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物入侵者
谢 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⑴积累词语
⑵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⑶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⑷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生物入侵者”,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本文,在理清顺序、把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后,收集和筛选信息,增强对生物入侵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理解“入侵”含义
1.同学们,如果把老师今天上课,与大家聊聊天写成这么一句话,大家看看有何毛病。这句话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入侵城西阳中学。”2.生:“入侵”有问题。3.师:“为什么?” 4.生:“入侵”指的是侵略、破坏,而老师是来上课。 5.师:很好!那么,假如给“入侵”造句,怎么造才正确?(板书)6.生:“日本鬼子入侵华夏大地,烧杀抢掠,罪恶滔天”等。7.师:“一个人喝了酒,入侵他自己家打碎碗”这一句的表达行不行?为什么?8.不行,因为是自己家。
9.师:原来“入侵”具有的特点是:一是外来的,而且有破坏性的。
那么,假如有一篇说明文要给同学们看,而其标题是《生物入侵者》,你认为该文会写什么?
10.生:会写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定义,危害原因等。
(板书)危害,定义,危害原因
11.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到底写什么,是否有我们刚才所推测的,请大家看19课。
(二)整体感知,理解说明顺序。
1、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划出疑难字词,并想想全文主要介绍了什么。(2)生开始默读。读完。
(3)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不会读的字与不理解的词语?
(4)生提之,师让其他学生帮助释之。
2、理解说明顺序:
(1)师:好了,下面请同学们说说,本文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什么?是否有刚才所推测的内容?
(2)生:解释,危害,危害原因,对策等。
(3)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么,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可调换吗?为什么?
(4)生:不可以,这有先后关系,与人的认识有关。
(5)师:可见,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6)生:逻辑顺序。
(7)师:对,逻辑顺序,符合人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 (板书)逻辑顺序
(三)把握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
1、本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边讨论边板书,明确如下:(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2、语言正确严密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移民”----打比方)。
它们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经济损失的同时(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有人把其增多的原因归结(归咎)于国际贸易与跨国宠物贸易。(举例子、打比方)
生物学家们指出,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束手无策)。
目前,世界上每个(很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争取了相应措施(举例子)。
3.师总结:可见,写作说明文时说明方法的正确运用十分重要,此外,说明文的语言很有讲究,要求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
(四)深入理解、把握文题含义。
1、生物入侵者既然是指外来的,那么,我国有很多外来物种,如小麦、西瓜、葡萄、胡萝卜、西红柿,为什么不举这些例子?
2、为什么生物入侵者危害极大而在其“老家”就不会有危害?
3.生:思考讨论,明确:
①这些是农作物,是经自然途径引入的,不会有破坏性的,反而能增加经济收入。
②破坏大是因为繁殖能力强,又无天敌与同类食物竞争者,而在其“老家”正是有天敌的制约与同类食物竞争者。
(五)拓展延伸。
1.师: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
2.生举例子。 3.师:下面老师补充几个。(幻灯片展示)
4.师:你认为有什么办法来防范生物入侵者?
5.生畅所欲言。
6.师点评,肯定其科学创新精神。(板书)
(六)作业。关于生物入侵者,网上资料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