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便计算:乘法分配律马皮中心校 韦阳珍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提高简便计算能力。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教学流程: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1.收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并校对反馈12598 72+93+28 21254 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类。)3.全班反馈。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
2、)(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762504 4425 2/536-2/521 25641253/5+2/53/5+2/52.出示全班每题出错的统计数据,说一说感受。3.错例诊断:通过让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评一评等诊断与反思手段,达到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运算定律与性质。4.渗透简便计算的策略多样化与优化。5.跟进练习(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5/7+2/7 (7+7+7+7)25 三、回顾整理,提炼思想。对复习方法以及简便计算的思想作梳理与提炼四、另眼鉴赏,拓展提升反思: 在教学中,我多次听到学生把分配律说成结合律,在计算过程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混淆。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注意观察,乘法分配律有两种以上运算符号,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一种运算符号。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在区分中比较。简算与学生的数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对于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大有益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练习。设计对比练习,促进有效教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