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脸谱教案(3)领:“喂呀”,合:青衣的哭泣。夸张的美,含蓄的美。超越着生活的模拟。 领:就说手吧,女生:一个手势,那是感情的触角,男生:一个手的造型,那是性格的写照。 领:并拢四指,合:庄重 领:张开五指,合:豪放 领:松弛的手指,合:苍老 领:兰花指,合:描绘出女性的娇丽。一招一式都在节奏中,唱念做打都在旋律里。音乐性可听又可看(师:载歌载舞)合:在灵感中浑然一体。 领:管弦,声带,打击乐,合:发出民族的音色(师:绝不是舶来品)。 领:帕瓦罗蒂惊讶地倾听,合:震得房顶落土的黑头(师:金少山的男高音)羞得云雀远遁的青衣(师:轰动美、苏、日本的梅兰芳)。狂风般的气势,情
2、语般的细腻,胜过普希金的手笔。 领:桨,意识着船,鞭,渲染着马,边锣是水,更鼓是夜。意象纷呈,物象转移。 合:舞台上得其“意”而忘其“形”,观众者知其“形”而解其“意”。京剧是诗,诗是京剧。 歌曲唱脸谱教案 年级:初中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材: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脸谱,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等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歌曲唱脸谱的学习,并与一般歌曲的风格特点相比较,了解京剧花脸唱腔和唱法的特点,并能有板有眼的演唱好歌曲。 3、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尝试
3、京剧中的打击乐器合奏,感受京剧中武场音乐的美,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教学用具: 打击乐器大锣、小锣、鼓、钹、京胡、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归纳、练习、模仿等方法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重点: 有板有眼的演唱好歌曲唱脸谱 教学难点: 1、歌曲中的休止、后半拍起以及最后的一句拖腔 2.能有板有眼的唱出点京歌的韵味 3、锣鼓经中打击乐器的合作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音乐唱脸谱伴奏带) 二、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京胡并边拉边唱京剧选段苏三起解,学生听后回答:
4、(1) 老师演奏的乐器是什么? (2) 音乐风格属于我国艺术表演形式的哪一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 简介京胡,特别是京胡的音色 (2) 由戏曲知识导入京剧 三、京剧知识教学 1提问:什么是京剧? 2介绍什么是京剧,介绍京剧的历史、京剧的腔调、京剧的伴奏乐器、京剧的行当以及京剧中脸谱的色彩的含义 (展示多媒体课件) 3由花脸导入到脸谱,欣赏一组京剧脸谱并简介各脸谱的特点 四、歌曲教学 1、 由脸谱导入到歌曲唱脸谱 2、 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歌曲(初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是不是正宗的京剧唱段?音乐风格如何?音乐结构如何? 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
5、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是用戏曲唱腔旋律为素材创作的具有较为浓郁的戏曲韵味的歌曲。 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A段歌唱的旋律音调比较接近于京剧西皮的旦腔(女声歌唱),B段歌唱旋律更接近于京剧西皮男生歌唱的音调,且较多运用净(花腔)的行腔特点。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是用戏曲唱腔旋律为素材创作的具有较为浓郁的戏曲韵味的歌曲 4 再次欣赏歌曲一遍,同学们跟着音乐轻唱 提示难点并练唱:(1)第一句歌曲的进入, 过门后的后半拍起的乐句进入(2)下滑音,倚音的唱法(3
6、)最后一句中的拖腔演唱(4)一字一音行腔特点,干净利落的演唱风格。 4、 完整的跟音乐伴奏带演唱,注意难点部分 辨认五副脸谱图 5、在大家学唱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几位比较突出的同学,下面老师请这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表演。(第一遍A+B师与一男生合唱,第二遍A+B由另一对男女学生合唱,第三遍B由两位男生演唱) 提示:歌曲的感觉,气息的运用,(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的歌曲,既有接近京剧西皮的旦腔,又有京剧西皮净腔的特点。) 五、 我们也来试一试 (滚头子) 大八 乙台 仓 台台 七台 七台仓 0 锣-逢“仓”敲 钹-逢“仓” “七”敲 小锣-逢“仓” “台”敲 鼓-除“乙”休止外,全敲 1、 练习锣鼓经(师生共同练习全部) 2、 分组练习(加动作) 第一组:跺脚 第二组:捻指 第三组:拍手 第四组:拍腿 3、 全体合作,加入打击乐器锣、鼓、小锣、钹 (1) 请学生示范各个乐器后教师教授打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