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改病句的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
2、,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三、辨析病句的原因(一)用词不当。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
3、给了灾区。“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例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二)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又如: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三)成分残缺。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
4、“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四)成分赘余主语有多余成分;谓语有多余成分;宾语有多余成分;定语多余; 状语多余; 补语多余。例如: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诸”是“之于
5、”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又如: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五)结构混乱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例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该句把两种句
6、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例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层次不清。例如: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
7、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六)表意不明。指代不明。例如: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意思混杂,不知所云。例如: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
8、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歧义句。例如: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又如: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七)不合逻辑。强拉因果。例如: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自相矛盾。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概念
9、误用。例如: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主客倒置。例如: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否定不当。例如: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前后失衡,缺乏照应。例如: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怎样扩句?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 (2)
10、“是”和“动作”的前面: (3)“什么”的前面; (4)“怎么样”的前面; (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 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 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 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
11、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第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括句: 我们走过来。(我慢慢地向他走过来。) 远方有一条彩虹。(看那远方有一条美丽的彩虹) 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体育健儿刘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列车奔驰。(列车在山谷中奔驰) 小蜜蜂飞来飞去
12、。(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浪花跳跃(美丽的浪花在海上跳跃) 黑熊表演节目(笨手笨脚的黑熊正在表演) 鲜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丛中盛开了。) 小华做操。(小华在操场上认真地做操) 星星眨眼。(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眼对我说晚安) 小蝌蚪游着。(可爱的小蝌蚪在湖里游着) 缩句: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小燕子休息) 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奶奶打水) 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天气热) 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钱塘江罩着雾) 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小松树跳) 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小鹿欣赏影子 绿油油的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草地盛开鲜花)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太阳高高挂天空) 原句:新生领了服装和棉被拿到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