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读出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并能正确地读、写。掌握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3.运用生活化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教学难点:掌握数的组成。学具准备:每生20根小棒、2根橡皮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产生探究欲望小朋友们,你们成为小学生后,爸爸妈妈非常关心你们的学习,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买了许多铅笔,对不对呀?可是有的小朋友就经常会丢掉铅笔,你们看,大家都捡到了这么多铅笔。以后下课呀
2、,可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再去玩,好不好呀? 猜一猜,有几枝?(拿出12枝铅笔)到底几枝?你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怎样数?(拿出20枝铅笔)问:现在这里有几枝?你觉得它比刚才的12枝多还是少呢?到底有几枝?(数一数)师:一枝一枝地数,你觉得这样数的方法怎么样?(慢、麻烦)还有什么好办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1、出示主题图,观察仔细观察,图中画了些什么?它们各有多少呢?(学习通过观察,数出图中有8个小孩,19个人,20条斑马线)2、操作(学习数的组成) ()请你拿出小棒,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1根,把多余的先放到一边。想一想,怎么样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是
3、11根呢?一时想不出,可以同桌商量商量,然后摆一摆。(把10根捆起来)师:在数学里,我们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0个一,也表示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一起读)师:你能拿出1个十吗?举起来互相看看。十里面有几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是?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说。(2)(12根小棒)这是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1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是12。)拿起小棒同桌互相说一说。(3)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边摆一边说。(逐根添加小棒)1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是13。1个十,4个一合在一起是14。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1个十,9个一合在一起是19。1个十,10个一合在一起是预
4、案1:生:老师,这10个一又可以扎成1捆了。师:为什么?(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有道理吗?好,扎起来。这样2捆就是2个十,也就是几十?板书:2个十是20。(一起读)预案2:(学生没有发现,老师启发:)看着这10个一你想到了什么?3、摆数下面,老师说出一些数,你能很快地用小棒摆出来吗?第一个 11你知道它表示几个十几个一吗?好,我们继续摆第二个 14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下面,请男同学摆15,女同学摆16。然后写出各数,再说说谁大谁小?接着,请男同学摆20,女同学摆19。然后写出各数,再说说谁大谁小?20比19大多少?这个2表示什么?这里为什么要写0?师:对,1个一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这个数读
5、做20。(一起读)4、读数(知道数的顺序)出示挂图:直尺上的数,读一读。看着这些数,你知道了什么?(13前面的数是12,后面的数是14;15和17之间的数是16;与19相邻的数是18和20;前面的数小,越到后面越大)三、加深拓展内化 学会解决问题、尺上哪些数是我们今天新学的呢?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呢?请用十几说一句话。(我的学号是13号;我们组有12个同学;我的鞋子穿16号;这些纸有19张;今天最高气温是18度;这本书15元;姐姐今年11岁)、看来这些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大家在书上找找第12页;第20页,应该往前翻还是往后翻?为什么?第17页呢?第11页呢?、练习四、全课总结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是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和认识多位数做准备,学生对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老师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组成的掌握有些难度,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