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应商管理:认证及选择供应商 认证准备 (1)熟悉需要认证的零部件项目。认证人员首先应熟悉认证项目,包括所涉及专业知识范围、认证难度、目前国内外的供应商状况等。 (2)价格预算。作为认证人员,首先应该熟知零部件项目的成本价格,这可通过对零部件项目进行价格核算得到,也可通过市场调查、行业比较得到。 (3)研究项目质量需求标准。认证人员应熟悉掌握对零部件项目的质量要求,同时应具备采购经验,以便对质量标准透彻了解。 (4)了解项目的需求量。这是认证输入参数之一,目的是在选择等同供应容量的供应商时作参考。 (5)准备好零部件认证所需的资料。如认证说明书,并附有图样、技术规范、检查标准等。 初选供应商
2、 (1)确定社会供应群体范围。从社会供应群体中划定参与本零部件项目供应的供应商。 (2)研究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并向相关供应群体发调查问卷。 (3)实地考察供应商。 (4)与供应商进行谈判。 (5)发放认证说明书。认证说明书包括图样、技术规范、检验指导书。 (6)供应商提供改善报告。意向供应商接到认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制供应报告,主要内容为:供应价格、品质报告、可供数量、售后服务情况等。 (7)供应商参与竞标。 (8)选定三个以上初选供应商。 试制认证: (1)签订试制合同。与初选供应商签订试制合同,目的是使初选供应商在规定的时期内提供符合要求的样品。 (2)向初选供应商提供零
3、部件项目的试制资料。 (3)供应商准备零部件样品。零部件样品的准备周期由双方进行协商,一般时间不会太长。 (4)过程协调监控。有时认证人员有必要对供应商的样品准备进行监控、协调,遇到突发事件应及时提出对策。 (5)调整技术方案。可能需要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进行技术方案的调整,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调整的情况是常见的。认证人员不能因此判定供应商的能力问题,有时经过调整后,设计方案会更加完善。 (6)供应商提供样品。零部件供应商把准备好的样品送到认证部门。 (7)样品评估。认证人员对零部件样品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8)确定本零部件项目样品供应商(三家以上)。 中试认证: (1)
4、签订中试合同。与零部件样品供应商签订中试合同,使零部件供应商在规定的时期内提供符合要求的小批件。 (2)向样品供应商提供项目中试资料。项目中试资料是经过试制期间修改过的技术资料,如经过修改的机械图样、零部件参数等。 (3)供应商准备小批件。一般来说,零部件小批件的准备周期应比样品周期短,因为供应商经过试制过程之后,在技术、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等方面都有一些积累和经验。 (4)过程协调监控。中试过程仍需要跟踪,认证人员应该和供应商一起研究如何提高质量并且降低成本的方法,并具有批量生产的可能性。 (5)调整技术方案。有时需要经过若干次的试验之后,对零部件的技术方案进行调整,方能取得更佳的性价比。
5、 (6)供应商提供小批件。供应商把准备好的零部件小批件送交到生产或认证部门,甚至可能需要送到生产组装现场。 (7)中试评估。由认证人员组织,对零部件小批件进行综合评估。 (8)确定本零部件项目中试供应商(三家以上)。 批量认证: (1)签订批量合同。与中试供应商签订批量合同,使中试供应商在规定的时期内提供符合批量认证要求的批量件。 (2)向中试供应商提供项目批量生产资料。项目批量生产资料是经过中试期间修改过的技术资料。 (3)供应商准备批量件。零部件供应商准备批量件所需要的时间,这和供应商的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4)过程协调监控。认证人员对批量生产的过程进行监控、协调,以应对生
6、产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5)调整技术方案。必要时可以根据供应商的意见,修改批量生产零部件中的技术方案。 (6)供应商提供批量件。供应商把零部件批量送到需求方的生产部门,有时直接送到需求方的生产组装现场。 (7)批量评估。由认证人员组织,对零部件批量按照相应标准进行综合评估。 (8)确定本零部件项目批量供应商(三家以上)。 认证供应评估: (1)制订供应评估计划。零部件的供应评估计划包括:零部件名称、负责团队、负责人、供应商、评估重点、措施、频度、要求。 (2)采购部门绩效评估。包括计划、认证、订单。 (3)采购角色绩效评估。即对计划人员、认证人员、订单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 (4)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绩效评估包括零部件质量、成本、供应、服务性。 (5)调整采购环境。基于以上的认证结果,建立新的零部件供应计划;拓展零部件供应商群体;确定供应环境战略伙伴。以往一些绩效差的零部件供应商可能将被剔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