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课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消化和吸收是重点内容,虽然跟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理解起来依然很抽象,只有通过学习,学生才会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人体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为自身在饮食、生活习惯中增长知识。(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情感目标: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学生了解自身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性
2、消化。突破重点的方法有体验、探究、观察相结合(三)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初次接触生理知识,而且消化系统是人的重要的一个系统,就知识而言有一定难度;但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却是他们人人向往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我觉得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两个优势(1)教材上、下节知识体系联系紧密,过渡自然。(2)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这是转化为学
3、习动力的先期储备。但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教材“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一部分文字叙述简单,只是图片较多,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且知识点多知识体系构建得较乱,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难度三、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条件分析设计思路如下:1、在教学时,要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讲解知识的教学模式,采取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检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所以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学习的目标、学习指导方法、自学检测和多媒体资源,尽可能把抽象的知识生动化,直观化。2、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4、3、通过解读图片的技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学生会从观察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消化和吸收是发生在人体内的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四、教法、学法:(1)尝试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边学边练完成学习目标。(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等方法综合教学,培养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能力。五、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2)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实验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消化系统的组成及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结合消化系统模式图和文字解决以下问题或者教师播放消化系统解说视频或课件1、 消化系统的
5、组成:消化道是由_和_组成的。(1)消化道包括_、_、_、_、_、_、_。(2)消化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_,如_、_、_;另一类是_,如_和_。请一位同学吃馒头,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看能否吃出味道来。学生尝出馒头有甜味,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馒头变甜是不是因为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二)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探究实验严格按照步骤来:(1)作出假设: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有关。(2)制定计划:根据教材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设计探究计划。请一位同学把他们组的探究方案向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交流之后教
6、师评价学生的设计并提出建议。(3)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观察、指导、答疑。(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操作之后,检查自己的操作是否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学生总结主要从馒头不宜太多、唾液的量要足、实验装置在37 的温水中保持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等几个方面着手。请几位学生谈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并作出解释。(三)、设疑答疑: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37摄氏度为试管保温?2、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3、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而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你
7、认为哪种进食方式比较科学?为什么?(四)、教师点拨:1、消化腺一共有几个?其中那些在消化道内,那些在消化道外?分别分泌那些消化液?各含有那些消化酶? 哪种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五)、对照消化系统模式图读出以下信息:1、 消化系统包括_和_两部分,食物依次经过_、_、_、_、_、_、_、组成了完整的_另外还有_、_、_、_、_、组成了_。2、依次写出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消化酶、能消化的营养物质。设计意图:只有知道消化系统各大器官的功能才能进一步的学习食物的消化,所以本题设计尤为必要,既进一步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为学习后部分奠定基础。(六)、课后提升:在四支试管中注入等量的植物油,然后分别滴加下列几组消化, 振荡并静置于37温水中,观察发现植物油最先消失的是( 。A.胆汁、唾液、胃液B.胆汁、唾液、肠液C.胃液、肠液、胰液D.胆汁、胰液、肠液(七)完成助学引导学生完成助学相关的达标练习。板书设计:第一节 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2、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