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 思考题1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 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4 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5 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二、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2、、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A、 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 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 A、统计分组法 B、大量观察法 C、综合指标
3、法 D、统计推断法 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 二、 1. 2. 3. 4. 5. 三、 1.C 2.B 3.C 4.B 5.B第三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
4、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教材第四章P108课后习题答案)1.某村对该村居民月家庭收入进行调查,获取的资料如下:按月收入分组(元)村民户数(户)500600600700700800800900900以上2030352510合计120要求:试用次数权数计算该村居民平均月收入水平。2.某商业系统所属商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x)各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系数)(f)951001001051051101101150.150.550.240.16合计1.00要求:计算该商业系统企业产值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3
5、.某蔬菜市场某种蔬菜上午1元可买1.5公斤,中午1元可买2公斤,下午1元可买2.5公斤。试用调和平均数计算该种蔬菜一天的平均价格。4.某药品采购站,本月购进三批同种药品,每批采购价格及金额如下:采购批次价格(元/盒)采购金额(元)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253028120001800015000合计45000要求:计算该种药品的平均价格。5.某钢铁企业近五年来钢铁产量发展速度分别为115、117、108、110、120,求五年来该企业钠铁产量平均发展速度。6.某公司员工月收入情况如下:月收入分组(元)员工人数(人)7008008009009001000100011001100120012001300
6、1300140048152030128合计97要求:计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7.某企业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品种单位成本(元)总成本(元)2004年2005年ABC15203525003500150035003500500要求:计算哪一年的总平均单位成本高?为什么?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日产量(件/人)甲单位工人人数(人)乙单位总产量(件)1231208020100120180合计220400要求:(1)计算出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2)计算出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均衡?附练习题参考答案1.729.17(元/户)2. 0.9750.151.0250.55
7、1.0750.241.1250.16114.83. (元/公斤)4.(元/盒)5.6.1080.93中位数的位置中位数所在组11001200中位数1100众数11007.2004年的平均成本19.52005年的平均成本 由此可见,2004年平均成本较高,其原因可用结构相对数来分析。8.(1)(2) 0.660.62V甲V乙由此可见,乙单位的生产水平比较均衡。第四、五、六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0个左右)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2、试述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3、什么是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在抽样推断中,它们有什么意义?4、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影响因素抽样平均误差
8、的因素有哪些?4、如何确定必要样本单位数?5、什么是抽样框?怎么编制抽样框?6、试述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抽样组织形式的特点及其对抽样误差的影响。7、评价估计量的优劣标准有哪些?8、什么是假设检验?它与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之间有什么区别?9、试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10、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11、试述假设检验中的两错误,并说明如何减少或控制犯两类错误。12、什么是显著性水平?什么是假设检验的P值?如何应用?二、练习题(20个左右,并附参考答案)1、设XN(3,4),求:(1)P|X|2;(2)PX3。2、某工厂生产的电子管寿命X(以小时计算)服从期望值为的正态分布。若要求P120X2=0
9、.69767;(2) 2、解:已知总体平均数,允许标准差最大为363.36小时。3、解:已知X服从正态分布N(200,202)。(1)出现错误处数不超过230的概率(2)出现错误处在190210之间的概率。4、解:已知总体标准差;样本单位数n=100,样本平均数抽样平均误差为5、解:依题意,N=2000;n=100,抽样平均误差,按不重复抽样计算得按重复样本计算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比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要小。6、解:依题意已知N=5000亩;按不重复抽样;样本单位数n=100亩;根据计算,在置信度95%的情况下,该地区粮食平均亩产量的置信区间为439.91460.09公斤;粮食总产量的区间范围
10、为2199.5502300.450吨。7、解:此为总体方差已知,小样本情况。样本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的计算该车间生产的螺杆直径在95%的置信度下的估计区间为(21.32, 22.28)毫米之间。8、解:依题意,此为小样本,总体方差未知。(1)这批电子管的平均寿命的置信区间(2)这批电子管的平均寿命的方差、标准差的置信区间平均寿命的方差的置信区间为(49112.34,215586.1);标准差的置信区间为(221.613,464.3125)。9、解:依题意,此为不重复抽样,且为大样本。10、解:11、解:(1)计算平均考试成绩的置信区间12、解:依题意,此为总体方差未知;不重复抽样,
11、为大样本。计算样本指标如下表所示。13、 解:依题意,总体方差未知,且为大样本。(2)良种率P的置信区间14、解:根据计算,在95.45%置信度下,该批树苗的成活率的置信区间为79.95%90.05%之间。成活总数的置信区间为39984503株之间。15、解:根据题意,等比例类型抽样16、解:(1)随机起始点。d=300/15=20。3,23,43,63,83,103,123,143,163,183,203,223,243,263,283。(2)半距起点时,抽中学生的编号为10,30,50,70,90、110、130、150、170、190、210、230、250、270、290。(3)采取对
12、称取点时,3, 37;43; 77; 83; 117; 123; 157; 163; 197; 203;237;243;277; 283。17、解:依题意,此为无关标志排队的等距抽样。18、解:(1)本书稿错字数的置信区间(2)本书平均每页错字率的置信区间19、解:N600 M=5;n=30.p=95%,p2=4%;1-=68.3%,Z/21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在68.3%的置信度下,这批商品的合格率的置信区间为(91.44%,98.56%)。20、解:21、解:22、解:依题意,该问题属于两阶段抽样调查。23、解:24、解:根据不合格率指标的方差大小,选择其中方差最大的一个,计算所需要的样本单
13、位数为25、解:26、解: 27、解:提出假设:。即进行左侧单边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所以,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认为该批产品的寿命低于1000小时,产品不合格。28、解: (1)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调查结果是否支持这位负责人的看法?依题意,提出假设:即进行右侧单边检验。由于是大样本检验,所以使用Z检验。计算统计量Z结果表明 ,即Z落入右侧单边检验的拒绝区域,因此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即认为调查结果是支持管理者的看法的。(2)若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又有何结论?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即则统计量。所以,接受原假设,即认为不大于1/5,调查不支持管理者的看法。(3)检验P值
14、是多少?右侧单边检验时,P值为检验统计量大于样本统。计量值的概率,即当给定置信度大于0.085343时,就拒绝原假设。当小于P值时,接受原假设,说明调查支持管理者的看法。29、解:提出假设:H015,H115.根据样本资料计算得根据计算,Z值落入接受域,接受原假设,即技术革新以后,零件的平均重量仍为15克。第九章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能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的平均数指数,它的分子、分母通常是( )。(1)简单调和平均数 (2)简单算术平均数 (3)加权调和平均数 (4)加权算术平均数2编制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化)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1)报告期 (2
15、)基期 (3)计划期 (4)任意时期3平均价格可变构成指数的公式是( )。(1) (2)(3) (4)错误!链接无效。4平均指标指数可以分解为两个指数,所以( )。(1)任何平均指标都能分解(2)加权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标才能分解(3)只有加权算术平均指标才能分解(4)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指标,并有变量数值和权数资料时才能进行5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1)18% (2)2% (3)20% (4)18%6狭义指数是反映( )数量综合变动的方法(1)有限总体 (2)无限总体 (3)复杂总体 (4)简单总体7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变
16、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时的权数是( )。(1)q1p1 (2) q0p0 (3)q1p0 (4)q0p18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1)都固定在基期 (2)都固定在报告期 (3)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4)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9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1) (2) (3) (4)10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1元钱( )。(1)只值原来的08元 (2)只值原来的083元 (3)与原来1元饯等值 (4)无法与原来比较11若要了解某市居民的收人情况,则比较适合采用( )。(1)简单随机抽样 (2)类型抽样
17、(3)整群抽样 (4)机械抽样12q1p0一q0p0表示( )。 (1)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2)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3)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4)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13如果产值增加50,职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 )。 (1)25 (2)30 (3)70 (4)15014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l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 (1)10 (2)90 (3)110 (4)11115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 (1)工业生产指数 (2)零售商品价格指数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农
18、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二,判析题1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对数的平均。 ( )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是,同度量因素仍起权数作用。 ( )3在编制总指数时经常采用非全面统计资料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 )4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惟公式。( )5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 ( )6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指标是不同的。 ( )7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为85。 ( )8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公式在使用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有不同的公
19、式。 ( )9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质量指数。 ( )10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一般采用统计报表资料为权数计算平均数指数。 ( )三、计算题1某市几种主要副食品调整价格前后资料如下:调整前调整后零售价(元/500克)销售量(万担)零售价(元/500克)销售量(万担)蔬菜030500040520猪肉220446244552鲜蛋180120192115水产品680115760130试计算: (1)各商品零售物价和销售量的个体指数。 (2)四种商品物价和销售量的总指数。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2某地区20022003年三种鲜果产品收购资料如下
20、;试计算三种鲜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说明该地区2003年较之2002年鲜果收购价格的提高程度,以及由于收购价格提高使农民增加的收入。2002年2003年旺季平均价格(元/担)收购额(万元)旺季平均价格(元/担)收购额(万元)芦柑110250118300香蕉120300128330鲜桃98801061203试根据以下关于某企业三种产品产值和产量动态的资料,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使企业所增加的产值。产品实际产值(万元)2003年比1993年产量增长(%)1993年2003年甲400426074乙848113510丙7001432404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商品名称总产值(万元)报告
21、期出厂价格比基期增长(%)基期报告期甲14516812乙22027615丙3503785要求:(1)计算出厂价格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化而增加的总产值; (2)计算总产值指数和产品产量指数; (3)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总产值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5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表所示:车间平均职工人数(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甲90060015882000乙1100140029093420要求: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二季度比一季度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6根据下列资料,计算某市粮食物价指数、副食品物价指数、食品类物价指数和全部零售商品物价
22、指数。类别和项目权数组指数或类指数(%)一、食品类48(一)粮食251细粮9810002粗粮21000(二)副食品481食用植物油及油料610612食盐210003鲜菜179674干菜410175肉禽蛋3812276水产品2114027调味品59868食糖71030(三)烟酒类131023(四)其他食品141081二、衣着类161164三、家庭设备及用品类101097四、医疗保健类3980五、交通和通讯工具类31052六、娱乐教育文化类81080七、居住类71283八、服务项目类511267某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收购金额如下表:商品类别和名称代表规格品等级计量单位平均价格(元)指数(%)报告期
23、实际收购额(元)基期报告期总指数一、粮食类90000稻谷二级千克1741761011560000小麦中等千克2622661015320000玉米中等千克2202261027310000二、经济作物类1051150000三、木材类1042320000四、工业品油漆类1012335000五、禽畜产品类993615000六、蛋丝类1013510000七、干鲜类1023830000八、干鲜菜及调味品类1084050000九、土副产品类1054030000十、药材类1025040000十一、水产品类986010000要求:(1)计算各类产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收购额。(2)计算该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8
24、某企业报告期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总产值分别是80万元、32万元、150万元,产品价格报告期和基期相比分别为105、100和98,该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85试计算三种产品产量和价格总指数以及对总产值的影响。9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报告期为989亿元,比基期增加129亿元,零售物价指数涨了3,试分析报告期比基期的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10某地区市场销售额,报告期为4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5万元,销售量与上年相比上升3%,试计算: (1)市场销售量总指数; (2)市场销售价格指数; (3)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11某地区,甲、乙、丙、丁四种产品的个体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10、10
25、4、1085、118,它们的固定权数分别为11、29、35、25%,试计算这四类商品的零售物价指数。12某企业2003年和2002年的产值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年份产值(万元)职工人数(人)总人数其中:生产工人数20024508006402003650840714试分析该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值增长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作用。 (1)就生产工人及工人劳动生产率两个因素进行分析。 (2)就职工人数、生产工人占职工人数比重及工人劳动生产率三个因素进行分析。以上两种分析,都要计算相对影响程度和绝对影响额。13某化工厂两种产品产量和原材料耗用的资料如下:产品名称产量原材料名称每吨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吨
26、)每吨原材料价格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q0q1m0m1p0p1电石1011石灰石085084250250焦炭055054900860石灰910石灰石2002007068焦炭014015900860试分析原材料费用总额变动受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14某企业基期和报告期工人基本工资如下:按技术级别分组基期报告期工人数(人)平均工资(元)工人数(人)平均工资(元)5级以上456005068034级12050018054012级40300135370试分析该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变动情况(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15试根据下表资料,从相对程度和绝对额两个方面分析原材料费用总额变动分
27、别受产量(Q),每吨产品材料消耗量(M)和材料价格(P)因素的影响。产品产量(Q)材料名称每吨产品材料消耗量(M)每吨材料价格(P)(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100120A111054045B050481522乙4046A2214045B020191522答案:、1 (4) 2 (2) 3 (3) 4 (4) 5 (1) 6 (3) 7 (2)8 (3) 9 (1) 10 (2) 11 (2) 12 (4) 13 (1) 14 (4)15 (4)二、1 2 3X 4 5 6 7X 8X 9X 10X 三、1(1)略(2)(3)(元)2(万元)3(660.8万元)4(1)109.6%
28、,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加的总产值72(万元)(2)(万元)(万元)(3)114.97%=104.90%109.6%107万元=35万元+72万元5129.63%=119.41%109.56%685.75元=487.6元+198.15元6=111.56%7=103.24%8(万元)91.002亿元。10(1)(2)(3)(万元)1112(1)144.44%=111.56%129.47%200万元=52.03万元+147.97万元(2)144.44%=105%106.25%129.47%200万元=22.4万元+29.4万元+149.94万元13106.33%=110.28%99.65%96.76%5
29、9.94元=97.35元+(3.65)元+(33.76)元14102.62%=112.89%90.91%13.37元=56.57元43.2元102.62%=111.31%92.32%13.37元=54.63元41.26元15相对数:135.50%=118.04%99.01%115.93%绝对数:3006.48=1528+(98.9)+1577.38第八章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要编制时间数列? 编制时间数列有何要求?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何区别?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之间、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各有何联系?4.如何选择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5.如何选择测定长期趋势的趋势模型?6.说说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的原理。7.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