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书利华教育网您的教育资源库
高二化学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70分)
1.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为( )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2.室温下,把1mL0.1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 )
A. 1×10-4 mol/L B. 1×10-8 mol/L
C. 1×10-11 mol/L D. 1×10-10 mol/L
3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 (SO42-):c (H+)约为( )
A、1:1 B、1:2 C、1:10 D、10:1
4.弱酸HY溶液的pH=3.0,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的pH范围是( )
A.3.0~3.3 B.3.3~3.5 C.3.5~4.0 D.3.7~4.3
5.将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入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
A.a=b=100 mL B.a=b=1000 mL
C.a<b D.a>b
6.99mL0.1mol/L的盐酸和101mL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溶液的c(H+)为( )(不考虑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A. 0.5×(10-8+10-10)mol/L B. (10-8+10-10)mol/L
C.(1×10-14-5×10-5)mol/L D. 1×10-11 mol/L
7.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最接近于( )。
A. 8.3 B. 8. C. 9 D. 9.7
8.室温下xL pH=a的盐酸溶液和yL pH=b的电离度为α的氨水恰好完全中和,则x/y的值为( )
A.1 B. 10-14-a-b /α C. 10a+b-14/α D.10a-b/α
9.若在室温下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
A.10a+b-12 % B. 10a+b-14 % C. 1012-a-b % D. 1014-a-b %
10.用0.01mol/LH2SO4滴定0.01mol/L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c(H+)之比为( )
A. 10 B. 50 C. 5×103 D. 104
11.pH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倍、Y倍、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同,则X、Y、Z的关系是( )
A.X=Y=Z B.X>Y=Z C.X<Y=Z D.X=Y<Z
12.在某未知溶液中再溶入CH3COONa晶体,测得[Na+]与[CH3COO-]几乎相等,则原溶液可能是( )
A.HCl溶液 B.NaOH溶液 C.KCl溶液 D.KOH溶液
13. 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A.NaNO2溶液的pH大于7 B.用HNO2溶液作导电试验,灯泡很暗
C.HNO2不跟NaCl反应 D.常温下0.1mol/LHNO2溶液的pH为2.145
14. pH=13的强碱溶液和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和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
A. 11:1 B. 9:1 C. 1:11 D. 1:9
班级:高二( )班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二、填空题:(30分)
15.(3分)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NaHCO3溶液(0.1mol/L)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则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所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 。
17. (5分)pH=2的某酸HnA(A为酸根)与pH=12的某碱B(OH)m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正盐,混合溶液的pH=8.
(1)反应生成正盐的化学式为 .
(2)该盐中 离子(填离子符号)一定能水解,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16分)以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的氢氧化钠为例,判断以下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⑴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液滴溅出; ( )
⑵标准液在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 ( )
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标准液); ( )
⑷碱式滴定管(待测液),或移液管里有水珠未经润洗,直接注入待测液;( )
⑸移液管吸取待测液后,悬空放入锥形瓶(尖嘴与瓶壁不接触); ( )
⑹滴定到指示剂颜色刚变化,就认为到了滴定终点。 ( )
⑺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不经干燥便直接盛待测溶液; ( )
⑻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瓶内壁。 ( )
横峰中学高二化学第十周周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D
D
C
A
C
D
D
C
A
D
B
D
AD
D
1.本题以水的离子积为知识依托,考查学生对不同条件下水电离程度的认识,同时考查了思维的严密性。错解分析:pH=12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忽略了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就会漏选D。
解题思路:先分析pH=12的溶液中c(H+)、c(OH-)的大小。由c(H+)=10-pH得:
c(H+)=1.0×10-12 mol·L-1 c(OH-)=1.0×10-2 mol·L-1
再考虑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碱,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最后进行讨论:(1)若溶质为碱,则溶液中的H+都是水电离生成的:c水(OH-)=c水(H+)=1.0×10-12 mol·L-1(2)若溶质为强碱弱酸盐,则溶液中的OH-都是水电离生成的:c水(OH-)=1.0×10-2 mol·L-1。
【答案】CD
2.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在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完全由水电离产生,而氢离子则由酸和水共同电离产生。当酸的浓度不是极小的情况下,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总是远大于由水电离产生的(常常忽略水电离的部分),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始终一样多。所以,酸溶液中的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求算通常采用求算氢氧根离子。
稀释后c(H+)=(1×10-3L×0.1mol/L)/2L = 1×10-4mol/L
c(OH-) = 1×10-14/1×10-4 = 1×10-10 mol/L
【答案】D
3.根据定量计算,稀释后c(H+)=2×10-8mol·L-1,c(SO42-)=10-8 mol·L-1,有同学受到思维定势,很快得到答案为B。其实,题中设置了酸性溶液稀释后,氢离子浓度的最小值不小于1×10-7mol·L-1。所以,此题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只能近似为1×10-7mol·L-1。
【答案】C
4.虚拟HY为强酸,则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
c(H+)=×10-3 mol·L-1
pH=3+lg2=3.3,事实上HY为弱酸,随着水的加入,还会有部分H+电离出来,故
c(H+)>×10-3 mol·L-1即pH<3.3。
【答案】A
5.盐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加水稀释过程中盐酸电离出的H+离子的物质的量不会增加。溶液中c(H+)与溶液体积成反比,故加水稀释时,c(H+)会随着水的加入而变小。醋酸是弱电解质,发生部分电离。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未电离的醋酸分子发生电离,从而使溶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而c(H+)与溶液体积同样成反比,这就使得此溶液中c(H+)受到n(H+)的增加和溶液体积V增加的双重影响。很明显,若将盐酸和醋酸同等程度的稀释到体积都为a,则盐酸的c(H+)比醋酸的c(H+)小。若要稀释到两溶液的c(H+)相等,则醋酸应该继续稀释,则有b>a。
【答案】C
6.把101mL的Ba(OH)2分差成99mL和2mL,其中99mLBa(OH)2溶液和99mL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这样就相当于将2mL0.05mol/L的Ba(OH)2加水稀释至200mL,先求溶液中的[OH-],然后再化成[H+],故应选D。
[答案]D
8.c(HCl)=c(H+)=10-amol·L-1,盐酸的物质的量=10-a×x mol·L-1,c(NH3·H2O)·α=c(OH-)=10b-14 mol·L-1,NH3·H2O物质的量为10b-14÷α×y mol·L-1。根据题意:
10-a·x=10b-14÷α×y,得x/y=10a+b-14/α。
【答案】C
9.设氨水和盐酸各取1L。氨水电离出的c(OH-)=10-14÷10-a mol·L-1=10a-14mol·L-1
即氨水电离出的OH-的物质的量为10a-14mol,而NH3·H2O的物质的量=盐酸的物质的量=10-bmol·L-1×1L=10-bmol;所以氨水的电离度为10a+b-12 %。
【答案】A
10.多加1滴H2SO4,则酸过量,相当于将这1滴硫酸由0.05mL稀释至100mL。少加1滴H2SO4,相当NaOH溶液过量2滴,即将这部分NaOH溶液稀释至100mL。现计算如下:
①多加1滴硫酸时,c(H+)==10-5(mol/L),
②少加1滴硫酸时,c(OH-)=10-5(mol/L),
c(H+)==10-9(mol/L),故二者比值为104。
【答案】D
二、15.因为HCO3-+H2O H2CO3+O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加热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c(OH-)减小,所以酚酞溶液颜色变浅。(3分)
16.解析:加入氯化钡后产生碳酸钡沉淀,降低了溶液中c(CO32-),溶液中由CO32-水解产生的OH-变少,溶液碱性减弱。
答案: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2分)
在纯碱溶液中,CO32-水解:CO32-+H2OHCO3-+OH-,加入BaCl2后,Ba2++CO32-==BaCO3 (白色),由于c(CO32-)减小,CO32-水解平衡左移,c(OH-)减小,酚酞褪色。(4分)
17.(1)BnAm (1分)
(2)An-; (1分)An-+H2OHAn-1+OH- (3分)
18.(1)~(6):偏低;(7)、(8):无影响。(每空2分)
书利华教育网您的教育资源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