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509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Y协会的实践经验,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与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分析社会组织推动移民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及其实现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组织通过能人创业示范带动、构建项目利益共同体、合理分配收益等方式,不断提高水库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和后扶产业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从而形成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即共建机制、共治机制、共享机制。这三个机制有效统筹共同富裕的主体、载体及客体,为水库移民共同富裕提供主体动能、路径支持及实现保障,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同富裕。据此,建议从培育脱贫地区社会组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重塑水库移民主体性及建立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联结长效机

2、制等方面推动全体水库移民共同富裕。关键词:社会组织;共同富裕;水库移民;利益联结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924(2023)04-0415-09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of Reservoir Immigrants: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Y AssociationCHEN Shaojun1,2,HONG Xueqing1,2(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

3、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2.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Resettlement,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Y Association,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the common pr

4、osperity of immigrants from the micro level by constructing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o-construction,co-management,and co-sharing and common prosper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social organizations,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of competent people,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interest community,and the re

5、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income,hav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of reservoir immigrants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backup projects,thus forming a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reservoir immigrants,namely,the mechanism of co-construction,co-man

6、agement,and the mechanism of co-sharing.陈绍军,洪雪晴.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 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3,22(04):415-423.收稿日期:20230411 修回日期:20230523 DOI:10.16195/36-1328/f.2023.04.4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8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B210207025)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重大培育项目(B220207041)作者简介:陈绍军,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

7、从事移民社会学和项目社会评价研究,。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These three mechanisms effectively coordinate the main body,carrier,and object of common prosperity,and provide the main kinetic energy,path support,and guarantee for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reservoir immigrants,to realize the common prosperity that everyone p

8、articipates,everyone tries their best and everyone enjoys.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o promo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reservoir migrants by cultivat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reshaping the subjectivity of reservoir migran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

9、trategy,and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benefit-linking with multiple subjects,joint construction,governance and sharing.Keywords:social organization;common prosperity;reservoir resettlement;benefit-linking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这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

10、道路提供目标指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有梯度、有层次地逐步实现过程,要以“木桶中的最短板”来衡量是否实现共同富裕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重点帮扶保障人群,最艰巨和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因修建水利水电工程而产生水库移民累计2 486万人3,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4,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在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中,既要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5,也要将水库移民共同富裕作为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当前,学术界关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

11、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涵。新时期的共同富裕是总体富裕转向“共享富裕”,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农民工群体是重点发展对象6。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实现总体富裕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需要满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现总体富裕及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等3个条件7。因此,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逻辑应是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8。二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参与主体。相较于市场和政府对资源的配置,社会组织既能克服市场的选择偏好,也能弥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过于强调宏观而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9。社会工作有助于市场社会属性回归、强化政府

12、服务属性增强和社会道德属性凸显,从主体构建、服务实践和资源配置等维度参与共同富裕10,且在促进困弱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整体性框架下,需要借助“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爱社会”共同驱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12。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不同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13,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及面向农民的第三次分配等乡村振兴的包容性14。由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及收入差距的现实挑战,应将反贫困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及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这三个政策相互衔接、协同发力,成为

13、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15。此外,第三次分配作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补充,仍需不断探索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机制16。现有研究已初步形成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基本框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基础,但缺乏对共同富裕进程中现实难点和实现路径的中微观层面讨论,难以捕捉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样态。同时,部分研究已注意到社会组织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缺乏相应的经验材料支撑。实际上,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应从做“证明题”转向做“问答题”的讨论2。那么,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如何促进水库移民共同富裕?这种运作模式又具有何种特征?基于此,本文结合D县Y协会的实践经验,

14、深入分析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以期为推进全体水库遵照学术惯例,本文已对所涉地名进行匿名处理。该社会组织于2019年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登记,主管部门为县水利局。416第 4 期陈绍军等: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移民共同富裕提供现实参考。二、理论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表明乡村振兴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17。面对乡村普遍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内生发展不足及空心化等问题18,有学者构建乡村振兴与共

15、建共治共享的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的现实可行性19,以破解农民主体缺场、政府或资本单边主导引起的冲突的困境。共同富裕不仅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既要把握好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之间的关系,更需要全体人民共创共享日益美好的生活20。“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也为破解水库移民共同富裕普遍存在的生产要素流失、内生动力不足、农民收入差距等困境提供新方向。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与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分析框架(图1),揭示共建共治共享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为什么”需要共建共治共享。从共建层面来看,人力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动力,是促进水库移民共同富裕

16、的必要基础。后期扶持产业发展是带动移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而人力资源缺失和生产要素分散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因此,既要鼓励移民主动参与乡村产业,以唤醒移民的主体意识,也要整合乡村分散的要素资源,激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以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为实现移民共同富裕提供主体动能。从共治层面来看,乡村产业利益相关方协同推动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促进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产业项目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和公共资源占用等涉及移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移民较少能够参与其中,再加上产业运营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均不利于产业项目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构建移民、企业和政府等多主体的产业发展责任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

17、,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减少因产业发展不公开不透明而产生矛盾,以持续性地提高乡村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实现移民共同富裕提供路径支持。从共享层面来看,让移民群众共同享有后期扶持产业发展成果,是促进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水库移民共同富裕是库区全部移民的共同富裕,并不是某一部分移民的富裕。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需要以合理的分配方式在全体移民群众中共享,既要确保增值收益分配的普惠性,也要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导向帮扶低收入群体,为实现移民共同富裕提供价值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共建、共治和共享在促进水库移民共同富裕过程中并非割裂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共建为共治提供基础,共治为共享提供实现路径,

18、共享为共建提供激励保障,三者共同发力图1“共建共治共享”下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分析框架417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助力移民共同富裕。三、案例选择与介绍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在实证分析中探讨“共建共治共享”对于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适用性及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选取D县Y协会作为案例,D县作为水库移民大县,后期扶持项目的实施和效果具有代表性,而Y协会推动移民共同富的实践活动,对“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有较好的印证作用,具有典型性。案例具体情况如下:其一,D县是革命老区、库区、山区、滩区“四区”叠加的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总人口80万人,其中水库移民有24.5万人,占全县

19、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安置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民生产生活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与周边地区和全国农村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库区不能兴建大型工业项目;分散式产业项目遍布库区,但部分村集体的管理理念跟不上,不利于后期扶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现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到2026年即将届满,移民可持续增收能力还相对较低。其三,在此背景下,县政府部门推动成立由个人和单位自愿组成的Y协会,主要负责管理和监督利用扶持资金所形成的移民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收益类项目,使项目增值收益在全体移民村和移民中共享,为D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移民共同富裕作出

20、贡献。四、案例分析:社会组织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提出新要求,同时也为水库移民长远发展指明方向。面对后期扶持项目资产效益发挥不足和移民可持续增收能力相对较低的现实情况,Y 协会将提高移民内生发展动力和拓宽移民增收致富渠道作为推动移民共同富裕的核心任务。(一)以能人创业为示范带动移民创业就业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动后富的渐进过程,Y协会结合后期扶持产业项目资源和能人创业优势,确定以产业项目资源促进移民先富带后富的模式,致力于发挥能人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移民返乡创业,为其他移民群众提供就业机会。首先,在项目资源利用方面,协会通过对产业项目资源、能人

21、资本和移民劳动力进行有效统合,为有能力和有创业想法的移民匹配适合的产业项目,提高产业项目运营效率。Z是返乡创业表现最为突出的能人,2019年向L镇政府租赁J服装检品项目,使J服装检品项目成功满足周边600余人的就业需求,带动移民人均增收约2 500元。一方面,在政府和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Z整合社区现有的服装检品项目资源和闲置劳动力,并结合自身在外工作经历和掌握的市场销售渠道,较快识别出服装市场的商机和发展机遇,将服装检品项目发展成集生产、检验、包装、出口于一体的服装产业项目。另一方面,由于Z父亲曾是移民村的村长,其和父亲是村内其他移民共同的熟人,服饰公司得到移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也成为Z做好

22、项目的动力。在镇上建设了很多产业园后,我父亲一直鼓励我回家乡发展,认为我们自己承包产业园能够比外来的企业做得用心。做这个产业压力很大,回来了我都想做好它,做坏了跑了也丢人,做不好也不能像人家可以跑,只能把这个项目做好。(访谈编号:D20220113Z)产业项目发展的特征之一是创业带动就业的示范作用,即发挥能人创业示范作用带动其他移民群众返乡创业和就业。随着Z运营项目示范效应的发挥,并向全县移民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并展示园区基础设施,激励在外工作的能人、有创业想法的移民及本地企业家加入协会,为产业项目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目前,协会成员中共有17个产业项目运营主体,发展的产业涉及湖产品、服饰、

23、菌菇、玫瑰花等,有效整合库区自然资源、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共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能人在运营产业项目的同时为周边大量移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安置区内闲置劳动力就业是移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如为移民提供服装裁剪和质检等技能培训,在掌握技能后便可以应聘相关岗位,实现在家门口就业。418第 4 期陈绍军等: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家住在这旁边,我家里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也不方便出去打工。但现在在这检查衣服线头,每天下班能赶上去接小孩放学,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比以前好多了。(访谈编号:D20220113C)由此看出,Y协会以能人创业带动移民共同发展产业项目的模式,兼顾项

24、目发展和移民就业的双重目标,不仅为产业项目经济效益增长提供保障,也为项目周边移民提供在地发展和就业的机会,这是夯实移民共同富裕根基。与外部市场主体运营产业项目不同,本地能人运营产业项目既能避免因资本逐利性而造成利益失衡,也能够增强移民在本地创业和就业的信心。(二)以后扶项目为载体构建利益共同体尽管能人在产业培育和项目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产业项目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维护,才能够确保项目可持续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Y协会以后扶项目为载体构建政府、移民村、移民以及项目运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增强了各主体参与热情,实现多主体共同监管产业项目,促进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

25、加。构建利益共同体的优势在于,可以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并降低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产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让所有移民村和全体移民参与监管并享有收益权,增强移民村和移民与产业项目的利益联系,确保移民集体利益不流失,提高产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协会将全县后扶项目都拢到一起后,能保证它不贬值,不被恶意侵占。在产业项目运营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共同提高产业项目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让企业活下去然后活得更好,企业的经营情况好,村集体也有稳定的租金收益。(访谈编号:D20220115H)由于后扶产业项目是利用扶持资金形成的移民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协会建立“四权分置

26、”的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图2)。首先,项目资产所有权归属库区所有的移民村,收益权归属库区全体移民。这改变了原先项目资产所有权属于某一个移民村和乡镇的状况,扩大项目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范围,让库区内所有的移民村和移民都能够参与后期扶持项目的监管并享受项目收益。其次,项目资产运营的监督权归属协会,协会作为代表全体水库移民利益的社会组织对项目资产运营进行直接监督,对交接并租赁的项目运营情况和项目资产效益分析等进行动态管理,并协助项目运营主体解决困难,以防止项目资产贬值。最后,项目资产的经营权归属运营主体,协会根据资金统筹和产业发展优势,公开选定运营主体对资产的使用,并向县移民服务中心备案。与村集

27、体直接签订租赁协议相比,运营主体与协会、村集体签订三方租赁合同更有保障,也减少了信息成本、议价成本以及违约成本等交易成本。如D镇N村将户外休闲家具项目委托交给协会管理,协会与S公司、N村村委会共同签订租赁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协会为S公司提供验收合格的项目资产,以保障设备设施等的正常使用,租赁期内获取项目审计定额6%的固定收益和租赁费;S公司负责项目正常运转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承担在经营期间发生的经营税收、管理费等费用;N村只负责项目前期的保障工作,并获得租赁费。图2“四权分置”的利益共同体419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由此看出,“四权分置”的利益共同体有效

28、促进各主体完成项目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单一乡镇或村集体管理中的利益失衡和矛盾冲突的问题,同时也使项目资产与全部移民村及移民之间建立利益关联,增强项目资源与移民村和移民主体之间利益联结的稳定性,这是推动移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三)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导向的收益分配为了让全体移民和移民村能够共同分享产业项目增值收益,特别是缺少项目资源的移民村和低收入移民群众,不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21。为此,Y协会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导向进行项目增值收益的分配,既避免财富过度集中,又保证全部移民项目资产收益权。Y协会的收益分配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公平优先为导向,坚持缩小移民村集体经济发

29、展差距,动态地帮扶低收入群体,防止各村和收入差距拉大。这是后期扶持产业项目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保障竞争力较弱的移民村和收入较低的移民直接受益于项目增值收益。一方面,为了缩小移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差距,Y协会参照库区各乡镇资金整体分配和消除薄弱村情况,采取从无地移民村开始,再到整体搬迁村,最后实现分散安置和生产安置村全覆盖的分配方式。如2019年,Y协会共收到预缴纳租金217.8万元,筛选出符合消除薄弱村情况指标的25个薄弱无地移民村和41个整体搬迁村,这66个移民村各收到3万元收益用于集体生产,以此保障缺少项目资源和发展条件的薄弱移民村也能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Y协会动态地对脱贫不稳定户、边

30、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及时防范移民返贫致贫的风险。先由乡镇移民办先推举因病困难优抚等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移民,再由协会通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共同审核,给生活困难的移民发放应急资金并协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我们村没有土地,集体收入很少,加入协会之后这两年每年分给我们3万块发展村庄,有生活困难的移民也可以报给协会,像前段时间有一个大学生是突然间得了急性肾炎,核实后协会给了5万块钱,对他来说能很快拿到这笔钱。(访谈编号:D20220112C)第二,兼顾效率,将剩余收益均等化地折股给全体移民,提高移民对协会的认可度和支持度。这也是后期扶持产业项

31、目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移民享有的分红金额会随着协会监管项目的体量增加而增加,最终实现资源变资产、租金变股金、移民变股民。如2020年,Y协会将150万元收益均等化地直接分配给全县150 634名整体搬迁村移民,每人获得分红收益10元。利用国家扶持资金形成资产,它产生的效益是全体移民,不能分配不均,这部分增值收益要再普惠移民,前几年每年给每位移民分10块钱,因为咱协会现在监管的项目体量还小,收益还少,当收益多了以后有可能分有80块钱,这都有可能的。(访谈编号:D20220112L)由此可见,Y协会坚持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导向的收益共享模式,不仅缩小各移民村庄的发展差距,也缩小移民群众与周边农民的收入

32、差距,并提高后扶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享效度。另外,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式也是稳固协会与移民之间信任保障,推动协会逐渐建立起项目资产与移民增收衔接的长效机制,有效落实移民的资产收益权。五、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一)共建机制:以社会组织为平台,激发自我发展意识以社会组织为平台的共建机制破解水库移民共同富裕“依靠谁”的问题,即共同富裕需要移民群众以增收致富为目标共同奋斗,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主体动力。移民群众既是共同富裕的受益者,也是后期扶持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需要鼓励移民群众人人参与共同奋斗,避免陷入“等靠要”“躺平”等误区。乡村振兴发展资金的投入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资源,

33、但仍面临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技术人才流失等人力资本不足的困境22,应基于农民主体位置来发挥乡村人才的作用23。外源式的精准行政模式在农民共同富裕实践中表现出内外联动而“内”不动,需要以内生发展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24。420第 4 期陈绍军等:社会组织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因此,就农村内生发展而言,社会组织能够较好地将村域内的项目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整合,且能够为有创业想法的乡村能人提供帮助。同时,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能人示范效应,激励更多农民就近创业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自我发展的意愿。从Y协会的实践来看,其对安置区内产业项目资源、能人资源

34、和劳动力整合的过程中,重视调动移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移民在参与后期扶持项目中发现自身的主体位置。一方面,协会将外部扶持的项目资源与能人发展的内在需求相对接,促使能人在发展产业项目过程中积极对外寻找市场发展机会,破解后期扶持产业项目发展中人力资本不足的困境。能人对内主动给移民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培养移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使项目发展得到更多人力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协会积极发挥能人创业的示范效应,激励在外工作的能人和本地企业家加入协会,这既增加移民安置区内的人力资本,也带来返乡移民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更重要的是推动移民在共同富裕中主体位置的回归。此外,与外部社会组织干预相比,本地社

35、会组织更容易获得村集体和移民的信任,能够持续性地为移民共同富裕提供共建基础。可见,组织化的形式有效推动移民共同创造、共同奋斗,破解项目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二)共治机制:以社会组织为纽带,提高产业项目效益以社会组织为纽带的共治机制破解水库移民共同富裕“如何富”的问题,即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产业项目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保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政府或市场等单一主体在产业项目发展中作用受限,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导致产业项目的增值效益不明显。有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存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和盈利能力弱等问题,导致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足,需要完善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保障机制

36、25。另外,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既需要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也离不开当地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及价值观念等“社会基础”26。农民内生化的组织能够强化农户、村集体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从而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27。因此,就产业可持续发展而言,以农民内生化的社会组织为纽带,构建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和项目共治平台,既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中人人尽责的共同体建设,也为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具体到D县实践,以代表移民的社会组织Y协会为纽带,建立后期扶持项目资源供给者、承接者、运营者以及受益者之间的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有效促进各主体共同完成项目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由

37、于企业运营的不确定性,导致利益发生变化会带来项目经营的不可持续性。由此,协会与资产所有者和资产运营主体签订三方合同,明确各方在项目运营管理的职责,协会和村集体不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只是监督运营主体经营情况并提供相关帮助,以避免市场风险问题。同时,通过发挥组织的中介协调作用来减少运营主体和移民村方交易成本,对运营主体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减少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在项目资产与全部移民村及移民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既强化了缺少项目资源的移民村和移民对项目监督,使项目资源与移民村和移民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又避免单一乡镇或村集体管理中的利益失衡和矛盾冲突问题,有助于项目资产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38、和经济效益。(三)共享机制: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完善收益分配体系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共享机制破解水库移民共同富裕“为了谁”的问题,即乡村产业项目发展成果应由全体移民共同分享,确保每位移民公平地享有项目资产收益,尤其是农村低收入群体。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为共同富裕提供体系保障,乡村产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需要分好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市场主导的第一次分配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府主导的第二次分配通过公共服务等促进社会公平,但都难以让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应完善第三次分配促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共同富裕28。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机制主导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主体29,在拓宽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39、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底线要求,而促进低收入农户收入更快增长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核心任务7。因此,就缩小收入差距而421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言,以社会组织为分配载体,通过产业项目增值收益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进行帮扶,能够与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相互补充,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推动共同富裕。就水库移民地区而言,后期扶持产业项目的增值收益分配既关系到移民可持续增收的渠道,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为了防止因工商资本与乡村精英共谋而导致移民权益受损,D县以代表移民权益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Y协会作为分配载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

40、率的原则,将项目资产增值收益在全体移民村和移民之间共享,致力于发挥社会组织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帮扶作用。Y协会先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导向进行项目增值收益的分配,以缩小各个移民村之间的集体经济收入差距,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随后,Y协会再将增值收益均等量化到每个移民,确保全部移民的项目资产收益权,最终实现以效率驱动公平、公平反馈效率的共同富裕。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共建共治共享”分析框架下,结合Y协会案例分析发现,共建机制、共治机制和共享机制三者共同作用推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首先,共建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主体动力。社会组织通过将项目资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

41、素进行整合,促进水库移民就近就地就业,提高水库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其次,共治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路径。社会组织在后扶项目与相关利益方之间建立责任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这不仅提高产业项目效益,还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库区内生发展动力。最后,共享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保障。社会组织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的帮扶作用,既保障全体移民共享项目发展的增值收益,也能够常态化地帮扶低收入移民,不断巩固拓展库区脱贫成果。可见,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水库移民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奋斗,从共建共治共享中走向共同富裕。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积极培育脱贫地区社会组织,有利于提高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社会化扶持

42、的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二是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导向,从传统经济扶持转向移民主体性重塑,有利于提高水库移民内生发展动力,使移民从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创造者,避免持续性扶持引发的移民道德危机等社会风险。三是建立和完善水库移民与后期扶持项目利益联结的长效机制,推动政府、市场和移民等多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带动移民可持续增收。多元主体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供需失衡、移民主体缺位等导致的发展困境,还能够让全体移民平等地享有项目发展成果,最终实现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村平均水平。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

4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N.人民日报,2022-10-16.2 叶敬忠.共同富裕研究的问题导向与短板视角 J.社会科学辑刊,2022(6):94-100.3 姚玉琴.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70年 J.水力发电,2020,46(5):8-12.4 陈绍军,缑杰,田鹏.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非预期后果及其转向 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3):77-82.5 姜长云.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1-11.6 黄祖辉,叶海键,胡伟斌.推进共同富裕:重点

44、、难题与破解 J.中国人口科学,2021(6):2-11.7 林万龙,纪晓凯.从摆脱绝对贫困走向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J.中国农村经济,2022(8):2-158 杜志雄.共同富裕思想索源及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J.经济纵横,2022(9):21-29.9 黄林,卫兴华.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J.经济问题,2017(9):1-5.10 徐选国,秦莲.社会工作参与共同富裕: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学习与实践,2022(6):100-112.11 王思斌.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与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 J.社会工作,2023(1):1-9.422第 4 期陈绍军等:社会组织推

45、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Y协会的经验考察12 唐任伍,李楚翘.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轮驱动”的考察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1):49-58.13 黄承伟.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及理论议题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1-9.14 叶兴庆.以提高乡村振兴的包容性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J.中国农村经济,2022(2):2-14.15 吕德文,雒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及其实现路径 J.中州学刊,2022(1):83-91.16 江亚洲,郁建兴.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与机制 J.

46、浙江社会科学,2021(9):76-83.17 尹瑶.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川南云村的实践为例 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21(5):593-601.18 于水,王亚星,杜焱强.农村空心化下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功能作用、潜在风险与制度建构 J.经济体制改革,2020(2):80-87.19 姚树荣,周诗雨.乡村振兴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研究 J.中国农村经济,2020(2):14-29.20 刘培林,钱滔,黄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 J.管理世界,2021,37(8):117-129.21 罗娟,彭伟辉.共同富裕目标下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优化路径 J.经

47、济体制改革,2022,(1):35-42.22 李实,陈基平,滕阳川.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问题、挑战与建议 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3):37-46.23 海金,焦方杨.乡村人才振兴:人力资本、城乡融合与农民主体性的三维分析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119-127.24 王进文.迈向内生发展:新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促进逻辑与路径选择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23,40(1):93-103.25 刘明月,汪三贵.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4):137-144.26 付伟.农业转型的社会基础:一项对茶叶经营细节的社会学研究 J.社会,2020,40(4):26-51.27 许汉泽.产业进园: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趋向:对H县“镇园产业联盟”模式的考察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152-163.28 张洪为.第三次分配:促进乡村低收入群体迈向富裕的长效机制 J.社会科学战线,2022(12):213-219.29 沈永东.社会组织推动城乡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与政策支撑:基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经验 J.探索与争鸣,2021(11):27-29.(责任编辑:尹琴,英摘校译:吴伟萍)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