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入科宣教
一、科室介绍:儿科分两部分,涉及普儿病房和新生儿病房。普儿病房为陪护病房,共有床位30张;新生儿病房为特护病房(无陪住),目前开放床位10张。普儿病房重要收治1个月以上14岁以下的各种内科性疾病,重要病种有:各种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心血管及肾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等。新生儿病房重要收治1个月以下的内科性疾病:重要病种有: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及各种高危新生儿。科室共有医师10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担任带教的老师至少为取得主治医师资格3年以上,均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带教老师分派由科主任随机分派。
二、科室制度: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规定学员均随带教老师值班,准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2、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3、进入新生儿室必须遵循院感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好手卫生工作, 每个温箱均配有专用的手消毒剂,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消毒。
三、工作流程:1、交班查房:天天早上7:55准时到儿科办公室,参与交接班。2、交班前应了解主管病人病情变化以及新病人化验检查结果,交班后随带教老师查房。假如上级医师查房应进行病例报告。3、随带教老师一起开立相应医嘱。4、整理出入院病历,发现异常情况向上级医师报告。5、按照病历书写规范,书写所负责的病人的病历及病程记录。新入院病人的大病历,规定24小时内完毕,并由带教老师修改。
四、培训及考核:1、新入科学员均进行儿科病历书写及小儿体格检查的培训;教学查房:每月至少1次教学查房,由学员报告病历。 2、病例讨论:规培学员规定参与病例讨论及分析。3、每月至少2次教学讲座,时间提前1天告知。4、出科前需完毕出科理论及技能考试, 考试不合格者不予出科。
五、科室常见疾病解决规定:
1、 掌握不同年龄小儿的体重计算公式;
出生体重为3kg
1 周岁时增至3 倍( 9 ㎏)
2岁时增至4 倍( 12 ㎏)
1 ~6 个月=出生体重 + 月龄× 0. 7
7 ~12 个月=出生体重+6× 0. 7+(月龄-6)× 0. 25
2 ~12 岁: = 年龄× 2+7(或8)
2、 儿科急诊常用药品的使用;
1)抗惊厥药:a、10%水合氯醛0.5mg/kg/次灌肠,最大量不超过10ml;b、地西泮(安定)0.3 mg/kg/次,静脉推注,单次最大剂量 ≤10 mg(新生儿、小婴儿注意引起呼吸克制);c、咪达唑仑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 0.3 mg/kg/次,≤ 10 mg;d、鲁米那5~10 mg/kg/次,肌注(特点是起效慢,20-60 min 起效)。
2)常用退热药:a、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泰诺林)<3月龄以上的儿童。用量:口服,10~15mg/kg/次,4~6小时1次,每24小时<5次;b、布洛芬(美林、芬必得):合用于6月以上的儿童。儿童的推荐量每次5~10mg/kg,每24小时最多4次。
3)赖氨匹林:静脉或肌注10~20mg/kg/次,24小时不超过4次,间隔至少4小时。
3、儿科操作:前囟、身高(身长)、体重的测量及体格发育评价;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检测;婴儿奶方配制。
六、医德医风规定:衣着整洁、尊敬师长,不得与护士、病人家属争执,养成良好的医生形象,严谨的医学作风和刻苦耐劳的精神。以治病救人为本,热爱本职,认真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了解医疗法律法规,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儿科规陪学员入科宣教试题
儿科规陪学员入科宣教试题
1、2岁以后小儿每年平均增长体重约为:(B)
A.1kg B.2kg C.3kg D.4kg E. 5kg
2、1岁小儿发热伴惊厥,最常见的疾病为:(D)
A. 重症肺炎 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中毒性菌痢 D.高热惊厥
E.破伤风
3、新生儿期是指(B)
A.脐带结扎至生后27天 B.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 C.脐带结扎至生后30天 D.脐带结扎至生后40天 E.脐带结扎至生后50天
4、现病史的内容涉及(E )
A.发病情况、重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B.随着症状、发病后诊疗通过及结果
C.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
D.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
E.以上皆是
5、作为计算小儿药物剂量的常用指标是:(A )
A. 体重 B. 身长 C. 头围 D. 前囟 E. 牙齿
6、儿科体格测量,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外,还应测量(E)
A.身高(身长) B.体重 C.头围 D.胸围 E.以上均测量
7、1岁小儿身长较出生时约增长:(D)
A. 10cm B. 15cm C. 20cm D. 25cm E. 30cm
8、新生儿个人史不涉及(E)
A.出生史 B.母孕史 C.喂养史 D.生长发育史 E.家族史
9、惊厥连续状态,控制惊厥首选:(D)
A.苯巴比妥 B.副醛 C.水合氯醛 D.地西泮 E.苯妥英钠
10、评价小儿体格生长的最重要指标为:(E)
A.骨龄大小 B.牙齿数目 C.大运动能力 D.语言能力
E.身高、体重、头围
20g婴儿配方奶粉可提供100kcal能量
配成奶液后100ml奶液可提供67kcal能量
100ml全牛奶可提供67kcal能量
100ml 5%糖牛奶可提供约90kcal能量
100ml 8%糖牛奶可提供100kcal能量
5%糖牛奶及8%糖牛奶喂养
两次喂奶之间应加水,使奶量与水量达150ml/(kg.d)
婴儿能量需要量约为100kcal/(kg.d)
则需婴儿配方奶粉20g/(kg.d)
需8%糖牛奶100ml/(kg.d)
1) 婴儿配方奶粉:一勺奶粉(4.4g)应加水30ml,一勺奶粉(8.8g)应加水60ml(重量比均为1:7)。每次配制时,先加温开水(约40~45℃),再加奶粉。所配出的奶液略大于30ml及60ml(因涉及奶粉的容积),即约等于奶粉质量(g)×7.5。
2) 每日哺乳次数、间隔时间:
3) 新生儿每日7~8次,约3小时一次
4) 2周后每日6~7次
5) 2~3个月每日6次,间隔延至3.5~4小时
6) 4~5个月每日5~6次
7) 7~8个月每日减至3~4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