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参深加工.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201051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参深加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海参深加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海参加工 1.盐渍海参的加工工艺及食用方法 加工工艺:鲜活海参去内脏洗净后在锅内煮10分钟左右,放入容器内加入盐水,放在冷藏柜内长期保存,无任何防腐剂,可充分保留了鲜参的味道。部分为了增重,就反复煮和浸盐水,让盐水充分进入海参体内达到增重多卖钱的目的。 食用方法:食用前将海参扩肚去嘴,洗净后放入纯净水中浸泡去掉咸味为止,约为12-36小时。将泡好的海参放入高压锅内,倒入清水,根据海参的大小选择蒸煮时间(大海参十五分钟,中等海参十分钟,小个海参六分钟),关火后,待五分钟将海参倒出放入纯净水中泡发1-2天,放入冷藏柜随时食用。 市价大约在200-500元每斤,只可以迎合没有听说过海参为何物或想吃而经济实力略差的一小部分低端消费者,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进行购买的,因为经过这种方法加工的海参所具备营养价值很少。 优点:价格便宜,让所有人都可以品尝海参。 缺点:食用程序复杂、反复煮和浸泡营养成分大部分流失,食用后滋补效果及其缓慢。 2. 盐干海参的加工工艺 这是最传统的海参加工方式,已有上千年历史。 加工工艺: 煮参:将活海参去内脏洗净,放入大开水锅内煮30分钟左右,待参皮皮紧、刺硬时捞出。煮时要勤翻动和去掉浮沫,防止海参贴在锅底化皮。 腌渍:将煮过的海参凉透后,加盐拌匀盛入大瓷缸,缸口用一层厚盐封严,腌渍15天以后出缸。腌渍过程要隔几天检查一次,如发现海参发烧,汤色变红,应立即加盐或回锅煮,如正常,检查完后仍加盐封顶。 烤参:将腌渍参的原汤加入15%的盐放入锅中烧开,再将参下锅煮30-50分钟并随时翻动,将参捞出时表面立即显干,并有盐粒结晶,即可出锅,发现参体有水泡应立即刺破。  拌灰:将烤好的参趁热加灰,为使海参着色黑且干得快,最好用柞木碳和松木碳碾成的灰。用草木灰亦可,但拌出的参体色较浅且干的较慢。 晒干:将拌匀灰的参晾晒,每2-3天收回库中回潮,反复进行3-4次,直至充分干燥,即为成品。加工出成率,每100公斤鲜参加工干参6公斤左右。    国家规定盐干参的含盐率不能超过50%,但许多加工者为了增加重量,就反复煮反复加盐淹,每反复一次,就能增加1成重量。这样参的质量非常差。  盐干参的食用方法:    主要是将盐干参泡发后,炒、炖、拌都可。最麻烦的是泡发,直接影响口感。    干海参的涨发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半油发;②纯水发;③蒸发。无论哪一种方法在涨发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和水都不能沾上油和盐。油可使海参溶化,盐使海参不易发透。 市场价格大约在500-2000元,原则上低于1000元的盐干参是劣质参 盐干参的优点:    运输储存即为方便,保质期能长达10余年;    加工成本低,不需要复杂设备和太多成本。 盐干参的缺点:    不科学:海参只要经过98度以上高温10分钟,海参中最有价值的活性物质就遭破坏。经过反复高温和浸泡后,海参中的重要成分海参多糖绝大部分流失,海参已经没有多少营养价值,滋补效果极其缓慢,一般需要2个月以上方有效果。    不易吸收:海参蛋白分子量大,人体自身缺乏分解的酶,其有效成分难于吸收。在不到20%的残留的营养中,人体还只能吸收利用其50%的营养。    太麻烦:干海参需要长时间水发、浸泡和烹调,程序复杂麻烦,技术要求高,一般家庭难于完成。许多人都通过海参商发好再买。    不安全:因海参不易储存,部分商贩为长时间保鲜和增重,加入福尔马林等有毒物质,对身体造成潜在危害。 3.淡干海参加工工艺               淡干海参是最近新起的一种新工艺。 加工工艺 原料处理  将新鲜原料放在海水或稀薄的淡盐水中,洗净表面附着的粘液。然后用金属脱肠器(中空的细管)由肛门伸入,贯穿头部后拉出内脏。再用毛刷通入腹腔,洗去残留内脏和泥沙,或用长形小刀在背面尾部切开3厘米,挖去内脏,用稀盐水洗净。 水煮  锅中注入2波美度的淡盐水,加热煮沸后加少许冷水,使温度降至85℃左右。将洗净的原料按大小分批放入锅中煮1-2小时,煮至用竹筷很容易插入肉内部为适度。在煮熟过程中,如发现腹部胀大的原料,用针刺入腹腔,排出水分后继续加热。有泡沫浮出,随时除去。     烘焙和日晒  海参取出冷却后,置炭炉上以20-25℃烘焙2小时,待表面水分蒸发后再行日晒。以烘干与晒干交替继续干燥3-4日,达五成干以上。     罨蒸干燥  将已半干的海参收藏在木箱中,四周以洁净稻草或麻包,加盖密封。罨蒸3-4日,再行晒至全干为成。 食用方法:将干海参洗净浸泡 24 小时左右,待海参泡软从开口处割开洗净去掉牙,(为了发的个头大可以打掉筋但可以吃)上锅煮 30 分钟左右,出锅待水凉透后,换纯净水加冰块置于冰箱冷藏箱内浸泡24—48小时,每6—8小时换一次水和冰块。注意:泡发时不要见油、盐和碱。     经发制后宜作多种烹调方法,最宜烧、扒、烩、熘,也可汆汤、做馅。肉质软滑柔嫩,口感爽脆腴美。由于海参本身并没有明显滋味,制作时,必须辅助以高汤来增进滋味。     市价2000-6000元/500g。价格与产地和含水率有很大关系。消费者从刺、颜色、水发后大小弹性等能做简单判断。 优点:方便存储运输,保质期长;加工成本低,不需要复杂设备和太多加工成本。 缺点:首先,此种加工工艺使海参的大量营养物质流失,减低其食用后的功效,滋补效果缓慢,一般需要2个月以上方有效果。其次,食用时发制的过程十分繁琐,非专业人士不易操作。 4.淡干海参发制五步曲 5.干海参的三种涨发方法对比 干海参的涨发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半油发;②纯水发;③蒸发。无论哪一种方法在涨发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和水都不能沾上油和盐。油可使海参溶化,盐使海参不易发透。  半油发:先用水将海参洗净外皮,晾干,入炼好后的凉油锅内用慢火加热,待油温升高听到啪啪响时,一面用手勺翻动原料一面将勺拖离火眼,待海参回软后,捞出控净油,用碱水洗去油腻,最后用沸水煮焖涨大,摘去沙肠即成。一般 500克干货发2-2.5千克水货,这种发法现已很少用。因为:①出料小;②在涨发中很难掌握海参汆油的程度;③即使掌握了汆油的关键,在洗涤时也很难洗净海参外表的油,往往造成海参边发边化的现象。    纯水发:先用清水将海参洗净,再用清水浸泡8小时至海参回软时,换上清水在火上慢火煮沸5分钟,然后离火焖泡8小时,接着用剪刀剖开腹部,取出腹腔内的韧带,洗净,根据烹调的需要改刀处理。或剖为二片;或改成段;或将体大的海参改成长方形块或条形块。换上清水上火慢火煮沸5分钟,再离火泡焖8小时,这样反复了三四次,使海参的涩味及其它不良气味彻底去尽,并使海参得到充分的涨发。一般500克干货可发2.5-3千克水货。这种方法涨发的海参,弹性高,韧性大,口感软糯,营养价值最高。    蒸发:蒸发也叫硼砂发。是碱水发法之一。先将海参洗净后加入开水泡3小时,使之回软。换开水后加入适量的硼砂(一般500克海参加入硼砂100克),用保鲜膜封口,上屉蒸3-4小时,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放清水中浸泡。一般500克干货可发3-4千克水货。用硼砂发的海参形态饱满,富于弹性,营养损失较小。    注意事项:海参的大小厚薄不一,故涨发的时间也不同。小而薄的海参涨发时间可短些,固而厚的海参涨发时间应长些。有的同样大小、同样厚薄、同样品种,涨发时也有先发透的和后发透的。先发透的应先拣出来,没发透的继续发透为止。 海参常作席上的主菜,为各菜系所广泛应用。经发制后宜作多种烹调方法,最宜烧、扒、烩、熘,也可汆汤、做馅。肉质软滑柔嫩,口感爽脆腴美。由于海参本身并没有明显滋味,制作时,必须辅助以高汤来增进滋味 6.海参打捞到岸后的处理方法 由于海参摄取各种海底浮游生物、微生物、有机碎屑和排泄物为食物,所以,海参体内含有各种碱性物质。剖开海参可看到腹腔内的白色微粒,若不对此进行仔细清洗,就会造成海参肉质有苦味且涩口咯牙。并且,活海参离开海水后几小时就会自溶成水消失,所以在海上也不能长途运输,若经过几小时运输后,海参重量减轻高达80%,因此,因为运输和储存原因,内陆人很难吃到活海参。于是,海参就被处理、加工成各种形态产品,如即食海参、盐渍海参、半干海参、盐干海参、淡干海参、冻干海参、口服液、胶囊等。 处理方法: 从海里采捕的所有海参到岸后必须经过下列处理: 1、立即用刀或剪刀沿背部从肛门上方向前剖开,开口至体后端1/3处为宜,立即剔出内脏,用海水洗去污物,清洗干净。经过这样处理的海参称为皮参。 2、将皮参放入已煮沸的海水的大锅里,水浸过参体,以猛火炊煮,煮开后,熄火,让海参自然凉透。 3、将已凉透的海参捞放入装有干净海水的容器内,搅拌冲洗至干净为止。 注意:去掉内脏的皮参应放在木桶或搪瓷桶中,放在阴凉处以防曝晒。(因受热后易化皮);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切忌油污 7.海参的采捕季节 依地区不同,在采捕时间和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一般每年分两期采捕。春季(称为春参)多从清明前后到6月1日为止;秋季(秋参)多从10月到小雪或大雪(12月上旬)为止。采捕期的确定应该注意:从繁殖保护来考虑,产卵期应禁捕;当亲参资源不足时,春季最好不捕。此外,春参采捕应考虑刺参的“夏眠”。 采捕海参主要靠人潜入海底,一个个寻找,逐个捕捞,颇为不易。一般用潜水船由潜水员采捕,潜水船一般4-5个人作业,这是目前主要的作业方法。另外,也有用小型汽船拉海参网(俗称海参耙)拖捕。采捕时应选择较为平坦的区域进行,并应选在好天气时采捕。 8.冻干即食海参加工工艺 原料处理:首先应对原料进行选择,参龄应在3年以上。 清洗:打捞上来的海参应及时刨肠,将海参内脏全部取出并清洗干净。 高温漂烫:为了清除鲜海参中的重金属物质,清洗后的海参需要经过高温漂烫,漂烫时,为充分保留海参中的营养成分,温度应控制在65度—70度,时间不超过6分钟。 预冻:产品的预冻方法有冻干箱内预冻法和箱外预冻法。将新鲜刺海参在冻干仓内迅速冷冻到零下35度—45度,主要目的是使海参体内水分结冰。 干燥:当水的绝对压力小于610.5PA时,水就只能有两种状态,冰和气态,在这个环境下,通过改变温度,冰直接就变成了气,这一过程被之称为升华。而冻干技术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在真空状态下,通过调整温度和压力,先将海参速冻,然后再将冰直接变成蒸汽,并排除仓外,干燥过程大概需要10个小时。经过干燥后,一只很重的海参此时的含水量只有百分之三,就像一块轻飘飘的海绵。 第四节 海参鉴别 1. 怎样识别海参的品种与质量, 海参质量分佳品与次品。佳品体粗长,肉质厚,体内无沙;次品则相反。市场上出售的海参一般有以下6种: (1)刺参(灰刺参、灰参)是质量较高的一种,以辽宁、河北、山东沿海产量较多。春、夏、秋三季均生产。一般体长 20厘米,呈圆筒状。背面略隆起,有 4~6行排列不规则的大小圆锥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条不规则的纵带。口周围具触手20个。背面为黄褐色或栗子黑色,腹面为黄褐色或赤褐色;有的体表为绿色、紫褐色或灰白色。 干品体呈圆棍状,两端钝圆,腹面较平坦,背部开膛,上有4~6行纵刺,浅黑或浅灰色。每 500克含35只以内为一等,含 36~55只为二等,含56~76只为三等。参体肥壮、饱满、顺挺,肌肉厚实,肉刺挺拔鼓壮,体表无残迹下陷缺刻,刀口处向紧厚外翻者为上品。参体枯瘦肉薄、坑陷大、歪曲不挺直,肉刺倒伏、尖而不直,圆椎偏小,体表有溃烂残迹者为次品。一般每500克干参水发后可出水参3500~4000克。 (2)花刺参(方参、黄肉、白刺参、猪虫参):在我国主要产于西沙群岛、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沿岸浅海,产季多在春秋季节。一般体长 30~40厘米,体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纵带,其中中带较宽。口周围有触手20个。体色多数为深黄色,带深浅不同的橄榄色斑点、黄灰色带浅褐色的网纹或浓绿色的斑纹等。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干品体近圆筒形,略扁。两侧较平坦,皮粗者厚硬,粗皮层具有小颗粒。色青黄有的浮现白圈。一般按单只重量分等级。一级单只重量125克以上,二级50克以上,三级30克以上。体形完整、参条顺直、肉质厚度均匀较肥实、内膛无残破、不扁压者为上品。 参体较完整、身条粗细均匀,但不顺直、肉体批塌有坑口、刀口和内膛残烂者为次品。花刺参为大型经济海参,每500克干参经水发可出水参2000克。 (3)绿刺参(方刺参、方参)以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及广西北海、洞洲岛等海域产量较多,春季和秋末冬初为生产期。一般体长30厘米,呈四方柱形。沿着身体的棱角各有两行交互排列的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个纵带,中央一带较宽。口大,稍偏于腹面,周围有触手20个。体浓绿色或黑绿色,肉刺顶端为橙黄或橙红色,触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带灰黑色,管足为灰黑色。  干品体为方柱形,较细长,色灰黄,体表有4行向刺,腹面有细小细盘。一般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分别为每500克含30只、40只和70只以内。参体粗细均匀、肥壮、顺直、破皮少、无缺损。腹间无鼓肚砂包者为上品。参体批塌、体条弯扭、粗细不均匀、有缺坑残迹、腹间鼓肚、砂包多者为次品。绿刺参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参类之一,是仅次于刺参的优质海参。其肉质肥硕,干品出成率高,每500克干参经水发可出水参3250~3500克。 (4)石参(白石参、黄瓜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岛海域,产期多为春季和秋末冬初。一般体长25~30厘米,略呈椭圆形。口偏于腹面,有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周围有5个石灰质小齿。背面隆起光滑,有稀疏的管足。腹面平坦,管足排列成3纵带,中间一带较稀,排得较宽。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背面为黄褐色或紫褐色,并有许多灰白色不规则的横斑,肛门周围灰白色,腹面颜色较浅。干品体长扁圆形。背部开膛。背部浅黑色,两侧下沿及腹部均为白色间带黄色。无肉刺,背部有疣状突起,腹部有粉状石灰质层。一般按单只重量分为三种规格。大的每500克15只,中的25只,小的50只以上。以体条完整、肉质较厚、腹部石灰层薄、不破肚、无烂孔的为上品。每500克干参水发后可出水参2000克。 (5)黑参(黑狗参、克参、乌狗参):我国西沙群岛和海南岛南部出产很多。产季为春季和秋冬季。一般体长 20~30厘米,圆筒状,两端较细。口偏于腹面,周围有触手20个。背面疣小,呈管足状,散生不规则。腹面管足小而密集,排列不规则。体黑褐色或深褐色,管足末端为白色。干品圆筒状略扁,两端渐细。外皮较厚硬,皮面光滑,黑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大疣起,腹部有砂粒状的小管足。一般分为两个等级,每500克含35只以内的为一等,含70只以内的为二等。参体粗壮、肉质稍厚实、前后身段粗细不太悬殊的为上品。体条细扁、肉质瘦薄、粗细段相差悬殊、扭曲或折断的为次品。黑参品质较差,但由于产量多、售价低,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每500克干参水发后可出水参 2000克。 (6)白底靴参(赤瓜参、白底靴、靴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广西北海沿海。产季多为春季和秋冬季。一般体长35厘米,体后部常较粗壮。口大,偏于腹面,触手25~27个。背面隆起,散生许多小疣,围绕各疣的基部有一白色环,体后部更为明显。腹面平坦,管足密集。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背面褐色,腹面颜色较浅。干品体短粗宽大,近圆筒形。背黑褐色,布细小颗粒;腹面白色,平坦如脚掌。一般按单只重量分为大小两种规格,大的每只125克以上,小的的50克以上。参体肉厚、肥实鼓壮、刀口整齐、腹面干净、平整无残迹者为上品。体形扁、背面向内侧卷曲、腹部或背部有残迹破痕者为次品。该参为大型、品质优良的经济海参。每500克干参水发后可出水参2250克。 2. 识别优质和假劣干刺参的方法   (一)优质刺参 1.从不同质量每 500克的头数识别,特大规格:30-40头;大规格:40-55头; 中规格:55-70头; 小规格:70-85头;特小规格:85头以上(个体重量不少于7.5g,小于上述标准的刺参营养成分降低)开口处向外翻为优质,其原因肉厚肥满必然向外翻。 2.从刺参头部骨板(民间称嘴部)识别骨板不疏松。 3.从刺参形状重量识别:刺参体形肥满呈圆柱形,刺挺直,个体轻。 4.一级干刺参指大连长海县一带沿海生长的活刺参(体色为褐色)为原料加工而成(其体色为灰色,涨发后体色为黑褐色);它具有刺参特有的鲜美味,而无异味,涨发后为黑褐色,有弹性、有光泽,具有水发刺参固有的鲜嫩感,而俄罗斯刺参虽干度很好,但有腥味,且口感不如渤海湾沿海生长的刺参,流入我国的朝鲜刺参加工大都半干,质量低下,不易保存,易霉烂。 5.刺参生长期越长个就越大,其活性物质越丰富。 6.达到国家标准的干海参,如用塑料袋装封,放在通风口处,不受潮,保持期可达10年以上。 (二)劣质海参 1.多遍加盐现象,鲜刺参在加工成干海参工艺过程中需经过煮、盐渍、拌灰、晒干等5遍加工工序,仍然可以涨发食用,但每多煮和盐渍一遍,能使刺参重量增加一两多盐,虽然价格比优质刺参便宜一半,但重要的是破坏了刺参所含珍贵的酸性粘多糖、18种氨基酸等多种活性物质,看起来好像买到便宜的刺参,实际上这种刺参只是优质刺参的一半重量,个数也是优质刺参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刺参的活性物质大都流失,已起不到滋补作用。 2.刺参头部骨板疏松状态 3.刺参呈扁状,肉质薄,刺参刺不挺直有残缺、个重,如多遍加盐的刺参重量是优质刺参的一倍以上,如果1斤低于等级标准个数,可以怀疑是不法商贩在刺参加工中掺入水泥或杂物。 4.刺参体色除俄罗斯、日本产地有黑色、赤色外,渤海湾产参加工后正宗为灰色,如有黑色系加工时用柞木炭灰黑染色而成,看起来好看,实际上已破坏了刺参营养成分。 5.现在市场上每市斤在100个头以上小刺参成本低而价格却偏高,主要是因为消费者认为小的个数多,吃的时间长,购买的人群多,因此,把价格炒上来了。 6.新鲜的海参如何分辨是野生的还是圈养的? 一是海参的刺大长山岛海上野生环境生长的海参,背上的刺多是四道或五道(海洋岛产的),刺的根部粗,刺长细尖,刺与刺之间的小的毛刺多、粗,是海参呼吸的排气孔;圈养的海参大多刺短粗,小的毛刺少、细。二是海参的吸盘海参是靠腹部的吸盘吸附在海底,野生海参腹部的吸盘数量多,短、粗有力;圈养的吸盘量少,细、长。主要是深海的水流急,海参要牢固的趴在海底,必须紧紧地抱住海底的砂石,长久以往,野生海参的吸盘就多,短、粗有力。而圈养的海参,海水的流量小,海参轻易的就能固定在海底或岩石上,他的吸盘就细、长。三是海参的形体野生的海参由于野外生长,海水深(26-27米),没有固定的饵料,多生长为三五年,且日照时间长,海参的颜色深灰色、肉厚皮薄;而圈养的海参,需要定时定量的喂养饵料,海参生长快,大多一两年就可以长成出售的体形,颜色大多暗黄、鲜艳,皮厚肉薄。野生环境生长的海参外观比较完整,海参外皮不会被划伤;圈养的海参大多外部有划伤。这是因为在捕捞海参时,深海的海参大多,在砂石上或海参养殖的吊网内,容易被捕捞。而圈养的海参大多趴在坚固的岩石缝间,不大好捕捞,必须要用专用的工具,快速的铲抢才能拿到,这样容易碰伤海参。 7.盐渍海参如何分辨是野生还是圈养,一是海参的色泽。品质好的海参,色泽是发灰黑色,不光亮。而色泽比较亮晶的,多半是在煮沸过程中加入了胶和色素的物质。 二是海参的大小。盐渍海参一般在6~7cm和8~10cm之间,主要视新鲜海参的品质和煮沸的次数。品质好的海参,经过一至两次的加工就可以了,发制时有一定的膨胀和伸缩。而品质稍差的海参要达到标准的个头,就必须多次煮沸,用盐腌渍多次,在发制后也就不会有多少的膨胀率。 三是海参的水线。 简单的讲就是海参中的含水量,在海参切口处,皮和肉的下面有一层海参的水线,盐渍的好海参,水线比较细,一般看不到;而水线比较粗的盐渍海参,一是海参中的水分多,另一个是在煮沸海参的过程中加入了添加剂。 四是海参腹内的肉筋。一般好的海参,它的筋是完整的,颜色发白;如果颜色不很清晰、发污,而且不是完整的,说明这样的海参是煮沸了多次的海参,不好。 5.买海参,请擦亮你的眼睛——好海参,摸得着,看得到!相信很多朋友在买海参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海参形态繁多,价格千差万别,转了几圈下来,不但没有确定要买谁家的海参,反而被各个商家促销员搞得晕头转向,摸不到头脑。因为海参的质量、产地、成本等都各不相同,各商家的说法也就各有不同了。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海参才是优质的野生刺参,价位在多少才算合理呢?由于半干海参发制后口感好而且经济实惠,所以深受滨城百姓的喜爱,下面我们就拿半干海参为例来分析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半干海参的加工成,本:今年底播鲜活海参(将参苗投放到深海野生环境,自然生长,其营养与纯野生海参不相上下。)的收购价格为80—100元之间,根据季节和市场情况不同,价格也在不断变化,现在正是春季收海参的季节,目前野生海参收购价格在80元左右,圈养的海参在70元左右,均高于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我们只拿野生海参为例,加工一斤半干海参按照标准大概需要8斤左右的鲜参,鲜参每斤能够称3-4个头,由此可以推算出一斤深海底播半干海参的加工成本应在640元左右(80元/斤×8斤),头数应在20-30头之间,再加上包装、人工、设备、运输等费用,真正的野生半干海参的售价不会低于700元。当然也有500元左右的半干海参,基本上都是圈养参。    我们对野生半干海参的价位和头数有了基本的概念后,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如何分辨是野生海参还是圈养海参。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先来比较一下海参的外形:1、野生海参的刺粗而顿;圈养海参的刺细而尖。2、野生海参的开口处肉质外翻,肉质厚;圈养海参的开口处平整,皮薄,只有一条刀口留下的缝隙(此判断标准较为明显)。3、野生海参肉质较硬且有弹性;圈养海参通过控制加工火候,可以达到与野生参同样的大小,但是肉质松散,无弹性。所以单从海参的大小来判断海参的优劣还是不够准确。以上三种方式是比较直观的分辨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海参的管足、沙嘴、皮肤表层等特征进行分辨,但是普通消费者较难掌握,前期在我的博客里已经有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我们为什么非要分辨海参是野生的还是圈养的呢!因为我们吃海参是为了吃营养,而其二者之间营养的差距可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不但如此,由于是近海养殖,离污染源较近,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也会超标。同时,圈养海参为了防治病虫害及杀死池塘中的蟹类动物(海参的天敌),还要定期向池塘中投放农药。虾池的就更不用说了,通过投放加入激素的饵料,养一年的海参就敢卖。这样的海参,天知道你吃的是营养还是激素!所以在选购海参的时候,一定要擦亮你的眼睛,便宜的海参可真的不是好货。 6.  野生海参与圈养海参的区别 (一)从培育来看:野生海参的培育首先是选择优质种参,经繁殖,孵化,成幼苗后投放藻类饵料培育暂养。当海参长到体重1克左右,进行底播增殖培育。撒播海底后,海参完全是纯自然生长、纯自然放养,完全食用海底自然饵料,不投放任何饵料。而圈养海参是从培育开始都是人工养殖的。 (二)从外观上看:野生刺参外观颜色呈黑褐色,呈棒槌形,4—6排刺,并且刺型规整。海参皮质厚,胶原蛋白含量高,组织密实;圈养刺参颜色发黄绿色,皮质薄,胶原蛋白含量低,组织稀疏; (三)从生长的环境看:野生刺参自然生长的海域一般水流平缓,潮流畅通,水中氧、盐含量丰富适宜,水质清新无污染;海底自然暗礁众多,适宜海参活动、栖息;海中自然生长的海藻繁茂,海底绿藻、浮游生物丰富,食源新鲜、营养充足,海参发育健壮;圈养刺参生活的圈养池内水流近于死水,氧、盐更新缓慢,含量不足;池水浅,水温高,池底多为人工投放的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作为海参栖息的人工参礁,根本没有自然活性,浮游生物少,不利于海参正常生长发育; (四)从生长的过程看:海参的生长过程比较缓慢,野生刺参基本遵循了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的法则,采捕自然食物,靠自身机体抵御疾病与敌害,能生存下来并得以发育成熟的,基本上都是健康、强壮的成熟个体;圈养刺参为保证它的成活率,在育苗室中就被大量注入了抗生素;长到一定规格投入圈养池后,仍继续注入抗生素,同时为了尽快上市销售,大量使用催生饲料,或在饵料中添加生长素,使其个体快速增长,而完全违背了自然生长规律,忽略了海参自身营养的积累。另外,因圈养刺参食物主要来源是喂养饲料,并且圈养刺参需要疫苗,定期进行药物杀菌,以防病虫害。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大量使用的抗生素、生长素等化学物质,沉积于海参体内,而海参自身不具备排解化学物质的能力,吸收进身体的化学有害物质无法排出体外,而这样的海参被人食用以后,不仅不能完全达到滋养进补的效果,同时还会因参体中所吸入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五)从发制口感上看:野生刺参非常耐煮,即使煮的时间稍长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煮制后的海参参体有弹性,刺透亮,肉质筋道,有咬头,口感好;圈养刺参不耐煮,煮的时间稍长就发馕,肉质缺乏韧性,口感不好。 7,海参的优劣鉴别 (一)盐渍海参 优质:刺粗壮,参体呈黑褐色,体型肥满粗壮,手感肉质硬,有弹性;参体大,个头整齐均匀,干度足(水分在22%以下),水发量大;形体完整,切口肉质外翻肥厚,肉刺齐全无缺损;开口端正,膛内无余肠和泥沙;泡发后有海参特有的自然光泽。    劣质:刺细长,表皮光亮,呈黄绿色,体型细长,手感肉质松软,无弹性,用手捏中间部分,筋与肉会溢出或捏透。稍次些的干参,个头不整齐,干度不足,盐分大;参肉薄,个别的有化皮现象,肉刺有损伤,膛内存有少量余肠和泥沙;泡发后颜色发黄绿,缺少光泽。                                    (二)半干海参 优质:质量好的半干海参含水量及含盐量较少,肉质厚实、刺多挺拔。劣质:参体切口处有盐水渗出,参体无弹性,手感湿润不干燥。 (三)盐干海参 优质:干参呈浅灰色或深灰色、体大、个头整齐、肉质肥厚、肉刺坚挺、形体完整、开口端正、腹背平坦,背部开膛、膛内无泥砂、有新鲜光泽感、灰粉小、干度足为最佳。 劣质:头部骨板疏松、参体扁状、肉质薄,刺有残缺、体重,体内有盐,水泥或杂物。有烂迹、有异味的海参为劣质品。 (四)淡干海参 优质:参体呈棒槌状或圆柱型、饱满、肉刺挺直、清晰挺拔、呈黑褐色、参体轻、水发量高、涨发后弹性大、有光泽、有水发刺参固有的鲜嫩感。劣质:参体瘦瘪、肉刺软排列不规整、有返盐现象,涨发后参体无光泽,弹性不足。  总之,分辨优劣质海参可以根据海参的品种,产地、规格(形状大小)、物理特征、颜色、肉质薄厚、刺多少、含水量、手感弹性、加工工艺、价格等。[鉴别优劣海参依据以下要素:海参的品种、生活海域(生长环境/出产地/水温)、生长年限、规格(形状大小)、物理特征(海参发制前后外观、颜色、肉质薄厚、刺多少、刺整齐完整度、含水量、发制口感、手感弹性等)、加工工艺(加工科技含量)、加工程序、加工成本、成品包装和价格等 8.  淡干海参,优质的淡干海参,参体呈棒槌状或圆柱型、饱满、肉刺挺直、清晰挺拔、呈黑褐色、参体轻、水发量高、涨发后弹性大、有光泽、有水发刺参固有的鲜嫩感。劣质的淡干海参,参体瘦瘪、肉刺软排列不规整、有返盐现象,涨发后参体无光泽,弹性不足。 全世界有900多种海参,多数不能食用,可食用的只有40多种,刺参是中最具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参种,被称为"参中之冠"。 海参在6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已经存在,直到三国时期才有正式文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海参才被正式命名。《五杂俎》:“辽东海滨有之,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到了清代,人们已开始把海参作为高级宴席的美味佳肴了。 “海参”,菜单术语上称为“海龙”或“乌龙”;主要生活于沿海潮流缓慢和风浪不大的岩礁砂石海底海藻丛生处。在中国大多分布于渤海湾和南海的广东以及福建沿海一带,韩国、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国和地区海域都出产。为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与海星、海胆等同门。 “海参”是中国古人率先给它起的名字,因“其性温补,足胜人参”而得名,又有“土肉”“海鼠”“沙噀”“海男子”“海瓜皮”“海黄瓜”等别称 ,为海产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总称 ,全世界种类大概有九百多种,可供食用只有四十多种(我国约有101种,供食用的仅有21种),根据海参背面是否有圆锥肉刺状的疣足分为“有刺参”和“光皮参”两大类。其中“有刺参”主要是“刺参科”的种类,“光皮参”主要是“海参科”“瓜参科”和“芋参科”的种类。通常只以的“海参科”“刺参科”“瓜参科”和“芋海参科”等部分海参用作加工食用。 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概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经古生物学家对海参的骨片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它已成为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划分地层和研究古地质的一项重要依据,甚至成为保罗纪的标准化石;十几年前,我国古生物工作者在四川华莹山和浙江长兴的二叠纪(距今二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发掘到海参的骨片。 海参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独特的休眠期,它不象其它陆地动物,如:蛇类、蝙蝠、青蛙等动物有冬季休眠的习惯,而是在海水温达到摄氏20度以上时的夏季休眠,此时正值一般鱼类的活跃期 。研究结果表明,原来海参没有天生的利器和手段来保卫自己,而且行动缓慢笨拙,很难在弱肉强食的夏天与其它动物竞争,只好选择强敌们的冬眠期活动和觅食,以此来保存自己。 海参,由于营养丰富,自古就与“鲍鱼、鱼翅、瑶柱”等合称为“海上八珍”,中医对其药性效果更奉为补品,其中古时的《说铃》曰:“海参形似男阳,可以补肾兴阳”,《本草从新》又说它有“甘咸温,补肾益清,壮阳疗痿”,而《随息居饮食谱》说它有“滋阴补血,健阳润燥”;从中医角度看,造成阳痿、早泄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由于肝肾阴液不足,肾阳衰微造成的,因为海参壮阳治痿的关键在于它能“补益肝肾之阴,壮肾阳”的功效。亦因此被誉为“海中人参”,补益作用可同长白山人参相媲美。 鲜活的海参较少直接用作烹饪原料的,都必须经过加工晒干再重新涨发后才能食用;因为当渔民捕到海参后,若不及时用粗盐和白矾腌制,海参即会慢慢溶成一滩液体。其种类有:“辽参”“婆参”“梅花参”“方刺参”“秃参”等,又誉以“辽参”为中国参中珍品。除了“辽参”“梅花参”和“方刺参”之外,其它海参的体面都是以无刺居多,又以南方出产的海参皮厚肉粗。 “ 辽参”又称“刺参”“灰参”和“鹦鹉嘴”等,产于中国的辽东半岛、朝鲜和日本,尤以辽东半岛一带为佳;在明朝李时珍所编的《本草纲目》中有“(海参)产自辽东湾的,质地较好”,在清朝乾隆赵学敏继编的《本草纲目拾遗》有“海参亦出登州海中,与辽东接壤,所产海参亦佳”,而且还有“海参辽产最佳,吴、浙、闽、粤者肥大无味”等论述。此种海参体壁肥厚,肉质细糯,刺多而挺,色泽有黄褐、黑褐、纯白和灰白等多种,有“淡水制”和“海水制”两种,又以淡水货为最佳。 “ 婆参”又称“白石参”“猪婆参”或“白瓜参”等,产于中国的南海中沙群岛一带;它体形肥胖,前后两端几乎一样宽,酷似冬瓜,生活时体色变化很大,底子为白色或浅黄色;背面略呈浅黄褐色,前后各有一块赤褐色横斑,故称“二斑参”。它是一种大型食用海参,肉质厚嫩,品质较好。其形状与“婆参”较为相似的海参还有:“港石参”“雁石参”“非洲石参”和“雪石参”等。 “梅花参”又称“凤梨参”,英文称作:Thelenota ananas,因其体表刺多而尖,肉刺基部相连和呈“梅花”状而得名,体色纯黑或嫣红;为中国南海所产海参最好最大的一种;但因其略有一股苦涩味,而不太受欢迎;但中医则认为它最有清热去肝火的效果。 “方刺参”又称“绿刺参”“方柱参”“海棒槌”或“海老鼠”等,英文为:Paracaudina chilensis var,属芋海参科,主要产于中国的北海及海南岛一带;其体呈四棱形,而每个棱面都有一行圆头小刺,色泽土黄略发红,个体不大。与它同科的还有一种体形和体色都象地瓜,故名叫“海地瓜”的海参,英文称作:Acaudina molpadioides,体呈纺锤形,前端较钝,后端有一明显的尾。体呈肉红色;体壁很薄,半透明。穴居浅海泥沙中。分布于我国沿海一带以及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浅海;食用价值很低。 “花刺参”又称“黄肉参”“白刺参”“方参”等,它们都为南海很普通的食用海参,它体长20-40厘米,参体呈圆筒形,背面排列大小不一的肉刺(疣足),腹部平坦,管足密集,口位于前端,偏于腹面,有楣状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皮肤粘滑,肌肉发达,身体可延伸或卷曲。体形大小、颜色和肉刺的多少常随生活环境而异,喜栖水流缓稳、无淡水注入、海藻丰富的细沙海底和岩礁底,昼伏夜出;属“刺参科”,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但过于软嫩。 “秃参”又称“瓜参”或“光参”英文称作:Cucumaria japonica,在中国南海一带生长;它的体表色黑而无刺,外形偏圆,肉厚皮薄;缺点是沙粒多,在胀发时应多加注意。 “蛇目白尼参”又称“虎鱼”“豹纹鱼”“斑鱼”等。它背面为深灰色,带黄色蛇目状斑纹,排列成不规则纵行,生活于热带珊瑚礁内有少数海草的沙底、水深6-18米处,肉质肥嫩,品质较好。 “ 黄瓜参”又称“石参”“辐肛参”等;“赤瓜参”又称“靴参”“白底辐肛参”等。“乌参”又称“乌皱辐肛参”,这三种海参都属“海参科”,是生活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域的一种大型食用海参,质量较好,但产量较低。同科还有“黑海参”“玉足海参”“黑乳参”“糙海参”,都是我国南海普通的食用海参,但品质较次。 而“瓜参科”包括“方柱五角瓜参”“裸五角瓜参”“瘤五角瓜参”三种,都因体壁较硬,故食用质量较差。 第一节 海参常识十问 目前我国的海参消费十分旺盛,可见市民对海参的保健作用日渐重视,但也普遍存在着对海参认识的误区。为此,我们有幸专门访问了刚从美国短期回国的美国西北大学的丁鑫博士。丁博士从事海参研究多年,到美国后与其导师一起从海参中分离到多个抗癌的成分。丁博士学贯中西,是国际上海参活性物质研究方面的著名权威之一。 一问:最近海参卖得非常火爆,吃海参能治病吗? 丁鑫博士:海参既具有营养价值,也具有药用价值。海参的营养价值是由于海参的蛋白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平衡,易于被人体吸收。但人们吃海参显然并不仅仅是因为海参的食用价值,因为还有许多食物的蛋白含量也很高且氨基酸组成平衡。人们看重海参是由于它在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海参的药用价值是由于其体内含有大量的酸性粘多糖、海参皂甙、海参脂类、维生素等物质,所以长期食用海参确实有一定的食疗效果。一种海参含有上述物质越多,其食疗价值就越高。不同海参中的蛋白质和酸性粘多糖、海参皂甙、海参脂类、维生素等物质的含量因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高的海参营养价值高而食疗作用则较低,如黑乳参、茄参等。海参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靠它来治病,治病还要靠正规的治疗措施与药物。  二问:为什么有的海参那么贵,有的海参很便宜?哪种海参好? 丁鑫博士:海参卖得那么贵,表面原因是因为市场需求拉动了价格的提高,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海参的“不了解”。虽然我国海参养殖产业的规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是国内海参药学及营养学的研究和科学普及落后,一些书本上存在许多误传,以致于有些根本性的知识被以讹传讹。百姓虽然知道也感受到吃海参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益处,但是缺乏海参与食疗作用相关的知识,所以普通百姓吃海参一方面是迷信,一方面是凭经验。日本海参每500克价格2000-4000元不等,而茄参只有25-30元每500克,两种海参从本质上讲营养价值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人们一直误认为日本海参最好,愿意高价购买。甚至有人认为茄参不是海参,有的报纸报道:“不法商贩把海茄子当成海参卖”,这说明有的媒体也不知道海茄子也是一种海参,更何况普通老百姓。有的海参粘多糖含量高,对心脑血管有好处;有的海参皂甙含量高,对抗癌有益。海参同人参一样,如果皂甙含量高,则药用价值高,但可能味道不好,不宜作菜肴;有的海参蛋白质含量高,如茄参和刺参,可以大量用在宾馆和家庭餐桌上,对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有好处。 三问:如何分辨海参的质量?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丁鑫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