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干杉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第 1章(课)第 2 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 1 课时 总第 3 个教案
主备人: 盛燚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运用比较分析地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
重点
1.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
难点
理解并认同“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本节课预习作业题
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一些特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饲养并观察蚯蚓
1.体形的观察:蚯蚓的身体呈 色、_____形,由许多____状的体节组成。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____端,另一端为____端。
2.体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表面。
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毛、纤毛)的存在。
3.环带的观察:环带位于身体的(前、后)部,颜色较(深、浅),质地(光滑、粗糙)。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有____节体节。
4.把活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运动。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前、后)固定,身体(前、后)变(粗、细),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前、后)固定,身体的(前、后)变(粗、细),后部向前移动。蚯蚓运动的速度较(快、慢),(有、无)声音。
5.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蚯蚓(能、不能)向前运动,速度(较快、较慢)。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一)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和预习作业题自学3~5分钟。
要求:1、了解由第(1)题中由个体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捕捉蚯蚓,在课前做好观察实验。
(二)分6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三)教师精解点拨预习作业:(或根据生生互动交流情况灵活处理)
1、第1题中与人对比,人是否具有这些特点,水生的鱼类呢?
2、由第2题入手,要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结构、运动和呼吸方式。
1、教师课前检查了解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情况。
2、教师布置学生自学,明确内容和要求,进行方法指导。
3、生生互动,质疑答疑。通过再次预习和讨论交流,学生基本掌握所布置三个的要求和目标。
展示
探究
一、P12,描述图片中这些动物的栖息环境以及运动方式。
列表对照陆地环境和水环境的差异。
二、活动: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
1、明确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小组合作解决课本中的问题并展示。
(1)蚯蚓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的土壤中,通过______和______配合身体蠕动,昼伏夜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食。
(2)蚯蚓属于______动物,这种动物还有______、_______等。
(3)蚯蚓靠____________呼吸。
(4)蚯蚓________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于课前观察了蚯蚓,课堂可播放关于蚯蚓生活的视频。小组间交流讨论,全班展示,同学纠错,教师总结。展示形式可学生口述,可上讲台PPT演示等。
2、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然后展示交流,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
检测
反馈
当堂检测题:
1、课后题第1题。
2、下了哪一项叙述与蚯蚓的生活习性不相符的是( )
A 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B 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从植物根内吸收营养物质 C 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D 白天和夜间都在土壤中穴居,从植物根内吸收养料
3、下列哪一项是蚯蚓的运动器官( )
A 刚毛 B体节 C 体表粘液 D 环带
4、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
A 给它降温 B 便于它灵活运动
C 保持它的清洁 D 利于它的呼吸
1、教师布置检测题,巡回查看学生答题情况,当堂批阅,统计差错及目标达成率。
2、教师重点讲评第4题,和之前做过的观察小鱼尾鳍毛细血管实验相结合。
课堂评价小结
两个方面评价小结:
1、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
2、对各个学习小组活动情况及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结。
课后
作业
1、蚯蚓的呼吸通过下列哪一结构实现的( )
A.鳃 B.湿润的体壁 C.气管 D.肺
2.利于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
A.角质的鳞或甲 B.毛 C.外骨骼 D.羽毛
3.蚯蚓的刚毛在运动中的作用是( )
A.保温 B.防御 C.辅助运动 D.攻击
4.雨后或雨中会有大量的蚯蚓钻出地面,其目的是( )
A.寻找食物 B.躲避地下的低温 C.呼吸 D.寻找配偶
5.判断蚯蚓前端的依据是 ( )
A.靠近环带的一端 B.颜色深的一段 C.远离环带的一段 D.对刺激反应灵敏的一段
6.如图I一1 4所示:用一个较大的玻璃缸,下层装颜色较深的黏土,第二层装颜色较浅的沙土,上层装颜色较深的黏土。玻璃缸的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三层土的总体积约占玻璃缸容积的四分之三,以保持玻璃缸内有足够的空气。选几条生长良好的蚯蚓放在玻璃缸内,玻璃缸上盖一玻璃片,但不要盖得过严。将以上装置放于温暖、不直接见阳光处,每天投入一些腐烂的树叶作为蚯蚓的食物,五六天再观察土壤的分层状况及疏松的状况。请回答:
(1)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此实验说明 。
教后
反思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