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北省黄冈高级技工学校.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175350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高级技工学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高级技工学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高级技工学校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报 告 一、基本情况 学校于1978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建校30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发展迅速。校园现占地面积134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教职工270人,教师200余人,其中文化课教师53人、专业课教师148人,实训指导教师79人,“双师型”教师75人。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74人。在校学生7000余人。另在黑龙江、陕西、山西等省中职学校进行了联合办学。机械维修与加工、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三个专业为黄冈市骨干专业,其中,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数控加工技术三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校建有数控、模具、车工、钳工、电工、电子、微机等实习间和电子电工、家电多功能、PLC等实验室,建有能容纳400人的电子阅览室,组建了校园宽带网。图书阅览室藏书18万余册(含电子读物),其中专业书籍8万余册,报刊杂志120种3万余册。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及沙滩排球场等体育娱乐设施配套齐全。 近几年,学校抢抓机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确保就业率和满意率。辛勤汗水换来硕果累累,学校现已发展成为鄂东地区最具实力的中等职业教育基地。2002年~2007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国家级和省级表彰。2006年经省劳动厅批准成立黄冈技师学院。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08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认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显著的办学成效引起了省、市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06年湖北省“四送下乡”暨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仪式和2007年黄冈市“春风行动”暨劳务招聘会先后在我校举行。省委原副书记陈训秋、副省长刘友凡、蒋大国、省政协副主席翁行德以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黄冈市委、市政府等多位领导先后来我校视察、调研和指导工作。四位省领导欣然为我校题词,对我校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寄予了厚望。学校办学经验先后多次在省、市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及中国职教论坛上交流、演讲。校长明亚福同志代表黄冈中职学校参加黄冈市教育考察团赴台湾参观访问。 我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创建于1982年,1996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黄冈市骨干专业”,2005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该专业实习训练场所的建筑面积有2000平方米,其中实训场所面积有1650平方米。学校实习实验设备比较先进,配有1000M主干线校园网和远程教育网络中心,教学用微机600多台;电机及变压器、配电柜、电路板120余套,现代化的电工、电子、电机及拖动实验操作台52套,彩色电视机、录像机、空调制冷、通讯等实习设备80套。该专业在校生人数2700余人,专业教师56人,其中具有本专业工程类职称教师4名、研究生学历2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高级职称达32%,双师型教师达46%,专业带头人2人,湖北名师1人、省级金牌教师1人、黄冈名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2006年8月青年教师廖记格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基础课技能型教案设计与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2006年11月我校电子专业学生组队参加湖北省“亚龙”杯电子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2007年5月参加湖北“亚龙”杯电子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2008年3月参加湖北“众友”杯电子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学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领先。 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成立于1994年10月,现已发展为一个具有高、中级综合技能鉴定能力的鉴定站,可同时容纳多个工种2000余人的技能鉴定工作。学校有高级考评员4名,中级考评员14人。现拥有数控技能鉴定车间(其中数控机床10台,加工中心1台)、普通车工技能鉴定车间(加工型CA6140型机床40台)、模具钳工技能鉴定车间(配有线切机、冲床、钻立铣、磨床、铣床等)、维修钳工技能鉴定车间(操作工位280个)、计算机应用技能鉴定操作间(可容纳600余人的高薪技术操作考核)、电气运行与控制技能鉴定车间(可容纳100余人的操作考核)、电子技术与通讯技能鉴定车间(可容纳50余人的操作考核)、计算机硬件维修技能鉴定车间(可容纳50人的操作考核)。鉴定所成立12年以来,共鉴定各类工种25000余人,学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合格率达100%。 在就业安置工作方面,学校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积极为毕业生拓宽就业市场,就业率高达99%,就业满意率达90%。毕业生均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采取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模式,除为当地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外,就业区域还扩展至“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我校与80多家知名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圳中兴、苏州三星、上海达丰、珠海伟创力等企业将我校列为定点人才输送学校,并且组建了“鸿准班”、“钱江班”等定向班。就业渠道畅通,每位毕业生均有3个以上的就业单位可供选择,毕业生供不应求。 毕业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普遍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青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如97届电工专业毕业生郑重,2000年代表赛格日立公司参加深圳市技能竞赛,夺得第一名,深圳市市长签署市长令将该生户口免费迁入深圳作为奖励;02届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汪琴等三十多人分别由所在外资企业作为技术骨干送到德国、英国、日本、韩国进修学习;03届电子专业毕业生张本军、陈进玲、陈晓明、周爱兰等人在中兴通信公司举行的首届职工劳动技能比赛中分别获得团体和个人单项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公司给学校寄来嘉奖喜报;05届机电专业毕业生向春4月份到上海达丰电脑公司就业,9月初就被公司提拔为分公司人事主管等等。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黄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是全省最大的农业市,而且山区多,国家级贫困县5个,省级贫困县2个,全市人口730万,为摆脱贫困面貌,黄冈市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发展步伐,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随着沿海制造业向内地的转移,大别山火力发电厂、黄冈火力发电厂的兴建,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加大,预计至2010年,电子电工类技能人才需求总量不少于5万人。 我校生源的主体是黄冈市所属初中毕业生,且主要来自贫困山区。黄冈市人口密度大,每年初中毕业生人数13多万,除部分就读高中外,大部分毕业生将成为剩余劳力。近几年来我校办学规模、办学实力、教学质量、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满意率在全省同类中职学校处于领先位置,每年招收新生3000多人,其中招收的电子电工类专业学生有800余人。 为最大限度地服务三农、转移培训黄冈农村剩余劳力,学校在校园建设上加大了力度,先后新征土地10余亩,新建了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楼,购买三栋学生宿舍楼,重新规划并改善了校园环境。为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指导思想,学校不断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2006年,对原实习楼进行了加层扩大面积1000平方米;2007年底动工新建一栋实训楼(4000平方米),2008年6月底可竣工投入使用。在扩大实训场地的同时,学校也在陆续添置教学和实习设备,每年在教学设备的投入上都在200万元以上。建设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的实训基地,是老区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家长的需要,是解决学生多、实习工位不足的需要。 新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建成后,在保证本校学生实习的同时,也可为黄冈市其它中职学校和社会各类技能人才的培训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校际之间资源共享,学校可接纳兄弟学校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可来校实习;二是黄冈市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各类培训都是在我校进行,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可行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着,电工电子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要了解电子技术的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我校电工电子及自动化专业实施了“校企结合,分段培养”和“嵌入式”教学。即第一阶段为校内培养和“嵌入式”教学。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将有关公司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内容随时嵌入到相关课程模块中去,使教学内容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第二阶段与企业合作培养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公司和企业,使其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培养。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掌握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让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子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我们根据专业教学改革模式,将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课四大模块。课程的模块间既相应独立,又有逻辑关联,内容相互渗透,又有独立内涵,要求课程内容新颖,运用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在教材改革方面,近几年来,学校教师先后编写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实施计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习课题目录》、《电工电子与拖动实验指导书》;同时编写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PLC可编程控制器》、《电子产品维修技能训练课题集》等多本教材(讲义)。其中有的教材已公开发行并投入全省中职学校使用,大部分教材在校内已使用多年。由于教材内容结合本校实际和市场需求,实用性强,深受学生欢迎。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满足学生和社会实际的需要,我们将根据部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积极倡导和鼓励专业教师编写和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校本部教材和讲义。 学校实训楼于2008年6月底竣工,若能得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的扶持资金,学校将购置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设备、添置实训工位,建立以下实验及实训室: 1)PLC可编程实验室。包括交通信号灯PLC自动控制、搅拌机的PLC自动控制、电梯的PLC自动控制、加工中心刀具库选择控制、电机的PLC自动控制、步进电机PLC控制等基础实验, 2)单片机实验室。包括工业顺序控制、接口技术、简单I/O扩展、A/D转换、D/A转换、继电器控制、步进电机控制、电子音响、交通信号灯等基础实验,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工业控制原理、掌握单片机编程器技术。 3)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实习基地。传统的电力拖动与控制理论与实践技能,仍是学习先进工控技术的基础。认为有了PLC、单片机自动化的工控设备,就可以不要传统电工、电子与电力拖动实习了,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现代自动控制技术是在传统基础理论上发展的,仍然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所以在建立现代技术实训基地时,也应重视传统电工、电子以及电机与拖动基础实习的建设。 三、项目实施方案的保障机制 2006年,学校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主题是将学校做大做强,争创全国示范中职学校。目前学校办学规模是7000人,其中,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计划每年招收新生1000人。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总投资62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预算需资金250万元,实训设备资金预计370万元(规化拟建“”PLC可可LC、与自动化技术编程实验室”一套,约投资80万元、“单片机实验室”一套,约投资60万元、“电子整机装配实验室”一套,约投资30万元、“电子拖动实验室”一套,约投资80万元、“计算机硬件综合实验室”一套,约投资60万元、“通信原理实验室”一套,约投资60万元)。目前,实训楼建设建设基本完成,将于6月15日竣工验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专门机构运作,为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学校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明亚福任组长,两名专业带头人及一名财务人员任副组长,十六名专业教师为成员。定期由专门人汇报项目建设情况,科学快捷地完成好项目工作快速运营,将此项目建设更快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为社会输运更优秀合格的技能人才,同时做好黄冈地区中职学校的“龙头”典范,真心实意帮扶同类中职学校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发挥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作用。 进一步充实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设施、设备和扩大实训规模,使学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条件达到全省仍至全国同类学校先进水平,以满足黄冈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需要,为实现“十一五”期间黄冈市和湖北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如能得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的扶持资金,根据我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和30年的办学经验,在省、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教育局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一定有能力规划建设好实训楼,安装调试好实习设备,让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二〇〇八年五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