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对三峡热爱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三峡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写作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作者描写的三峡美丽的景色,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1)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
2、学生:搜集有关三峡、长江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歌颂长江。昨天初读课文后,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描写长江描写三峡的诗句,你们收集了哪些呢?我们来交流一下。2、让我们大声诵读大诗人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3、作者方纪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秋天的三峡如诗如画的美景,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三峡,去感受三峡的秋天那份独特的美。(上课,师生问好)一、复习,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到秋天三峡的成熟之美。那么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美景的呢?(板书:早晨、中午、下
3、午、晚上)二、初读,潜心会文师: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26自然段。读完后,用“”标出所写的景物,用“”划出描写这些景物的语句,再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媒体出示:学习要求)三、精读,体情悟道1、感受早晨的三峡明丽之美师:在你琅琅的读书声中,在你的静思默想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三峡的独特魅力。首先来分享三峡秋天早晨的美丽多姿。(指名汇报)师:你找到的景物是什么?你划的语句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师:是呀,绿叶金实,好一派明丽的三峡秋色呀。(板书:明丽)2、感受中午的三峡热烈之美、下午的三峡平静之美、夜晚的三峡宁静之美师:接着来分享三峡秋天中午的美丽多姿!(指名汇报)(媒体: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
4、,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通过抓“金鳞巨蟒”、“翻滚”、“呼啸”、“奔腾流去”去体会长江的“热烈”,并能将体会送入朗读。师:中午的长江让我们感受到它是那么热烈。那么,下午和夜晚的长江又是怎样的情景?谁注意到4-5自然段中描写长江的语句。(指名读)媒体出示: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师:小声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建议教师从三句话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来点拨学生的发现:比如当学生讲到我发现了长江变化很大,中午热烈,下午平静,夜晚宁静,老师点拨:对啊,长江气象万千、变化多端;当学
5、生讲到我发现作者第一、二句用了比喻的手法,第三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长江的变化,此时教师点拨:是啊,巧用修辞手法,凸显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时候的不同特点)(当学生讲到下午平静,夜晚宁静时教师相机板书:平静、宁静)师:第二句谁来读。指读预设:读得好评价:读得真不错,你读出了长江的这份平静。读得不好评价:让长江流淌得再轻缓一些,你再来读读。你读出了长江的这份平静。师:第三句谁来读?指读。师:长江的眼睛是什么?(眼睛变红字)生:渔火、灯标。师:夜深了,这儿亮起来,那儿亮起来,人们睡了,长江睡了。一切都归与寂静。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后再读。师:同学们,把它读得轻些,慢些,不要打扰了这份宁静,好吗?一起试
6、试。师:长江睡了,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引读),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引读)。师:“摇曳”是什么意思?生:摇动、摇晃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生:渔火和灯光的倒影随着江面晃动师:同学们,渔火和灯光的倒影随着江面晃动,江面的宁静不是被打破了吗?生:打破了(没有打破)师:这就像王唯在鹿柴中写的那样,空荡荡的山谷非常寂静,人的声音更能衬托出山谷的空灵寂静。生背。师:你真会学习,能够联系前面学过的古诗来理解文章的写法。这中写法就叫“以动衬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使用这样的方法。师:长江中午热烈,下午平静,夜晚宁静,真是变幻莫测啊!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它的变化吗?(生练读,请读)这是
7、一个回归整体。3、再次感受夜晚月光下的三峡神秘之美师:说到这宁静的三峡的中秋之夜,有一样景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生闭眼边听边想象)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来说说,此时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生:我看到月亮慢慢地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洒满了三峡。生:我看到起先四周还是一片漆黑,月光是突然间才有的。感觉到了月光,再抬头一看,圆圆的中秋月亮就已经挂在山头了。生:我看到了月光一泻千里的情景,四周的景物,悬崖、树木仿佛一下子都变得温情而柔和了,我也好像陶醉了。师:是啊,多么独特的三峡的月色啊!你还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
8、月色吗?生:神秘、神奇、美妙、迷人、皎洁、令人陶醉师:(板书:神奇)是啊,只有三峡才有如此皎洁,如此迷人,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展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练读。教师引读:建议教师按照月光的变化进行,师读“起初”“而不知在什么时候”“这时”。)(媒体: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师:(教师点“泻”字)大家在看看这段话中的“泻”字,你能换个字吗?用哪个字更好呢?为什么?师:月光如水
9、,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直泻而下,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多么神奇美妙的三峡秋天的月色啊!谁来读?(视学生的朗读进行点拨)请你推荐一位同学来读。师:这就是三峡的秋天,“这一天,正是中秋。”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四、拓展,超越文本1、欣赏三峡的风光片。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语言文字,我们领略到三峡之秋那如梦如幻的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实实在在的三峡风光吧。(放三峡风光片)2、师:都说“百里峡江诗万首”,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其间,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大家拿出课前花老师发的课外阅读文章,它就是被誉为100年中对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之一的余秋雨先生在游完三峡时写下的一时感受。请大家静静地欣赏吧!(学生在音乐声中静静地赏读)4、师:大家读得多么认真啊,沉醉其中吧!是啊,三峡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总让人浮想联翩。古人郦道元说得好啊!(师激情朗诵)来,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吧。(齐诵)5、作业:媒体显示:1、拓展阅读:阅读与三峡相关的诗文。2、朗读积累:有感情读课文,积累精彩句段。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 明丽中午 热烈下午 平静夜晚 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