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概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0732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概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概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概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1-02-19;修订日期:2021-04-05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编号:JJ-2020-02)作者简介:肖蕾(1973-),女,湖南籍,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骨科系统疾病的临床防治电子邮箱:文献综述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概述肖蕾1,高育龙2,潘洁2,丁会申2(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天津 300142;2.北京大兴兴和骨伤医院,北京 102628)摘要: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显著。针灸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包括针刺、灸法、针刺与灸法并用、针灸结合其它治疗等。本文介绍了

2、针刺治疗的选穴原则、辨证思路、针刺手法,创新的特种针法,同时结合电针、耳针、水针、穴位埋线、灸法、综合治疗进行全面分析,了解目前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现状和优势,总结了存在的不足,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针刺;灸法;电针;耳针;穴位埋线;水针中图分类号:R681.5,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34(2023)04-0683-03DOI:10.3969/j.issn.1005-7234.2023.04.053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由于颈椎间

3、盘、颈椎关节、韧带发生退行性和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颈部、肩部以及上肢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1。近年来,人们长期伏案工作、操作电脑以及工作紧张等因素,使得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年轻人羅患此病逐渐增多2,3。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项痹”、“项强”、“骨痹”等范畴,本病病机的关键在于感受风寒湿邪、长期劳作,肝肾不足、气血亏耗,而至筋脉失于滋养,经络受阻,不通则痛。针灸治疗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其治疗CSR 取得了满意疗效1。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 CSR 综述如下。1 针刺1.1 毫针1.1.1 常规针刺1.1.1.1“近端取穴”和“远近配穴”相结合的选

4、穴原则毫针治疗 CSR 选穴多采用“近端取穴”和“远近配穴”相结合的治疗原则1。吴伟4以近端取穴为主,选取夹脊穴、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天宗、秉风,配合远端穴位手三里,结合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针灸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邓北强等5近端取夹脊穴、天柱、大椎穴,远端取合谷、列缺、后溪穴治疗 CSR,结果证实,针刺治疗能够抑制组织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1.1.1.2 经络、经筋辨证的辨证思路在辨证选穴方面,经络、经筋辨证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辨证思路,周娅妮等6采用分经针灸治疗 CSR,确定病经,选取颈项部的阿是穴,配伍同侧和对侧表里经的络穴,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

5、减轻。郭琴7根据经筋理论采用经筋辨证取穴治疗 CSR,近端选颈夹脊穴,远端选取病变所属经筋区域的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了上肢及手功能。1.1.2 针刺手法1.1.2.1 传统手法张轶等8认为,大椎穴可以激发阳气,配合颈夹脊穴能疏通颈项部气血,在大椎穴及颈夹脊穴实施烧山火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证候。张艳丽9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天宗穴,配合常规针刺和艾灸,总有效率为95.3%,表明苍龟探穴针刺手法可引导经气,通阳祛邪。邱盈盈等10在常规针刺基础上,采用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双侧颈夹脊穴,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常规针刺组降低明显,龙虎交战针法对气血行“一推一拉”的双向作用,起到了散瘀、行滞、

6、祛痛的效果。1.1.2.2 创新手法施研11采用弩针手法治疗 CSR,治疗后的疼痛改善和颈椎活动度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普通电针组,提示弩针手法可以改善微循环,减少颈神经根刺激症状。1.1.2.3 针刺深度传统理论与现代机理结合马幸福等1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深刺后溪穴治疗 CSR,针尖朝向合谷穴方向,深度 30 mm,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其认为深刺后溪穴可直接刺激局部感觉和运动神经,达到解痉止痛的功效。袁柯等13报道了在超声引导下针刺颈夹脊、天柱穴至多裂肌层治疗 CSR,疗效满意,其认为穴位深刺可直达病所,改善颈项部血供。1.2 特种针法1.2.1 特殊穴位疗法现代医家在传统针灸疗

7、法基础上发展了各种特殊穴位疗法,如腹针、项八针、颈三针、平衡针、腕踝针等,操作方法简便,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曹兴博14采用腹针疗法配合电针治疗 CSR,祛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认为腹针治疗可以调理中焦、培肾固本,从而实现治病求本的作用。王莹等15采用项八针治疗 CSR,在减轻疼痛、调节情绪、恢复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表明项八386颈腰痛杂志 2023 年第 44 卷第 4 期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2023,Vol.44 No.4针可以改善微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马艳16采 用 中 药 联 合 颈 三 针

8、治 疗CSR,结果显示,实验组颈椎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改善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的对照组,认为颈三针三穴分布颈椎上、中、下三个区域,起到“以痛为腧”的作用。近年来,平衡针疗法也广泛应用于临床,白国梁17的研究显示其改善急性疼痛效果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认为针刺平衡针颈痛穴、肩痛穴的外周神经,通过神经传导通路激活高级中枢,修复了病变部位功能紊乱。曹榕娟18以腕踝针为主治疗 CSR,选取患侧上 4、5、6 区为治疗区域,治疗后上肢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总有效率 93.33%,认为腕踝针通过改善远端循环以缓解颈部功能障碍,同时调动体内痛觉调整机制而止痛。1.2.2 特殊针具疗法后世医家在古代针具的基础上,

9、依据临床需求,发明出多种使用简便、疗效快捷、微创功能的针刺用具,如毫火针、浮针、滞动针、针刀、筋骨针等,丰富了针刺方法。孙春 梅 等19采 用 毫 火 针 治 疗CSR,结果发现颈部疼痛及颈部功能障碍明显好转,提示毫火针可以迅速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浮针疗法的特点是只作用在浅筋膜,不深入多层次组织,即可取得显著疗效;康梦如等20对浮针治疗 CSR 的临床疗效与普通电针进行对比,发现浮针不但缓解疼痛明显,而且即时起效迅速,认为浮针作用于疏松结缔组织可产生压电效应,消除炎症及粘连。滞动针疗法具有选穴少、治疗范围大的特点,即“动针一点,效应一面”,其针体表面的弧形凹槽可以减压减张,起到松

10、解粘连、减轻神经根压迫的作用;邓燕琴等21采用滞动针疗法治疗 CSR 患者 30 例,治疗后2 周及 1 个月,患者疼痛程度均较口服西药的对照组缓解,总有效率为 96.7%。针刀在发挥“针”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作用的同时,又将“刀”的松解粘连、解除卡压的作用有机结合,王鹏等22进行了针刀与针刺治疗 CSR 的疗效对比,以疼痛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针刀疗效更佳。筋骨针则是在针刀基础上结合九针的特点发明的针具,既有微创针刀松解筋结的作用,又具有传统针灸通经活络等功能。倪国栋等23观察筋骨针治疗 CSR的疗效,采用“筋膜扇形松解法”分离粘连的筋结点,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体征均较毫针治

11、疗明显改善。1.3 其它针刺疗法电针、耳针、水针、穴位埋线等针刺疗法治疗 CSR 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邓丽莎24将收治的 CSR 患者采用电针治疗,治疗后患者颈椎功能明显缓解,疼痛程度减轻,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较牵引治疗的对照组疗效更优,表明电针可改善微循环,修复受损神经,提高 CSR 治疗效果。耳针通过刺激耳穴或耳部的阳性反应区,使颈项部经脉气血通畅,获得镇痛作用;林海瑞25治疗 CSR5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透刺和压籽治疗,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减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4.23%,提示针刺配合耳穴治疗效果更佳。周冠龙等

12、26将电针治疗设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电针治疗,两组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同时工作和生活能力显著改善。水针将针刺穴位与药物效应相互协同,进一步提升了缓解神经根水肿、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根的作用。赵文秀27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 CSR,与针刺治疗进行对比,治疗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穴位埋线可通过对穴位的长期理化刺激使气血疏通,达到行气活血止痛之功。2 灸法灸疗自古沿用至今,如温和灸、雷火灸、火龙灸、热敏灸、天灸,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满意疗效。温和灸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赵娜等28采用艾条温和灸治疗风寒湿型 CSR 4

13、00 例,患者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并提示以艾绒配合中药的效果更佳。胡晓慧等29采用创新配方和用法的雷火灸,灸条药物成分以艾绒、乳香、柏树茎、木香、干姜、羌活、穿山甲等药材为主,用特制雷火灸盒固定于施灸部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 CSR 28 例,总有效率达 96.4%,采用雷火灸可使温经散寒的功效能更快速地直达组织深部,缓解卡压、消除炎症,同时费用低、舒适度高。火龙灸是在人体背部进行的面积较大的隔物灸,刘建梁等30将改良的火龙灸结合针刺治疗 CSR 与单纯针刺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疼痛变化程度与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火龙灸施灸部位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温经散寒力强,配合改良配方,更加强了消瘀散结、

14、温阳散寒的作用。热敏灸对体表热敏化腧穴施以灸疗以温经止痛,吴欢等31采用热敏灸治疗 CSR 后,患者颈椎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明显改善,其认为热敏灸不但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促进组织自我修复。“天灸”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次数少、疗效持久的特点,程耀南等32采用改良天灸方治疗 CSR 患者,与安慰剂治疗对比,治疗后、治疗后 1 个月和 3 个月治疗组颈部疼痛及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进 一 步 验 证 了 天 灸 的 有效性。3 针刺与灸法并用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许家锋33观察在颈夹脊穴给予温针灸治疗 CSR 的疗效,与常规针刺夹脊穴进行对照

15、,结果证实温针灸效果更明显。灸法可温经通脉、促进气血运行,与针刺结合,可使经气通畅,促进针刺行气止痛的作用;针刺行气还能将艾叶散寒止痛的药效直达病所,二者协同配合以提高疗效。临床报道针刺后施灸亦取得满意疗效,王桂彩34治疗 CSR300 例,针刺后均给予艾条温和灸,穴位选取三阴交、百会、夹脊穴,每个穴位艾灸 10 min,与西药对照,结果不但使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同时缩短了治愈时间,进一步验证了针刺与灸法并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4 针灸结合其它治疗王海霞等35治疗 CSR 患者,对照组采用针灸三通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葛根四虫汤,结果观察组不但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降低

16、,针灸调畅气机促进汤药吸收,汤药促进针灸行气止痛,提示针灸配合中药的效果更佳。周桂生36486颈腰痛杂志 2023 年第 44 卷第 4 期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2023,Vol.44 No.4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 CSR,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说明针刺结合推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李贞晶等37观察针刺结合家庭锻炼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王亮等38将常规针刺结合刮痧与常规针刺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疼痛改善明显,提示针刺结合刮痧可以缓解 CSR 患者颈部肌肉紧张疼痛,提高疗效。针刺结

17、合物理治疗也取得满意疗效,吴新蓉等39采用针刺结合中频电治疗 CSR,结果总有效率达 95.35%,针刺与中频电相互协同,能进一步提高 CSR 的疗效。5 结语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对 CSR 的深入研究,针灸显示出独特的疗效。辨证思路方面,重在经络辨证、经筋辨证,重视针刺手法。针灸的治疗方法多样,学者们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解剖医学知识相结合,涌现了多种特色穴位疗法,研制发明的特色针刺用具更具有多样性和实用性,在传统灸疗基础上优化并探索了新的灸疗配方,使针灸疗法得以不断继承创新。目前针灸治疗 CSR 的研究尚不完善:辨证思路单一,缺乏八纲辨证、气血辨证的指导,尚无西医不同病期的中医辨证;缺少多中

18、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辨证分型标准、诊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治疗时间、治疗疗程尚不统一;观察指标以临床主观症状评分为多,客观理化指标较少;远期疗效的临床观察较少;缺少针灸配合日常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观察;缺少病理生理角度的针灸治疗机制探讨。今后,学术界可从多角度进行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使针灸治疗CSR 的诊疗方案更加标准化和系统化,总结出一套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规范化诊疗体系,以期推动针灸在颈椎病中的应用取得更大进展。参考文献:1 张林子,吴立群,陈睿哲,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穴规律分析J.中国针灸,2020,40(11):1259-1262.2 郑亦

19、沐,关里.职业因素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7,30(2):112-114.3 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4,35(1):62-64.4 吴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有效性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121-123.5 邓北强,牟杨.针刺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6):2526-2528.6 周娅妮,黄月莲,易光强,等.分经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6):587-590.7 郭琴.经筋辨证取穴浮刺法治疗神经根

20、型颈椎病顽固性上肢麻木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20,51(9):54-56.8 张轶,班海燕,田明,等.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17):2737-2739.9 张艳丽.艾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0):1256-1257.10 邱盈盈,刘海玲,刘智.颈夹脊穴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2016,26(10):927-929.11 施研.弩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初步探索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8):39-41.12 马幸福,朱俊琛,王超,

21、等.后溪深刺联合红外线照射作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J.颈腰痛杂志,2019,40(1):82-83+85.13 袁柯,杨芳,郭强.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与针刺深度的关系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10):1295-1299.14 曹兴博.电针结合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30 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0):78-79+85.15 王莹,沈卫东,王文礼.“项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6):1254-1256.16 马艳.逐瘀颈康汤加减结合颈三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NDI、Cobb 角的影响J.中国疗养

22、医学,2020,29(6):650-652.17 白国梁.平衡针疗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疼痛症状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13):1926-1928.18 曹榕娟.腕踝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疼痛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32-33.19 孙春梅,张志强.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14):108-110.20 康梦如,张彬,陈柳丹.浮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6):52-54.21 邓燕琴,郭钦源,谢丽凤,等.滞动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30 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

23、志,2017,33(12):77-79.22 王鹏,霍丽.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7):164-167.23 倪国栋,傅立新.筋骨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的随机对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9):34-37.24 邓丽莎.电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18):70-72.25 林海瑞.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5):25-28.26 周冠龙,陈振英.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24、病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93-95.27 赵文秀.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9):112-113.28 赵娜,谢晨,陈云飞.不同配比药物艾条温和灸治疗风寒湿证神经根型颈椎病 400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7,58(12):1024-1027.29 胡晓慧,胡蕖,陈兴华,等.雷火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28 例J.中国针灸,2019,39(12):1308-1310.30 刘建梁,景福权,牛相来,等.针刺结合火龙灸法治疗 4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6,37(5):4

25、51-453.31 吴欢,王丽莉,窦丹波,等.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寒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 30 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S1):95-97.32 程耀南,陈钦.改良天灸方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4):72-75.33 许家锋.温针灸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改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2):89-90.34 王桂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性分析J.光明中医,2020,35(21):3418-3420.35 王海霞,王丽娜,陈莉.葛根四虫汤结合针灸三通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

26、7(1):34-35.36 周桂生.中医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8):41-44.37 李贞晶,瞿昱,孟宪忠.针刺结合家庭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12):1323-1326.38 王亮,杨宪章,季庆洁,等.刮痧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30 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68-69.39 吴新蓉,沈振华.针刺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4):86-88.586颈腰痛杂志 2023 年第 44 卷第 4 期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2023,Vol.44 N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