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素材】《寻隐者不遇》拓展阅读《贾岛的故事》(苏教).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210869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9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材】《寻隐者不遇》拓展阅读《贾岛的故事》(苏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素材】《寻隐者不遇》拓展阅读《贾岛的故事》(苏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素材】《寻隐者不遇》拓展阅读《贾岛的故事》(苏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素材】《寻隐者不遇》拓展阅读《贾岛的故事》(苏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素材】《寻隐者不遇》拓展阅读《贾岛的故事》(苏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贾岛的故事寻隐者不遇拓展阅读贾岛,字浪仙,幽州范阳人,即今保定涿州人,有人考证说贾岛出生在今北京房山石楼村,唐时属范阳。曾做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是中唐一位极富特色,颇具个性的诗人。有诗集长江集传世。贾岛墓志上说,西汉文学家贾谊是他远祖。但他的高祖曾祖几代都不曾为官,因此可以说贾岛是布衣出身。但他幼时却六经百家无不博览。大约20岁时落拓为僧,法名无本。23岁时,无本到了东都洛阳,又到京城长安。这时的无本和尚,除了焚香诵经打坐参禅外,唯一所好就是吟诗,简直到了酷爱痴迷的程度。坐行寝食苦吟不辍。自称碣石山人,吟哦起来,咿咿呀呀,旁若无人。试想,一个身着袈裟足踏芒鞋秃着个头颅的出家人,时在闹市高

2、吟,或长衢啸傲,手舞足蹈,招来众人驻足注目,嗟叹惊讶,指点评论。那青年和尚却兀自全然不顾,我行我素,高亢低昂摇头晃脑,沉浸在诗韵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成为诗坛上的雅闻趣事。一日,无本骑一头毛驴,张着伞盖,出青龙寺,行走在京城大街上,时值秋风正厉,吹落一街黄叶。无本触景生情,自然又进入了诗的境界诗的王国。他忽然得句“落叶满长安”。就眼前之景,无本觉得这真是绝妙佳句,心中很是得意。有了下联,思索上联,谁知竟杳不可得。骑在驴背上,思来想去,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他觉得这上下联是天然双壁,喜不自胜。不想因苦思佳句,忘了身外的一切,唐突了大京兆刘栖楚的仪仗队,被长官手下捉住,当作刺客,关押了整整一宿,

3、既渴又饿,第二天早上才放他走。这事记在了王定保的唐摭言里。这无本痴迷吟诗的程度,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的减退。于是同样的笑话又在东都洛阳重演了一幕。何光远的鉴戒录中说,无本乘闲策蹇驴,往访朋友李余幽居,边走边在驴背上吟起诗来。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选“推”字,又想改“敲”字,炼字未定,就在驴背上引手作“推”的手势,又作“敲”的动作,不知不觉行至半坊。天街上观者无不惊讶。无本和尚一概视而不见,跨在驴背上陶然如醉,比比划划,前仰后合。当时韩吏部正分司东都,车骑方出。那无本的毛驴就一直向前,冲入仪仗队第三节。从人大声呵止,无本哪里听得见,直到被人推下驴背,拥至京兆尹面前,方才像从梦中初醒。

4、韩愈正欲厉声责问,小和尚忙上前答言:“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致冲大官,非敢取扰,希垂至鉴。”韩吏部一听,和尚并非歹徒,倒是个风雅有趣的诗僧,不禁转嗔为喜。听说诗句“推”“敲”二字未定,立马沉思良久,对和尚说“作敲字佳”。于是不加责怪反与和尚并辔说笑,一同回到府署。两人谈论诗道,数日不厌。力排佛释的高官,出家僧人终成师友至交。贾岛在东都曾挂禅香山寺。洛阳禁令:僧人午后不得外出。这种限制,明显对僧人人格是种歧视,无本和尚哪里忍受得了,他就把委屈诉诸于诗:“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韩愈见诗深表同情,又惜贾岛之才,遂教之为文,极力劝他还俗应举。元和五年,32岁的无本终于决定还俗

5、,并赴长安举试。这是贾岛一生中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折,从此拼搏名场,参加进士考试。谁知一考就是二十几年,一次次应举,一次次落第。在米珠薪桂的京师,没有经济来源,生计拮据,那日子是不好熬的。可贾岛认定了的事,决不后悔,正像朋友姚合说的,他“日日攻诗亦自强,年年供应在名场”。王建说他“尽日吟诗坐忍饥”。张籍说是“柱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吹”。贾岛也自嘲说“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羁旅复经冬,瓢空盎亦空”,“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真个是无钱无米,御寒无衣,饥寒交迫,何以卒岁!繁华的大都市他住不起,只能蜗居到荒凉的京郊。有时赁身为人傭书维持生计;有时求助友人接济,以

6、备一吹;有时采薪拾菌,聊以果腹。就是在这样忍饥挨饿的困顿境遇中,贾岛毅然坚持诗歌创作和科举仕进。冯贽的方仙杂记中说:每年年终的大年三十,贾岛就把一年中所得之诗,摆放案上,焚香再拜,祭以酒脯,祝祷曰“此吾终年苦心也。劳吾精神,以是补之”。贾岛是为作诗而生,诗是他的生命,没有诗,他的生活就会黯然失色,索然无味。他说“一日不作诗,心源枯废井”。贾岛作诗极其认真,重在炼句,精雕细刻。他写过一首送无可上人诗。无可上人即无可和尚,是贾岛的从弟。一个雨后初霁的时候,送无可离开草堂寺,往游越中山水。诗说:“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岛在“

7、独行”二句之下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天哪!一首寻常迎往送来的应景诗,也决不马虎,竟用三年时间,反复斟酌,才吟妥两句,可见其作诗用思极苦。这是一种何等执着的精神!人有这种弃而不舍的精神,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唐诗的辉煌,不就是建筑在这样一大批诗人之上的吗。须知唐代是没有职业作家的,诗均属业余创作。他们以生命来作诗。杜甫说“文章千古事”,“语不惊人死不休!”李贺每得佳句,放入“诗囊”,其母说“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孟郊做溧阳尉时,沉醉于作诗,被县令扣发一半薪水,也在所不惜。对于“独行”一联,虽然有人说“不知此二句有何难道,至于三年始成,而一吟泪下也?”(宋魏泰临汉隐

8、居诗话)纪昀读后评论说:“盖生平得意之语,初读似率易,细玩之,果有韵致。”与岛同时的诗人崔涂说他“雕琢文章字字精”。明朝的都穆南濠诗话说:“由是知诗之不工,以不用心之故。盖未有苦吟而无好诗者。”看来赞赏者还是自有人在。唐诗纪事、历代诗话续编、孟棨的本事诗里都记载着贾岛一事:大官僚晋公裴度,在京城兴化里建造了一处台榭厅池,极其豪华。人都纷纷前往祝贺。独下第的贾岛于裴氏新建花园厅内雪白的墙上,浓墨淋漓地题诗一首:“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栽蔷薇。蔷薇花落秋风后,荆棘满庭君始知。”虽然墓志说贾岛“又工笔法,得钟张之奥”,是个书法家,但这样一首语涉讥刺的诗作,这样一幅书法,还是没有被裴度视为“名人题词

9、”;而是裴度与大官僚们都恶其侮慢不逊,要让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蒺藜得刺”,叫他一次次考试率不得第,抱憾终生。鲁迅先生讲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富家翁抱出个孩子,庆祝生日。有人恭维道“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于是得到主人的一番感谢。有人说“这孩子会长命百岁”,也讨得主人的高兴。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却遭到一顿合力痛打。许空话的,收获感谢,说真话的,遭人讨厌。你看,贾岛不就是个对权贵不愿奉承,不肯拍马,硬梆梆只说真话的士子吗?纵使才高八斗,也休想中第!贾岛性格耿介,一再揭露科场黑暗,触怒达官公卿。他在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中说“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在寄令狐

10、相公里说“下第能无恧(nǘ惭愧),高科恐有神”。才俊之士被黜落,托人情通关节者则高中,科场黑暗徇私舞弊公然风行。再说贾岛也自视甚高,认为八百举子所业,悉不如己。结果人皆高中,自己屡屡下第,怨愤之极,就写了病蝉一诗:“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叶疑在腹,尘点候侵睛。黄雀并乌鸟,具怀害尔情。”嘲讽那班手握生杀予夺大权有眼无珠的公卿。把官僚比作背后伺机害人的黄雀乌鸟,自比折翅不得飞,鸣声依然极清的病蝉。惹得官僚们老大不高兴,在礼部官署里开会商议。你贾岛不是自认是病蝉吗,当然就不能扶摇直上搏风而飞了。于是拟表上奏皇帝,说贾岛平曾等人“风狂挠扰贡院,建议逐出关外”,称之

11、为“十恶”(鉴戒录)同时,这本鉴戒录上还记载了贾岛遭贬责授长江主簿一事。说贾岛被逐出关外,又出家为僧,潜入京师,投蜀僧悟达国师知玄院中,有时去法乾寺,日与觉辉禅师、无可上人、姚合等人诗文唱和。一天,国师出门,皇帝就微行来到禅院。听得楼上文士吟咏之声,信步登楼,刚好走进贾岛房间,拿起书案的诗稿要看。贾岛不识宣宗,斜瞅了一眼,伸手从宣宗手里把诗稿夺了过来,毫不客气地训斥:“你怎么懂得这个呢!”宣帝并不多言,讪讪地下楼而去。国师回到院中,听贾岛说此人如何如何长相,跺脚道:“那就是当今皇上,微行到此,怎么就叫你给赶跑了呢!”贾岛一听,后悔得没跳下楼去。宣帝事后知是诗人贾岛,因怜惜其才,下诏释罪。说“方

12、知卿薄命矣!”还写了一通御札:“比者礼部奏卿风狂,遂且令关外将息。今既却携卷轴迁至京师,遇朕微行,闻卿高咏,观其志向,可谓屈人。是用显我特恩,赐尔墨制。宜从短簿,别俟殊科,可守剑南道遂州长江县主簿,仍便赍敕,乘驿赴官。所管番侯,放上闻奏。大中八年九月七日。”于是贾岛晓行夜宿赶赴长江县上任。十月,走到东川,礼部尚书充梓州刺史东川节度使杨汝士带领仪仗队出城30里迎接。到馆舍,又大摆酒宴招待。贾岛一生何曾受过如此隆重的礼遇呢。他身无长物,只能以诗相谢。岛至长江县在任三年,迁普州司仓参军。后来有一少年也出任长江主簿,犹豫不决,不愿赴任。遭先辈张蠙为诗讽刺“莫恨长江为短簿,可能胜得贾先生”。后人崔錡写诗

13、叙述此事:“倚侍才难继,昂藏貌不恭。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驰誉起先辈,居官下我侬。司仓归曹属,一见一心忪。”这故事讲得曲折生动,流传得广远长久,后人多信以为真,实为小说家虚构。苏绛撰写的贾岛墓志里说,“穿杨未中,遽罹诽谤,解褐授遂州长江县主簿”。新唐书?贾岛传说“累举不第,文宗时坐诽谤贬长江主簿”。墓志,是有关贾岛的第一手可信资料。贾岛实是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因诽谤罪责授长江主簿,不能安在孙子宣宗头上去。“飞谤”也作“诽谤”,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并非指无中生有造谣诬蔑之意。相传尧舜在交通要道树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谓之“谤木”,也叫“华表木”。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此物。在淮南子

14、?主术训中说“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说“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司马迁的史记,后人称为“谤书”“谤史”。后汉书?蔡邕传说“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而“责授”,是指受到责罚而授官,也就是谪官、贬官。唐代,无官被贬的不只贾岛一人,还有孟浩然、温庭筠。孟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40岁游京师,结交名士,应进士举不第。一次,王维私邀他入内署。唐玄宗来了,吓得孟浩然钻到床下藏匿起来。王维以实回答玄宗。玄宗知道他虽是个布衣,却是有名诗人,高兴地说“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于是召问其诗。浩然就背诵他的诗给皇上听。当念到“不才明主弃”时,玄宗不高兴了,说“卿不求仕,奈

15、何诬我!”因放还。孟浩然这是因愤世言激而遭贬。温庭筠,太原人,字飞卿。此人文思神速,每逢入试作赋,都是八叉手而八韵成,从来不打草稿的。但这人生活不检点,言行轻薄,多作侧词艳曲。公卿无赖子弟相与聚饮狎昵,也是数举进士不第。他因冒名代考,而被责授方山县尉。唐代是很看重进士科的,贾岛屡举进士不第,只是个“乡贡进士”,就是由州县选拔出来应进士考试的士子,授官当然是不能给上州刺史之类高官,只能做县主簿县尉之类属官。但对贾岛来说,实在是因祸得福。贾岛在考场上拼搏了20多年,时年59岁。朋友方干寄诗说“岂料多才者,空垂不第名。闲曹犹得醉,薄俸亦胜耕”。崔涂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庭说“身从谪宦方沾禄,才被槌埋更有名”。张蠙伤贾岛说“生为明代苦吟身,死作长江一逐臣”。贾岛为官恪尽职守,最后死在普州司仓参军任上。后200余年,蜀人在官署原地画图像立祠堂,四时祭祀。方舆胜揽里把他列入“名宦”以示旌表。唐末有个诗人李洞,酷慕贾岛,写诗“年年谁不登高第,未胜骑驴入画屏”。可见那时已有人将贾岛故事绘成图画了。李洞还铸贾岛铜像,烧香祭拜,持数珠一日千遍念“贾岛佛”,并抄录贾岛诗送人,说这“无异佛经”。宋代九僧、林逋、寇准、潘阆、魏野、江湖诗人,明的竟陵诗派,清的同光体诗人,无不追慕学习贾岛之诗,可见贾岛生前坎坷,身后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