厘清的是那些灌输式教学的因素导致了教育中的问题,而不是将整个过去的教育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告诫过我们,

9、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只能是病急乱投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是出现反效果。因此,有必要将我国教育与灌输式教学进行区分,以发现我国所谓的灌输式教学中的问题,以对症下药,解决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真正问题。2.灌输、灌输式教学灌输、灌输式教学(一)“灌输”一词的含义 新华汉语词典对“灌输”一词有两层意思:把流水导引到需要水分的地方。输送(思想、知识等),如灌输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髓1。当我们把词典中的灌输理解为输送的时候,并没有褒贬的意味,只是一个中性词。如果教育采用输送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并不是我们惯常所说的灌输式教育,而应该指的是传授式教学。但当我们在

10、说输送或者传授知识和思想时,并不会觉得有什们问题,但是一旦将输送换为“灌输”,这句话一下子就变成了贬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灌输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肯定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这个本质区别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深思。(二)灌输式教学的定义与特征 辞海(第六版)把“灌输式教学法”、“注入式教学法”、“填鸭式教学法”看作是同义词,释义为:“与启发式教学法相对。一种教学类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不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接受能力,一味向学生灌输线程的知识,要求死记硬背2。”在英汉教育大词典中对“灌输(indoctrination)”的释义为:“在教育上指强迫学生接受某种观点,排斥相反意见3。就

11、此,我们可以发现灌输式教学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指的是具有某些特定特征的教育类型。根据以上的释义和一些文本中使用的情况,我们可以推导出,灌输式教学(弗莱雷的书中也称之为储蓄式教学)的三个特征:1.被动性否认学生主体性 灌输式教学最为首要的特征就是被动性,认为“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是客体”4(p.24),因此,教师教,学生被教。与提倡学生自我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不同,灌输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被动的学习,强调学生“被安排”而不是“引导”学生。这实际上完全否认学生主体性,认为学生没有“自我”。Open AccessOpen Access邹华莹 DOI:10.12677/ae.2023.

12、138877 5623 教育进展 2.机械性忽视学生主体性 灌输式学习的另一个特征是,强调学生学习死记硬背的机械性。正如弗莱雷如说:“由于储蓄式教育始于错误地把人理解为客体,因此它不能培育弗洛姆所说的对生命的热爱,反而酿就了其对立面对死亡的迷恋。迷恋死亡的人却热爱所有不生长、一切机械的东西。他迷恋控制,而在控制的行动中,他扼杀了生命4(p.26)。”这实际上完全忽视学生主体性,还是认为学生不能主动构建世界的意义。3.强迫性压制学生主体性 强迫性是灌输式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传授式与灌输式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强迫的目的在于控制,用暴力或权势等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不允许任何质疑,排斥任何与教师相

13、反的意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认可统一的知识,并且接受同一知识背后的唯一解释和意义。认为个体是可以被灌输的,就像是保罗弗莱雷所说银行账户一样,只要外部提倡的皆能储存进银行账户。教育作为一种控制活动,它促进了学生的轻信。这实际上旨在消除学生的思考,抑制学生主体性,不允许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综上,灌输式教学具有被动性、机械性和强迫性三种特征,某个教育类型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个特征才能称之为灌输式教学。3.我国学校教育与灌输式教学的关系我国学校教育与灌输式教学的关系 我国学校教育的典型体现出唯讲授法、唯知识性、学生没有发言权这三大特点,但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特点并不等同于灌输式教学。(一)我国教育不等

14、于灌输式教育 1.唯讲授法不等于被动性 我国的学校教学之所以被称为灌输式教学,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学校课堂基本都是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认为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关注学生的反应,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我们可以随意打开一篇教育方式改革的文章,就会发现这些文章总是说要改变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那么讲授法真的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吗?讲授法等于灌输式教学法吗?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对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科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具有高效的特点。现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虽然都在不同程度提倡以非讲授为特点的讲授方法,但是

15、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一个国家真正丢掉讲授法的,讲授法可以说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知识一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而言,只是一种工具,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讲授法的“人”,在于如何使用它。“采用的方法并不重要,但把人与自我割裂开来,就等于把人变成了客体”4(p.32),这样叫教学方法才会构成灌输。虽然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书中弗莱雷写道:“仔细分析一下校内校外各个阶段的师生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讲授。这一关系包括讲授主体(教师)和耐心倾听客体(学生)。在讲授过程中,其内容,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有关现实的实践

16、经验,往往都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教育正在承受讲授的弊病之害4(p.22)。”弗莱雷认为讲授法意味着死气沉沉和毫无生气。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讲授法并不等同于枯燥、无趣,我们甚至会喜欢某些形式的讲授法,比如说,单口相声和讲座。没有人会说精彩的单口相声和演讲很无趣,无趣的只是无趣的讲。同时我们也不会认为单口和演讲是在灌输我们。反而大多情况下是是因为我们喜欢某个演讲,不仅是听了这个演讲,还主动拓展了演讲中感兴趣的地方。所以并不是讲授法不好,而是枯燥、没有经过好好准备的讲授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讲授法不等于灌输,首先是因为讲授法可以强调个体主体性的发挥。讲授也能启发学生,引起他们积极思考,并引

17、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灌输式教学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强邹华莹 DOI:10.12677/ae.2023.138877 5624 教育进展 迫性,讲授法并不一定强迫学生的全盘接受,听取讲授的个体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当然也可以反对自己不认同的观点,虽然很多时候这些想法并没有表达出来,但是并不代表这些想法没有根植于听取讲授的人的心中。讲授法提倡的仅仅只是某种信息,对其的接受程度还在于听取讲授的个体本身。其次,讲授法并不必然导致机械学习。使用得当的讲授法会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但不是机械学习。同理,有些时候,使用不当的小组学习或者合作学习方法也有可能既

18、不会产生意义学习,也可能连机械学习都没有。最后,讲授法不应没有互动。长期以来,讲授法被批判的最多的就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并且师生没有互动,认为课堂是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之间是缺少互动的,但是,仅仅只有语言上的互动才算是交流吗?当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师生之间确实没有语言上的交流,难道真的没有其他方面的互动吗?对于外部世界传递的信息,我们人类总是不停会问“为什么”、“凭什么”,也总是存在着接受、拒绝以及疑惑的状态。但是不管是在哪种状态下,思维一定是活跃着的。这样的思维过程难道不是在和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对内容态度进行着互动吗?更不要说讲授中教师的情绪情感与学生的情绪情感之间微妙的互动了,如果仅仅

19、将是师生间的互动看作是语言的互动也未免太狭隘了。我们总是说讲授法缺乏互动,那其他的教育方式就一定产生互动吗,我们说话了,但是不一定会产生互动。由此,可以发现学校课堂中的讲授法并不全然是被动的,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又自身主动思维的过程,并没有完全否认学生主体性。而学校中使用讲授法中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使用讲授法是单调、乏味的。有问题的,不是讲授法这一方法,而是无聊的没有逻辑的讲授使学生昏昏欲睡,那些使用不当和使用不善的讲授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2.唯知识不等于机械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被批评为灌输式教育的主要原因便在于,我国课堂的课堂内容主要是以知识为主。也就是我们通常批评的知识本位和教材

20、中心,进而出现了一种反知识教育、反知识中心的观点。但是,知识教育是不好或者说是没有价值的吗?显然不是,知识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知识作为基础,我们就不能生出新的知识。掌握的新的知识又会成为我们下一次学习的基础,所以知识学习是有必要且重要的,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一直诟病的知识教育的原因在于,学校传授的是间接知识,并且是以学生的接受为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间接知识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学习间接知识使得人类能够在前人的积累上不断研究,这才保证了我们社会不断的发展并且是快速的发展,接受学习间接知识具有无法替代的高效率。同时,接受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性,实际上,支撑我国教育的心理学理论一直是奥苏

21、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判定学生是否为机械学习,要看学生是否了解知识的意义,而不是仅仅依靠表面的形式进行判断。甚至有人会反对课堂中以知识为中心,那学校的课堂不应该以知识为中心吗?学校的产生、出现本来就是为了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一种有效率的方式传授给下一代。知识一直都是学校课堂的本质5。可能会有人说,现在的学校教育都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了,且不谈现在各个国家(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就说现在各个国家关于教育模式、方法和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围绕着如何有效的让学生接受知识而开展的。即使是发展高阶思维,也是要以学生知识掌握的有效性为前提。总之,知识教育或知识为中心的

22、教育本身是有价值的,实际上,应该反对的是,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唯知识的现象,并且存在的机械传授与接受的倾向,同时传授固定的知识,体现了教学中的机械性。3.学生们没有发言权不等于强迫性 不可否认的是,在高中课改之前,我们国家学校教育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总是处于邹华莹 DOI:10.12677/ae.2023.138877 5625 教育进展 被动的位置,“教育者选择课程内容,学生(未经征求其意见)适应课程内容”,学生们总是拥有一张满满当当的课表,但没有几节课是他们自己想要学习的,学生们的需要、兴趣、爱好都被忽略了,他们也想要有选择和表达的权力,但是教育拒绝给他们尝试的机会,美其名曰,这

23、样不会犯错,但是犯错也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课题,如果没有尝试,如果没有经过犯错的学生,学生们怎么会知道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是正确的呢?虽然我们国家的教育普遍是被动的,但是不能说被动的教学就是灌输式教学。因为灌输式教育还得满足机械性和强迫性这两点。在被动的环境中,学生能够也是能够有意义的学习,在学校中的生活也不全然是被强迫的,也有很多有趣的时刻。(二)将我国教育等同于灌输式教育的危害 我国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灌输式教学,只是某些因素体现了灌输的成分,但是如果将整个我国教育等同于灌输式教育会伤害很多人的心。1.对教师群体的伤害 每一位教师最初都是怀抱着教师的梦想而走上教师岗位,他们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他们

24、都想要开启学生的智慧,希望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帮助学生走上更高的学府进行学习,希望他们成才,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他们对教育总是抱着美好的期望的。他们兢兢业业教学,在没有听过他们课堂的情况下,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因为教师们采用了讲授的方式而被认定为灌输,这对于教师整个群体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会让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使用不当的讲授会造成灌输,所以才更应该明辨灌输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以免教师在进行教育时使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不自知。改过的前提一定是先知道那里是错的。2.对学生群体的伤害 学生的成就是谁给的?还是学生努力学习得到的结果呢?明明学生努力学习得到了应得的成果,但是

25、却告诉他,你这是被灌输了,还有什么会比否定学生发挥了的主观性更打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吗?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是灌输式的教育实质上暗含着一种傲慢的态度,总是想着用教育者自己的方式“塑造”儿童,儿童是有着独立人格的立体,是活动的主体,最为重要的特征即为主体性,想要塑造、灌输儿童,殊不知由于儿童的主体性的发挥,任何外部的灌输和塑造都是不可能的6。3.对社会公民的伤害 将我国的学校教育等同于灌输式教学,对于曾经的学生,现在的社会公民来说,同样是一种伤害。对灌输式教学的批判,主要是从有问题的社会现象进行推导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即灌输式教学,又或者从灌输式教育本身出发,这种失败的教学造就了人的主观性不

26、够创造性不够等问题,人们没有生活兴趣,好像种种的问题都是由于灌输式教育带来的。这个逻辑好像非常清晰,失败的教学导致了失败的人。这些批判好像都只是在宣告:你们这些社会上普通工作的人而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成为行业中顶尖的人都是教育的失败品罢了。说到底,教育还是在用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这个标准或者是创造性或者是能动性,但是我们每个个体明明都是各不相同的,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有去冲击诺贝尔的创造性呢?在社会中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的我们,维持社会每时每刻的运转同时也在不停促进社会发展,不也闪闪发光吗?或者是说,某人对科学没有兴趣,当然不会对科学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他也许感兴趣的写作,也许是绘画呢,没有

27、做到人类中的佼佼者,并不代表这个就是没有自己个性和创造的“失败品”。也许真的应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将所有我们认为有问题的教育现实都归结于灌输式教育,而并不清楚灌输式教育是什么呢?或者我们说某种教育是灌输式教育时,是不是在逃避某种责任呢?作为教师是不是在逃避需要好好备课、好好研究学生的责任,学生是不是将灌输式教育作为一种不学习的借口呢,社会人士是不是也没有认真想过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呢?对此,更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邹华莹 DOI:10.12677/ae.2023.138877 5626 教育进展 4.对教育中的灌输式教学因素的改革对教育中的灌输式教学因素的改革 对于我国教育中灌输式教学相关的因素

28、,诚如弗莱雷所说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进行破解。提问式教学是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教学方法。我们要认识提问式教学法还应该从它的特征、主体和形式进行认识。(一)提问式教学法的特征“在提问式教育中,人们形成了批判性感知自身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方式的能力,他们发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并与之共存。他们逐渐明白,世界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现实,而是一个处在变化过程之中、处在改造之中的现实。因此,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同时反思自身与世界,而不是将反思与行动分离开来,由此建立起真正的思想和行动模式。”由此可见,提问式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主动性承认学生主体性 2.灵活性重视学

29、生主体性 3.自愿性发扬学生主体性(二)提问式教学法的主体 一直以来提问式教学,都只是单方面的强调教师的提问,研究也总是集中于教师方面的提问,只强调教师一面的提问,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提问式教学。真正的提问式教学必然是教师与学生两方的提问。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形成真正的对话关系。(三)提问式教学法的手段(对话)“储蓄式教育抗拒对话;提问式教育则认为,对话对揭示现实的认知行为不可或缺”4(p.31),我们可以说提问式教学就是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真正的对话需要爱、谦恭、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缺乏其中的任意一个元素的对话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对话4(pp.35-39)。其中爱是基础也是关键,在灌输式

30、教育的控制强迫性的关系中,爱并不存在。爱是充满勇气而不是充满恐惧的行为,爱一种勇敢、自由的行为,不应作为操纵的借口。爱必须产生其他自由的行为,否则就不是爱4(p.36)。提问式教学法“不是 A 为 B(“A”for“B”),也不是 A 关于 B(“A”about“B”),而是 A 与 B 一起(“A”with“B”),以世界为中介来实施的这个世界给双方都留下了印象并提出了挑战,从而产生种种关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4(p.39)。”灌输、灌输式教学应该是最近几十年来,在教育界听到最多的词语了,但同时也是被滥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词语了。从各种各样的文章和文献中,我们总是看见将各种教育中的问题都归于灌

31、输式教育,总是不留余力地批评“灌输式教育”,同时将我国实施的学校教育几乎完全等同于灌输式教育,各式各样的改革都是再说要改变我国灌输式教育。但如果对灌输式进行仔细辨析,同时认真思考我国教育的问题,就会发现我国教育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灌输式教学,只是有一些教育中的因素涉及到了灌输式教学。我们需要厘清的是那些灌输式教学的因素导致了教育中的问题,而不是将整个过去的教育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告诫过我们,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只能是病急乱投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是出现反效果。因此,有必要将我国教育与灌输式教学进行区分,以发现我国所谓的灌输式教学中的问题,以对症下药,解决我国

32、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真正问题。5.小结小结 通过对“灌输”一词,以及对“灌输式教育”的辨析,可以发现将我国的教育完全等同于灌输式教育是不合理的,同时也会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我国教育存在着灌输式教育中被动性、机械性、强迫性的因素,但是世界上的任何教育类型都有可能出现灌输式教育的特征,不应因为某种特征抹杀掉全盘的学校教育。而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提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并不意味着需要邹华莹 DOI:10.12677/ae.2023.138877 5627 教育进展 丢弃讲授法,放弃知识教育,而应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妥善、恰当地使用讲授法,提升讲授的逻辑性以及艺术性。同时在使用提问式教

33、学法的同时应当关注其特征、主体以及手段,以求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让人成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新华汉语词典编委会.新华汉语词典最新修订版大字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350.2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521.3 卫道治,吕达.英汉教育大词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73.4(巴西)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33.5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5-23.6 项贤明.塑造儿童乃教育学之原罪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5):94-103+168-1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