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什么是面积2、 教材分析“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整个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为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教材在安排上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第一层次通过比较数学课本与语文课本、硬币、手掌、树叶四个实物面积比大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
2、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又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特别是感知正方形进行测量、比较的优点,更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作好铺垫。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3、 学情分析(1)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2)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3)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
3、、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了图形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且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评估、验证的能力,具有摸一摸、比一比等动手操作能力。4、教学目标(1)参与认知过程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 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2)教学难点: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6、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 动手操作法 游戏法7、媒体资源:PPT课件 flash课件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
4、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师(出示数学书和语文书)同学们熟悉这两本书吗?它们什么是一样的?学生会说到是大小一样,追问:什么大小?指的是哪里?学生会尝试说出是面一样大,或是会用手摸书的封面来解释。然后,师对全体生:我们大家都来摸一摸,再来说一说,数学书和信息书的封面一样大。师:那这两枚硬币呢?有什么不一样吗?谁的面大,谁的面小呢?生:主动去摸一摸,然后其他学生也来摸。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面”上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引出对面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新知做铺垫。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面积概念(1)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师:我们刚才摸到的都是物体什么?(表面) 比的又是什么?(物体表面的大小)(2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师慢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说。师:课本封面的大小呢?(多指名几个人说)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其它面的面积?并用学生举出的例子比面的大小。(3)看一看、说一说。屏幕展示书上四幅图抽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师:这些图形能通过摸来感受它们的大小吗?这些图形有大小之分吗?那也就是说这些封闭平面形也有面积,谁能说说它们的面积是指哪里呢?有什么办法能够把面积呈现出来?(4)联系生活拓展。谁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还见过哪些物体表面、封闭的平面图形面积吗?先小组说,再集体交流。2.动手操作、比较大小,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1)直接观察比较出示两个大小
6、悬殊的三角形比较面积大小(观察法和重叠法)再出示41页练一练第一题。借助工具比较师: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图形(附页2中图6)谁的面积大? 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找验证策略:生回答:面摸,感受指出面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虽然本课没有要求对物体表面的概念进行探究,但仍然在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中,从物体的一个面开始,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表面有时是由多个面组成的。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地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渗透了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
7、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识,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解“封闭”一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老师自己尝试创新举例”一系列实践,认识面积的概念,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积的表象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培养了直观估测的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比较方法(“观察法”“剪拼法”“摆图形”“数格子” “统一标准”),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统一标准”,从而顺利验证猜一猜的答案,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上
8、台交流展示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看来面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普遍的,只要大家多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巩固应用1直观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练习41页的2题。创意大比拼练习40页画一画。 让学生先说一说要求中要注意什么,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学生自己尝试画,先完成的同学的可以相互看一看,分享不同的画法。然后再全班展示交流中,体会形状不同的图形,面积可能相等。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面积的认识,让学生自由想象,画出各种图形,然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直观感知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认真。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总结收获使学生再次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充分吸收掌握的目的板书设计: 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