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巴林左旗地下水资源管理情况汇报
巴林左旗水利局
我旗是乌尔吉沐伦河的发源地,近90%的土地面积集中在这个流域,全旗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3亿立方米,基本没有境外水源补给。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57.5 m3,是全国人均占有量2200m3的40%,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这样算来,我旗已进入重度度缺水地区的行列。
全旗地表水资源量为2.0859亿立方米,地表水多年平均开发利用量为4813万立方米,开发利用程度为23.1%;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0318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为6864万立方米,开发利用程度达到66.5%。经过长期观测井多年观测,我旗地下水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1998年到2008年,左旗南部古北口村地下水位下降为13.55米,隆胜村地下水位下降为3.24米,左旗西部哈拉哈达镇山湾村地下水位下降为6.08米。连续多年的干旱,已为我们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采取最严厉的管理制度,将严重影响我旗今后的经济发展,为此我旗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加大了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力度。
一、大力宣传水法,增加全民的水法制意识。
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标语口号、印发材料、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09年9月开始,又开通了水利系统固话、移动电话的水法宣传彩铃业务,通过左旗电视台开展长期的水法宣传活动,利用各类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工作人进行水法宣传。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治水的观念,提高了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的意识,有力的推动了全旗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贯彻实施水法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地下水管理。
一是加强了全旗水资源评价和规划工作。2008年2月,完成了全旗水资源评价并通过自治区水利厅评审,这在自治区是第一家县级水资源评价报告,该报告查清了全旗水资源量和水质情况,对近两年多实行全旗计划用水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收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份,又与赤峰市水文局达成了编制《巴林左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综合规划》协议,现已完成规划前期基础资料搜集调查工作,该规划编制完成后,将对全旗国民经济发展布局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是对工矿企业实施了水资源智能化管理。我旗工业企业较多,尤其是矿山企业,工业用水量大。部分用水企业节约用水、依法用水意识不强,单位产值耗水量大,废水回收率低;无取水计量设施;利用各种理由抵触水资源费收缴等等,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经调查,全旗16家规模以上工业和31家中小工业使用的全部为地下水,年耗水量700多万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95立方米;工业耗水率为42%,排水率58%。工业废水重复利用低,重复利用率不到40%。这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的到“十一五”末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8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全旗用水量较多的白音诺尔铅锌矿、红岭铅锌矿、玉峰矿业、辽都矿业、白音罕山矿业、鑫泰铁矿、自来水公司等1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31套智能化远程监控设备,对林东镇城区用水量较小的自备水源井安装了23块IC卡智能水表,智能化计量设施的安装,大大加快了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设步伐。
三是加大水资源费的收缴力度,利用经济杠杆提高用水户的水商品意识,促使用户节约用水。多年来我旗水资源费征收主要靠用水量估算、查定额等办法进行,造成用水企业用水量申报不实,浪费水资源现象非常多,每年征缴的水资源费也在20万元左右徘徊。安装水资源智能化远程监控设备后,精确计量了用水企业水资源量,距监测数据显示,全旗规模以上企业实际用水量高于原来估算用水量的1.4—2.1倍。由于计量设施的安装和实行了强有力的征费措施,现正在扭转水资源浪费现象和水资源费征收难的被动局面。根据监测数据显示,五月份全旗规模以上企业实际用水量639485立方米,六月份全旗规模以上企业实际用水量538300立方米,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水101185立方米,节水15.82%,节水效果逐渐显现,原因就是由于水资源费的足额征收促使企业加大了废水回收利用力度。同时在水政人员的积极努力下,绝大部分企业也打消了协商交费的想法,按月足额缴纳了水资源费,使水资源费征收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截止目前已征收水资源费75万元,预计到年末水资源费征收能够突破100万元。
四是出台了《巴林左旗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从目前我旗水资源情况看,形势比较严峻,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大气降水是我旗地下水资源的唯一补给源,我旗多年平均年降雨量380毫米,近几年降雨量始终在200毫米左右徘徊,根据《巴林左旗水资源评价》全旗地下水可开采量仅为10318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不到290立方米。另一方面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重复利用率低,浪费地下水资源现象比较严重。我旗多年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量11677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为6864万立方米,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量占全旗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的58.8%。针对水法及水法规的一些条款规定过于原则,水资源管理可操作性不强,所以,结合我旗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水利行业标准,由旗政府出台了《巴林左旗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在办法的起草过程中旗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旗领导多次强调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并于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一日旗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议定要水利局抓紧起草制定《巴林左旗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为搞好该项工作,水利局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在起草过程中,工作小组多次深入我旗地下水管理的现场进行调研、考察,总结和汲取了近几年我旗地下水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在水利局内部反复研讨形成初稿。水利局就《办法》初稿,通过政府办征求了旗人大、旗政府、旗政协、旗法院和11个苏木镇办事处以及10个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参考了部分地区的地下水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于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五日旗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办法在内容上主要对水法、水法规规定过于原则,不利于实际操作的条款进行了细化,《办法》规定了需要办理取水申请和取水许可的范围,结合左旗实际,对农业单井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以下用水简化了申请程序。对左旗打井市场不规范、管理混乱问题,添加了钻凿井施工管理。为保证人畜饮水安全,对林东镇集中供水水源井和全旗人畜饮水井周边的污染源和其它水源半径进行了限制。对在林东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地区的自备水源要有计划实施关闭。《办法》还明确了计量设施采购、安装、维修养护、更新费用的承担方式,对水资源费征收采取的方式,对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节约用水减收标准等做了相应规定。《办法》对旗政府与企业签订取水免交或代缴水资源费协议的,明确了对在本办法实施之前,用水企业必须按着法律规定足额缴纳水资源费,再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该企业的取水情况,报请旗政府批准,采取补助的方式用于该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从协议签订之日起五年之后,按着法律规定必须重新办理取水许可证,旗政府与企业所签订的协议涉及免征或代缴水资源费的条款自行废止, 用水企业取水要严格按着水法规定执行,对节水工作做得好的用水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这样规定即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了政府招商引资的灵活性。
五是加大水政执法力度。工作中,水政监察大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了水法执法力度,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自2009年以来,共查处水事案件56件,其中:违法开采水资源案件21件,处理水土流失案件15件,查处河道案8件,处理水工程案12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了群众守法的自觉性,水事纠纷和违法案件逐步减少,水利秩序有所好转。
三 以项目为载体,强力推进节水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做好项目规划和储备。拟建琥珀沟水库项目建议书已经内蒙古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上报市发改委、水利局待批。总投资4800万元的国家级节水重点县项目进展顺利,已委托内蒙古水科院编制规划。水闸除险加固工作已通过松辽委审查,列入国家水闸除险加固规划。
二是农牧业高效节水项目进展顺利。针对我旗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下的实际,2010年旗政府实施了以喷滴灌为主的农牧业高效节水项目,共落实种植面积16425亩。其中滴灌13925亩,喷灌2500亩。安装35套首部控制、5台自走时针式喷灌机。完成甜菜种植 6325亩,马铃薯种植 6000亩,玉米膜下滴灌1000亩,玉米喷灌制种1000亩,优质牧草喷灌1500亩。在大旱之年抗灾增产潜力得到显现,体现了其“节水、避灾、增产、提效”的优势,真正实现了大灾之年不减产。
三是全旗五十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按着赤峰市政府提要求,我旗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要发展十万亩玉米膜下滴灌,2011年十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今年要全面完成地下管道铺设任务,确保明年十万亩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发挥出节水增效效果。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开发利用不均衡。我旗水资源基本没有境外水源补给,全旗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仅为23.1%;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达66.5%。由于近年来降水减少、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等气候原因,目前我旗内陆河径流量呈迅速下降趋势。
二是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矛盾日趋突出。由于人为无序开采和干旱影响,导致我旗水资源出现严重的采补失衡。据统计,以2000年观测井地下水水位为基点,2002年地下水位年均下降0.7米,2005年均下降3米,到2010年地下水位下降5—7米,严重地区降幅已达15米以上,并且全旗有317眼农灌井干枯,吊空320眼,自来水井干枯7眼,有27个村出现人饮困难,全旗有4.73万口人,14.94万头只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缺水。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阻碍我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全社会水忧患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我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57.5 立方米,按照国际标准,我旗已进入重度缺水地区的行列。一方面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的节水意识更为淡薄。另一方面工矿企业节水机制不健全,节水管理粗放,缺乏节水降耗的内在动力。
四是水政综合执法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首先一些大型企业和公益性企业单位长期无序开采使用大量地下水资源,部分浅井被吊空,再打新深井,造成恶性循环。部分企业对水政综合执法存在抵触情绪,不配合、不缴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其次各部门无序取水。部分项目只顾眼前利益,项目资金低水平利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继续加强地下水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对符合取用地下水条件的要装表计量,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鼓励企业加大再生水回用力度,提高水资源的的循环利用率。同时,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区保护。
二是全面提升农牧业用水效率。针对地表水利用率低的实际,积极争取渠系改造和水源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地表水为主,以地下水为补充的用水格局,同时,加大现有井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并对全旗高效节水灌溉重新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坚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分年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从2011年开始每年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面积10万亩,连续实施5年,使我旗的农牧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合理利用水资源相关办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分群体、分层次,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全面增强社会各界的水忧患意识和依法取水观念。
四是加强水政综合执法力度。继续加强水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工作水平;搞好部门协作,规范依法行政秩序,坚决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同时,在全旗范围内逐步推广水资源智能化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规范取水许可程序,实现采补平衡,永续发展。对部分工矿企业不配合执法部门,拒缴或欠缴水资源费的问题,组织专门力量予以解决,建立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